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翔楼新材(301160) - 2025 Q2 - 季度财报
翔楼新材翔楼新材(SZ:301160)2025-08-26 10:3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6.93亿元,同比下降2.03%[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2亿元,同比增长8.73%[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1亿元,同比增长10.81%[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1.32元/股,同比增长10.00%[21] - 稀释每股收益为1.29元/股,同比增长8.40%[21]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2.0%至6.93亿元,其中营业收入为6.93亿元[163][164] - 净利润同比增长8.7%至1.0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2亿元[165] - 净利润同比增长13.8%至1.076亿元(对比9462万元)[168]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9.1%至1.201亿元(对比1.100亿元)[168]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5.8%至1.39元(对比1.20元)[169] - 综合收益总额为93,726,629.69元[178] - 2024年综合收益总额为94,621,404.82元[18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5.16亿元同比下降2.53%[52] - 销售费用1295.65万元同比下降24.97%[52] - 财务费用138.11万元同比上升31.42%[52]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5%至5.1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74.5%[164]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8.3%至2875万元,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3.4%至2422万元[164]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5.0%至1296万元,财务费用同比增长31.4%至138万元[164]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0.1%至2818万元(对比3134万元)[168]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27.6%至1034万元,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9%至1.12亿元[164][165] - 支付职工现金同比增长18.8%至5102万元(对比4293万元)[17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汽车零部件精冲材料营业收入5.76亿元,毛利率24.39%,同比下降1.37%[54] - 工业用精冲材料营业收入7409.57万元,毛利率20.66%,同比下降7.92%[54] - 公司产品覆盖汽车安全系统、座椅系统、内饰系统及动力系统等结构件及功能件[29]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精冲零部件,通过定制化研发方案实现柔性化生产[35] - 滑轨材料抗拉强度要求达500MPa以上,部分达900MPa[32] - 调角器材料需具备极高抗瞬时冲击强度及疲劳寿命要求[32] 各地区表现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舍弗勒集团、慕贝尔集团、麦格纳国际、佛吉亚集团、法雷奥集团、法因图尔集团、富临精工、上海沿浦等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制造商[10] - 公司客户包括舍弗勒、慕贝尔、麦格纳、佛吉亚、法雷奥等知名供应商[38] - 产品应用于特斯拉、比亚迪、宝马、奥迪、大众、丰田等汽车品牌[38] - 公司间接配套特斯拉、比亚迪、问界、理想、蔚来、小米、奔驰、奥迪、宝马等知名汽车品牌[30] - 销售模式均为直销,下游客户为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厂商[3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详见第三节管理层讨论分析第十部分[3] - 公司针对宏观经济波动风险,通过健全财务管理保持合理现金流和资产负债表[84] - 公司面临募投项目金额较大、投资回收期较长的实施风险,将审慎运用募集资金并关注市场动态[85] - 公司持续优化订单结构,实现产品综合毛利率提升[39] - 新能源汽车机遇被列为未来增长点[90] - 长期战略与竞争壁垒问题被深入讨论[88] - 公司核心竞争优势被管理层介绍[90] - 公司未制定市值管理制度[92] - 公司未披露估值提升计划[92] - 公司未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92] 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1亿元,同比增长1.21%[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97%,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21] - 总资产为21.8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0.44%[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6.8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13%[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2%至1.009亿元(对比9973万元)[17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0亿元同比下降216.76%[52]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9亿元同比上升178.76%[5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9010.60万元同比上升218.46%[5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37.8%至5.098亿元(对比8.195亿元)[17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207.2%至1.843亿元(对比6000万元)[172] - 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达2.220亿元(期初1.319亿元)[17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45.9%至3.9亿元,流出同比下降48.7%至4.16亿元[174] - 投资活动产生净现金流出2560.57万元,同比收窄70.9%[17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6600万元,同比上升10%[17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7414.58万元,同比大幅下降62.6%[17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16亿元,较期初增长88.9%[17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16.88亿元,较期初增长2.1%[175][177]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22亿元,较期初1.32亿元增长68.3%[15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8504.25万元,较期初7006.14万元增长21.4%[155]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3.90亿元,较期初4.52亿元下降13.7%[155] - 存货期末余额为3.77亿元,较期初3.49亿元增长8.2%[155]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4.81亿元,较期初1.66亿元增长190.2%[156]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1.43亿元,较期初1.04亿元增长37.3%[156]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为1.06亿元,较期初3295.85万元增长220.5%[15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6.89亿元,较期初16.53亿元增长2.1%[157] - 总负债同比增长19.7%至2.74亿元,流动负债合计增长20.2%至2.70亿元[161] - 应付票据同比下降18.3%至4900万元,其他应付款激增154倍至7782万元[161] - 未分配利润增长4.5%至7.03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增长2.4%至16.98亿元[161] - 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16亿元,较期初1.14亿元增长88.9%[159]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为5.03亿元,较期初4.93亿元增长2.1%[16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现金收入同比增长2.3%至4.726亿元(对比4.621亿元)[171] - 其他综合收益增加1019.08万元,反映当期综合收益总额[176]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1066.41万元[176] - 向股东分配利润7732.59万元[176] - 资本公积增长至9.59亿元,较期初增加1.1%[17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为1,566,883,214.07元[178] - 资本公积本期增加16,347,677.27元[178][179] - 库存股本期减少59,628,597.99元[178][179] - 未分配利润本期增加15,725,228.59元[178]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16,347,677.27元[179] - 对所有者的分配减少78,001,401.10元[17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1,539,327,525.31元[180] - 期末未分配利润为555,318,455.42元[180] - 期末资本公积余额为890,141,611.64元[18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增加40,148,002.42元,期末余额达1,697,840,491.74元[182][183] - 资本公积大幅增加9,837,014.30元,主要来自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182] - 未分配利润增加30,310,988.12元,其中综合收益总额贡献107,635,347.12元[182] - 向股东分配利润77,324,359.00元,减少未分配利润相应金额[183] - 2024年同期所有者权益减少26,660,917.00元,与2025年增长形成对比[184][185] - 2024年通过普通股投入增加资本59,628,597.99元[185] - 2024年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16,347,677.27元[185] - 2024年向股东分配利润78,001,401.10元[185] - 股本保持稳定,2025年上半年末余额为81,053,314.00元[183] - 公司期末余额为79,183,314.00元、890,141,641.64元、59,628,597.99元、74,312,742.24元、557,754,683.50元和1,541,763,753.39元[186] 非经常性损益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300,000元[26] - 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处置收益为1,109,154.61元[26]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212,866.11元[26]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190,449.39元[26]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005,839.11元[26] 产能与投资项目 - 精密高碳合金钢带建设项目报告期投入金额为8100.2578万元,累计实际投入54747.6459万元,项目进度59.41%[65]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报告期投入4204.0578万元,累计实际投入52034.4086万元,项目进度100.0%[65] - 两个主要项目合计报告期投入85206.6358万元,累计实际投入599510.8677万元[66] - 精密高碳合金钢带建设项目因追加投入,预计投资金额变更为92150万元[66]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53468.4546万元,累计使用募集资金54790.5405万元,使用比例102.47%[6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投入募投项目47290.5405万元,以超募资金补充流动资金7500万元[71] - 募集资金专户已销户,尚未使用募集资金金额为0元[71] - 公司发行费用总额为5443.5465万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53468.4546万元[69] - 年产4万吨精密高碳合金钢带项目承诺投资总额22,000万元,调整后投资总额41,275.16万元,本期投入19,269.26万元,累计投入42,464.24万元,投资进度102.88%[72]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4,830万元,调整后投资总额4,830万元,本期投入50.0万元,累计投入4,826.3万元,投资进度99.92%[72]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承诺投资总额26,830万元,调整后投资总额46,105.16万元,本期投入69,269.26万元,累计投入47,290.54万元[72] - 永久补充流动资金超募资金投入7,500万元,累计投入7,500万元,投资进度100.00%[72] - 年产4万吨精密高碳合金钢带超募资金投入19,138.45万元[72] - 超募资金投向小计总额26,638.45万元,累计投入7,500万元[72] - 年产4万吨精密高碳合金钢带项目预计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为2025年04月30日[72]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预计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为2025年04月30日[72] - 永久补充流动资金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为2023年12月31日[72] - 所有项目均未发生重大变化且可行性未发生重大变化[72]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53,468.45万元,其中超募资金26,638.45万元[73]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人民币7,5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占超募资金总额的28.15%[73]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人民币19,275.16万元增加"年产精密高碳合金钢带4万吨项目"投资,占超募资金总额的72.36%[73] - 变更后"年产精密高碳合金钢带4万吨项目"总投资变更为人民币41,275.16万元[73]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实际节余募集资金3.70万元,已转用于年产精密高碳合金钢带项目[74] - 募集资金专户注销时产生零星利息收入29.13元转入公司基本账户[7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投入募集资金47,290.54万元,包含专户利息1,322.09万元[74] - 募集资金已全部使用完毕,累计使用超募资金补充流动资金7,500万元[74]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已支付发行费用人民币626.75万元[74] - 安徽翔楼新材料有限公司于2025年4月正式投产,大幅提升精密冲压材料产能[130] 投资与理财活动 - 投资收益94.09万元,占利润总额0.84%,来自结构性存款收益[56] - 报告期投资额917.77万元,较上年同期1.78亿元下降94.84%[6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购买金额4.04亿元,出售金额3.89亿元[60]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金额为1.9338亿元,其中其他类资产期末金额8504.2452万元[68] - 金融资产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6.8288万元,累计投资收益94.0867万元[68] - 公司报告期存在委托理财情况[76] - 委托理财发生额为16000万元,未到期余额为8500万元,无逾期未收回金额[77]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78]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委托贷款[79] -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80]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苏州翔楼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净利润为22037.09元[82] - 子公司安徽翔楼新材料有限公司2025年1-6月营业收入为462.75万元,净利润亏损582.89万元[82] - 安徽翔楼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亿元,总资产为7.10亿元,净资产为4.88亿元[82] 股权与股东结构 -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39名激励对象授予300万股,授予价格17.93元/股[96] - 2022年激励计划第一个归属期归属88万股,占归属前总股本1.12%[98] - 2022年激励计划第二个归属期归属88万股,占归属前总股本1.11%[99] - 2023年激励计划第一个归属期归属99万股,占归属前总股本1.24%[100] - 公司通过股权激励计划绑定中高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利益[103] - 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亲属钱一仙、金方荣首发股份锁定承诺履行完毕,锁定期为36个月[105] - 公司实际控制人钱和生首发稳定股价承诺履行完毕,承诺期限为3年[106] - 公司董事张骁、沈春林、唐卫国、周辉、曹健首发稳定股价承诺履行完毕,承诺期限为3年[106]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归属期归属股份990,000股,占归属前总股本1.24%[135] - 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解除限售数量25,560,000股,其中实际可上市流通股份9,320,625股[136] - 有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后数量27,291,647股,占比从45.81%降至33.67%[133] - 无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后数量53,761,667股,占比从54.19%增至66.33%[133] - 境内自然人持股变动后数量23,655,000股,占比从41.27%降至29.18%[133] - 股份总数变动后为81,053,314股[134] - 高管锁定股数量为16,239,375股[136] - 钱和生期末限售股数为15,601,875股,占其持股总数20,802,500股的75.0%[139][143] - 唐卫国期末限售股数为5,123,550股,占其持股总数6,224,062股的82.3%[139][143] -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归属期归属股份990,000股,占归属前公司总股本1.24%[141] - 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11,886户[143] - 钱和生持股比例为25.67%,为公司第一大股东[143] - 唐卫国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