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昊华科技(600378) - 2024 Q4 - 年度财报
昊华科技昊华科技(SH:600378)2025-04-29 16:2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39.66亿元,同比下降3.83%[25]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54亿元,同比下降10.94%[25]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6.46亿元,同比下降20.36%[25] - 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2亿元,环比下降36.0%[26]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39.66亿元,净利润11.05亿元[33]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139.66亿元,同比下降3.8%[83] - 归母净利润为10.54亿元,同比下降10.9%[8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全年累计增效4.86亿元,两项费用(不含折摊)同比下降3.2%,利息费用同比下降2.4%[42] - 高端氟材料业务其他费用为92,941.96万元,占总费用14.13%,同比增长50.99%[93] - 电子化学品业务总成本为66,935.58万元,同比增长10.6%,其中直接原材料占比45.67%[93] - 工程技术服务业务直接原材料成本为93,857.96万元,同比下降10.31%,占总成本66.63%[93] 各业务线表现 - 电子气体业务板块毛利同比增长25.0%,毛利率提高2.4个百分点[34] - 碳减排业务暨工程技术服务板块毛利同比增长9.7%,毛利率提高2.0个百分点[34] - 高端氟材料业务板块毛利同比下降20.7%,毛利率降低2.7个百分点[35] - 高端制造化工材料板块毛利同比下降11.8%,毛利率降低1.6个百分点[35] - 电子化学品营业收入为91,831.23万元,同比增长27.11%,毛利率增加2.35个百分点[88] - 含氟锂电材料生产量同比增长39.85%至45,613吨,销售量同比增长37.59%至45,362吨[89] - 含氟气体库存量同比下降26.02%至635吨,生产量同比增长21.05%至8,238吨[89] - 碳减排催化剂库存量同比增长67.65%至1,483吨,销售量同比下降28.87%至10,163吨[89]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69%至515,967.60万元,毛利率减少4.29个百分点至14.83%[88] - 境外地区毛利率同比增加5.90个百分点至25.47%,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6.75%至153,518.45万元[88] - 华南地区毛利率同比增加1.28个百分点至16.78%,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53%至117,000.35万元[8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营业收入目标为161.03亿元,净利润目标为12.76亿元[170] - 加速推进6个战略新兴产业重点攻关任务和2个技术应用推广项目[171] - 氟化工等4个核心产业规划及科技发展等6个专项规划正在编制[171] - 力争"G4领先级"企业占比超过50%[173] - 推动14个"短平快"技术改造和工艺优化项目,包括六氟丁二烯品质提升等[174] - 以收购中化蓝天为契机推动氟化工业务一体化运营[176] - 择机启动第二期股权激励工作[177] - 推进企业卓越运营一体化平台建设,采用"1+4+N"模式[17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38亿元,同比下降30.53%[25]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71.19亿元,同比增长44.61%[25] - 2024年末总资产为301.51亿元,同比增长18.86%[25]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9531元/股,同比下降10.71%[24]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66%,同比减少1.20个百分点[24]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8057.42万元[2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38亿元,同比下降30.53%[8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89亿元,主要因处置资产现金流入减少[85][8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02亿元,主要因发行股份募集资金45亿元[85][87]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完成45亿元配套资金募集,中化蓝天成为全资子公司[34] - 公司战略定位为中国先进化工材料引领者,聚焦氟化工、电子气体、高端制造化工材料和工程技术服务[169] - 2025年化工行业展望显示制冷剂产品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锂电材料、含氟聚合物等需求量和价格有望回暖[167] - 锂电行业产能过剩导致开工率长期低于50%,价格维持低位[181] - 电子气体NF3面临国内产能扩大压力,价格预计持续弱势[180] - 公司氟化工业务通过技术改进拓展高价值应用领域应对行业结构性过剩[180] - 公司科技研发聚焦关键化工新材料国产化,提升自主可控能力[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