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98.37亿元,同比增长3.15%[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9亿元,同比下降378.13%[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0亿元,同比下降944.18%[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5亿元,同比增长2.39%[2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332元/股,同比下降376.67%[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99%,同比下降4.13个百分点[23] - 营业成本为88.53亿元,同比增长4.17%[57] - 销售费用为6938万元,同比增长18.55%[5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摄像头模组产品已实现规模化量产,包括浮动微距模组、潜望式长焦微距模组、芯片级防抖、可变光圈和伸缩式模组等创新产品[30] - 公司10倍连续光学变焦技术已完成关键技术突破,正重点研发镜头&VCM&模组工艺一体化等前沿技术[30] - 公司车载摄像头产品已量产,包括2M前视三目、8M前视单/双目摄像头,2M、3M、8M侧视&后视摄像头,1M、3M环视摄像头等[31] - 公司高端ADAS 8M镜头已定点多个国内大客户,海外客户项目已陆续定点和量产[32] - 公司指纹识别模组单月出货量稳居全球前列,在传统电容式及光学屏下指纹识别模组领域处于龙头地位[32] - 公司机器视觉深度相机技术方案已在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服务机器人、AR/VR及IoT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商业落地[33] - 公司车载ToF DMS解决方案已实现部分国内主流车厂的独家供应,RGBD多模态融合感知方案完成车规级认证[34] - 公司驾驶域解决方案包括前视8M双目摄像头模组、5颗周视后视8M摄像头、4颗环视3M摄像头等[34] - 公司智能门锁解决方案已实现大规模量产,升级版六合一锁控方案即将进入规模量产阶段[35] - 公司VR/AR领域布局包括VR非球面透镜、VR/AR镜头组、VR目镜等产品,以及FPV摄像模组、SLAM双摄模组等技术[36] - 智能汽车产品收入为12.62亿元,同比增长18.19%[60] - 新领域产品收入为11.05亿元,同比增长9.73%[60] 各地区表现 - 国外销售收入为12.70亿元,同比增长16.40%[6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预测由同比增长2.3%下调至0.6%[50] - 2025年中国汽车总销量预计超过3,290万辆,同比增长4.7%,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600万辆,同比增长24.4%[51] - 公司智能汽车业务聚焦"驾驶域、车身域、座舱域",贴合行业技术发展趋势[51] - 公司产品良率稳步提升,制造成本进一步降低,通过自动化设备提升劳动效率[52] - 公司已与众多手机、汽车品牌客户建立长期深度合作,客户结构均衡合理[53] 研发投入与专利 - 2025年半年度研发投入达7.5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7.70%[5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全球已申请有效专利2,128件(国内1,918件,海外210件),已授权专利1,734件[54]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5亿元,同比增长2.39%[5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6亿元,同比下降44.35%[5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8亿元,同比增长123.67%[5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7.87亿元,同比增长66.18%[57] 资产与负债 - 货币资金从11.66亿元增至23.0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5.38%上升至10.85%,增长5.47个百分点,主要由于经营和筹资活动净流入增加[66] - 应收账款从73.31亿元降至64.6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33.81%降至30.36%,减少3.45个百分点,主要因收回款项增加[66] - 存货从33.94亿元降至30.3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5.65%降至14.24%,减少1.41个百分点[66] - 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从76.84亿元增至80.5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35.44%上升至37.84%[66]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5658.45万元[27]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603.30万元[28] 风险因素 - 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公司全部营业收入比例较高,存在大客户依赖风险[101] - 公司面临应收账款信用损失风险,若客户经营情况恶化可能导致坏账损失[97][98] - 公司存货余额呈增长趋势,若市场需求变化可能导致存货跌价风险[97] - 公司面临汇率波动风险,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可能对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101] - 公司存在供应链风险,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可能影响全球原材料供应[98] - 公司面临技术更新风险,移动互联终端技术升级频繁可能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99] - 公司存在专利风险,行业竞争激烈可能导致专利纠纷影响经营业绩[100][101] - 公司募投项目可能面临项目终止、无法如期完成或实施效果不及预期的风险[101] 股权激励 - 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因未达业绩考核要求注销1,517名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和51名预留授予激励对象的6,115.76万份股票期权[109] - 2023年第一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一个行权期102名激励对象可行权1,893.00万份(占总股本0.581%),行权价4.99元/股,实际行权162.75万份[112] - 2023年第一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二个行权期因离职和个人考核不达标注销608.00万份,88名激励对象可行权1,982.00万份(占总股本0.60%)[113] - 2024年第一期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一个行权期938名激励对象可行权2,951.68万份,行权价7.12元/份[117] 关联交易与担保 - 公司与关联方的日常经营关联交易总额为23,859.60万元,占获批额度55,230.00万元的43.2%[145] - 公司为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提供连带责任担保,累计担保金额为19,175.76万元[157] - 报告期内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724,000万元,实际发生额为234,715.88万元[159] - 公司实际担保总额占净资产的比例为142.36%[159] 诉讼与仲裁 - 金立货款纠纷案件涉案金额为63,732.38万元[139] - 报告期内其他诉讼仲裁案件涉案总金额为20,760.14万元,其中公司作为原告/申请人的涉案金额为18,103.63万元[142]
欧菲光(002456)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