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9.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0%[17] - 利润总额亏损2.34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18.73%[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32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18.82%[17] - 基本每股收益-0.0665元/股,同比下降18.75%[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0664元/股,同比下降16.49%[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42%,同比下降1.41个百分点[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亏损为2.3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亏损1.99亿元扩大16.1%[98] - 公司净利润为-2.359亿元,同比亏损扩大19.2%[9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22亿元,同比亏损扩大18.8%[9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231,711,444.83元,同比下降16.40%[87]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9.9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9.17亿元增长8.7%[98] - 营业收入为7.169亿元,同比下降3.3%[10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8.9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6%[46] - 研发费用为2899.5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74%[46] - 销售费用为7608.6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61%[46] - 管理费用为1.35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5%[46] - 财务费用为8546.8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0%[46]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为12.2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1.48亿元增长7.0%[98] - 营业成本为4.383亿元,同比增长5.8%[102] - 研发费用为1992万元,同比下降13.4%[102] - 财务费用为7977万元,同比下降7.3%[102] - 利息费用为7729万元,同比下降9.3%[102]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流出1974.8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4.63%[1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79%[4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60.95%[4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从2024年上半年的1.350亿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974.8万人民币[10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总额同比下降21.8%,从9.892亿人民币降至7.734亿人民币[10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30亿人民币,较2024年上半年的-1.605亿人民币进一步恶化[10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从2024年上半年的-1.830亿人民币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1.115亿人民币[10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额收窄至8125.3万人民币,相比2024年上半年的2.085亿人民币减少61%[10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725亿人民币,较期初的2.538亿人民币下降32%[107]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389.4万人民币,相比2024年上半年的6948.7万人民币大幅下降[109] - 母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大幅增加至6.710亿人民币,相比2024年上半年的1.300亿人民币增长416%[110] - 母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33亿人民币,相比2024年上半年的-2.856亿人民币显著改善[110]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898.9万人民币,相比期初的1.204亿人民币下降51%[11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为7.333亿元,同比下降15.9%[105]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1.1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0%[17] - 总资产126.5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9%[17] - 货币资金减少42.17%至1.794亿元,主要因偿还借款所致[48] - 应收账款增长29.43%至5.92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升至4.68%[48] - 短期借款大幅增加79.15%至7.2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达5.75%[48][49]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激增77.05%至14.277亿元,因应付债券重分类[49] - 预收款项增长202.52%至753万元,因预收租金增加[49] - 合同负债下降18.48%至6.111亿元[49] - 固定资产减少4.86%至77.253亿元,仍占总资产61.04%[48] - 在建工程增长5.48%至10.486亿元[48] - 货币资金减少42.2%至1.79亿元(2025年6月)vs 3.10亿元(2024年12月)[91] - 应收账款增长29.4%至5.92亿元(2025年6月)vs 4.58亿元(2024年12月)[91] - 短期借款增长79.1%至7.28亿元(2025年6月)vs 4.06亿元(2024年12月)[92]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增长77.1%至14.28亿元(2025年6月)vs 8.06亿元(2024年12月)[92] - 应付账款下降11.5%至11.02亿元(2025年6月)vs 12.45亿元(2024年12月)[92] - 未分配利润下降357.3%至-2.97亿元(2025年6月)vs -0.65亿元(2024年12月)[93] - 资产总额下降3.2%至126.56亿元(2025年6月)vs 130.73亿元(2024年12月)[92][93] - 负债总额下降2.2%至74.99亿元(2025年6月)vs 76.65亿元(2024年12月)[93]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140.89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39.13亿元人民币,减少1.76亿元[95][96] - 货币资金大幅减少,从2024年末的1.76亿元人民币降至6591.79万元人民币,降幅达62.5%[95] - 短期借款激增,从2024年末的3.08亿元人民币增至6.79亿元人民币,增幅达120.3%[95][96]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从7.88亿元人民币增至14.15亿元人民币,增幅达79.6%[96] - 应收账款从3.33亿元人民币增至3.76亿元人民币,增长12.8%[95] - 存货从1.75亿元人民币增至2.28亿元人民币,增长30.8%[95] - 长期股权投资保持在58.66亿元人民币的高位,变动微小[95] - 受限货币资金为693万元,系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50]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478万元,期末余额7.702亿元[53][54] 业务运营表现 - 公司光纤入户网络覆盖用户突破900万户[26] - 光纤覆盖率达92%[26] - 传输154套直播电视频道[26] - 吉视云视频点播平台拥有16万小时点播内容[27] - 月平均活跃点击次数达1亿次[27] - 提供150套吉视专享轮播节目[27] - 广电5G网络采用2.6GHz+700MHz共建共享模式[26] - IDC数据中心面积10万平方米可容纳标准机柜3000个[30] - 弹性云平台提供近8000核vCPU和30TB内存及4PB存储容量[30] - 智能光网络总长度达20万皮长公里[31] - 云计算平台支持异构数据库与跨系统数据交换共享[30] - 时空大数据平台集成多源地理空间信息与AI智能识别[31] - 数据要素服务中心具备六大核心业务能力涵盖数据流通与资产化服务[34] - 专网服务采用SDH/MSTP/MSAP/PTN/OTN等技术[31] - 智慧应急平台提供24小时智能隐患识别与预警[32] - 物联网平台支持海量设备接入与双向通信[31] - 数字孪生服务体系整合行业物理模型实现全生命周期虚拟化[31] - 全省建设智能光网络19.77万皮长公里,覆盖977.22万户家庭[42] 公司排名和业绩评价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有线业务运营评价指数全国排名第三[36] - 公司政企业务增速全国第一[36] - 青春校园卡全国发卡量行业第四[36] - 公司用户服务稳居全国第一阵营[36] - 公司营业收入有所增长但增幅不足[36] 子公司和投资表现 - 吉视传媒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净利润为2787.31万元,占公司净利润10%以上[56] - 北京吉视汇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净亏损1106.67万元,营业收入仅150.36万元[56] - 吉林省东北亚大数据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净亏损2.46亿元,总资产达46.68亿元[56] - 吉视传媒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净亏损5243.63万元,净资产为负5.14亿元[56] - 吉视传媒影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净亏损541.74万元,营业收入3771.94万元[56] - 吉林省东北亚新媒体有限公司净亏损172.30万元,营业收入1.17亿元[56]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完成股份回购5091.35万股,占总股本1.46%[59] - 公司董事长褚春彦和监事崔峰于2025年4月离任[63] - 公司聘任王九九为副总经理[63] - 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进行分红[65]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13,511户[78] - 报告期内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76] - 吉林广播电视台为第一大股东,持股995,697,364股,占比28.53%[80] - 吉林省吉视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00,000,000股,占比2.87%[80] - 公司累计回购股份50,913,500股,占总股本比例1.46%[81]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为34.90亿元人民币[118][119] - 公司资本公积为10.20亿元人民币[119] - 公司其他综合收益为负3.65亿元人民币[119] - 公司盈余公积为14.73亿元人民币[118][119] - 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3.29亿元人民币[119]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8.96亿元人民币[119]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2917.51万元人民币[119] - 公司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减少51.04万元人民币[119] - 公司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76.23亿元人民币[120] - 公司库存股为4978.30万元人民币[118][119] - 综合收益总额为7552.4万元,由净亏损4458.0万元和收益1.201亿元构成[121] - 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净减少8.3116亿元,主要因其他项减少7.8138亿元[121] - 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68.6767亿元,其中资本公积34.8979亿元,未分配利润14.7274亿元[122] - 公司累计发行股本总数达34.8979亿股[130] - 2024年通过集中竞价回购公司股份5091.35万股[129] - 2017年可转换债券累计转股3.7899亿股,占转股前总股本12.18%[129] - 2014年可转换债券累计转股8751.24万股,占转股前总股本5.96%[128] - 2015年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使总股本增至31.1080亿股[128] - 2013年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使总股本增至14.6789亿股[127] - 2012年首次公开发行2.8亿股,发行后总股本13.9799亿股[12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51.57亿元人民币[116] - 未分配利润减少2.32亿元人民币[113] - 其他综合收益减少1478万元人民币[113] - 综合收益总额净减少2.51亿元人民币[113] - 资本公积减少8373万元人民币[116] - 实收资本保持34.90亿元人民币不变[116] - 盈余公积保持14.73亿元人民币不变[116] - 库存股减少368万元人民币[116] - 少数股东权益减少992万元人民币[116] - 一般风险准备减少2322万元人民币[113] 关联交易和重大合同 - 公司向关联方吉林祥云提供房屋租赁服务预计年租金不超过700万元[68] - 公司向吉林祥云提供专线传输服务预计年服务费300万元[68] - 公司为吉林祥云提供IDC机房租赁服务预计发生金额不超过900万元[68] - 公司为吉林祥云提供系统集成及信息化项目等服务预计发生金额不超过6000万元[68]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8亿元[73] - 公司募集资金净额为7.952亿元[73] 财务比率和信用指标 - 流动比率0.38,较上年度末0.43下降11.63%[87] - 速动比率0.20,较上年度末0.27下降25.93%[87] - 资产负债率59.25%,较上年度末58.57%上升1.16%[87] - EBITDA全部债务比0.04,同比下降20.00%[87] - 利息保障倍数-1.40,同比下降47.37%[87] - 现金利息保障倍数同比下降115.25%至-0.18,主要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88] - 利息保障倍数EBITDA同比下降10.31%至2.87,主要因利润下降[88] - 公司存续债券"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余额800,000,000元,利率5.00%[85]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收益35.45万元人民币[20]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29.61万元[21]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316.96万元[21]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50.72万元[21] 运营保障和公共服务 - 公司完成43套市/县自办节目停传和3套超高清节目落地入网[38] - 重保期累计投入值班人数超1.1万人次[38] - 光缆线路巡护近5000人次[38] - 出动巡护车辆2000车次[38] - 全省营业厅实现100%整改达标[37] 业务范围 - 公司从事有线电视业务、广播电视节目传输服务业务、专业频道、付费频道、多媒体数据广播、视音频点播服务业务[131][132] - 公司提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视购物、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信息网络传输服务业务[131][132] - 公司经营网络广告、网上通讯、数据传输、专用通道出租服务业务[131][132] - 公司开展广播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设计安装经营服务业务[131][132] - 公司提供吉林省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及移动网短消息信息服务[131][132] - 公司从事广播电视通信设备器材销售及软件开发业务[131][132] - 公司开展云平台服务、云存储服务、云基础设施服务[131] - 公司从事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131] 会计政策和报表编制 - 公司财务报表编制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及证监会第15号披露规定[133] - 公司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134] - 公司对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资产进行初始确认时,对未确认无形资产进行充分辨认和合理判断,满足源于合同性权利或可分离性条件之一即确认为无形资产[145] - 购买日后12个月内如取得新信息表明购买日情况已存在,则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资产并相应减少商誉,商誉不足冲减部分计入当期损益[145]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发生的中介费用和管理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而发行权益或债务性证券的交易费用计入证券初始确认金额[146][149] - 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时,若非一揽子交易,个别财务报表以购买日前股权账面价值与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成本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147] - 判断一揽子交易的标准包括交易同时或相互影响订立、整体达成完整商业结果、交易相互依赖以及合并考虑才经济等四项条件[148]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以控制为基础,控制判断需考虑权力、可变回报及影响回报能力等要素,并仅考虑实质性权利[150] - 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当期亏损超过期初所有者权益份额时,余额继续冲减少数股东权益[151] - 报告期内因非同一控制合并增加子公司时,合并资产负债表不调整期初数,仅将购买日至期末收支及现金流纳入合并报表[152] - 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时,合并资产负债表不调整期初数,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收支及现金流纳入合并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153] - 母公司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时,合并财务报表中将新增投资与应享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不足部分调整留存收益[153]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时购买日之前持有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54] - 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处置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应享有净资产份额差额计入当期
吉视传媒(601929)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