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源环保(688096) - 2025 Q2 - 季度财报
京源环保京源环保(SH:688096)2025-08-22 08:4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2.10亿元,同比增长23.03%[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006.49万元,同比增长23.03%[37] - 公司营业收入为2.100649亿元,同比增长23.03%[116][1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2.31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405.66万元[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33.34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727.49万元[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32.31万元,实现扭亏为盈[37] - 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32.31万元,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116] - 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非净利润为133.34万元,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11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2元/股,去年同期为亏损0.03元/股[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30%,去年同期为亏损0.50%[19] - 公司报告期内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17%[110] - 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5.93%,归母净利润为232.31万元[10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73%,同比增加0.6个百分点[19] - 公司报告期内费用化研发投入为1412.77万元,上年同期为1046.79万元,同比增长34.96%[86]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73%,较上年同期的6.13%增加了0.6个百分点[86] - 子公司京源云计算研发投入为327.03万元,剔除后公司研发投入为1085.74万元,同比增长3.72%[87] - 公司研发费用为1412.77万元,同比增长34.96%[118] - 公司销售费用为669.49万元,同比下降19.10%[118] - 公司财务费用为1384.50万元,同比下降1.81%[11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和资产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24.18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752.56万元[18]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24.18万元,较上年同期转正[118][1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17亿元,同比增长17.45%[18] - 总资产为19.11亿元,同比增长3.75%[18] - 公司总资产191096.44万元,同比增长3.75%;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91709.42万元,同比增长17.45%[37] - 公司总资产为19.109644亿元,同比增长3.75%[116] - 公司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9.170942亿元,同比增长17.45%[116] - 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为64.44%,占资产总额38.52%[106] - 一年以内账龄应收账款占比为54.99%[106] - 应收票据减少至2186.48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14%,同比下降30.11%[121] - 预付款项减少至4306.15万元,占总资产比例2.25%,同比下降31.41%[121] - 在建工程大幅增长至2702.72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41%,同比激增1489.20%[121] - 合同负债增长至569.7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30%,同比大幅增长1703.14%[121] - 应付票据增长至6360.51万元,占总资产比例3.33%,同比增长129.87%[121] - 应付债券减少至19293.35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0.10%,同比下降39.11%[122] - 受限资产总额达26893.77万元,其中货币资金5883.98万元被冻结或作为保证金[122] - 报告期投资额1721.26万元,较上年同期3989.40万元下降56.85%[125] - 境外资产规模64.43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仅0.03%[123] 业务线表现:云计算业务 - 云计算业务子公司京源云计算实现营业收入1544.63万元,净利润29.72万元[35] - 控股子公司京源云智能实现营收533.18万元,净利润265.03万元[35] - 京源云计算出资8670万元采购GPU算力服务器,并获取含税金额3.64亿元的算力集群订单[35] - 公司云计算业务正式成为新增重要非主营业务[35] - 智能算力调度系统研发项目总投资548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05.71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105.71万元人民币,目标提升资源利用率≥45%,降低PUE≤1.3,保障99.99%业务连续性[94] 业务线表现:工业水处理业务 - 公司专注于工业水处理领域,拥有电子絮凝、智能超导磁介质混凝沉淀、高难废水零排放等核心技术[32] - 邯郸京源零排放处理工程运维业务2025年实现产值3354.40万元[40] - 子公司邯郸京源环保智慧水务营业收入3357.37万元,净利润35.81万元[127] - 设备及系统集成业务和工程承包业务合计收入占比超过70%[102] - 公司已完成超过1000个水处理工程案例[52] - 业务覆盖电力、化工、冶金、电镀、印染、制药等行业[52] - 2024年公司以ReClear品牌正式进军全球环保市场[52] - 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建立首个海外运营中心[52] - 模块化智能水处理设备已入驻印尼多个大型工业园区[53] - 海外印尼子公司上半年形成营业收入68.54万元[40] 业务线表现:其他子公司业务 - 京源云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信息服务业务总资产为5,104,468.36元,净利润为2,650,250.24元[128] - 南通锦业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发电业务总资产为16,801,663.90元,净利润为383,356.31元[128] - PT.Indonesia Jingyuan Environmental工业设备安装业务总资产为644,304.20元,净利润为119,936.07元[128] - 广东华迪新能源环保投资有限公司投资业务总资产为64,165,541.81元,净利润为2,401,456.71元[128] - 江苏迦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环境治理业务总资产为16,699,889.14元,净亏损为1,005,035.90元[128] 研发与技术成果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73%,同比增加0.6个百分点[19] - 公司新获得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截至报告期末拥有发明专利22件其中美国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95件外观设计专利2件软件著作权52件[42] - 公司推出京源·知衡AI除磷一体机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实现药剂精准投加与数据智能管理[42] - 公司推出全球首个环保工业水治理垂直领域大模型小鲸知水·智能水务系统提供知识问答+方案生成+决策优化的全栈智能服务[42] - 公司凭借高精配送数智一体化超导磁混凝成套设备智能工厂被认定为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42] - 公司超导磁混凝沉淀水处理成套装备技术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47] - 公司磁混凝沉淀成套处理装备荣获2024年度环保装备技术创新奖二等奖[47] - 公司高难废水零排放处理装备入选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23年版[47] - 公司入选2024年江苏省智能制造车间同年跻身五星上云企业行列[50] - 公司被授予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2023年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49]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工业废水电子絮凝处理技术智能超导磁介质混凝沉淀技术高难废水零排放技术和高难废水电催化氧化技术[46] - 公司拥有核心技术24项[56] - 工业废水电子絮凝处理技术已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58] - 工业废水电子絮凝处理技术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9项[58] - 工业废水电子絮凝处理技术已获软件著作权4项[58] - 正在申请并已受理的发明专利5项[59] - 公司工业废水电子絮凝处理技术无需投加药剂,运行成本大大降低,处理效果好,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60] - 公司智能超导磁介质混凝沉淀技术于2023年12月20日被评定为国际领先水平[61] - 公司在智能超导磁介质混凝沉淀技术领域已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和2项外观专利[62] - 公司正在申请5项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涉及超导磁混凝分离废水一体机等核心技术[63] - 超导磁介质混凝沉淀技术被纳入2021年6月21日江苏省新技术新产品目录,2021年8月24日被认定为南通市首台套重大装备[63] - 功能改性超导磁介质可高效吸附SS、COD、TP、藻类等污染物,处理出水重金属离子含量完全满足饮用水卫生标准[64] - 公司研发干法磁介质全自动投加设备和湿法磁介质全自动投加设备,实现长达十天补料周期,大幅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65] - 公司开发磁介质混凝沉淀系统软件V1.0,通过IoT/DTU实现设备运行数据直传云端,实现全自动运行与无人值守[65] - 公司与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联合攻关,通过涂覆浸涂等手段对超导磁介质进行功能化改性处理[66] - 高难废水零排放技术实现用水全部在厂内循环使用,不向外排放任何废水,积累盐类以固体形式排出[66] - 公司高难废水蒸发结晶零排放工艺已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国际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及软件著作权2项[68] - 公司高难废水烟气蒸发零排放技术已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及软件著作权1项[69] - 公司正在申请并已受理的发明专利共5项(蒸发结晶技术4项+烟气蒸发技术1项)[69][70] - 公司高难废水低温循环烟气蒸发工艺已获实用新型专利3项及软件著作权1项[70] - 公司技术被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71] - 公司高难废水零排放处理装备入选工信部与生态环境部《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23年版)》[68] - 公司通过分盐技术实现副产物回收利用,减少固废排放并产生经济效益[67][71] - 公司技术成功应用于火电、钢铁、农化等工业领域水处理项目[70] - 传统蒸发结晶工艺存在预处理成本高、能耗高、运行成本高等问题[67][71] - 公司开发烟气蒸发技术利用工业烟气废热资源,显著降低系统投资和运行成本[68] - 高难废水电催化氧化技术已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4项[73] - 正在申请并已受理的发明专利有3项[74] - 核心技术低能耗清洗技术拥有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75] - 水压式中水回用技术拥有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75] - 网格搅拌絮凝反应技术拥有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75] - 高密度原水处理技术拥有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3项[75] - 自动刮泥技术拥有实用新型专利2项[75] - 电催化氧化技术可应用于炼焦、煤化工、石油化工等9个领域[74] - 折流式高难废水电催化氧化设备经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74] - 公司拥有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组合式集水装置”(ZL201220645634.9)等5项相关专利,技术应用于原水预处理系统,通过结构设计实现水力平衡,节能环保并节约成本[77] - 公司自主研发动态混合技术,拥有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动态管道混合装置”(ZL201220646147.4)等3项专利,应用于含煤废水处理系统,通过旋转翼片产生涡旋提高混合反应效率[77] - 公司拥有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絮凝反应沉淀池组合排泥装置”(ZL201220646198.7)等2项组合排泥技术专利,应用于中水深度处理系统,采用分体式安装和重力排泥不易堵塞[77] - 公司拥有一体化深层过滤技术发明专利“一种水处理过滤滤头及其组装方法”(ZL202410612366.8)及实用新型专利1项,应用于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实现过滤层介质模块化避免反洗乱层[77] - 公司拥有电化学循环水在线除垢技术发明专利“一种电场沉积去除水硬度的装置”(ZL202411400262.7)及5项相关专利,解决循环水系统腐蚀结垢问题,采用集成模块化纯电化学处理无需添加药剂[77][78] - 公司拥有可移动式车载高浊度废水净化处理技术实用新型专利2项及软件著作权2项,系统具备完善自动检测功能,产水水质高且稳定[78] - 公司拥有高浓度有机废水微电解技术实用新型专利3项及软件著作权2项,用于难降解废水处理,大幅降低COD和色度并提高可生化性[78] - 公司拥有智能型高难度废水蒸发技术实用新型专利8项,采用强湍流传质技术实现脱硫废水与烟气充分反应,确保废水零排放并降低能耗[78] - 公司新获得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报告期末累计拥有发明专利22件,实用新型专利95件[83]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产品为工业废水电子絮凝成套设备[82] - 公司自主研发的低阻力短程连续刮泥技术获得2项实用新型专利[79] - 公司自主研发的立式同轴紧凑型可拆卸电子絮凝技术获得3项实用新型专利[79] - 公司联合研发的JY-EP纳晶电极超氧化绿色处理技术获得2项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79] - 公司自主研发的模块化装备研发获得2项实用新型专利[81] - 公司自主研发的水中新兴污染物去除技术及装置获得1项发明专利[81] - 公司研发项目总投资规模为9.151亿元人民币,累计投入3.19045亿元人民币,本期投入1.41277亿元人民币[89][90][91][92][93][94] - 基于AI技术的水处理智能加药成套设备研发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182.42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137.5万元人民币[89] - 一体化电催化氧化工业污水处理设备研发项目总投资1800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804.17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400.75万元人民币[91] - 水中硬度的电吸附除硬装置研发项目总投资800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440.51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111.17万元人民币[91] - 水处理结晶造粒流化床技术研发项目总投资300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61.55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61.55万元人民币,钙离子去除效率达90%以上[91] - 活性焦吸附技术研发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66.87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166.87万元人民币,目标COD残留≤50mg/L,苯系物≤0.05mg/L[91][93] - 高效处理技术及设备研发项目总投资550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81.74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81.74万元人民币,COD去除率90%以上或出水COD≤500mg/L[93] - 零排放烟道积灰问题解决工艺研发项目总投资800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57.28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57.28万元人民币[93] - 工业废水智能处理及运维系统研发项目总投资449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05.84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105.84万元人民币[93] - 智能算力调度系统研发项目总投资548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05.71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105.71万元人民币,目标提升资源利用率≥45%,降低PUE≤1.3,保障99.99%业务连续性[94]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66人,较上年同期的61人增加5人[96]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755.21万元,平均薪酬为11.44万元[96] - 研发人员占比为26.83%,较上年同期的20.07%上升6.76个百分点[96] 行业与市场环境 - 2023年中国工业废水处理市场规模达1,357.50亿元[26] - 2018-2022年工业废水治理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7.37%[26] - 2023年中央财政安排生态环保相关资金4,640亿元[28] - 2023年中央财政水污染防治资金安排257亿元(同比增加20亿元)[28] - 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目标达40%左右[29] - 公司所属工业水处理行业属于环保专用设备制造(3591)[2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应收账款回款优化,部分计提的信用减值准备转回[20] - 第四季度收入占比较高,存在季节性波动风险[103] - EP业务性能验收违约金最高可达合同金额的10%[105] - 公司享受15%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108] - 智能超导磁混凝成套装备项目延期至2025年12月完成[165]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中政府补助金额为992,902.04元[22] - 非经常性损益中其他符合定义的损益项目金额为188,398.25元[23]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净额为989,718.81元[23]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4,630.12元[22] 关联交易与资金往来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关联交易共同对外投资情况[150] - 报告期内公司无关联债权债务往来情况[151] - 关联方向上市公司提供资金期末余额合计为1400万元人民币[154] - 广东华迪新能源环保投资有限公司向公司提供资金期末余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