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61.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5%[19]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794亿元人民币,相比2023年亏损6.339亿元实现扭亏为盈[19] - 2024年公司收益6,117.0百万元,同比下降22.5%[32] - 2024年水泥销售收益4,367.1百万元,同比下降28.3%,销量减少26.2%[32] - 2024年石灰石骨料销售收益1,230.4百万元,同比下降18.1%,销量减少14.8%[32] - 2024年熟料销售收益519.6百万元,同比上升74.0%[33] - 2024年公司对外销售熟料2.3百万吨,同比增加1.0百万吨[19] - 2024年公司水泥销量18.6百万吨,同比下降26.2%,平均价格下降2.8%至每吨234.9元[18] - 2024年石灰石骨料销量37.1百万吨,同比下降14.8%,平均价格下降4.0%至每吨33.1元[18] - 2024年公司总资产372.15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下降8.3%[16] - 2024年公司总资产372.15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下降8.3%[16] - 2024年公司对外销售熟料2.3百万吨,同比增加1.0百万吨[19] - 2024年公司水泥销量18.6百万吨,同比下降26.2%,平均价格下降2.8%至每吨234.9元[18] - 2024年石灰石骨料销量37.1百万吨,同比下降14.8%,平均价格下降4.0%至每吨33.1元[18] - 2024年公司收益61.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5%[19]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794亿元人民币,相比2023年亏损6.339亿元实现扭亏为盈[19] - 2024年公司对外销售熟料2.3百万吨,同比增加1.0百万吨[19] - 2024年全国水泥产量18.25亿吨,同比下降9.5%[24] - 202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6%,影响水泥需求[22] - 2024年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利润下降45.1%[23] - 2024年全国水泥市场平均价格同比回落2.6%,东北地区逆势上涨20%,辽宁涨幅达36%[25] - 2024年水泥行业利润预计250亿元,同比下降约20%[26] - 2024年公司收益6,117.0百万元,同比下降22.5%[32] - 2024年水泥销售收益4,367.1百万元,同比下降28.3%,销量减少26.2%[32] - 2024年石灰石骨料销售收益1,230.4百万元,同比下降18.1%,销量减少14.8%[32] - 2024年熟料销售收益519.6百万元,同比上升74.0%[33] - 华中地区销售收益减少26.6%至人民币4,734.9百万元,东北地区减少4.0%至人民币1,382.1百万元[34] - 水泥、石灰石骨料及熟料收益占比分别为71.4%、20.1%和8.5%,水泥占比下降5.8个百分点[34] - 销售成本减少23.8%至人民币4,770.4百万元,主要因煤炭和原材料采购价格下降[35] - 每吨水泥及熟料的原材料、煤炭及电力成本分别减少人民币2.9元、11.5元和1.1元[35] - 毛利率从20.7%上升至22.0%,因成本下降幅度大于价格下降幅度[36] - 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增加52.9%至人民币2,258.0百万元[37] - 其他收入大幅增加375.7%至人民币1,886.6百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及滞期费用增加[38] - 借款余额减少25.7%至人民币13,799.0百万元,一年内到期借款减少至人民币12,115.7百万元[50] - 资产负债比率从61.1%下降至57.1%,净借贷比率从79.3%下降至67.2%[53][5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22.1%至人民币915.1百万元[49] - 2024年资本开支约人民币3.749亿元,同比下降41.4%(2023年:约人民币6.394亿元)[55] - 2024年资本承担约人民币3.45亿元,同比下降34.8%(2023年:约人民币5.293亿元)[55] - 2024年抵押资产账面值约人民币39.931亿元(2023年:约人民币40.3亿元)[56] - 2024年向关联方提供的财务担保额度约人民币12亿元,实际使用额度约人民币10.995亿元(2023年:额度约人民币19.02亿元,实际使用约人民币11.5亿元)[57] - 2024年雇员数量5,469名,同比下降20.6%(2023年:6,892名),雇员成本约人民币4.576亿元(2023年:约人民币5.623亿元)[71] - 2024年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购入[64] - 2024年无重大法律诉讼或仲裁[65] - 2025年1月完成配售及认购事项[66] - 2024年面临利率风险,主要与计息银行贷款相关,通过定息与浮息组合管理[68] - 2024年业务主要以人民币计价,但存在港元或美元计值的银行结余及借款,产生汇率风险[70]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可供分派予股东的保留盈利为人民币15.93亿元(2023年:人民币16.83亿元)[109] - 公司2024年未宣派末期股息(2023年同期亦无)[10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熟料生产线全部采用先进的NSP技术并配备余热回收发电技术,郑州荥阳熟料生产线日生产能力超过12,000吨[5] - 公司熟料及水泥总年产能分别为28.4百万吨和56.4百万吨,与2023年持平[14] - 公司参与中国多个大型基建项目,包括南水北调、哈大高铁、石武高铁、郑徐高铁、郑万高铁、京沈客专等[7] - 公司投资建设余热回收发电设施、粉尘回收设施、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改造设施等环保技术[8] - 公司是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水泥可持续性倡议行动(CSI)接纳为中国首批三家水泥公司之一[8] - 公司名列全球20大水泥产能公司,并跻身中国上市水泥公司十强[183] - 公司被河南省官员提名为制造业头雁企业[183] 各地区表现 - 公司主要布局于河南、辽宁两地,拥有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布局和“环渤海湾”市场格局[6] - 公司在河南省、安徽省和辽宁省等主营业区内拥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及混合材供应,各熟料生产线均配套单独的石灰石矿山[6] - 生产设施主要分布在河南省、辽宁省、天津市及安徽省,战略布局于石灰石资源、终端市场及交通干线结合处[13] - 华中地区销售收益减少26.6%至人民币4,734.9百万元,东北地区减少4.0%至人民币1,382.1百万元[34] - 2024年全国水泥市场平均价格同比回落2.6%,东北地区逆势上涨20%,辽宁涨幅达36%[25] - 2025年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1037个,总投资约人民币3.1万亿元,力争年度完成投资人民币1万亿元[73] - 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遴选项目131个,总投资人民币8,24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人民币1,397亿元[73] - 辽宁省加快推进300个省级重大项目、6,000个人民币亿元以上项目建设[7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创始人李留法担任非执行董事,负责整体策略规划及业务管理[80]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包括5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9] - 李玄煜持有天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9.58%股份[81] - 李凤孌在财务及会计、审计及营运管理方面拥有逾30年经验[82] - 丁基峰自2007年12月起加入集团,担任多个水泥公司高管职务[83] - 徐武学自2013年5月11日起担任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85] - 李江铭持有香港城市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学位[86] - 孔祥忠自2012年12月24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87] - 孔祥忠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88] - 麦天生自2024年9月23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主席[89] - 麦先生曾担任Nutryfarm International Limited (AZT.SI)首席财务官,任期从2001年8月至2003年9月[90] - 麦先生自2019年11月起担任三爱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1889.HK)高级财务顾问[90] - 麦先生自2020年4月起担任金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2728.HK)独立非执行董事[90] - 麦先生自2024年9月起担任万威国际有限公司(0167.HK)独立非执行董事[90] - 杜晓堂自2014年6月11日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92] - 杜晓堂自2019年7月起担任中国首控集团有限公司(1269.HK)独立非执行董事[92] - 井献玉自2008年2月起历任天瑞水泥集团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95] - 井献玉于2013年获“全国建材行业劳动模范”称号[95] - 吕行自2013年10月1日起担任公司财务副总监[96] - 雷美嘉于2024年10
中国天瑞水泥(01252) - 2025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