Workflow
可川科技(603052) - 2025 Q2 - 季度财报
可川科技可川科技(SH:603052)2025-08-27 10:1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4.1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51%[22][23]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953.72万元,同比增长24.51%[35] - 营业收入为4.1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51%[43] - 2025年半年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1953.72万元,同比增长24.51%[66]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4.1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5%[138]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8%至4.206亿元(2024年半年度:3.344亿元)[14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21.0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85%[22][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21.06万元,同比下降29.85%[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21.06万元,同比下降29.85%[66]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243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1%[139] - 净利润同比下降16.7%至3499万元(2024年半年度:4200万元)[141] - 利润总额2464.8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53%[22][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195.6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55%[22][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26%同比下降0.84个百分点[23] - 基本每股收益0.14元/股同比下降26.32%[23] - 基本每股收益从0.19元/股下降至0.14元/股,减少26.3%[14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为3.4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77%[43] - 管理费用为2275.5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79%[43] - 财务费用为-149.6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43%[43] - 研发费用为2333.6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19%[43] - 研发投入2333.6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5.56%,同比增长9.19%[67] - 研发费用从2137万元人民币增长至233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138] - 财务费用为-150万元人民币,主要因利息收入241.6万元人民币超过利息费用23.9万元人民币[13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2%至1325万元(2024年半年度:1248万元)[141] - 支付给职工现金同比增长26.1%至6232万元(2024年半年度:4940万元)[143]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31.2%至385万元(2024年半年度:561万元)[141] - 投资收益同比下降47.6%至294万元(2024年半年度:561万元)[141] - 研发及管理费用大幅增加因新项目布局导致人员成本上升[2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671.3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76%[22][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8671.3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76%[4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6.8%至8671万元(2024年半年度:1.371亿元)[14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82.5%,从1.57亿元降至2757万元[14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058.9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7.32%[43]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为净流出2059万元(2024年半年度:净流入2.812亿元)[14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91.3%,从2.53亿元降至2205万元[147]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7152.29万元人民币,同比上升25.25%[4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下降2.4%至5.077亿元(2024年半年度:5.203亿元)[14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18.4%至4.532亿元(2024年半年度:5.551亿元)[14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307万元,同比下降100.97%[14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长68.3%,从3.72亿元增至6.25亿元[147] -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激增1036.4%,从2003万元增至2.28亿元[147] -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下降60.3%,从10.08亿元降至4亿元[147]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下降31.3%,从4481万元降至3081万元[147]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16.1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1.86%[22] - 公司总资产从164.85亿元下降至161.78亿元,减少1.8%[132][134] - 公司总资产从16.262亿元人民币下降至15.897亿元人民币,减少2.3%[135] - 货币资金为4.534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8.03%,较上年减少1.13%[46] - 2025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为人民币4.53亿元[13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为人民币4.59亿元[131] - 货币资金保持稳定为40.11亿元[134]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6024万元,占总资产比例3.72%,较上年大幅减少46.61%[46][47] - 2025年6月30日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人民币6,024万元[13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人民币11,283万元[131] - 应收账款为3.164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9.56%,较上年减少13.20%[46] - 2025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人民币31,646.27万元,占资产总额的19.56%[12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为人民币36,460.5万元[131] - 应收账款从35.39亿元下降至31.70亿元,减少10.4%[134] - 应收款项融资为6268.5万元,较上年减少34.23%,主要因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增加[46][47] - 2025年6月30日公司应收票据为人民币1,081万元[131] - 固定资产为3.667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2.67%,较上年增长29.11%,主要因募投项目转固[46][47] - 固定资产从2.84亿元大幅增长至3.67亿元,增幅29.1%[132] - 在建工程为1.582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9.78%,较上年大幅增长93.01%,主要因子公司项目建设投入增加[46][47] - 在建工程从8201.09万元激增至1.58亿元,增幅93.0%[132] - 其他非流动资产为2166.5万元,较上年减少74.41%,主要因预付工程款转为固定资产[46][47] - 存货从5404.65万元微增至5455.03万元[132] - 短期借款从2500万元锐减至602.91万元,下降75.9%[132] - 短期借款从2743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528万元人民币,减少7.8%[135] - 应付账款从2.21亿元增长至2.47亿元,增幅11.7%[132] - 合同负债从8.89万元人民币下降至3.59万元人民币,减少59.6%[135] - 实收资本从1.35亿元增至1.88亿元,增长39.3%[133] - 公司实收资本从年初的96,320,000元增加至期末的187,897,282元,增长95.1%[151][157]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从年初的96,320,000元增加至期末的187,897,282元,增长95.1%[158][159] - 未分配利润从4.28亿元略降至4.20亿元[133] - 未分配利润从年初的418,136,790.57元增至期末的420,415,058.02元,增长0.5%[151] - 未分配利润从年初的418,322,836.25元增加至期末的444,232,762.89元,增长6.2%[158][159] - 资本公积从年初的589,844,333.03元减少至期末的498,267,051.03元,下降15.5%[151] - 资本公积从年初的589,844,333.03元减少至期末的498,267,051.03元,下降15.5%[158][159]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年初的1,148,933,921.45元下降至期末的1,082,651,014.22元,减少5.8%[151] - 公司所有者权益从11.296亿元人民币下降至11.114亿元人民币,减少1.6%[13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2772万元,期末余额为11.16亿元[149]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111,437,001.83元[158]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期初1,129,596,982.84元减少至1,084,730,341.96元,下降4.0%[155][157] 业务和客户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消费电子、动力电池和新能源电池领域[12]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300750.SZ)、ATL、LG化学等知名企业[13] - 公司产品应用于苹果(AAPL.O)、三星、特斯拉(TSLA.O)等品牌供应链[13] - 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 - 公司直接客户包括ATL、LG化学、三星视界、宁德时代等知名制造商[33] - 公司产品分为电池类、结构类和光学类功能性器件三大类[33] - 公司下游行业集中在消费电子和新能源电池领域[31] - 公司是消费电子和新能源电池龙头企业的核心供应商[32] - 公司专注于高精度、大批量、高品控的功能性器件生产[31][33] - 公司主营业务为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功能性器件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162] 运营模式和生产 - 公司采用VMI(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进行库存管理[12] - 公司核心技术包含模切工艺,用于生产保护膜、胶带、泡棉等复合材料[12]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和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33][34] - 公司部分产品采用外协加工和外协采购形式[34] 项目进展和投资 - 公司锂电池新型复合材料项目已完成一期主厂房建设[37] - 可川光子已完成首条生产线建设并进入自研硅光芯片测试阶段[38] - 锂电池新型复合材料项目(一期)聚焦复合集流体材料研发[68] - 募投项目延期至2025年12月完成[60] - 功能性元器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投入募集资金23,991.84万元,进度为68.45%[91] - 研发中心项目投入募集资金1,546.63万元,进度为41.29%[91]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入14,000.00万元,进度为100%[91]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变更实施地点至昆山市千灯镇[91] - 厂房建设已完工,支付结算款23,991.84万元[92] - 研发中心项目因生产基地建设延期而相应推迟[92] - 公司使用40,0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96] - 报告期末现金管理余额为5,000.00万元[96]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经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5] - 报告期内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4]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3] - 报告期指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12] - 公司注册地址为昆山市千灯镇支浦路1号5号房[16] - 公司实际控制人朱春华和施惠庆合计持有69.95%股份[58] - 公司续聘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84]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84] - 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情况[83]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控股股东无涉嫌违法违规及受到处罚的情况[84] - 报告期内未披露与日常经营相关的重大关联交易[85] -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87,897,282元[161] - 公司总股本因资本公积金转增股份由134,848,000股增加至187,897,282股,增幅39.3%[102]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由93,884,000股增加至131,437,600股,占总股本比例69.95%[100][104]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数量由40,964,000股增加至56,459,682股,占总股本比例30.05%[100] - 股东朱春华持股数量增至68,600,000股(占比36.51%),其中限售股68,600,000股[104][107] - 股东施惠庆持股数量增至62,837,600股(占比33.44%),其中限售股62,837,600股[104][107] - 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0,753户[105] - 资本公积金转增基准股份数为132,623,204股(总股本扣除回购账户股份)[102] - 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2,224,796股,未参与利润分配[102] - 限售股份变动原因为2024年度权益分派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104] - 江苏兆信瞭望13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4,449,894股,占总股本比例2.37%[108] - 共青城壹翊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2,742,040股,占总股本比例1.46%[108] - 东吴人寿保险自有资金账户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816,074股,占总股本比例0.97%[108] - 江苏兆信集合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625,968股,占总股本比例0.87%[108] - 共青城壹翔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242,640股,占总股本比例0.66%[108] - 国泰聚信价值优势基金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00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0.53%[108] - 自然人朱洪元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767,620股,占总股本比例0.41%[108] - 自然人焦宇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746,239股,占总股本比例0.40%[109]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2,224,796股,占总股本比例1.18%[109] - 董事长朱春华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68,600,000股,总裁施惠庆持有62,837,600股,均为首发限售股[110][113] 利润分配和股份回购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325.45万元人民币主要来自政府补助188.90万元和金融资产收益194.01万元[26][27] - 2024年度权益分派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5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3315.58万元[69] - 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4股,共计转增5304.93万股[69] - 累计回购股份222.48万股,占总股本比例约1.18%[69] - 回购均价31.86元/股,支付资金总额7088.90万元[69] - 回购股份2,224,796股,占总股本约1.18%,支付资金总额70,889,029.40元[62] - 回购均价31.86元/股,最高价39.56元/股,最低价27.77元/股[62] - 公司向全体A股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5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33,155,801元[102] - 半年度无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75] - 每10股送红股数为0股[75] - 每10股派息数(含税)为0元[75] - 每10股转增数为0股[75] - 公司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33,155,801元[158] - 利润分配中对股东的分配金额为48,160,000元[154] -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38,528,000元[154] - 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项下的“其他”科目变动为49,392,667元[159] - 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中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为53,049,282元[158] - 公司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5305万元,实收资本相应增加[149] - 库存股增加19,996,930.20元[157] 风险因素和指引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苹果、三星、特斯拉等终端品牌,面临产业链转移风险[53] - 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较高[55] - 外销收入以美元结算,汇率波动可能导致汇兑损益波动[57] - 主营业务毛利率呈下降趋势[56] - 新能源电池功能性器件业务收入占比可能进一步提升[56] - 主要原材料采购单价整体保持平稳[57] - 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转回192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78.8%[138] 会计政策和财务报告编制 - 公司通过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2024年11月)[67] - 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复审通过,2024-2026年度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