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入为533.6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695.62亿元人民币下降23.3%[17] - 公司收入为人民币533.68亿元,同比下降23.3%[37] - 收入为人民币533.68亿元[4] - 公司期内利润为121.1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31.99亿元人民币下降63.5%[13][14] - 公司股东应占期内利润同比暴跌89.7%,从2024年人民币2,044,902千元降至2025年人民币209,907千元[28] - 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2.10亿元,同比下降89.7%[37] - 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2.1亿元[4] - 毛利为人民币71.59亿元,同比下降21.4%;毛利率为13.4%,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63] - 分占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合计亏损人民币2.70亿元,同比增亏人民币0.60亿元[6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财务费用总额同比下降11.9%,从2024年人民币1,295,004千元降至2025年人民币1,140,689千元,主要因利息支出减少及资本化利息增加[22] - 利息支出总额同比下降20.1%,从2024年人民币3,698,148千元降至2025年人民币2,953,233千元[22] - 总利息开支为人民币29.53亿元,同比下降20.2%;加权平均利息成本为3.6%,同比下降40个基点[67] - 行政开支为人民币15.23亿元,同比下降9.9%;其中人力资源成本为人民币8.04亿元,同比下降0.6%[65] - 销售开支为人民币10.57亿元,同比下降6.1%;其中人力资源成本为人民币4.12亿元,同比下降13.8%[66] - 所得税总开支同比下降24.0%,从2024年人民币1,348,888千元降至2025年人民币1,025,577千元[23] - 中国土地增值税拨备同比大幅增长58.9%,从2024年人民币424,753千元增至2025年人民币674,797千元[25] - 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人民币19.33亿元[37] 各业务线表现 - 物业发展分部收入为496.5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2%[13][14] - 物业发展分部业绩为8.1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0.83亿元人民币下降60.7%[13][14] - 酒店业务分部收入为4.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0%[13][14] - 物业管理分部收入为13.6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0%[13][14] - 其他分部收入为17.7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9%[13][14] - 物业销售收入人民币496.51亿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22.1%[60] - 项目管理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3.61亿元,同比下降17.0%[62] - 设计及装修收入为人民币9.60亿元,同比下降37.0%[62] - 酒店运营收入为人民币4.53亿元,同比下降7.0%[62] - 其他收入为人民币9.30亿元,同比下降46.0%[64] - 新拓代建面积约1,98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9%;新拓代建费约人民币50亿元,同比增长19.1%[53] - 绿城+板块C端中高端家装业务上半年合同额突破人民币6.4亿元,同比涨幅超100%[54] 销售表现 - 总合同销售约为人民币1222亿元[4] - 自投项目销售约为人民币803亿元[4] - 权益销售额约为人民币539亿元[4] - 结转面积同比下降22.7%[37] - 物业收入结转面积为2,046,289平方米,较2024年同期减少22.7%[60] - 物业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人民币24,264元,较2024年同期略有上升[60] - 绿城集团2025年上半年总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1222亿元,总合同销售面积约535万平方米[38] - 自投项目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803亿元,权益金额约人民币539亿元,销售均价约每平方米人民币34984元[38] - 自投项目回款率达96%,代建管理项目销售金额约人民币419亿元[38] - 上半年首开项目平均去化率达80%,较去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整体溢价约人民币15亿元,溢价率达104%[39] - 实现2021年及以前库存去化约人民币190亿元[39] - 数字营销占比提升10.5个百分点至22.6%,数字营销费率低至0.7%[40] - 一二线销售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6个百分点至约86%,长三角占比约69%[40] - 公司自投项目可售货值约人民币1763亿元,可售面积约576万平方米[59] - 一二线城市货值占比达83%,较去年同期增加4个百分点[59] - 公司累计已售未结转金额约为人民币1987亿元,权益金额约人民币1435亿元,权益比约72%[59] 土地储备和项目拓展 - 新增35个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55万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达人民币907亿元[4] - 一二线货值占比达88%[4] - 上半年新增项目35个,总建筑面积约355万平方米,承担成本约人民币362亿元,预计新增货值达人民币907亿元[41] - 新增项目平均权益比约77%,一二线城市新增货值约人民币801亿元,占比达88%,其中杭州货值占47%[41] - 于2025年6月30日,总土地储备建筑面积约2724万平方米,权益建筑面积约1795万平方米,平均楼面地价每平方米约人民币8280元[44] 财务结构和流动性 - 银行存款及现金为人民币667.95亿元,为一年内到期借款余额的2.9倍[4] - 短债占比为16.3%[4] - 总借贷加权平均利息成本为3.6%,较2024年同期的4.0%下降40个基点[4]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624.6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688.62亿元下降9.3%[7] - 合同负债为1550.8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1469.59亿元增长5.5%[8] - 流动负债总额为2767.3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2855.05亿元下降3.1%[8] - 净流动资产为1687.7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1521.86亿元增长10.9%[8] - 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220.5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1087.96亿元增长12.2%[9] - 权益总额为1193.2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1134.84亿元增长5.1%[9] - 本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权益为355.7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363.28亿元下降2.1%[9] - 非控股股东权益为837.5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771.57亿元增长8.5%[9] - 公司总资产为5181.1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5077.85亿元人民币增长2.0%[15] - 公司总负债为3987.9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3943.01亿元人民币增长1.1%[16] - 合同负债余额为人民币1,550.84亿元,较期初上升5.5%[71] - 银行存款及现金为人民币667.95亿元,较2024年底的729.88亿元减少[73] - 总借贷为人民币1,430.27亿元,较2024年底的1,371.87亿元增加[73] - 净负债为人民币762.32亿元,较2024年底的641.99亿元增加[73] - 净资产负债率为63.9%,较2024年底的56.6%上升7.3个百分点[73] - 一年内到期借贷余额为人民币232.43亿元,占总借贷的16.3%,较2024年底的23.1%下降6.8个百分点[73] - 银行存款及现金为一年内到期借贷余额的2.9倍,较2024年底的2.3倍增加0.6倍[73] 融资和债务管理 - 总借贷加权平均利息成本降至3.4%,较去年同期3.9%进一步下降[50] - 境内一级市场发行9期共人民币77.11亿元,包括2-3年期信用债55亿元和1年期供应链ABN 22.11亿元[50] - 3年期中票发行利率降至3.27%,为公司历史最低[50] - 上半年完成境外债务置换约8.02亿美元,并成功发行三年期5亿美元优先票据[51] - 境外债比重约15.3%,较2024年末降低1.1个百分点[51] - 公司购买交叉货币利率掉期及外汇远期合约共计8.4亿美元,平均降低融资成本2.3个百分点[74] - 本期产生汇兑净收益人民币0.36亿元,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人民币0.74亿元[74] 运营效率 - 上半年自投及代建板块合计交付84个项目,面积约780万平方米,交付户数约3.9万户[46] - 平均拿地至经营性回正周期较去年提速7%至11.5个月,拿地至交付提速4%至25.3个月[47] - 平均单方建造成本较2024年末降低约人民币150元[48] - 关键品类集采价格下浮超10%[48] 其他财务数据 - 利息收入为7.0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4.80亿元人民币下降52.2%[20] - 其他收益净额由2024年亏损人民币88,365千元转为2025年收益人民币75,518千元,主要受汇兑收益人民币36,025千元及其他收益人民币55,177千元驱动[21] - 资本化利息占利息支出总额比例升至61.4%,2025年为人民币1,812,544千元,而2024年为人民币2,403,144千元[22] - 末期股息总额同比下降30.0%,从2024年人民币1,088,759千元(每股0.43元)降至2025年人民币761,880千元(每股0.3元)[26]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订金及预付款项总额同比下降13.1%,从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11,500,867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9,991,338千元[30] - 贸易应收款项账龄超过90天的部分占比为52.5%,于2025年6月30日为人民币1,396,213千元[30] - 应收关联人士款项总额为人民币87,540,107千元,较期初增长9.3%[31] - 应付关联人士款项总额为人民币27,053,382千元,较期初下降0.8%[31] - 应收非控股股东款项为人民币63,074,103千元,较期初增长9.8%[31] - 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42,369,941千元,较期初下降10.1%[34] - 180日内贸易应付款项占比66.8%(人民币28,300,061千元)[34] - 已确认亏损拨备金额为人民币2,201,528千元,较期初增长10.1%[31] - 抵押贷款保证为人民币181.45亿元,较2024年底的242.95亿元减少[75] - 资产抵押账面总值为人民币1,359.51亿元,较2024年底的1,355.07亿元略有增加[76] 地区表现 - 杭州地区物业销售收入人民币223.92亿元,占比45.1%[61] - 高层住宅、多层住宅、酒店式公寓等销售收入人民币471.25亿元,占比94.9%[61] 公司治理和公告 - 董事会主席为非执行董事刘成云先生[91] - 执行董事包括郭佳峰先生、耿忠强先生、李骏先生及洪蕾女士[91] - 非执行董事包括吴天海先生及周安桥先生[91] - 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贾生华先生、许云辉先生、朱玉辰先生及秦悦民先生[91] - 公告发布日期为2025年8月22日[91] - 公司注册地位于中国杭州[91] - 公司2025年中期报告全文将在适当时候寄发股东并登载于联交所及公司网页[88] - 公告包含涉及公司经营业绩、财务状况、流动性及发展策略的前瞻性陈述[89] - 前瞻性陈述使用"相信"、"估计"、"预料"、"预期"等非历史事实性表述[89] - 公司实际业绩可能与前瞻性陈述存在重大差异[89]
绿城中国(03900)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