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安地产(01243) - 2025 - 年度财报
宏安地产宏安地产(HK:01243)2025-07-24 09:2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為12.556億港元,較去年2.979億港元大幅增長321%[15] - 公司收入为12.546亿港元,较去年2.979亿港元增长321.2%[61][63] - 物业销售收入为12.28亿港元,较去年2.586亿港元增长374.9%[61][62][64] - 毛利為1.39億港元,較去年0.74億港元增長88%[15] - 毛利增长至约1.392亿港元,同比增长89.2%,但毛利率下降至11.1%(2024年:24.7%)[72][77]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下降至约4320万港元(2024年:约5940万港元),主要来自没收客户按金约1230万港元(2024年:约160万港元)[73][78] - 应占合营企业亏损约3.43亿港元(2024年:溢利约2.625亿港元),主要由于物业撇减约5.205亿港元(2024年:8720万港元)[83][87] - 发展中物业及持作出售物业撇减净额约2.293亿港元(2024年:约6.924亿港元),主要由于已签约未完成销售预期亏损[84][88]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扩大至约9.769亿港元(2024年:约7.333亿港元)[85][89] - 母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為9.77億港元[15] - 每股虧損為6.43港仙[1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及分销开支大幅增加至约2.452亿港元,同比增长192.9%,主要由于交付Larchwood及MOUNT POKFULAM项目佣金开支[75][79] - 行政开支轻微增加至约1.124亿港元,同比增长7.4%,主要由于未售物业楼宇管理费开支[76][80] - 融资成本增加至约2.302亿港元(2024年:约1.81亿港元),主要由于借贷成本上升及项目竣工导致资本化停止[82][86] 住宅销售业务表现 - 合約銷售額(包括合營企業)為33.49億港元,較去年17.08億港元增長96%[15] - 公司录得订约销售总额约33.49亿港元[32][35] - 住宅项目聚焦地铁周边区位优势[38][42] - 住宅项目总合约销售额大幅增长至约33.49亿港元,同比增长96.1%,销售面积约147,187平方英尺,同比增长94.3%[91][95] - Larchwood项目已全部售罄,住宅及基座单位合约销售额分别约9.452亿港元及8750万港元,其中8.511亿港元已确认为收入[92][95] - FINNIE项目实现签约销售总额约4.426亿港元,售出69个单位(共90个),销售率达76.6%[96] - 住宅开发项目总未售可售面积达62.9万平方英尺[109] - MOUNT POKFULAM项目未售面积约2.14万平方英尺,集团权益占比70%[107] - 鸭脷洲大街120-130号项目未售面积约6.4万平方英尺,预计2026年竣工[107] 合营企业项目表现 - 合营项目ALTISSIMO于2025财年产生签约销售额约2.8亿港元,所有住宅单位售罄[98][102] - 合营项目PHOENEXT实现签约销售总额约9.831亿港元,售出205个单位(共230个),销售率达89.1%[98][102] - 合营项目101 KINGS ROAD实现签约销售额约12.312亿港元[99][102] - 合营项目Coasto实现签约销售额约4.886亿港元[100][102] - 集团通过合营持有油塘四山街项目50%权益[101][103] - 油塘四山街项目未售面积27.6万平方英尺,占集团权益50%[109] - 与APG合营项目开发中待售物业约46.4万平方英尺,其中13.49万平方英尺已通过预售售出[104][105] 投资物业及资产管理业务表现 - 资产管理费用收入为2500万港元,较去年3620万港元下降31.0%[61][67][69] - 租金收入为150万港元,较去年310万港元下降[61][68][70] - 处置两项投资物业导致租金收入下降[68][70] - 资产管理费用下降因去年包含一次性收购费用[67][69] - 公司全资投资物业组合账面总值约3900万港元,同比下降45.1%[112] - 包括合营企业在内的投资物业总资产值不低于64亿港元[112] - 投资物业整体出租率约97%,其中银湖·天峰出租率100%[115][118] - 出售天生楼8间商铺总代价约1.685亿港元,确认亏损约9980万港元[119] - 拟出售长沙湾道商铺代价2330万港元,预计亏损220万港元[120] - 珍宝阁509个停车位全部租出,集团权益50%[115] - 与私募基金KKR及AG合作投资物业,持股比例35%-70%[118] 学生住宿业务表现 - 学生住宿业务预租率达76.2%[41][44] - 学生住宿月租金同比增长约11.0%[41][44] - 日新舍提供1424张床位,出租率达97%[115] - 学生宿舍项目“日新舍”提供720间房及1,424张床位,截至报告日期出租率超过97%[128] - 公司以约8,720万港元出售其在持有“日新舍”的两家公司的20%股权[129] 融资与负债状况 - 银行負債比率為74.5%,較去年73.4%上升1.1個百分點[15] - 银行负债比率从2024年的68.2%降至2025年的59.4%[23] - 公司于2025年3月成功完成重大再融资[28][30] - 获得56亿港元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贷款[48][51] - 总银行借贷约为29.456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39.887亿港元减少[136] - 负债比率为74.5%,较上年同期的73.4%略有上升[136] - 约67.6%的银行及其他贷款为浮动利率,其余32.4%为固定利率[146] - 浮动利率银行及其他贷款实际年利率为6.0%(2024年3月31日:6.6%)[147][150] - 固定利率银行及其他贷款实际年利率为10.4%(2024年3月31日:11.3%)[147][150] - 全部银行及其他贷款整体实际年利率为7.4%(2024年3月31日:7.0%)[147][150] - 浮动利率贷款占比67.6%(2024年3月31日:85.7%),固定利率贷款占比32.4%(2024年3月31日:14.3%)[150] - 公司拥有可持续关联贷款约44亿港元[167][168] - 公司拥有绿色贷款约12亿港元[167][168] 现金流与资本状况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3.543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7.227亿港元下降[135] - 资本承担约为13.084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15.735亿港元减少[137] - 公司分占合营企业的自有资本承担为4.09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5.483亿港元下降[137] - 公司持有充足现金储备用于支付建筑成本、土地购买及运营开支[148][151] - 公司计划通过低息再融资降低高成本贷款以减轻利息负担[161][164] - 公司将加强现金流预测与预算管理以优化营运资金[161][164] 资产与负债结构 - 總資產為72.71億港元,較去年98.9億港元下降26%[15] - 資產淨值為34.23億港元,較去年44.47億港元下降23%[15] - 资本及储备占比47.8%,其他负债及非控制权益占比47.4%[2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约为62.498亿港元,流动比率为3.2倍[135] 市场环境与需求趋势 - 非本地学生高等教育需求预计年增长14%[39][43] - 高端人才计划带动住房需求显著增长[33][36] - 香港私人住宅市场面临供应过剩及利率压力[27][30] - 香港未售住宅物业积压严重,中美贸易冲突加剧市场不确定性[159][163] 企业策略与业务模式 - 公司业务模式包括开发住宅及商业物业销售、投资商业及工业物业获取回报和资本增值、以及资产管理[193][195] - 公司策略优先考虑开发周期较短的项目以实现更快周转和降低业务风险[193][195] - 公司维持均衡的物业投资组合并定期检讨租户组合以最大化租金回报[193][195] - 公司致力于发展资产管理业务以增加费用收入和提升整体回报[193][195] - 公司通过调整业务策略和控制成本应对市场变化[194][195] - 公司维持稳健财务架构并积极争取银行融资支持业务发展[194][195] - 公司与AG签订框架协议,双方将分别承诺投资1亿美元及1,800万美元成立新合资企业[129] 可持续发展与ESG - 在GRESB评级中获得五星评级[49][51] - 公司获得GRESB评估最高5星评级[166][168] - 可持续关联贷款与公司5年ESG路线图挂钩[167][168] - 绿色贷款符合亚太贷款市场协会2023年更新原则[167][168] 企业管治与董事会 - 公司强调企业管治需注重透明度、问责制、诚信和独立性[188] - 公司自2021年2月8日前非执行主席辞职后,截至2025年3月31日仍未任命新主席[189][191]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存在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的情况[189][191] - 董事会下设四个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197][199] - 提名委员会负责监察董事提名并应用符合公司提名政策的准则[198][200] - Sung Tze Wah被任命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38年测量行业经验[177] - Chan Ho Wah Terence被任命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30年房地产及基建投资经验[178] 管理层与人事变动 - 侯振研于2024年8月加入集团担任首席运营官,拥有16年建筑行业经验[182][184] - 侯振研持有芝加哥大学MBA学位及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学士学位[185] - 叶树培自1996年12月起成为香港执业律师,2016年加入集团担任法律顾问[185][187] - 公司员工总数141人(2024年3月31日:145人),全部位于香港[154][157] 外汇与风险管理 - 公司未开展任何外汇对冲操作,因大部分借贷及收入以港元计价[14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