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43.0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58%[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0%[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1元/股,同比增长7.89%[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9%[20] - 利润总额为2.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9%[20] - 稀释每股收益为0.41元/股,同比增长7.89%[21]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0,430.09万元,同比减少22.58%[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168.21万元,同比增长6.90%[31] - 公司利润率5.25%,同比增长1.5个百分点[31] - 营业收入430.43亿元同比下降22.58%[44] - 净利润从159,171,233.94元增长至173,769,280.46元,增加9.17%[10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132,542,189.26元增长至141,682,068.89元,增加6.90%[108] - 基本每股收益从0.38元/股增长至0.41元/股,增加7.89%[109]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9.9%至16.75亿元[111] - 净利润同比增长3.3%至1.70亿元[112]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3240634984亿元[124]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7亿元[129] - 上年同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65亿元[13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399.03亿元同比下降24.05%[44] - 财务费用800万元同比下降47.90%[44] - 研发费用162万元同比上升7.53%[44]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40.8%至16.14亿元[111]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65.5%至198万元[11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5%至162万元[111] - 研发费用从1,508,807.52元增长至1,622,456.20元,增加7.54%[108] - 财务费用从15,354,483.93元下降至7,999,822.98元,减少47.90%[108]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9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118.13%[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949.97万元,同比增长118.13%[31] - 报告期末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3.19亿元,同比增长118.13%[3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19亿元同比上升118.13%[4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激增118.1%至3.19亿元[11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增长4.4%至51.71亿元[11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41.7%至5.35亿元[11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达到2.601亿元,同比增长约1543%[11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基本持平,为23.312亿元(2025年半年度)vs 23.268亿元(2024年半年度)[117] -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大幅增长88.7%,从1.863亿元增至3.517亿元[117]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减少5.2%,从23.699亿元降至22.454亿元[11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转为负值-5060万元,同比下降约375%[117]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增长46.3%,从1.064亿元增至1.557亿元[11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68亿元,同比恶化约786%[118]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大幅减少61.1%,从3.439亿元降至1.338亿元[11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长88.0%,从1.481亿元增至2.785亿元[118]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为42.4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减少4.56%[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2.9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减少2.69%[20] - 应收票据0.19亿元同比增长68.68%[47][49] - 应收款项融资0.56亿元同比增长30.03%[47][49] - 应付职工薪酬0.22亿元同比下降50.45%[48][49] - 流动比率1.62资产负债率41.11%[48] - 境外资产4.1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9.70%[50] - 货币资金减少4.54亿元,期末为5.39亿元,较期初下降7.8%[100] - 应收账款减少9.88亿元,期末为15.27亿元,较期初下降6.1%[100] - 资产总额减少20.29亿元,期末为42.49亿元,较期初下降4.6%[100] - 短期借款减少1.27亿元,期末为2.33亿元,较期初下降5.2%[101] - 应付账款减少5.95亿元,期末为9.49亿元,较期初下降5.9%[101] - 未分配利润减少6.63亿元,期末为9.30亿元,较期初下降6.7%[102] - 母公司应收账款减少10.53亿元,期末为6.04亿元,较期初下降14.8%[103]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减少23.00亿元,期末为3.11亿元,较期初下降42.6%[103] - 公司总资产从2,938,976,131.03元下降至2,851,489,778.93元,减少2.98%[104] - 流动资产从1,502,017,053.66元下降至1,227,209,395.61元,减少18.30%[104] - 长期股权投资从1,206,691,806.41元增长至1,403,308,070.29元,增加16.29%[10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2.5%,从25.587亿元降至25.032亿元[120] - 期末未分配利润较期初减少3759.1万元[129] 业务线表现 - 印尼过驳船2025年上半年完成过驳量720万吨,同比增长24%[37] - 沙特公司首个联合循环燃气电站运输项目有序推进[36] - 公司成功中标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超限设备运输项目[35] - 新拓展摩科瑞、大连恒力、中化五环等行业龙头客户[34] - 印尼资源转运物流系统正式上线[38] - 沙特综合物流业务完成与集团财务系统和审批流程线上对接[38] - 场站系统迭代进入收尾阶段[38] - 天津有色矿保税分拨项目完成场地建设及监控系统部署[37] - 大连散货物流中心西芒杜铁矿石保税破碎项目8月开工建设[37] 子公司和合营企业表现 - 子公司天津港远达物流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3,907,393.75元,营业收入为475,560,176.10元[54] - 子公司青岛中创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净利润为24,646,572.98元,营业收入为380,370,053.79元[54] - 公司向合营公司大连港散货物流中心提供财务资助金额为4343万元人民币[76] - 公司批准向合营公司提供最高不超过7200万元财务资助[75] 财务指标和收益率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92%,较上年同期增加0.19个百分点[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92%,同比增加0.19个百分点[31] - 投资收益从10,673,269.49元增长至17,745,411.87元,增加66.30%[108] - 投资收益同比增长11.1%至1.50亿元[111] - 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28.3%至331万元[111] 非经常性损益和特殊项目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9,016,328.95元,其中政府补助贡献5,571,672.90元[23][24] - 其他营业外收支项目金额7,301,822.09元[24]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482,441.83元[23]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为164,685.91元[23] - 所得税影响额3,119,273.13元,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420,136.99元[24] - 公司持有的安通控股股票期末账面价值为660,677.76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6,756.32元[52]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10.21亿元,募集资金净额为9.19亿元[81]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4.91亿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53.45%[81]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金额为2039.11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2.22%[81] - 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2.00亿元[81] - 大件运输设备购置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7899.82万元,投入进度为41.03%[83] - 沿海运输集散两用船舶购置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76亿元,投入进度为69.68%[83] - 物流信息化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4673.65万元,投入进度为90.71%[83] - 跨境电商物流分拨中心(天津东疆堆场)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89亿元,投入进度为85.39%[83] - 散货船购置项目已终止,结余募集资金(含利息及理财收益)永久补充流动资金[82] - 大件运输设备购置项目已于2020年11月实施完毕[83] - 变更部分募投项目计划投资金额4350万元人民币用于购买3艘二手沿海运输集散两用船[85] - 公司使用不超过1.4亿元人民币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87] - 截至2025年3月21日公司已归还1.39亿元人民币临时补充流动资金至募集资金专户[87] - 2019年IPO实际募集资金净额919,296,295.76元[137] 担保和财务资助 - 公司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3.13亿元人民币[80] - 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13.28%[80]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2.13亿元人民币[80] - 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70%被担保对象提供债务担保金额5000万元人民币[80] - 财务资助最长期限为三年且年化利率参照LPR[75] - 报告期末公司对外担保余额(不含子公司)为0元[80] - 为股东及关联方提供担保金额为0元[80] - 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50%部分的金额为0元[80] 股东结构和变动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3,214户[91] - 第一大股东青岛中创联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股1.82亿股占比52.50%[93] - 股东李松青持股2234.94万股占比6.45%为实际控制人之一[93][94] - 股东葛言华持股1982.34万股占比5.72%为实际控制人之一[93][94] - 股东冷显顺报告期内减持70万股期末持股190万股[93] - 股东刘青报告期内减持40万股期末持股180.2万股[93] - 股东高兵报告期内减持14.5万股期末持股171.053万股[93] - 董事刘青减持40万股,期末持股180.2万股,减持比例18.2%[96] - 副总经理高兵减持14.5万股,期末持股171.05万股,减持比例7.8%[96]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为3.4666671亿元[123] - 资本公积为8.146468518亿元[123] - 未分配利润为9.3016088931亿元[12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5.0201972256亿元[123] - 少数股东权益为2.0866054134亿元[123]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5.0201972256亿元[123] - 母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4.07亿元[126] - 母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余额为19.52亿元[128] - 对所有者利润分配额为2.08亿元[129] - 资本公积本期增加7.3万元[129] - 上年同期利润分配额为1.73亿元[130] - 期末股本余额346,666,710.00元[131][138] - 资本公积期末余额841,021,400.25元[131]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566,811,235.65元[131] - 期末总权益余额1,913,894,604.21元[131] - 2022年资本公积转增股本80,000,010股[137] - 公司注册资本演变至346,666,710元[137][138] 公司治理和承诺履行 - 公司监事发生变动,施柯庆离任并由苑芳川接任[59] - 公司半年度未拟定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60] - 中创联合承诺避免同业竞争 目前未投资或控制任何与中创物流构成竞争的企业[63] - 李松青 葛言华 谢立军承诺避免同业竞争 个人及家庭成员未从事竞争性业务活动[64] - 中创联合承诺关联交易按公平市场原则进行 遵循公司章程和关联交易决策制度[65] - 李松青 葛言华 谢立军承诺减少关联交易 确保交易条件公允并符合法规要求[65] - 所有承诺均于2016年3月19日作出 长期有效且报告期内均得到及时严格履行[63][64][65] - 违反承诺导致损失时 承诺方将赔偿中创物流或其他股东的实际损失[63][64][65] - 若出现潜在竞争 承诺方将通过业务停止 资产置入或转让等方式消除竞争[63][64] - 中创物流业务拓展时 承诺方承诺不与拓展后业务产生竞争[63][64] - 关联交易无法避免时 确保交易价格按商业准则确定[65] - 承诺类型包括解决同业竞争和解决关联交易两类[63][64][65] - 关联交易承诺确保不损害中创物流及中小股东利益[66] - 承诺不直接或间接占用中创物流资金或其他资产[66] - 填补被摊薄即期回报承诺不越权干预公司经营管理活动[67] - 填补回报措施承诺将薪酬制度与执行情况挂钩[67] - 承诺不无偿或以不公平条件向其他单位或个人输送利益[68] - 承诺约束职务消费行为不动用公司资产从事无关活动[68] - 承诺促使股权激励行权条件与填补回报措施执行情况挂钩[68] - 所有承诺于2016年3月19日签署并长期有效[66][67][68] - 违反承诺导致损失时承诺承担全部赔偿责任[66][67][68] - 承诺根据证监会或交易所规定补充出具承诺[67][68] 风险因素 - 公司业务高度集中于青岛地区,存在区域集中风险[56] - 公司面临汇率波动风险,主要通过及时结汇和外币余额管控进行风险管理[56] - 公司应收账款账龄主要为一年以内,但规模扩大可能带来流动性风险[56] - 公司面临人工成本上升风险,报告期内人工成本呈上涨态势[55] 投资和理财活动 - 公司购买并全额赎回了15亿元人民币的银行理财产品,期末余额为0元[52] 专项储备变动 - 专项储备为154.337274万元[122] - 本期专项储备提取额为703.721567万元[122] - 本期专项储备使用额为549.384293万元[123]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额为732.2万元,使用额为578.54万元[126] - 专项储备本期净增加2.76万元(提取112.48万元,使用109.72万元)[129]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884,723.50元[131] - 专项储备本期使用1,264,003.88元[131] - 专项储备净变动额减少379,280.38元[131] 会计政策和重要性标准 - 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重要性标准为金额超过1000万元[149] - 在建工程重要性标准为单项金额超过合并资产总额0.5%[149] - 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合同负债逾期重要性标准为单项金额超过500万元[149] - 重大合同变更或价格调整重要性标准为单项金额超过1000万元[14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重要性标准为单项金额超过集团资产总额1%[149] - 非全资子公司重要性标准为收入超集团总收入5%且净利润超集团净利润5%[149] - 合营/联营企业重要性标准为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超集团净资产1%且金额超3000万元[149] - 或有事项重要性标准为可能产生义务且金额超集团净资产1%[149] - 债务重组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重要性标准为金额超集团净资产1%[149]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持有期限不超过3个月的低风险投资[157] - 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除外)[158]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即期汇率折算,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58] -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中列示[158] - 金融资产按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为三类:摊余成本、公允价值计量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计量计入当期损益[159][160][161]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及其他
中创物流(603967)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