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彼岸控股(02885) - 2025 - 中期业绩
彼岸控股彼岸控股(HK:02885)2025-08-26 09:00

收入和利润(同比) - 收益同比下降30.2%至9660万港元[3]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138,473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96,600千港元,同比下降30.2%[14] - 公司总收益同比下降30.3%至9660万港元[32] - 公司总收益同比下降30.3%,从1.385亿港元减少至9660万港元[39] - 毛利同比下降46.2%至2571.2万港元[3] - 税前溢利同比增长214.0%至1209.5万港元[3] - 期内溢利同比下降15.6%至242.2万港元[3]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盈利0.61港仙(去年同期为0.72港仙)[4] - 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期间内溢利同比下降17.2%至242.2万港元(对比去年同期286.2万港元)[25][32]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维持相对稳定,为2.4百万港元(去年同期:2.9百万港元)[51] - 毛利总额从4780万港元下降至2570万港元[42] 成本和费用(同比) - 销售成本同比下降21.9%至7088.8万港元[3] - 已售存货成本6596.1万港元,较上年同期8394.8万港元下降21.4%[19] - 研发成本623.9万港元,较上年同期753.7万港元下降17.2%[19] - 员工薪酬及福利支出总额2625.6万港元,较上年同期3046.8万港元下降13.8%[19] - 销售及分销开支由17.9百万港元减少1.4百万港元或7.8%至16.5百万港元,主要因销售和营销人员的薪金及佣金减少[47] - 行政开支相对稳定,分别为20.0百万港元及19.5百万港元[48] - 员工成本总额(不包括董事及行政总裁的薪酬)由30.5百万港元减少至26.3百万港元,雇员人数由142名减少至140名[60] 其他财务数据(同比) - 其他净收益同比增长87.4%至812.8万港元[3]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回1462万港元(去年同期为减值亏损662.5万港元)[3] - 所得税开支同比大幅增长883.0%至967.3万港元[3] - 全面收益总额同比增长3.5%至237.6万港元[4]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总计812.8万港元,较上年同期433.8万港元增长87.4%[18] - 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321.5万港元,较上年同期410万港元下降21.6%[18] - 汇兑差额净额实现473.1万港元收益,上年同期为亏损[18]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产生1462万港元拨回收益,上年同期为662.5万港元减值损失[19] - 期内税项开支总额967.3万港元,较上年同期98.4万港元大幅增长883%[22] - 其他开支减少约3.5百万港元,主要因期间无汇兑亏损,而去年同期汇兑亏损约为3.4百万港元[49] - 所得税开支由1.0百万港元增加8.7百万港元或870.0%至9.7百万港元,实际税率由25.5%增加54.5个百分点至80.0%[50]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由4.4百万港元增加3.7百万港元或84.1%至8.1百万港元,主要因确认汇兑收益[46]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从事热成像产品及服务、自稳定成像产品及服务以及通用航空产品及服务[7] - 热成像产品及服务收益从28,718千港元下降至24,116千港元,同比下降16.0%[16] - 自稳定成像产品及服务收益从39,026千港元大幅下降至3,616千港元,同比下降90.7%[16] - 通用航空产品及服务收益从69,305千港元微降至68,868千港元,同比下降0.6%[16] - 热成像产品及服务业务收益同比下降16.0%至2420万港元(去年同期2880万港元)[33] - 自稳定成像产品及服务收益同比暴跌90.8%,从3900万港元锐减至360万港元[34][40] - 通用航空产品及服务收益保持稳定,分别为6930万港元和6880万港元[36][41] - 热成像产品及服务收益下降16.0%,从2880万港元减少至2420万港元[39] - 热成像业务毛利率从29.5%下降至23.6%[43] - 自稳定成像业务毛利率从44.1%提升至50.0%[44] - 自稳定成像业务占比从28.2%大幅下降至3.7%[34] - 通用航空业务成为主要收入来源,占比从50.0%提升至71.2%[36] - 通用航空产品及服务的毛利率由31.2%下降至26.5%,下降4.7个百分点,主要因四行程发动机产品及发动机零件的平均成本增加[45]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内地市场收益从91,632千港元下降至83,227千港元,同比下降9.2%[14] - 香港及澳门市场收益从44,269千港元大幅下降至11,913千港元,同比下降73.1%[14] - 海外市场收益从2,572千港元下降至1,460千港元,同比下降43.2%[14] 毛利率变化 - 整体毛利率下降7.9个百分点,从34.5%降至26.6%[42] 客户集中度 - 客户A贡献收益32,794千港元,占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的33.9%[15] - 客户B贡献收益28,425千港元,占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的29.4%[15] 资产负债及现金流变化(环比)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05.89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252.46亿港元减少18.5%[5] - 存货为60.51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70.47亿港元减少14.1%[5]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46.61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38.59亿港元增长20.8%[5] - 资产净值从2024年末的327.55亿港元下降至313.73亿港元,减少4.2%[5][6] - 使用权资产为9.64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10.80亿港元减少10.7%[5] - 递延税项资产大幅减少至1.92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10.80亿港元下降82.2%[5] - 原定到期日多于三个月之定期存款新增54.60亿港元[5] - 流动资产总值为378.50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371.53亿港元增长1.9%[5] - 流动负债总值为77.53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65.07亿港元增长19.2%[5] - 非流动资产从16,335千港元下降至15,011千港元,同比下降8.1%[1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252.5百万港元减少46.6百万港元至205.9百万港元,主要以美元计值[52]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为10.0百万港元(去年同期: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16.3百万港元),主要因存货以及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结余减少[53]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付款项详情 - 贸易应收款项及票据总额4660.5万港元(其中应收票据2451.7万港元)[27]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准备578.1万港元(去年同期2017.6万港元)[27] - 账龄超过6个月的贸易应收款项占比17.8%(金额830万港元)[28]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1463.3万港元[29] - 三个月以上账龄的贸易应付款项占比69.9%(金额1022.2万港元)[29] 税务处理 - 香港利得税率为16.5%,合资格实体首200万港元利润适用8.25%优惠税率[20] 每股盈利计算 - 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基于期间内溢利242.2万港元及加权平均股数4亿股计算[25] 股息派发 - 公司宣派中期股息每股5.40港仙,合计2160万港元[24] - 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5.40港仙(2024年同期:无)[64] - 中期股息将于2025年9月26日或之前派发予2025年9月17日登记股东[64] - 2025年9月15日至9月1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65] - 股份过户文件最迟须于2025年9月12日下午4时前提交[65]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内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62]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63] - 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牛钟洁、杨晓芙、侯珉)[63]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期间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66] 业绩发布安排 - 中期业绩公告将通过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www.peiport.com刊发[67] - 2025年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发布于网站[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