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同比增长13.8%至人民币2.687亿元[4][5] - 净利润同比增长98.9%至人民币2767万元[4][5] - 税前利润同比增长98.8%至人民币2763.8万元[4] - 公司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236.2百万元增长13.8%至2025年上半年的人民币268.7百万元[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人民币2.687亿元,同比增长13.8%[21] - 期内利润为人民币2760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98.6%[34] - 除税前利润人民币27.6百万元,同比增长98.6%[40][41] - 期内溢利(未经审核)从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3.91亿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27.671亿元,增长98.92%[61] - 除税前利润大幅增长98.8%,从2024年上半年的13.899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7.638亿元[64] - 总收入为268.67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3.8%(从236.15百万人民币)[73][77] - 除税前利润中提供服务成本为129.144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78] 毛利率和毛利 - 毛利率为51.9%较去年同期提升0.5个百分点[4] - 毛利同比增长14.4%至人民币1.394亿元[4] - 毛利润为人民币1.394亿元,毛利率为51.9%[24][26] 成本和费用 - 销售成本为人民币1.292亿元,同比增长13.1%[23] - 研发费用为人民币3630万元,同比下降9.0%[30] - 研发费用从2024年的人民币36,271千元增加至2025年的人民币39,878千元,增幅为9.9%[57] - 使用权资产折旧费用为2.917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0.5%[78]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费用为0.307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44.3%[78] SaaS解决方案业务表现 - SaaS解决方案收入增长17.0%至人民币2.572亿元占总收入95.7%[7] - 年化经常性收入超万元SaaS客户达1357家同比增长3.1%[7] - SaaS客户留存率为71.8%金额净留存率为108.0%[7] - SaaS解决方案收入为人民币2.572亿元,占总收入95.7%,同比增长17.0%[21] - 随时间转移确认的收入为262.658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6.5%(从225.448百万人民币)[77] AI产品及解决方案表现 - 超过三分之一新客户购买AI产品[6] - 推出微藤AI智能体平台集成多款基础大模型[6] - 公司提供智能客户联络解决方案和AI智能体及ContactBot解决方案[12] - 智能客户联络解决方案已全面升级并进行AI原生改造[13] - 2025年公司通过整合AI智能体升级了ContactBot解决方案[14] - AI智能体具备复杂意图精准识别与多轮对话能力[15] - AI智能体可实现端到端业务流程自动化[15] - AI智能体支持智能人机协同与持续优化[15] - 公司提出“业务专家+AI员工”的未来组织构想[16] - 公司将对话型AI智能体打造为核心产品[17] - AI智能体及ContactBot解决方案收入为人民币1855万元,同比增长44.8%[21] VPC解决方案业务表现 - VPC解决方案收入为人民币831万元,同比下降40.1%[21][22] - VPC解决方案收入为8.309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40.1%(从13.879百万人民币)[77] - 于某一时点转移确认的收入为6.012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43.8%(从10.702百万人民币)[77] 地区市场表现 - 中国内地收入为268.174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3.9%(从235.429百万人民币)[73] - 香港地区收入为0.496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31.2%(从0.721百万人民币)[73] - 公司将在环渤海、华东、珠江三角洲和成渝地区扩大销售覆盖[17] 现金流和资金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419亿元,无计息借款[37] -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053万元,同比改善119.1%[39] -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人民币10.5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使用现金净额人民币11.6百万元改善[40][41] - 投资活动使用现金净额人民币0.7百万元,同比减少98.4%[42][43] - 购买金融资产付款人民币122.0百万元[42] - 定期存款净增加人民币6.6百万元(存放132.0百万元减提取138.6百万元)[4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2024年上半年的-11.589亿元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的10.529亿元[6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290万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4.404亿元大幅改善[6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28.8%,从2024年上半年的110.189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41.94亿元[65][66] - 公司购回股份支出3770万元[65] - 短期存款规模维持在35亿元[66] - 现金及银行结余增长42.3%,从2024年上半年的75.189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06.94亿元[66]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应收账款增加人民币26.9百万元,同比减少9.4%[40][41] - 合约负债增加人民币11.3百万元[40] - 应收账款及票据从2024年的人民币107,364千元增加至2025年的人民币132,617千元,增幅为23.5%[59] - 金融投资从2024年的人民币70,201千元增加至2025年的人民币80,180千元,增幅为14.2%[59] - 现金及银行存款从2024年的人民币136,579千元增加至2025年的人民币141,940千元,增幅为3.9%[59] - 总流动资产从2024年的人民币485,421千元增加至2025年的人民币517,289千元,增幅为6.6%[59] - 公司总资产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07.453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517.442亿元,增长1.97%[60] - 流动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34.763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59.869亿元,增长18.63%[60] - 应付账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8.744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9.798亿元,增长38.46%[60] - 合约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1.894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63.156亿元,增长21.67%[60] - 保留利润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15.221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26.968亿元,增长10.20%[61] - 租赁负债(流动)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6.336亿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534亿元,下降44.22%[60] - 汇兑波动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4.5亿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2.361亿元,下降14.75%[61]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3.441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3.667亿元略有下降[64] - 金融及合约资产减值净额显著减少53.3%,从2024年上半年的3.317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548亿元[64] - 合约负债大幅增加640%,从2024年上半年的1.522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1.262亿元[64] - 应收账款减值损失为1.603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57.0%[78] - 物业、厂房及设备新增购置成本为0.313百万元人民币[86] - 应收账款账面净值132.617百万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4.2%[87] - 应付账款总额39.798百万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38.5%[88] - 12个月内账龄应收账款占比98.4%[87] 员工和薪酬结构 - 研发人员174人占比38.5%,销售人员151人占比33.4%[49] - 公司总员工数452人[49] - 公司主要管理人员2025年上半年总薪酬为人民币168.8万元,同比增长0.6%[91] 税务和外汇 - 无外汇对冲政策,汇兑损益微不足道[52] - 期内总税务抵免为-0.033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加200.0%[83] - 香港子公司适用首200万港元应税利润8.25%优惠税率[81] 股份回购和库存股份 - 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以总代价人民币37.7万元回购168,600股库存股份[9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库存股份427,000股,较2024年底的258,400股增长65.2%[90] - 公司于报告期内回购168,600股普通股,总代价约408,008港元[108] - 回购股份最高价为每股2.7港元,最低价为每股2.05港元[108] 金融投资和公允价值计量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投资账面值为人民币4,338.1万元,较2024年底下降25.8%[92][98] - 长期定期存款公允价值为人民币4,230.2万元,较账面值高2.0%[92] - 非上市股权投资采用企业价值与研发费用倍数估值,倍数区间为13.06-40.66倍[96] - 非上市股权投资缺乏市场适销性折让率为40%[96] - 第三级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价值为人民币336.7万元,占金融投资总额的7.8%[98] - 结构性存款公允价值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模型计算[94] - 其他应收款项非流动部分公允价值为人民币88.2万元,较账面值低6.5%[92] - 第三级公允价值计量投资于2025年6月30日为人民币3,367千元,较年初减少人民币12千元(约0.36%)[9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投资于2025年6月30日为人民币3,367千元,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3,563千元[99] - 长期按金公允价值于2025年6月30日为人民币42,302千元,较2024年末人民币35,947千元增长17.7%[100] - 受限现金非流动部分公允价值于2025年6月30日为人民币161千元,较2024年末人民币158千元增长1.9%[100] - 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非流动部分公允价值于2025年6月30日为人民币882千元,较2024年末人民币517千元增长70.6%[100] - 报告期内金融资产及负债在第一级与第二级之间无转移,亦无转入或转出第三级情况[101]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结构 - 公司未区分主席与首席执行官角色,目前由吴强先生兼任两项职务[102] - 董事会由三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独立董事占比50%[104]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主席为具备专业资格的独立非执行董事李志勇先生[106] - 公司已设立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及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107]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55.7百万港元[111] - 所得款项净额中75%(191.8百万港元)用于提升核心技术及解决方案开发[112] - 所得款项净额中20%(51.1百万港元)用于品牌提升及销售团队扩张[112] - 所得款项净额中5%(12.8百万港元)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11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9.6百万港元[112][113] - 报告期内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30.8百万港元[112] - 余下所得款项净额动用时间表延后至2026年6月30日[112] 股息政策 - 公司不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10] - 公司宣派2024年末期股息人民币15.924亿元[61] 其他重要事项 - 无单一客户收入占比超过10%[76] - 所有非流动资产均位于中国内地[74] - 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从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4.806亿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25.532亿元,增长72.44%[61]
天润云(02167)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