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6.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6%[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6.99亿元,同比增长7.56%[24] - 营业收入为6.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6%[30]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6.99亿元,同比增长7.56%[65] - 营业收入为6.5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6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9亿元人民币,亏损同比扩大[18] - 利润总额为-3.12亿元人民币,亏损同比扩大[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9亿元[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00亿元[24] - 净利润亏损2.99亿元,同比扩大20.25%[66] - 营业亏损为3.177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30.2%[70] - 净利润亏损为3.088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29.2%[70] - 综合收益总额亏损为2.987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20.2%[6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299,249,858.62元[79]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299,260,842.78元[79] - 公司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248,437,521.92元[8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亏损2.39亿元[89][9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150元/股,同比亏损扩大[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150元/股,同比恶化20.5%[6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2156元/股[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2.00%,同比下降显著[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2.06%[1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6.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33%[30] - 营业总成本9.52亿元,同比增长10.52%[65] - 管理费用为8452.1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48%[30] - 研发费用3916万元,同比下降3.77%[66] - 研发费用为278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5%[69] - 财务费用1.33亿元,同比增长2.36%[66] - 信用减值损失3160万元,同比改善37.25%[66] - 信用减值损失为4136万元人民币,同比扩大12.1%[70]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930.7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1.15%[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930.7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1.15%[3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440.8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4.93%[3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6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254.26%[3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为9928万元人民币[7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4.9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1%[7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9930.78万元,同比下降431.2%[7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8440.84万元转为正1.13亿元,主要因处置子公司收回1.72亿元现金[7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26.52亿元,其中借款收入10.57亿元,其他筹资收入15.67亿元[7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3.20亿元,较期初增加1556.25万元[73] - 母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3.50亿元,同比增长16.3%[75]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出1.11亿元,同比增长53.1%[75]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8990.84万元,同比增长148.4%[75] - 母公司取得借款收入10.32亿元,同比增长14.0%[75] - 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入27.19亿元,同比增长67.4%[75]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1943.12万元,同比大幅下降93.7%[76]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为3.23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4.15%,同比增长1.13%[32] - 应收款项为8.44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0.86%,同比增长9.10%[32] - 固定资产为39.50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50.78%,同比下降4.44%[32] - 短期借款为25.11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32.28%,同比下降11.25%[33] - 货币资金为3.22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193亿元增长1.1%[58] - 应收账款为8.44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740亿元增长9.1%[58] - 短期借款为25.10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8.293亿元下降11.3%[59] - 其他应付款为18.75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4.861亿元增长26.2%[59]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为8.06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841亿元增长38.1%[59] - 短期借款22.40亿元,较期初减少14.91%[62] - 流动资产合计22.15亿元,较期初减少1.21%[62] - 固定资产38.84亿元,较期初减少4.97%[62] - 资产总计73.75亿元,较期初减少2.64%[62] - 母公司应收账款为7.47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293亿元增长2.5%[61]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为7.04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6.990亿元增长0.8%[61] - 母公司货币资金为0.22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0.299亿元下降24.8%[61] 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分配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82%[18] - 未分配利润为-20.67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7.684亿元亏损扩大16.9%[6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2.10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5.101亿元下降19.8%[60]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210,854,359.67元[82]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243,915,908.40元[82]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2,067,670,454.66元[82]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少数股东权益为33,061,548.73元[82]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22,500,000.00元[79]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减少743,414.73元[80]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785,168,389.98元[83]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为14.42亿元人民币[87][88][89][90] - 公司资本公积为18.00亿元人民币[87][88][89][90] - 公司库存股为2.04亿元人民币[87][88][89][90] - 公司盈余公积为2.40亿元人民币[87][88][89][9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亏损额增加3.09亿元至-20.07亿元[88][8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3.09亿元至12.72亿元[88][8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为-7.27亿元[8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5.52亿元[89] - 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显示每股派息0元且无转增股本[42]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858,545.90元,其中政府补助贡献2,231,028.44元[21]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520,951.42元[21]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700,896.23元[21] - 非经常性损益的所得税影响额为150,967.39元[21]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332.50元[21] 业务和市场风险 - 公司受印度CVD培育钻石影响导致市场价格大幅下降[23] - 培育钻石产品受CVD培育钻石冲击导致2022年下半年以来市场景气度持续下降[38] - 公司产品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国外且易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38] - 金属粉末生产成本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显著[38] - 公司保持较高研发投入面临新产品研发失败风险[39] - 培育钻石产品终端为消费品市场而工业金刚石主要面向工具市场[38] 风险应对和管理措施 - 公司采取控制负债规模及降低财务费用支出应对风险[38] - 公司通过处置低效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38]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截至报告期末为105,036户[50] - 许昌市国有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168,267,900股,占比11.67%[52] - 河南黄河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27,218,761股,占比8.82%,其中26,035,713股为限售股[52] - 许昌市金投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为第三大股东,持股98,280,298股,占比6.81%,其中78,516,001股为限售股[52] - 乔秋生持股31,440,941股,占比2.18%,全部为无限售流通股[52] - 许昌市国有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与许昌市金投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为一致行动人[53][54] - 河南黄河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乔秋生为一致行动人[53][54] - 许昌市金投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持有78,516,001股限售股,限售原因为重大资产重组业绩补偿[53] - 河南黄河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26,035,713股限售股,预计可上市时间为2018年11月13日[53] -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股6,942,858股,占比0.48%,全部为限售股[52][5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627,886股,占比0.32%,报告期内增持2,638,476股[52] - 报告期内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49] - 公司累计发行股本总数14.42亿股,注册资本14.42亿元[91] 公司治理和科研实力 - 公司作为超硬材料行业龙头拥有3个国家级和14个省级科研平台[26] 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 - 公司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进行财务核算[98] - 公司营业周期确定为12个月作为资产和负债流动性划分标准[97] - 公司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年度即1月1日至12月31日[96] - 公司财务报表编制遵循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及证监会第15号编报规则[93] - 公司持续经营评估周期为报告期末起12个月[94] - 公司确定重要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标准为单项金额超过500万元人民币[99] - 公司认定重要的在建工程标准为单项期末余额超过资产总额0.5%[99] - 企业合并中直接相关费用计入当期损益[101] - 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成本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差额计入商誉或当期损益[100]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05] - 处置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需判断是否为一揽子交易 若属于则合并作为单项交易处理 丧失控制权前处置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丧失控制权时转入当期损益[106][112][113]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东股权时 合并财务报表中新增长期股权投资与按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 不足冲减时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108] - 因子公司少数股东增资稀释母公司股权比例时 合并财务报表中按增资前后母公司享有子公司账面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 不足冲减时调整留存收益[113] - 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时 合并财务报表中购买日前持有股权按购买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10][111] - 处置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未丧失控制权时 合并财务报表中处置价款与对应享有子公司持续计算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 不足冲减时调整留存收益[111] - 处置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且丧失控制权时 合并财务报表中处置股权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11] - 子公司持有本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库存股列示 视为所有者权益减项[107] - 合并抵销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时 本公司向子公司出售资产需全额抵销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 子公司向本公司出售资产按持股比例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和少数股东损益间分配抵销[108] - 合并抵销导致资产或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产生暂时性差异时 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并调整所得税费用 但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交易或企业合并相关除外[107] - 子公司少数股东当期亏损超过期初所有者权益享有份额时 余额继续冲减少数股东权益[108]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两类,共同经营享有资产并承担负债,合营企业仅享有净资产权利[114] - 合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按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政策处理[114] - 共同经营交易中,资产未出售给第三方前仅确认归属于其他参与方的损益部分[115] - 共同经营资产减值时,公司投出或出售资产则全额确认损失,购买资产则按份额确认损失[116]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于三个月、流动性强、易转换已知金额现金的投资[117] - 外币交易初始确认按交易日即期汇率或近似汇率折算,兑换业务按实际汇率折算[118] - 资产负债表日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18] - 金融资产根据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特征分为三类:摊余成本、公允价值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计入当期损益[121]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后续计量,损益计入当期[121]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其减值损失、汇兑损益和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122] - 金融负债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终止确认时累计变动转入留存收益[124] -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账面价值与对价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25] -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满足极终止确认条件时,按相对公允价值分摊账面价值,对价与终止确认部分账面金额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26]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含非现金资产或承担负债)的极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27] - 金融工具存在活跃市场时采用活跃市场报价确定公允价值,否则采用估值技术[127] - 权益工具发行、回购、出售或注销作为权益变动处理,不确认公允价值变动[129] - 金融资产信用风险显著增加时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否则按未来12个月预期损失计量[130] - 逾期超过30日通常认为信用风险显著增加,除非有确凿反证[极130] - 应收款项和合同资产始终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131] - 不再预期金融资产现金流量可收回时直接减记账面余额[131] - 应收款项融资中一年内(含一年)的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39] - 存货发出计价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146] - 存货跌价准备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146] - 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采用一次极摊销法摊销[147] - 合同资产按履行履约义务与客户付款关系列示[150] - 持有待售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出售费用时计提减值准备[156] - 长期股权投资对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158]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份额确认初始投资成本[158] -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包括资产公允价值、负债和权益性证券公允价值之和[159] - 企业合并相关中介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而非投资成本[159] - 权益法核算时初始投资成本低于可辨认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0] - 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20-40年,年折旧率2.38%-4.75%[169] - 机器设备折旧年限10-20年,年折旧率4.75%-9.50%[169] - 电子设备折旧年限6-12年,年折旧率7.92%-15.83%[169] - 运输设备折旧年限5-8年,年折旧率11.88%-19.00%[169] - 在建工程成本包含资本化借款费用及使资产达到可用状态的必要支出[170] -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支出在利益很可能流入时计入资产成本[167] -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符合条件时计入成本,被替换部分终止确认账面价值[168] - 借款费用资本化需满足资产支出发生、借款费用发生及购建生产活动开始三个条件[171] - 非正常中断超过3个月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171] - 专门借款资本化金额为实际利息费用减未动用资金收益[172] - 一般借款资本化按超出专门借款的加权平均支出乘以资本化率计算[172] - 土地使用权摊销年限40-5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174] - 软件摊销年限5-8年采用年限平均极法[174] - 专利技术摊销年限10年
黄河旋风(600172)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