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448.64亿元,同比增长7.78%[1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38亿元,同比增长8.05%[1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4亿元,同比下降36.43%[22] - 净利润202.38亿元,同比增长8.05%[41] - 营业收入448.64亿元,同比增长7.78%[4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38亿元,同比增长8.05%[45] - 苏银金融租赁实现营业净收入24.21亿元,净利润13.51亿元[12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支出213.74亿元,同比增长24.50%[45] - 业务及管理费99.66亿元,同比增长6.73%[45][53] 利息相关收入与支出 - 利息净收入329.39亿元,同比增长19.10%[45][46] - 净息差和净利差均为1.78%,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3.67%[37][39] - 发放贷款及垫款平均利率4.45%,余额2.25万亿元[38][41] - 吸收存款平均利率1.78%,余额2.54万亿元[38][41]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1.86亿元,同比增长5.15%[45][50] 资产规模及增长 - 总资产4.7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16%[19][13] - 总资产达4788.4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18%[22] - 集团总资产达4.7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16%[41] - 资产总额4788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16%[55] - 资产总计4788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16%[58] - 公司总资产规模达4,572,213,208千元,分支机构总数546家,员工总数17,060人[142] - 资金营运中心资产规模1,052,088,819千元,为全行资产规模最大的分支机构[142] 贷款业务表现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2430.0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98%[22] - 发放贷款及垫款余额2372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38%[55]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2372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38%[58] - 对公贷款余额1625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30%[59] - 个人贷款余额695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07%[59] - 零售贷款695.5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07%[22] - 对公贷款余额16250亿元(不含贴现),较上年末增长23.30%[103] - 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2358亿元,较上年末新增253亿元[107] - 科技贷款和涉农贷款分别达2740亿元和2900亿元[107] - 制造业贷款余额360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90%,增速快于各项贷款2.92个百分点[104] - 基础设施贷款余额691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104] - 供应链业务融资规模超3800亿元[106] - 逾期90天以上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余额比例为78.68%[96] - 逾期60天以上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余额比例为95.04%[96] - 重组贷款期末余额2,364,954千元,占比0.10%;逾期贷款期末余额26,641,413千元,占比1.10%[100] - 保证贷款余额10466亿元,占比43.07%[67][69] - 前十名客户贷款余额合计358亿元,占各项贷款比例1.47%[70][71] - 关联交易中发放贷款和垫款239,513千元占比0.0098%,吸收存款857,494千元占比0.0331%[151] - 制造业贷款余额360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90%[169] - 基础设施贷款余额691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169] - 科技贷款余额2740亿元,高质量科技企业授信覆盖度较上年末提升1.9个百分点[169] - 小微贷款余额超7500亿元,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2358亿元,较上年末新增253亿元[169] - 涉农贷款余额突破2900亿元,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92] - 投向苏北12个重点帮扶县贷款余额672.7亿元,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4个百分点[192] 存款业务表现 - 吸收存款总额2589.7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85%[22] - 吸收存款余额2589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86%[56] - 吸收存款余额2589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86%[84] - 对公存款余额14197亿元,占比55.82%,较上年末增长22.20%[84] - 个人存款余额9484亿元,占比37.29%,较上年末增长15.25%[84] - 企业定期存款784.6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27%[22] - 对公存款余额1419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20%[103] - 零售存款余额94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25%,零售AUM规模1.59万亿元,半年新增突破1600亿元[111][112] 投资业务表现 - 交易性金融资产566.7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00%[29] - 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566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74]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中基金投资421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14%[74]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中债券投资827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0.77%[74] - 债权投资账面价值632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03%[77] - 其他债权投资账面价值683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2.98%[80]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50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4.88%[72][73] - 持有政府债券732,294,351千元,政策性银行债券183,752,984千元,其他机构债券319,661,973千元[155] - 前十大金融债券持仓中债券A面值8,780,000千元利率1.48%,债券B面值7,380,000千元利率1.80%[156] 资本充足与风险管理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49%,较上年末下降0.63个百分点[24] - 不良贷款率0.84%,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24] - 存贷比85.51%,较上年末下降3.55个百分点[24]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49%,一级资本充足率11.17%,资本充足率12.36%[31] - 不良贷款率0.84%,拨备覆盖率331.02%[41] - 流动性覆盖率254.95%,优质流动性资产5724.53亿元[35] - 净稳定资金比例109.28%,可用稳定资金26.43万亿元[36] - 不良贷款余额203.18亿元,不良贷款比例0.84%[90] - 关注类贷款余额302.10亿元,关注类贷款比例1.24%[90] - 公司信用风险管理通过动态优化信贷政策、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和强化智慧风控应用确保资产质量稳定[130] - 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通过每日监测各期限流动性缺口、存贷款变化及资金同业业务维持合理备付水平[132] - 公司市场风险管控运用缺口分析、敞口分析、敏感性分析和压力测试监控利率及汇率风险敞口[133][134] - 公司操作风险损失数据保持在较低水平并通过系统优化、风险排查和员工培训提升管控能力[135] - 公司信息科技风险无重大损失事件发生并加强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及信息系统可用率监测[136][137] - 公司声誉风险管理通过舆情监测、应急演练和品牌传播维护总体平稳状态[138] - 公司国别风险实施分类管理及限额控制并通过市场退出策略实现总体可控[139][140] - 抵债资产规模320,174千元,计提减值准备164,793千元[149] - 信贷承诺总额502,142,844千元,其中银行承兑汇票295,390,540千元,贷款承诺101,131,713千元[154] - 系统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并完成年度报告[183] 子公司及投资表现 - 苏银金融租赁制造业投放118.11亿元,同比增幅36.38%[125] - 苏银金融租赁绿色租赁余额632.46亿元,占总业务规模53.6%[125] - 苏银金融租赁资产总额1428亿元,融资租赁资产余额1181亿元[125] - 苏银理财管理理财产品余额7453.84亿元,连续38季度城商系理财机构首位[127] - 苏银消金资产总额630.37亿元,净资产56.74亿元[128] - 长期股权投资余额68.31亿元,其中对苏银金融租赁公司投资24.6亿元持股51.25%,对苏银理财公司投资20亿元持股100%,对苏银凯基消金公司投资23.71亿元持股56.44%[143] - 子公司苏银金融租赁总资产142,754,311千元,净利润1,350,880千元;苏银理财总资产6,192,944千元,净利润430,776千元;苏银消金总资产63,037,226千元,净利润379,697千元[145] 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 - 集团口径绿色融资规模突破72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1%[105] - 绿色资产占比16.4%,较上年末提升1.4个百分点[105] - 绿色融资规模突破72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1%,绿色资产占比超16.4%[169] - 环保资金投入294.287亿元[175] - 减少碳排放量645.8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176] - 绿色投融资规模突破7200亿元[176] - 绿色信贷带动贷款投放规模超470亿元[181] - 新能源汽车分期余额超30亿元[181] - 个人碳账户专属理财份额较普通产品让费15BP[181] - 上半年用电量同比下降102.53万度[187] - 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3.96万度[187] - 参与制定5项绿色金融相关标准[185] - 完成14项人民银行及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研究课题[185] - 开发覆盖范围三全部15个类别的碳核算模型[184] - 绿色金融债发行包含全国首单"绿色制造"主题债券[181] - 连续12年披露社会责任报告,连续4年披露ESG报告[190] - 当选联合国环境署金融倡议组织银行理事会中东亚地区理事代表[190] - 获评中国银行业协会"最具社会责任金融机构奖"[190] - 获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捐赠单位"[190] 数字化与创新业务 - 跨境人民币业务量同比增长超40%,境外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超50%[109] - 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规模超1500亿元,并购贷款余额新增143.09亿元,同比增长150.16%[109] - 网络金融新拓展商户3788户,新增交易额47.5亿元,同比增长446.6%[110] - 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开立突破120万户[113] - 自营消费贷新增客户数是去年同期1.88倍,绿色消费贷款余额同比增加36%[114] - 江苏银行App客户数超2100万,月活客户数突破750万户[115] - 托管资产余额5.0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32%,为城商行首家突破5万亿元[119] - 数字人民币交易额377.66亿元[121] - 金融债及信贷ABS承销规模城商行排名第1,票据经纪业务全市场排名第2[118] - 同业存款全市场排名第8,同业交易平台注册客户数138家[118] - 个养账户开立突破120万户[170] 股东权益与分红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294.5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52%[19] - 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13.59元,较上年末增长6.76%[19] - 股东权益合计3402.68亿元,较期初增长8.48%[40] - 2024年中期现金股利每股派发0.3062元(含税),共计派发56.19亿元[161] - 2024年年度现金股利每股派发0.2144元(含税),共计派发39.35亿元[161] - 2024年度现金分红总额95.54亿元,占归母净利润30%[173] - 现任及离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股东唐劲松承诺自2016年8月2日起至任期届满后6个月内遵守股份限售规定[198] - 江苏信托作为第一大股东期间承诺不与公司发生同业竞争并遵守相关监督及回避表决机制[199] - 江苏信托承诺若存在同业竞争业务将在公司提出异议后及时转让或中止相关业务[199] - 江苏信托承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将存在竞争的业务和资产以公允价格转让给公司[200]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不进行损害公司利益的利益输送及职务消费行为[200]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不动用公司资产从事与职责无关的投资及消费活动[200]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30.4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6.89%[19] 市场排名与荣誉 - 资产总额在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位列第56位,较上年提升10位[13] - 公司在中国500强中排名第162位,位列国内城商行首位[13] 债务与融资活动 - 已发行债务证券785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12%[56] - 2025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第一期)发行完毕[163] - 2025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第二期)发行完毕[165] - 2025年金融债券(第一期)发行完毕[165] 社会责任与公益 - 累计捐赠2760万元资助3600名贫困生完成高中学业[192] - 拨付超1600万元支持省"五方挂钩"和"驻村第一书记"项目[192] - 开展线上线下金融宣教活动4557场次,触及消费者1403.7万人次[195] - 全行536个营业网点参与金融宣教集中行动[195] 其他业务及管理事项 - 公司收购江苏丹阳苏银村镇银行分支机构获核准[165] - 报告期内公司披露各类公告及上网文件合计51份[162] - 公司通过线上线下方式组织路演交流37场,参与投资者超300家次[166] - 公司通过股东大会、互动问答及热线等渠道与投资者交流超400次[167] - 公司举行定期报告业绩说明会1次[166] - 关联自然人未使用信用卡额度120,562千元,占比0.1956%[151]
江苏银行(600919)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