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亚洲联网科技(00679) - 2025 - 中期业绩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总收入同比增长7.4%至236.944百万港元,其中与客户合约收入增长7.5%至213.629百万港元[3] - 期内溢利同比下降50.4%至14.396百万港元,主要因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扩大至52.999百万港元[3] - 每股基本盈利下降50%至3.79港仙,去年同期为7.58港仙[4] - 集团总收入同比增长7.4%至236.9百万港元,但除税前溢利同比下降41.9%至15.7百万港元[11] - 每股基本盈利下降50.1%至0.038港元,加权平均股数下降0.3%至382.4百万股[1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448.1万港元,同比下降50.2%[21] - 收入同比增长7.5%至2.136亿港元,其中印刷电路板业务占比81.6%[2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及分销成本同比增长17.7%[38] - 行政费用同比增长5.9%[39] - 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净减值为6,738,000港元(去年同期:拨回606,000港元)[41]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亏损约52,999,000港元(去年同期:21,482,000港元)[42] - 财务成本中银行借款利息为471,000港元(去年同期:614,000港元)[44] - 递延代价相关税项支出约576,000港元(去年同期:1,508,000港元)[46] 电镀设备分部表现 - 电镀设备分部收入同比增长7.5%至213.6百万港元,分部业绩增长8.3%至17.4百万港元[11] - 印刷电路板设备收入增长7.1%至136.4百万港元,表面处理设备收入下降14.5%至30.8百万港元[9] - 电镀设备-印刷电路板业务收入增至136,376,000港元,同比增长7.1%[61] - 印刷电路板业务收入中56.2%来自中国出货,较去年同期的31.7%大幅提升[61] - 表面处理业务收入下降至30,792,000港元,同比减少14.5%[62] 物业投资分部表现 - 物业投资分部收入同比增长47.3%至7.5百万港元,但分部亏损扩大至48.0百万港元[11] - 租金收入增长47.3%至754.0万港元[24] - 物业投资分部租金收入为7,540,000港元,投资物业公平值降至644,543,000港元[64] - 深圳零售店出租率从71%降至31%,办公室出租率从50%升至57%[64] 资金管理分部表现 - 资金管理分部收入同比下降5.7%至15.8百万港元,但分部业绩增长72.0%至55.9百万港元[11] - 以公平值计入损益的投资之公平值变动净收益增长42.4%至30.7百万港元[14]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投资实现收益3070.5万港元,同比增长42.4%[27] - 上市证券投资公平值增至240,680,000港元,股息收入为7,552,000港元[68] - 债务工具投资账面值降至361,066,000港元,利息收入为8,223,000港元[69] 投资活动与金融资产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同比扩大146.8%至52.999百万港元[3] - 以公平值计入损益的投资之公平值变动净收益增长42.4%至30.7百万港元[14] - 递延代价利息收入增长15.7%至8.6百万港元,但确认减值损失6.3百万港元[17]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上市股票投资总额为240.680百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11.66%(中国移动174.200百万港元占8.44%,其他66.480百万港元占3.22%)[54][55] - 中国移动投资实现未实现公允价值收益21.000百万港元,并获股息收入4.482百万港元[55] - 债务工具投资总额为367.062百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17.8%(债券318.002百万港元,存款证49.060百万港元)[51][52] - 债务工具中最高持仓为Link Finance人民币债券87.973百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4.3%(信用评级标普A/穆迪A2)[51] - 美国国债持仓27.080百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1.3%(信用评级标普AA+/穆迪Aaa)[51] - 中国建设银行澳门分行存款证持仓32.687百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1.6%(信用评级标普A/穆迪A1)[51] - 债务工具减值亏损拨备为5.996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4.180百万港元增加43.4%[52] - 非流动债务工具投资221.851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198.653百万港元增长11.7%[52] - 投资净账面金额361.066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415.442百万港元下降13.1%[52] 现金流与银行结余 - 银行结余及现金减少36.7%至157.077百万港元,但银行存款增长186.7%至277.049百万港元[5] - 定期存款大幅增加至277,049,000港元,较去年底的96,618,000港元显著增长[71] - 手头现金增至434,126,000港元(2024年末:344,596,000港元)[77] - 已抵押存款大幅增至40,447,000港元(2024年末:7,038,000港元)[77] 资产与负债变动 - 债务工具投资减少35.8%至139.215百万港元,主要配置至非流动资产类别[5] - 流动负债增长6.3%至599.806百万港元,其中应付税项保持稳定在163.830百万港元[5] - 权益总额增长1.4%至1.433.501百万港元,反映公司净资产稳步增长[6] - 合约资产减少5.4%至31.631百万港元,显示项目结算进度加快[5] - 递延代价增长3.8%至106.212百万港元,体现长期项目投入增加[5] - 综合资产总额增长2.8%至2,064.5百万港元,综合负债增长6.1%至631.0百万港元[12] - 贸易应收款项减少19.1%至40.5百万港元,呆坏账拨备率为6.8%[18]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下降19.1%至4054.9万港元[19] - 贸易应付款项增长52.3%至9609.8万港元,其中61-120天账期款项激增298.5%[20] - 递延税项负债26.554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25.576百万港元增长3.8%[59]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433,276,000港元(2024年末:1,412,690,000港元)[77] - 负债比率降至2.1%(2024年末:2.6%)[77] 利息与股息收入 - 从独立第三方贷款获得利息收入约807,000港元(去年同期:687,000港元)[34][49] - 从经纪商存款收取利息收入约5,000港元(去年同期:26,000港元)[35] - 递延代价设算利息收入约8,593,000港元(去年同期:7,426,000港元)[36] - 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约3,974,000港元(去年同期:1,604,000港元)[37] - 股息收入增长22.4%至755.2万港元[26] - 汇兑收益净额624.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37.6万港元[29] 融资与担保 - 电镀设备分部银行融资总额为117,300,000港元(2024年末:102,300,000港元)[77] - 理财投资可用银行融资额度为931,800,000港元(与2024年末持平)[78] - 公司为附属公司提供担保额1,051,600,000港元(2024年末:1,034,100,000港元)[81] - 附属公司已动用担保金额70,035,000港元(2024年末:43,678,000港元)[81] 公司治理与委员会 - 薪酬委员会由4位董事组成,负责制定执行董事薪酬政策及评估表现[89] - 提名委员会由5位董事组成,负责检讨董事会架构及物色董事人选[90] - 投资委员会由4位董事组成,负责审查投资及金融活动[91] - 所有董事确认截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92] - 执行董事包括蓝国庆、蓝国伦及翁惠清共3人[96] - 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张健伟、伍志坚及康晓龙共3人[96] 股东回报与公司行动 - 中期股息维持每股0.01港元[75] - 公司于2025年4月8日至5月21日期间回购700,000股普通股,平均每股0.842港元[93] - 公司于2025年6月17日注销700,000股普通股[93] - 公司于2025年7月8日公告收购存款产品[94] 市场与行业背景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0%至2.952亿部,三星以7.9%增速领跑市场[61] - 台湾PCB产业预计2025年总产值达1.29兆新台币,年增率5.8%[61] - 人民币升值1.55%对财务产生正面影响[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