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21.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5%[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49%[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3%[17] - 基本每股收益0.44元/股,同比增长15.79%[1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74%,同比上升0.74个百分点[17]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4.3%至21.63亿元,营业收入同步增长14.3%至21.63亿元[131] - 净利润同比增长19.5%至2.5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增长16.5%至2.55亿元[132] - 营业收入为15.93亿元人民币,与上年同期15.90亿元基本持平[134] - 净利润大幅增长41.0%至2.58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1.83亿元)[134]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1369.49万元人民币[21] 成本和费用表现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35%至21.63亿元,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8.54%至15.36亿元[43]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8.5%至15.36亿元,增速高于收入增长[131] - 研发投入1.32亿元,同比增长1.51%[44] - 研发费用增长1.5%至1.32亿元,保持稳定投入[131] - 研发费用为6629万元,同比下降5.2%(上年同期6995万元)[134] - 财务费用呈现净收益4306万元,主要得益于利息收入2565万元[131] - 利息收入下降40.9%至2498万元(上年同期4229万元)[134]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63%至5105万元,主要因利润总额增加[44]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7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改善472.72%[1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同比增长472.72%至1.37亿元[44]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实现逆转,由上年同期-6.68亿元转为正1.95亿元[4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1.37亿元(上年同期为-0.37亿元)[13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95亿元(上年同期为-6.68亿元)[13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增长12.3%至19.81亿元(上年同期17.64亿元)[13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长84.2%至4.14亿元(期初2.19亿元)[136]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30亿元(上年同期为1.28亿元)[13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8亿元人民币,相比上年同期的-6.14亿元净流出,改善显著[140]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3.6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11.64亿元大幅减少68.5%[140]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为646.32万元,同比下降32.3%[14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911.84万元,相比上年同期的-3.12亿元净流出,转为净流入[140]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1.34亿元,同比下降49.3%[14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1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01亿元增长57.9%[140] 业务线收入表现 - 数据中心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3.29亿元,同比增长7.89%[27] - 公司新能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13亿元,同比增长26.38%[32] - 新能源行业收入同比增长26.38%至8.13亿元,占比提升至37.6%[45] - 光储充产品及系统收入为8.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70%[46] - 新能源能源收入为950.7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06%[46] 地区市场表现 - 境外收入同比增长23.30%至10.51亿元,占比达48.57%[45] - 境外收入为10.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97%[46]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69.0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减少3.95%[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4.6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2.60%[17]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4.66亿元人民币,降幅78.06%[51]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增加2.44亿元人民币,增幅70.68%[51] - 短期借款减少2.74亿元人民币,降幅100%[51] - 存货增加2480.10万元人民币,增幅2.36%[50] - 固定资产增加6616.94万元人民币,增幅6.21%[50] - 货币资金减少至4.234亿元,较期初4.923亿元下降14.0%[122] - 交易性金融资产大幅减少至1.310亿元,较期初5.970亿元下降78.1%[122] - 应收账款略降至14.525亿元,较期初14.992亿元减少3.1%[122] - 存货增至10.734亿元,较期初10.486亿元上升2.4%[122] - 流动资产总额降至39.025亿元,较期初41.884亿元减少6.8%[122] - 固定资产增至11.322亿元,较期初10.660亿元上升6.2%[123] - 应付账款降至9.413亿元,较期初10.284亿元减少8.5%[123] - 合同负债降至1.967亿元,较期初2.821亿元下降30.3%[123] - 未分配利润增至30.404亿元,较期初29.190亿元上升4.1%[124] - 母公司货币资金减少至3.271亿元,较期初4.057亿元下降19.4%[126] - 合同负债小幅增长2.1%至1.23亿元,显示订单储备稳定[128] - 应付账款大幅下降43.4%至6.89亿元,反映供应链付款条件改善[128] 投资和项目进展 - 报告期投资额35.8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1.82%[57] - 南山自建项目累计投入金额为4,977万元人民币,投资进度达71.83%[59] - 高端新能源及储能产业基地项目累计投入金额为36,993,479.07元人民币,投资进度为19.18%[60] - 公司报告期无证券投资及衍生品投资[61][62] -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及重大资产出售情况[63][64] - 委托理财发生额为40311.75万元,未到期余额13078万元,无逾期未收回金额[100] - 委托理财资金全部来源于自有资金,未出现高风险委托理财情形[100] 子公司财务表现 - 广东科士达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6,987,040.35元人民币,净利润16,217,792.41元人民币[66] - 深圳科士达新能源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1,953,305.85元人民币,净利润31,702,444.66元人民币[67] - 宁德时代科士达科技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6,142,393.65元人民币,净利润7,119,703.75元人民币[67] - 江西长新金阳光电源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2,375,327.08元人民币,净利润2,558,507.99元人民币[67] 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分配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1.13亿元,主要来自综合收益[142][144] - 综合收益总额为2.48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部分为2.47亿元[142][144] - 未分配利润增加1.21亿元,期末余额达到30.40亿元[142][144] - 其他综合收益减少832.03万元,期末余额为-3922.50万元[142][14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3.101亿元人民币[14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105亿元人民币[14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利润分配总额为2.620亿元人民币[14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2331万元人民币[14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5.862亿元人民币[15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2.578亿元人民币[15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利润分配总额为1.339亿元人民币[15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未分配利润增加1.239亿元人民币[15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资本公积增加2176万元人民币[14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库存股减少162万元人民币[14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8278亿元人民币[156] - 公司对所有者分配的利润为2.6200亿元人民币[15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7.1009亿元人民币[15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3.8162亿元人民币[15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22.6161亿元人民币[15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9.3304亿元人民币[15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末资本公积为5.4873亿元人民币[15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资本公积为6.4727亿元人民币[15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2331.4837万元人民币[156] - 公司注册资本为5.8223亿元人民币[158] 担保和债务情况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3.0亿元[98]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4.05亿元[98] - 公司实际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例为9.08%[98] - 对深圳毅科达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抵押担保金额为1.05亿元[97] - 对深圳科士达新能源有限公司两笔连带责任担保金额分别为0.2亿元和0.1亿元[98] - 报告期内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11.0亿元[98] - 报告期末已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12.05亿元[98] - 广东科士达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担保额度3.0亿元但实际未发生[98] 市场趋势和行业前景 - 全球数据中心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2356.5亿美元,2034年增至4817.3亿美元,CAGR为11.4%[24] - 100kVA及以上功率段模块配套UPS产品市场需求大幅提升[25] - 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计560-596GW,同比增长6%-14%[28] - 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预计215-255GW,增速较2024年回落[28] - 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光伏增速超20%[28] - 欧盟《净零工业法案》要求2030年本土光伏产能满足40%需求[28] - 国家绿色数据中心PUE标准要求≤1.30[24] - 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同比增长49.23%,占汽车总量10.27%[30] - 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总数达1610万台,同比增加57.17%[30] - 2025年1-6月新增充电桩328.2万台,同比增长99.2%[30] - 当前桩车增量比为1:1.8[30] - 全球新型储能新增装机预计大幅增长,中国为最大市场[30] - 欧美市场加速扩容,长时储能占比增加[30] 产品和技术能力 - 公司产品覆盖金融、通信、互联网IDC等领域,客户包括四大银行及三大运营商[27] - 公司光储产品已取得美国、英国、德国等13个目标市场国家的认证[31] - 公司产品涵盖集中式/组串式光伏逆变器、工商业/户用储能系统等全系列光储解决方案[31] - 充电桩产品包括直流快充桩、交流桩及智能监控系统等一体化解决方案[31] - 公司持有有效专利及著作权共计616项,参与133项标准制定[38] - 已建立22家海外分支机构及分子公司支持国际业务[39] 风险因素 - 公司业务出口占比较高,面临国际经济形势及汇率变动等风险[68] - 公司应收账款总额随业务规模扩大,存在光伏产品回款周期长及回款风险[69] -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导致其他综合收益亏损832万元,汇率波动影响显著[132] - 公司有1家子公司被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74] - 报告期内公司涉及未达重大诉讼标准的其他诉讼总金额为3458.27万元[83] - 诉讼中已立案或审理中涉及金额2995.24万元[83] - 诉讼中已结案涉及金额463.03万元[83]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宁波科士达及实控人刘程宇夫妇长期有效履行避免同业竞争承诺[78]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79]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80]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81]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破产重整相关事项[82]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处罚及整改情况[84] - 公司闲置厂房及办公楼租赁收入为175.43万元[94] - 公司关联财务业务及重大关联交易均不存在[89][90][91] - 有限售条件股份增加57500股至17084680股,占比从2.92%升至2.93%[105] - 无限售条件股份减少57500股至565140414股,占比从97.08%降至97.07%[105] - 股份总数保持不变为582225094股[105] - 高管锁定股增加57500股,其中李春英增加37500股至1272285股[107] - 范涛高管锁定股增加20000股至45000股[107] - 公司与客户A签订储能产品合同,交易价格141477.74万元,非关联交易[100]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需要说明的其他重大事项[101] - 公司子公司无重大事项需要披露[102]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6,974名[110] - 宁波科士达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57.76%,持股数量为336,284,260股[11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42%,持股数量为8,240,828股[110] - 刘玲持股比例为3.61%,持股数量为21,007,350股[110]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数量为2,727,124股[112]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方中证10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数量为2,157,000股[112]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天弘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数量为1,751,850股[112]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中证10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数量为1,266,900股[112]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发中证10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数量为1,025,500股[112]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信金利趋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数量为1,000,000股[112] 会计政策和金融工具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计量,合并对价与净资产账面价值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68]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购买日公允价值计量可辨认资产和负债,合并成本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部分确认为商誉[168] - 企业合并直接相关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发行权益或债务证券的交易费用计入证券初始确认金额[169] - 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包括基于表决权确定的子公司和基于合同安排的结构化主体[171]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时,以购买日公允价值为基础纳入合并财务报表[173] - 处置子公司时,对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74] - 处置股权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应享净资产份额与商誉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75] - 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全额抵销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子公司间交易按持股比例分配抵销[177] - 合并抵销导致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差异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并调整所得税费用[177] - 子公司持有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作为库存股在合并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项下列示[176] - 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亏损超过期初所有者权益份额时余额冲减少数股东权益[178] - 购买少数股东股权时合并财务报表调整资本公积差额[178] - 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合并时股权公允价值重计量差额计入投资收益[180] - 处置子公司未丧失控制权时处置价款与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180] - 丧失控制权时处置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净资产份额差额计入投资收益[181] - 因子公司少数股东增资导致股权稀释时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182] - 合营安排中共同经营按持有份额确认资产、负债、收入及费用[183]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于三个月流动性强投资[185]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86] - 金融工具在公司成为合同一方时确认[188] - 金融资产分为三类: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89]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18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其股利收入计入当期损益[190]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时终止确认累计利得转入
科士达(002518)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