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心安(02185) - 2025 - 中期业绩
百心安百心安(HK:02185)2025-08-26 13:56

收入和利润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2086.2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零[3][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益为20.862百万元人民币,其中商品销售贡献20.455百万元,合作收益贡献0.407百万元[1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人民币20.9百万元(去年同期:零)[45] - 除税前亏损为2742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2832.5万元人民币减少3.2%[3][7] - 期内亏损净额分别为人民币26.7百万元(2025年)及人民币28.3百万元(2024年)[55] - 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11元,与2024年同期持平[25] 成本和费用表现 - 销售成本为1116.7万元人民币,毛利率为46.5%[3][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为人民币11.2百万元(去年同期:零)[46] - 研发开支为200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8%(2024年同期为2179.1万元)[3][7] - 研发开支由人民币21.8百万元减少至人民币20.1百万元,降幅7.8%,主要因折旧及摊销开支减少人民币2.3百万元[50] - 公司行政开支由人民币7.1百万元增加至人民币9.7百万元,增幅36.6%,主要因专业服务开支增加人民币1.2百万元及折旧开支增加人民币0.7百万元[48] - 员工成本中工资及薪金从2024年同期的3.903百万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的6.86百万元人民币,增幅76%[1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全职雇员70名,总雇员福利开支约人民币10.3百万元[69]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从2024年同期的3.34百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的2.397百万元人民币[18] 其他财务数据 - 财务成本大幅增至664.8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仅为2.3万元[3][7] - 财务成本由人民币23.0千元大幅增加至人民币6.6百万元,主要因附属公司股份赎回负债利息人民币3.3百万元及交易成本人民币3.2百万元[53] - 财务成本总额为人民币6648千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23千元大幅增加[19] - 附属公司股份赎回负债利息为人民币3300千元,交易成本为人民币3187千元[19] - 租赁负债利息为人民币161千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23千元增长600%[19] - 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从2024年同期的1.415百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的0.764百万元人民币,降幅46%[17] - 其他收入及收益同比减少人民币0.6百万元至人民币0.8百万元[47] - 利息收入从2024年同期的0.674百万元人民币小幅增长至2025年的0.733百万元人民币[17] - 政府补助从2024年同期的0.1百万元人民币大幅减少至2025年的0.031百万元人民币[17] - 期内税项抵免为人民币686千元,主要来自递延所得税[22] 现金流和资本结构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2.02亿元减少7.4%[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7.4%至人民币187.4百万元(2025年6月),较2024年末人民币202.4百万元[58]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8.7百万元,主要因研发及行政开支[56]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57.8百万元,主要因购买定期存款人民币125.0百万元[57]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51.6百万元,主要因股东认购股权款项人民币155.6百万元[58] - 新增定期存款1.25亿元人民币[8] - 非流动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33.594百万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91.197百万元人民币,增幅达469%[9] - 附属公司股份的赎回负债为158.9百万元人民币,是导致非流动负债增长的主要因素[9]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680.533百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653.799百万元人民币,减少26.734百万元[9] - 储备金从2024年12月31日的445.969百万元人民币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63.156百万元人民币,降幅达41%[9] - 资产负债比率由7.3%(2024年末)上升至25.6%(2025年6月),主要因附属公司股份赎回负债增加[61] - 贸易应收款项新增1216.8万元人民币[8] - 贸易应收款项年内金额为人民币12168千元[32] - 可收回增值税非流动部分为人民币16442千元,较2024年末的20352千元下降19.2%[27] - 预付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款项为人民币26000千元,基本保持稳定[27]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成本为人民币2397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3340千元下降28.2%[26] - 资本承担由人民币71.8百万元减少至人民币44.0百万元,降幅38.7%[62] 产品研发与商业化进展 - Iberis® RDN系统于2025年2月26日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6] - 2025年2月在欧洲完成首例商业化手术[6] - Iberis® RDN系统已于2025年2月26日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高血压治疗[38] - Bioheart® BRS系统预计于2026年第三季度获国家药监局批准[35][36] - 雷帕霉素DCB药物在靶血管组织内可实现约90天的长效释放[39] - 公司持有Bioheart®相关专利40多项(含美国1项及欧洲2项注册)[36] - 公司持有Iberis®相关专利20多项(含日本1项注册)[37]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持有70多项注册专利及30多项待批专利申请[41] 生产设施与投资 - 新建浙江嘉兴生产厂房预计2025年末完成翻修并于2026年正式投入使用[42] - 于联营公司心至医疗的投资总额为人民币35353千元,持股比例为22.18%[29][30]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向浙江百心安注资人民币155.6百万元,其中37.9百万元计入实收注册资本,117.7百万元计入资本公积[65] - 注资后公司于浙江百心安的权益由100%摊薄至54.7%,投资者持有45.3%权益[65] - 公司注册股本因注销519,900股H股由人民币243,937,000元变更为243,417,100元[73] - 2020年计划授予受限制股份14,509,413股,认购价为每股人民币1.0元[71] - 董事会于2025年终止2022年H股奖励计划以降低行政成本[73] - 董事会由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独立性强[87]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8]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董事长兼执行董事汪立先生[97] - 公司执行董事包括王雲磬先生及王佩麗女士[97]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陈轶青先生、鲁旭波先生及蒋一斐先生[97] 资金用途与分配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41.69百万港元[74]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修订分配总额为4.4169亿港元[78][79] - 2024年将原用于RDN产品开发的26.37百万港元重新分配至物业收购用途[76] - 2024年将原用于Bioheart®商业化的70百万港元重新分配至DCB研发用途[76] - 重新分配5148万港元从Bioheart®商业化转用于建设生产设施及销售中心[77] - 重新分配1000万港元从Bioheart®商业化转用于Iberis®第二代产品临床试验及开发[77] - 重新分配800万港元从Bioheart®商业化转作一般企业及营运资金用途[77] - Bioheart®相关临床及商业化项目未动用金额1557万港元预计2027年12月前动用[78] - 生产设施及销售中心建设项目未动用金额1889万港元预计2027年12月前动用[78] - RDN在研产品Iberis®第二代开发款项已全额动用1150万港元[78] - DCB研发款项已全额动用235万港元[79] - 一般企业及营运资金用途款项已全额动用684万港元[79] 风险与外汇 - 公司面临美元计值现金的外汇风险,暂无外汇对冲政策[67] 股息与报告 - 公司未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中期股息[82] - 公司2025年中期报告将于联交所网站(www.hkexnews.hk)及公司网站(www.bio-heart.com)适时刊载[90] - 报告期间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9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核心产品Bioheart®全降解支架(BRS)属于上市规则第18A章界定的核心产品[93] - 公司注册成立日期为2020年12月8日[93] - 公司前身上海百心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7月18日[93] - 公司H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94] - 公司股份包括非上市外资股及H股,每股面值均为人民币1.00元[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