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珠生态(603359) - 2025 Q2 - 季度财报
东珠生态东珠生态(SH:603359)2025-08-27 08:4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2.08亿元,同比下降23.04%[16]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804.12万元,同比下降23.04%[32]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3.04%至2.08亿元[42]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23.1%至2.08亿元[9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3.89万元,同比下降173.44%[1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953.89万元[32] - 利润总额为-990.28万元,同比下降176.36%[16] - 净利润由2024年半年度盈利1241万元转为亏损990万元[9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35.17万元,同比下降172.24%[1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2元/股,同比下降166.67%[17] - 基本每股收益从0.03元/股降至-0.02元/股[9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36%,同比下降0.75个百分点[17] - 信用减值损失扩大52.2%至742万元[9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503.55万元[107] - 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综合收益总额为12,987,952.72元[104] - 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8,298,309.99元[10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990.28万元,综合收益总额为-990.28万元[10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7.90%至1.56亿元[42]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7.9%至1.56亿元[92] - 财务费用同比激增179.67%至1229万元[42] - 财务费用同比转正为1229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减少[92]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35.16%至634万元[42]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5.2%至634万元[92] - 货币资金利息收入同比下降98.7%至42万元[92]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14.1%,从2746.67万元降至2358.77万元[98]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40.7%,从3.2321亿元降至1.9166亿元[9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生态湿地保护、水环境治理、市政景观、国储林、森林公园、矿山修复、乡村振兴建设、林业碳汇等板块[23] - 公司坚持生态修复与市政景观两大核心业务主线,各项生产任务稳定推进[23] - 生态修复行业在政策红利下迎来项目加速落地期,中央与地方财政资金投入显著加大[27] - 市政景观行业重心转向城市存量空间优化升级,如口袋公园、社区绿道、滨水景观带改造等小微项目[29] -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低碳材料应用和智慧化运维成为行业标配[29] - 林业碳汇项目回报周期通常为10-30年且短期对经营业绩影响较小[56] - 公司累计持有专利167项,其中生态修复领域84项,园林绿化49项,市政工程23项,碳中和11项[37] - 报告期内新增授权实用新型专利7项,发明专利1项[37] 各地区表现 -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老挝占巴塞土地整理EPC工程是公司首个海外大型项目[25] - 公司新中标老挝占巴塞省土地整理EPC工程项目及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水系土方安全、水环境整治项目[25] - 公司承接首个海外项目老挝土地整理EPC工程总承包项目[3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成功中标首个海外项目老挝土地整理EPC工程总承包项目[5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生态修复与市政景观行业2025年上半年整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4] - 公司经营模式包括EPC模式、PPP模式和EOD模式,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改变[26] - 在手订单产值转换率下降[32] - 公司持续加强应收款项回收力度[35] -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持续下滑导致生态修复专项预算与市政景观项目付款优先级可能降低[54] - 行业金融政策趋紧导致公司融资规模可能进一步压缩[55] - 应收账款余额可能继续增长且合同资产持续高位[55] - 公司持续面临因地方政府财政实力减弱导致的回款效率下降风险[55]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6亿元,同比下降24.76%[1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4.76%至1.66亿元[4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4.8%,从2.2047亿元降至1.6587亿元[9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转正至1.34万元[4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62.5%,从4.899亿元降至1.8359亿元[98]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56.5%,从2.65亿元降至1.1532亿元[99]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41.5%,从3.8834亿元降至2.2711亿元[9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51.7%,从1.777亿元降至8578.54万元[99]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51.9%,从1.0255亿元增至1.5575亿元[101] - 母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上升140.2%,从4800万元增至1.1532亿元[102] 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为67.63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31%[16] - 公司总资产676327.21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资产266589.89万元[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6.66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36%[16] - 应收票据同比大幅增长142.91%至2629万元[45] - 合同资产占总资产比例达65.68%[45] - 货币资金同比下降18.99%至2.65亿元[45] - 无形资产同比下降32.09%至1374万元[45] - 短期借款减少18.62%至3.5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6.29%降至5.24%[46] - 其他应付款大幅增加124.06%至2.63亿元,主要因其他应付往来款增加所致[46] - 应付账款减少3.45%至30.9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46.35%降至45.81%[46]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减少28.99%至1964.27万元[46] - 应付职工薪酬减少29.99%至978.47万元[46] - 租赁负债减少23.11%至209.01万元[46] - 长期待摊费用减少9.89%至1154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0.19%降至0.17%[46] - 其他非流动资产减少1.50%至2.6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3.86%降至3.89%[46] - 货币资金减少至2.65亿元,较期初3.27亿元下降19.0%[84] - 应收账款减少至5.25亿元,较期初6.17亿元下降14.9%[84] - 合同资产增至44.42亿元,较期初43.68亿元增长1.7%[84] - 短期借款减少至3.54亿元,较期初4.36亿元下降18.7%[85] - 应付账款减少至30.98亿元,较期初32.09亿元下降3.5%[85] - 其他应付款大幅增至2.63亿元,较期初1.17亿元增长124.3%[85] - 未分配利润略降至10.80亿元,较期初10.89亿元减少0.9%[86] - 母公司货币资金减少至2.28亿元,较期初3.00亿元下降24.0%[88] - 母公司应收账款减少至8.72亿元,较期初9.89亿元下降11.8%[88] - 母公司合同资产增至45.28亿元,较期初44.60亿元增长1.5%[88] - 负债总额下降3.9%至41.34亿元[90] - 所有者权益微增0.3%至26.70亿元[90] - 货币资金中1.79亿元因涉诉被冻结,截至报告披露日已解冻1547.01万元[47] - 合同资产1.22亿元被抵押用于抵押借款[47] 子公司表现 - 中林东珠(北京)景观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子公司净亏损296.37万元,净利润率为-3.39%[51] - 东珠生态环保(湖北)有限公司子公司净亏损6.19万元,净利润率为-0.20%[51] - 东珠商贸无锡有限公司子公司净利润0.08万元,注册资本10,000万元[51] - 昆明东珠生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子公司净利润2,416.65万元,营业收入5,846.42万元[51] - 河南东珠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子公司净利润1,254.70万元,营业收入2,413.79万元[51] - 东珠(天津)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子公司净亏损7.49万元,净利润率为-7.49%[51] - 东珠生态环保(海南)有限公司子公司净亏损0.53万元,净利润率为-0.04%[51][52] - 河南东珠筑友生态环保有限公司子公司净亏损42.44万元,净利润率为-7.94%[52] - 湖北省东珠慧鑫新能源有限公司子公司净利润0.93万元,注册资本500万元[52] - 东珠荣滨生态环保(保定)有限公司子公司净亏损165.99万元,净利润率为-64.98%[52] - 公司纳入合并报表子公司31户,较上期减少1户[111][113] 订单和项目 - 新中标项目3项合计金额351206.8万元[31] - 新签订项目5项合计金额353935.4万元[31]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87,206.85元,其中其他营业外收支为-258,825.85元,所得税影响额为-32,592.71元,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1,490.38元[20] 公司治理和股东 - 报告期内公司未进行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组织召开股东会1次、董事会会议2次、监事会1次、独立董事专门会议1次[59] - 公司于2025年7月22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董事会换届议案[62] - 2025年8月7日股东会选举产生第六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5名和独立董事3名[62] - 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六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1名[62] - 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分配不转增,每10股送红股0股、派息0元、转增0股[63] - 公司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64] - 实际控制人席惠明承诺所持股份锁定期36个月,锁定期满后每年减持不超过持股总数25%[67] - 董事及高管缪春晓承诺所持股份锁定期12个月,锁定期满后每年减持不超过持股总数25%[67] - 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68] - 报告期内无违规担保事项[69] - 报告期内无重大诉讼及仲裁事项[69] - 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诚信状况良好[69] - 报告期内无重大关联交易及重大合同履行事项[70][71] - 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在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化[75]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5,081户[76] - 第一大股东席惠明持股151,872,560股,占总股本34.04%[78] - 第二大股东浦建芬持股38,118,080股,占总股本8.54%[78] - 第三大股东席晨超持股15,479,492股,占总股本3.47%[78] - 股东席惠明质押股份数量为78,170,000股[78] - 股东浦建芬质押股份数量为16,000,000股[78] - 股东廖国沛报告期内增持3,969,100股,持股比例0.89%[78] - 股东蒋尧飞报告期内增持2,171,700股,持股比例0.49%[78] - 股东俞雄华报告期内减持849,300股,持股比例降至0.31%[78] - 公司不涉及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及乡村振兴相关工作[65] - 公司累计股本总数4.46亿股,注册资本4.46亿元[108] - 公司实收资本保持4.46亿元不变[107] - 公司资本公积保持9.24亿元不变[107] - 公司盈余公积保持2.17亿元不变[107] - 公司未分配利润从17.06亿元增至17.16亿元[10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向股东分配利润总额为5,460,960.00元[104] - 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净增加8,526,992.72元[104] - 2024年上半年少数股东权益减少1,575,497.55元[104] - 2024年上半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384,030,655.41元[104] - 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未分配利润减少8,298,309.99元[106] - 2025年上半年末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670,129,852.67元[106] - 2025年期初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091,716,367.73元[106] - 2024年期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3,310,022,052.99元[10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向所有者分配利润446.1万元[10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净增加1057.45万元[107]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3.03亿元,较期初32.93亿元增长0.3%[107] 会计政策和重要性标准 - 公司营业周期为12个月并作为资产和负债流动性划分标准[119] - 投资活动现金重要性标准为金额大于对应现金流小计10%且≥人民币1亿元[121] - 账龄超一年应付账款重要性标准为金额≥人民币3000万元[121] - 账龄超一年其他应付账款重要性标准为金额≥人民币100万元[121] - 非全资子公司重要性标准为收入/净利润/资产总额任一指标超合并报表对应项目5%[121] - 联合营企业重要性标准为长期股权投资余额占合并资产总额5%或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5%[121] - 或有事项重要性标准为金额≥人民币1000万元[121] - 企业合并审计等中介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127] - 非同一控制合并成本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部分确认为商誉[125] - 合并报表编制以控制为基础将所有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128] - 追加投资获得同一控制下被投资方控制权时视同合并各方在最终控制方开始控制时即以目前状态存在调整[131]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时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期初数仅将购买日至期末收支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131] - 处置子公司时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132] - 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处置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应享净资产份额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32]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时新取得长期股权投资与新增持股比例应享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足部分调整留存收益[134] - 不丧失控制权部分处置子公司股权投资时处置价款与对应享有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足部分调整留存收益[134] - 合营安排通过单独主体达成且满足法律形式合同条款或其他事实表明合营方对资产负债分别享有权利承担义务时划分为共同经营[135] - 共同经营中投出或出售资产(不构成业务)在资产出售给第三方前仅确认交易损益中归属于其他参与方的部分[136] - 现金等价物需同时满足期限短(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四个条件[137] -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处置境外经营时相关折算差额转入处置当期损益[141] - 金融资产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43]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债权投资及长期应收款等[143]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并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144]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利息收入、减值损失及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45]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可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且不计提减值准备[14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极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相关的股利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147] - 金融负债初始分类包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其他金融负债或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14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所有公允价值变动均计入极动损益[150] - 为消除会计错配可指定金融负债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50]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但特定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按交易价格计量[143] - 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自身信用风险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51] - 财务担保合同按损失准备金额或初始确认金额扣除累计摊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