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财报关键点,我将严格按照任务要求,以单一维度为主题进行分组归类。以下是归类结果: 收入和利润表现(同比) - 营业收入为329.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18%[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68%[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85%[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3元/股,同比增长35.29%[19] - 稀释每股收益为0.23元/股,同比增长35.29%[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35%,同比增加0.50个百分点[1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329.60亿元,同比增长14.18%[29]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3亿元,同比增长32.68%[29]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40亿元,同比增长41.85%[29]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4.2%至329.60亿元,去年同期为288.67亿元[145]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54.6%至12.13亿元,去年同期为7.85亿元[146] - 净利润同比增长35.6%至11.94亿元,去年同期为8.81亿元[14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2.7%至11.43亿元,去年同期为8.61亿元[14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3元,去年同期为0.17元[147]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282.73亿元,同比增长14.33%,与收入增长同步[36] - 研发投入16.44亿元,同比增长29.15%,因新项目及新产品研发投入增加[3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9.2%至16.44亿元,去年同期为12.73亿元[146] - 财务费用由正转负,为-1.30亿元,去年同期为0.44亿元[146] - 母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1.7%至5.91亿元,去年同期为3.65亿元[150]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43%[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3.25亿元,同比增长28.43%,因收入增加及应收账款回款[3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0.2亿元,同比减少109.28%,因固定资产购置及购买结构性存款增加[3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8.5%至43.25亿元,2024年同期为33.68亿元[15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1.7%至304.18亿元,2024年同期为272.38亿元[15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至73.02亿元,主要由于投资支付现金从7240万元激增至30.30亿元[154]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44.8%至42.61亿元,2024年同期为29.43亿元[154]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191.3%至32.80亿元,2024年同期为11.26亿元[156]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从净流入8941.55万元变为净流出28.74亿元[15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值,2025年半年度为-42.05亿元,2024年同期为-35.16亿元[15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负47.60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下降至61.77亿元[154] - 母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负30.91亿元,期末余额下降至21.78亿元[157]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25.2%至21.57亿元,2024年同期为17.23亿元[154]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业务收入271.85亿元,同比增长13.19%[29] - 智能汽车与座舱类业务收入31.65亿元,同比增长16.45%[30] - 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业务收入16.47亿元,同比增长14.74%[31] - 其他智能终端业务收入3.64亿元,同比增长128.20%[31] - 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产品收入271.85亿元,占总收入82.5%,同比增长13.19%[38] - 智能汽车及座舱类产品收入31.65亿元,同比增长16.45%[38] - 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产品收入16.47亿元,毛利率23.27%,同比提升9.7个百分点[38] 资产与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总资产为772.5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减少4.64%[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77.8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减少1.80%[19] - 货币资金62.2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8.06%,较上年末下降5.5个百分点[41] - 固定资产378.0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8.94%,较上年末上升4.04个百分点[41] - 期末货币资金为6,229,476,226.95元,较期初10,988,079,513.19元下降43.3%[137] - 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104,235,016.07元,较期初354,916,783.33元增长211.1%[137] - 期末应收账款为8,754,144,306.09元,较期初10,858,221,539.57元下降19.4%[137] - 期末存货为6,785,174,242.74元,较期初7,160,552,530.45元下降5.2%[137] - 公司总资产从810.16亿元下降至772.54亿元,降幅为4.6%[138] - 固定资产从363.79亿元增加至378.08亿元,增长3.9%[138] - 在建工程从13.19亿元大幅增加至22.22亿元,增长68.4%[138] - 短期借款从15.61亿元下降至12.73亿元,降幅为18.4%[138] - 长期借款从78.08亿元下降至57.07亿元,降幅为26.9%[139]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52.68亿元大幅下降至21.78亿元,降幅高达58.7%[141] - 母公司应收账款从67.67亿元下降至43.64亿元,降幅为35.5%[141] - 母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从1.00亿元增加至8.28亿元,增幅高达728%[141] - 母公司长期应收款从6.62亿元大幅增加至24.53亿元,增长270.7%[142]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15.72亿元下降至14.46亿元,降幅为8.0%[143] 投资活动 - 报告期投资额50.25亿元,较上年同期22.66亿元增长121.82%[46]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0.83亿元,期内购买金额28.57亿元,出售金额21.32亿元[43] - 衍生金融资产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4312.26万元,期末余额为2172.92万元[43]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余额为4.92亿元,期内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为2.00亿元[43] - 金融资产小计期末余额为17.35亿元,较期初8.00亿元大幅增长[43]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合计期末金额为3.20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717.32万元[48] - 金融衍生工具投资累计投资收益为-1543.13万元[48] - 衍生品投资初始投资金额为132,987.5万元,期末金额为560,715.76万元,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为11.68%[58] - 衍生品投资报告期收益为7,190.27万元,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706.15万元,投资收益4,484.12万元[59] - 远期合约衍生品初始投资金额24,640万元,期末金额108,890.5万元,占净资产比例2.27%[58] - 期权合约衍生品初始投资金额108,347.5万元,期末金额127,662.2万元,占净资产比例2.66%[58] - 掉期合约衍生品初始投资金额0万元,期末金额324,163.06万元,占净资产比例6.75%[58]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募集资金净额为14.91亿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12.69亿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85.13%[51] - 长沙(二)园智能穿戴触控功能面板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192,821.4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127,074.3万元,投资进度为65.93%[52] - 长沙(二)园车载玻璃及大尺寸功能面板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322,653.6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250,693.6万元,投资进度为77.70%[52] - 长沙(二)园3D触控功能面板和生产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496,531.4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199,061.97万元,投资进度为40.09%[53] - 工业互联网产业应用智能化改造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246,466.81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157,420.21万元,投资进度为63.87%[53]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198,788.68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198,788.68万元,投资进度为100.00%[53] - 公司使用不超过24亿元的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53] - 项目1、2、3尚在建设期,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因此不适用评估是否达到预计效益[53] - 项目4、5不单独核算效益[53] - 所有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未发生重大变化[53] - 承诺投资项目合计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1,492,952.2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1,269,159.99万元[53] - 报告期内累计提前归还募集资金5亿元,期末用于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余额为19亿元[5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募集资金专户结余24,125.11万元,其中本金1,755.10万元,利息及手续费净额22,370.01万元[54] - 公司使用3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结构性存款管理,190,000万元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54]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蓝思国际(香港)有限公司净利润为323,357,209.89元[64] - 子公司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05,359,438.60元[64] - 长沙蓝思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92%,毛利率上升,亏损大幅收窄[65] - 湘潭蓝思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32.87%,整机和部件组装业务收入均增长[65] - 蓝思国际剔除上年同期子公司分红因素影响后,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主要因毛利及汇兑收益增加[65] 股东权益和利润分配 - 公司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3] - 2024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约19.84亿元[75] - 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78][80] - 现金分红总额为5.26亿元,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78] - 利润分配预案的股本基数为52.6亿股[78] - 公司可分配利润为144.64亿元[78] - 股本期末余额为49.82亿元,较期初49.82亿元保持稳定[159][161] - 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209.18亿元,较期初209.18亿元无变动[159][16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479.95亿元,较期初489.11亿元减少9.16亿元,降幅1.9%[159][161]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24.51亿元[160] - 本期所有者投入资本为-4.23亿元[160]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3.70亿元[160] - 本期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19.82亿元[160]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193.95亿元,较期初203.25亿元减少9.30亿元,降幅4.6%[159][161] - 其他综合收益期末余额为149.58亿元,较期初178.92亿元减少29.34亿元,降幅16.4%[159][161] - 专项储备期末余额为26.20亿元,较期初26.20亿元无变动[159][161] - 公司股本本期减少158,200.00元[162] - 资本公积本期增加113,662,665.45元[162] - 其他综合收益本期减少79,996,630.38元[162] - 未分配利润本期减少620,900,634.20元[16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本期减少587,392,799.13元[162] - 少数股东权益本期增加27,175,056.49元[162]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本期净减少614,567,855.62元[162] - 综合收益总额为-861,261,932.30元[163] - 所有者投入资本净额为113,465.45元[163]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总额为1,482,162,156.40元[163] - 股本减少107,100.00元,主要由于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166] - 资本公积增加25,296,705.88元,主要来自股份支付和其他投入[166][167] - 其他综合收益增加10,280,440.36元,反映当期未实现损益变动[166] - 未分配利润减少1,252,907,600.22元,主要因利润分配和综合收益影响[166] - 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1,217,437,553.98元,变动率为-2.75%[166] - 综合收益总额为740,954,841.74元,主要由其他综合收益和净利润构成[166]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25,836,489.88元[167] - 对所有者的利润分配金额为1,983,582,001.60元[167] - 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3,014,520,652.42元[167] - 专项储备期末余额为170,362,782.48元,较期初增加10,280,440.36元[167]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期初432.52亿元减少至期末426.68亿元,减少5.85亿元,降幅1.4%[169][170] - 未分配利润从期初152.55亿元减少至期末145.44亿元,减少7.13亿元,降幅4.7%[169][170] - 资本公积从期初209.50亿元增加至期末210.58亿元,增加1.03亿元,增幅0.5%[169][170] - 其他综合收益从期初1.60亿元增加至期末1.86亿元,增加2548.47万元,增幅15.9%[169][170]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7.94亿元[169] - 公司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总额为14.82亿元[169][170]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1.03亿元[169] - 公司股本为49.83亿元,实收资本为49.83亿元,股份总数49.83亿股[171] - 公司注册资本为49.83亿元[171] 股份变动与回购 - 以每股6.04元的价格回购注销107,100股限制性股票[82]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1,038,157股至16,723,283股,持股比例从0.36%降至0.34%[119]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931,057股至4,966,048,888股,持股比例从99.64%升至99.66%[119] - 股份总数因回购注销减少107,100股至4,982,772,171股[120] - 公司回购注销离职员工限制性股票107,100股[120] - 类高管锁定股自动解锁931,057股,导致限售股份减少及无限售股份增加[120] - 公司批准股份回购方案,金额介于5亿元至10亿元,价格上限34.60元/股[121] - 截至报告披露日累计回购股份322,600股,占总股本0.006474%,支付总金额726.77万元[122] -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期减少107,100股至4,597,391股[124] - 公司H股于2025年7月9日上市,发行价18.18港元,发行数量262,256,800股[125][126] - 超额配售选择权悉数行使后H股发行总数增至301,595,200股[127]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47,817[129] - 最大股东蓝思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6.28%,持股数量为2,804,509,821股[129] - 第二大股东长沙群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78%,持股数量为288,025,612股[129]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28%,报告期内持股减少28,245,244股[129]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23,817,167股,占比0.48%[129] 公司担保情况 - 公司对子公司蓝思
蓝思科技(300433)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