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7.49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31%[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22.4241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2699.69%[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216.823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6.48%[1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180元/股,同比增长2605.75%[17] - 稀释每股收益为0.2177元/股,同比增长2602.30%[1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2%,同比增加1.47个百分点[17] - 营业收入为7.5亿元,同比增长48.31%[57] - 公司营业收入从5.06亿元增长至7.50亿元,增加2.44亿元,增幅为48.2%[169] - 营业收入为7.50亿元,同比增长48.3%[170] - 营业利润为3221.34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596.73万元,实现扭亏为盈[170] - 净利润为2431.05万元,去年同期为净亏损462.46万元,实现扭亏为盈[17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22.42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89.33万元[171] - 综合收益总额为2834.34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949.09万元[17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180元,去年同期为-0.0087元[171] - 母公司营业收入为3.68亿元,同比增长35.0%[173] - 母公司营业利润为2564.69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571.76万元,实现扭亏为盈[174] - 母公司净利润为2174.29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660.44万元,实现扭亏为盈[17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为5.96亿元,同比增长56.89%[57] - 研发费用为3130.11万元,同比下降8.9%[17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67.472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92%[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67万元,同比下降39.92%[57]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9.9%,从6104万元降至3667万元[17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28.6%,从5.6亿元增至7.2亿元[176]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46.8%,从3.64亿元增至5.35亿元[176]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增长41.3%,从1853万元增至2619万元[17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从-2839万元转为正2547万元[17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至5552万元,去年同期为229万元[17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14.6%,从3.11亿元增至3.57亿元[177]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552万元,去年同期为正值2097万元[179]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57.8%,从2656万元增至4189万元[180] - 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从-1355万元转为正值442万元[18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为24.771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6.65%[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6.436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31%[17] - 货币资金为3.8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较上年末增加4.41个百分点至15.57%[63] - 短期借款为1.6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较上年末增加2.95个百分点至6.66%[6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2.65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65.5万元[66] - 公司总资产从2,322.57亿元增长至2,477.14亿元,增加154.57亿元,增幅为6.7%[162][163] - 短期借款从0.86亿元大幅增加至1.65亿元,增幅为91.2%[162] - 应付票据从1.07亿元增加至1.45亿元,增幅为35.2%[162] - 货币资金从0.84亿元增加至1.24亿元,增幅为47.3%[16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1.41亿元增加至1.65亿元,增幅为17.2%[165] - 应收账款从4.64亿元增加至5.57亿元,增幅为20.1%[16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16.22亿元微增至16.44亿元,增幅为1.3%[163] - 母公司应付票据从1.21亿元增加至2.01亿元,增幅为66.0%[167]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1.18亿元增加至1.24亿元,增幅为4.9%[167]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3.856亿元,较期初增长48.8%[16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2.653亿元,较期初增长10.2%[161]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6.683亿元,较期初增长8.1%[161] - 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为282万元,较期初大幅下降96.2%[161] - 存货期末余额为1.947亿元,较期初增长15.1%[161]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16.04亿元,较期初增长11.0%[16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业务分为轻量化新材料及应用、功能性新材料及应用和环保型新材料及应用三大类[34] - 公司产品体系涵盖功能性及防护性两大类,功能性产品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与精密模切结构件[35] - 功能类产品收入为4.26亿元,同比增长83.92%,但毛利率同比下降9.06个百分点至17.49%[59] - 防护类产品收入为3.04亿元,同比增长21.36%,毛利率同比上升1.17个百分点至24.66%[59] - 公司功能性新材料在消费电子及光电显示领域销售额上升[41] - 公司环保型新材料份额显著增长并成功导入服务器产品线实现量产[4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战略与发展 - 公司秉持“绿、轻、新”发展战略,以绿色环保、轻量化及新材料研发、新工艺革新与产品创新为核心引擎[35] - 公司通过介入客户前期研发和拓展产品线以提升市场份额与渗透率[46]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环保防护性材料及碳纤维下游应用领域拓展[47] - 公司数字化转型规划为1-2年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期,旨在实现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变[48] - 公司通过高校合作进行联合技术攻关和项目制联合研发,以加速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转化[49] - 公司积极探索运用股权激励工具,将公司长远发展战略与员工个人发展目标相结合[52] - 公司致力于材料循环技术,实现了工业回收材料和海洋塑料的再利用[54] - 公司利用竹子和甘蔗等速生可降解材料,研发出纸浆模塑等环保工艺[5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研发与创新 - 激光加工效率研发成果比第一代提升2.5倍[39] - 公司完成3C行业专用树脂研发及树脂涂布和碳纤预浸布生产线建设具备量产条件[39] - 公司拥有境内专利222项及境外专利2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23项,境外发明专利2项,并拥有软件著作权4件[50] - 报告期内公司及各全资、控股子公司新增专利18项,全部为自主研发获得[50][51] - 公司已通过ISO 9001、ISO 14001、ISO 45001等多项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5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产能与全球布局 - 公司设立匈牙利光大同创以配合大客户在欧洲的业务开拓提供本地化服务[46] - 公司在武汉、合肥以及越南投资建设厂房及生产基地,以提升产能和全球供应能力[5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市场与行业趋势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货量增长6.5%[27] - 2025年第一季度服务器市场同比增长134.1%[32] - 2025年上半年消费电子行业复苏态势明显,AI技术驱动行业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25] -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使用碳纤维材料可减轻车身重量并提高车辆续航能力[36] - 碳纤维材料应用已拓展至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及机器人等领域[36] - 折叠屏手机成为智能手机市场高价值的新增长点,碳纤维材料逐步应用于其结构件以实现轻量化[28]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持续走高,预计全年保持快速增长[31] - 公司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笔记本电脑外壳领域已实现成熟应用并不断提升份额[37] - 2024年公司碳纤维产品进入折叠屏手机市场并实现量产[38] - AI技术及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消费电子市场增长带动公司高端材料需求[43] 其他重要内容:募投项目与资金使用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105.6003万元人民币,主要包括政府补助35.2981万元和理财收益83.7329万元[21][22] - 报告期投资额为5.2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9.32%[70] - 公司受限资产总额为1.13亿元,其中货币资金冻结2886万元,固定资产抵押6965万元[68] - 公司期末金融资产总额为2.65293575亿元,其中基金投资期末金额为4007.03416万元,其他投资期末金额为2.2522323431亿元[72] - 公司2023年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10.0436246588亿元,募集资金总额为11.0808亿元[7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投入募集资金7.274418亿元,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比例为72.43%[74] - 报告期末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为2.904859亿元,其中包含利息及现金管理收益净额1356.52万元[75] - 安徽消费电子防护及功能性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2.652282亿元,投资进度为66.28%[78] - 研发技术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1.565748亿元,投资进度为78.13%[78] - 企业管理信息化升级建设项目累计投入1560.88万元,投资进度为31.22%[78]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已投入2.0003亿元,投资进度为100.02%[78] - 超募资金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已投入9000万元,投资进度为100%[78] - 超募资金中未明确投向部分为6376.15万元,报告期内未投入[78]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100,436.25万元[80] - 超出部分的募集资金总额为15,376.15万元[80] - 使用部分超募资金4,500.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023年)[80] - 再次使用部分超募资金4,500.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024年)[80] - 安徽消费电子防护及功能性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80] - 研发技术中心建设项目延期至2025年8月1日[80] - 企业管理信息化升级建设项目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80] - 新增武汉光大同创新材料有限公司为安徽生产基地项目实施主体(2023年)[80] - 新增武汉及安徽光大同创新材料有限公司为研发技术中心项目实施主体(2023年)[80]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共计21,528.87万元[81] - 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投项目金额为20,904.97万元[81] - 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支付发行费用金额为623.90万元[8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余额为22,700万元[8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尚未使用的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6,348.59万元[81] - 报告期内公司委托理财发生额总计39,773.84万元[84] - 报告期末公司委托理财未到期余额总计29,773.79万元[84] - 报告期末公司使用募集资金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未到期余额为22,700万元[84] - 报告期内公司使用募集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发生额为23,900万元[84] - 2024年4月19日,公司批准使用不超过4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81] 其他重要内容:子公司表现 - 昆山光大同创材料有限公司子公司总资产1.7亿元,营业收入1.2亿元,净利润474.41万元[89] - 安徽光大美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子公司营业收入2742.05万元,净利润255.64万元[89] - 厦门奔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子公司营业收入5125.43万元,净利润484.73万元[89] - 合肥奔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子公司总资产4.01亿元,营业收入3794.03万元,净利润558.15万元[89] - 苏州领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子公司总资产1.62亿元,净利润636.32万元[89] - 武汉光大同创材料有限公司子公司总资产2.53亿元,净利润303.41万元[89] - BROMANE VIETNAM COMPANY LIMITED子公司营业收入1.04亿元,净利润480.07万元[89] - 安徽光大同创材料有限公司子公司营业收入2125.11万元,净利润447.28万元[89] - 惠州光大同创材料有限公司子公司营业收入3218.35万元,净利润222.09万元[89] 其他重要内容:风险与合规 - 公司面临汇率波动风险,部分业务以美元计价结算,已制定外汇衍生品管理制度进行风险管理[92] - 公司未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104]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114] -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16]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13]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12]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超期未履行完毕的承诺事项[111] - 公司及子公司作为被告/被申请人,已结案诉讼涉及金额11.22万元,部分案件原告撤诉/申请人撤回仲裁申请涉及金额403.1万元,正在审理中案件涉及金额10.75万元[117] - 公司及子公司作为原告/申请人,已结案诉讼涉及金额9.9万元,部分案件原告撤诉涉及金额10.08万元[117] - 公司子公司对外出租厂房,报告期内租赁收入对利润总额影响未达10%以上,其中一笔租赁给BROMAKE的合同总金额为4332.15万元,报告期内确认租赁收益-448.34万元[128][130]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处罚及整改情况[118]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任何重大关联交易[119][120][121][122][123][124][125] 其他重要内容:担保情况 - 公司为子公司光大同创(香港)投资有限公司提供7000万元连带责任担保,担保期至债务履行期满后2年[132] - 公司为子公司安徽光大同创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5000万元连带责任担保,担保期至债务履行期满后2年[132] - 公司为子公司武汉光大同创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两笔担保,总额4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4000万元,其中一笔2000万元已履行完毕[132] - 公司为子公司厦门奔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提供1000万元连带责任担保,担保期至债务履行期满后3年[132] - 公司为关联方BROMAKE提供5000万元连带责任担保,担保期5年[132] - 报告期末公司担保总额为47,900万元,实际担保余额为33,817.95万元,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20.57%[134] - 报告期内审批担保额度合计为47,900万元,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4,500万元[134]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余额为16,079.3万元[134]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38,000万元,实际担保余额为26,500万元[133]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4,500万元[133] - 对BROMAKE, S.A. DE C.V.担保额度为3,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为2,627.49万元[133][134] - 对合肥山秀碳纤科技有限公司担保额度为3,7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为3,579.3万元[133] - 对苏州致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担保额度为3,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为279.7万元[133][134] - 对重庆致贯科技有限公司多笔担保额度合计为12,000万元,单笔实际发生金额分别为1,000万元、2,000万元、1,000万元、1,000万元和1,000万元[133] - 对重庆致贯科技有限公司另一系列担保额度合计为2,900万元,单笔实际发生金额分别为556.24万元、554.92万元和1,700万元[134] - 公司担保余额为367.04万美元,按汇率7.1586折算为2,627.49万元人民币[135] 其他重要内容:股权与股本变动 - 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类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数量为1.9656万股[102] - 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归属数量为27.2948万股[102] - 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导致公司总股本减少16,744股[102] - 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导致公司注册资本减少16,744元[102] -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496165元,合计派发现金股利15,973,650元[137] - 公司总股本由
光大同创(301387)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