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4年收益为人民币4580.1万元,较2023年人民币10658.4万元减少人民币6078.3万元或57.0%[8] - 公司2024年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704.2万元,而2023年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287.0万元[9] - 2024年总收益为4580.1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10658.4万元人民币下降57.0%[16] - 公司毛利同比下降63.8%至人民币1106万元,减少约1952.1万元[26] - 公司录得年度亏损人民币704.2万元(上年为溢利287万元),主因项目延迟及收入减少[3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为3474.1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7600.3万元人民币下降54.3%[24] - 服务成本由2023年325.4万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2313.6万元人民币[24] - 行政开支同比下降6.7%至人民币1601.6万元,因研发及酬酢成本减少[29] - 公司雇员成本约为人民币8.6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5.9百万元减少45.9%[7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EPC项目收益为人民币538.4万元,较2023年人民币6234.2万元大幅下降[9] - 2024年设备项目收益为人民币1410.6万元,较2023年人民币2707.7万元减少约47.9%[9] - 2024年服务特许经营安排收益为人民币1337.0万元,较2023年人民币1263.6万元略有增长[9] - 2024年建设类项目收益为人民币143.1万元,较2023年人民币39.0万元增长约267%[9] - 2024年其他收益为人民币1151.0万元,较2023年人民币413.9万元增长约178%[9] - EPC项目收益为538.4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6234.2万元人民币下降91.4%[18] - 建设项目收益为143.1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39万元人民币增长266.9%[19] - 设备项目收益为1410.6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2707.7万元人民币下降47.9%[21] - 服务特许经营安排收益为1337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1263.6万元人民币增长5.8%[22] - 维护服务收益为1151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413.9万元人民币增长178.1%[23] - 数据业务首次录得数百万元人民币收益[12] - 越南大型EPC项目2023年产生进度收入5246.6万元人民币[18] 各地区表现 - 公司业务重点转向越南市场并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同时对中国大湾区业务持谨慎态度[10][1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亏损主要由于工程采购及建筑项目进度延误以及越南项目收入确认减少[9] - 公司2023年初签订金额达人民币数千万元的新业务合同,并于2024年底开始建设[10]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76] - 公司未采纳任何预定派息率[79] - 公司目标在2026年前将废气及温室气体排放密度较2021年基线减少5%[194][195] - 公司目标未来五年维持有害废弃物零产生和无害废弃物最少产生[198] - 公司设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的目标并加强水质监控[199] - 公司设定危险废物正确处理率100%的目标并提供相关培训[199] - 公司设定污泥排放达标率100%的目标并确保防雨防漏措施[199] - 公司设定零火警意外目标并配备消防安全设备及进行演练[199]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收入及收益同比增长48.6%至人民币711.1万元,主要因租金及利息收入增加[2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同比增长35.6%至人民币7233.3万元[34] - 资产负债比率从57%降至41%,债务净额占比显著改善[39] - 供股募资净额551万港元,已全部用于EPC项目营运资金[37] - 合约营运承担同比增长36.8%至人民币354.7万元[42] - 无银行融资及重大或有负债,财务结构稳健[35][44] - 公司可供股东分配储备约为人民币63.6百万元[87] - 最大客户销售占总收益29.2%[88] - 五大客户收益合计占总收益79.0%[88] - 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总销售成本35.6%[88] - 五大供应商采购合计占总销售成本87.2%[88]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结构 - 董事会由5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26] - 公司主席兼任行政总裁职务由谢杨担任[124] - 股份过户登记截止时间为2025年5月16日下午4时30分[121] - 公司确认2024年度无违反董事证券交易规定的情况[125] - 公司维持符合GEM上市规则的足够公众持股量[119] - 2024年度无关联人士贷款及类似贷款交易[118] - 公司已为董事购买责任保险[129] - 报告期末后无重大事项发生[120] - 公司采纳GEM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124] - 董事会计划每年至少举行4次会议[130] - 2024年董事会共举行6次会议[132] - 执行董事谢杨出席5/6次董事会会议[132] - 独立非执行董事白爽出席全部6/6次董事会会议和3/3次审核委员会会议[132] - 董事会主席2024年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1次会议[13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5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34] - 执行董事服务合约为期3年可续期3年[136]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服务合约为期3年可续期1年[136] - 董事须至少每3年轮值退任1次[137] - 股东周年大会需有三分之一董事轮值退任[13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为董事安排有关GEM上市规则、香港公司条例及证券及期货条例的研讨会,全体董事已出席至少一次研讨会[13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已举行三次会议,全体成员均出席会议[1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已举行两次会议[1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已举行两次会议,全体成员均出席会议[144] - 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42] - 薪酬委员会包括一名执行董事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43] - 提名委员会包括一名执行董事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44] - 谢志伟先生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主席,自2025年3月5日生效[142] - 任悦恒先生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主席,自2025年3月5日起生效[142] - 公司于2018年12月28日采纳提名政策,应用于提名及委任董事[146][147] - 公司董事会由4名男性董事和4名女性董事组成,实现性别多元化[153] - 公司于2018年12月28日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150] - 安全委员会每季度举行会议管理职业健康及安全措施[156]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讨论业务、财务、合规及运营风险[161] - 内部审计团队已审阅并评估监控过程以监察风险因素[160] - 公司已就披露内幕消息订立框架程序及内部监控[162] - 核数师在2024年度未提供任何非核数服务[163] - 公司秘书谢国兴于2024年6月28日获委任[164] - 谢国兴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接受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165] - 公司股东通讯政策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检讨确认为有效[170] - 公司已采纳第二次经修订及重列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以符合GEM上市规则[178] - 股东特别大会需至少21日书面通知,普通决议案需至少14日通知[173] 股份和购股权信息 - 股份合并于2024年12月生效,已发行股份变更为3193.74万股[38] - 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上限为18,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6%[56] - 非关联人士12个月内行使购股权上限为公司已发行股本1%[57] - 核心关连人士12个月内行使购股权上限为已发行股份0.1%[58] - 购股权计划剩余有效年期约7年[65] - 董事谢杨持有未行使购股权300,000股(120,000+90,000+90,000)[66] - 董事何炫曦持有未行使购股权40,000股[66] - 购股权行使价取授出日收市价与前5日平均收市价较高者[67] - 购股权归属期3年,按40%/30%/30%比例分三年归属[61] - 购股权行使期限最长10年[59] - 接受购股权需支付1.00港元不可退还代价[63] - 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拥有1,200,000份尚未行使的购股权,较2023年的12,000,000份减少90%[69] - 悉数行使尚未行使的购股权将导致公司额外发行1,200,000股普通股及额外股本14,280,000港元[69] - 股份合并于2024年12月6日完成,购股权所涉及的股份数目及行使价相应调整[68] - 公司股本于年内并无变动[82] - 公司董事谢杨先生持有3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约0.94%[111] - 公司董事何炫曦先生持有1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约0.31%[111] - 主要股东Able Talent Asia Limited持有5,1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5.97%[114] - 主要股东Direct Profit Enterprises Limited持有2,7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8.45%[114]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1,937,400股[111] - 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无其他须披露的股份权益或淡仓[112] - 公司已为董事安排责任保险,截至2024年12月31日保持有效[108] - 公司未签订任何重大管理合约,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109] - 公司未发生董事拥有重大权益的交易,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105] - 公司未向上市证券持有人提供税务宽免,根据开曼群岛法律截至2024年12月31日[107] 税务和法律合规 - 公司中国运营附属公司按15%企业所得税税率纳税[94] - 公司现有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于2024年11月更新有效期三年[94] - 公司业务主要由中国附属公司进行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97] - 2024年度公司未发生环保重大违规及未招致重大罚款[200] 雇员信息 - 公司雇员人数为39名,较2023年的52名减少25%[70] - 公司共有39名雇员,其中男性员工占比约62%[155] - 高级管理层(不包括董事)中有3人薪酬在0至100万人民币区间[163] - 公司已实施人力资源政策保障雇员权利和利益[99] - 公司提供具竞争力薪酬待遇吸引激励雇员[98] 资产和物业信息 - 公司物业权益于2024年12月31日的估值为人民币45百万元,其中自用大厦估值为人民币17.0百万元[85] - 公司自用大厦目前以成本计账,账面价值未反映人民币17.0百万元的估值[85] 核数师变更 - 公司核数师于2024年11月19日由中汇安达变更为北京兴华鼎丰[122] - 核数师北京兴华鼎丰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核数服务薪酬为80万人民币[163]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表现 - 公司中国业务自2016年起获ISO14001:2015环境管理系统及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79]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污水及食水处理工程、土壤修复、固体及危险废物管理等环保服务[179]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按照联交所GEM上市规则附录C2指引编制[181] - 报告遵循重要性、量化、平衡及一致性四项原则[181] - 股东可通过电邮ir@greatwater.com.cn查询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182] - 公司2024年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1)为23.15吨二氧化碳当量来自车辆燃料,较2023年的37.31吨下降37.9%[191] - 公司2024年制冷剂温室气体排放达1235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3年的1560吨下降20.8%[191] - 公司环保运营部分电力消耗产生的间接排放(范围2)为5568.69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3年的5148.98吨增长8.1%[191] - 公司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达6994.89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3年的6831.66吨增长2.4%[191] - 公司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179.36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名雇员,较2023年的131.38吨增长36.5%[191] - 公司2024年氮氧化物(NOX)排放量为5.03千克,较2023年的9.29千克下降45.9%[189] - 公司2024年硫氧化物(SOX)排放量为0.13千克,较2023年的0.21千克下降38.1%[189] - 公司2024年颗粒物(PM)排放量为0.37千克,较2023年的0.68千克下降45.6%[189] - 公司非环保运营部分电力消耗产生的间接排放为168.05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3年的85.37吨增长96.9%[191] - 公司2024年雇员总人数为39人,较2023年的52人下降25%[191] - 公司使用国家排放系数0.6101 kg CO₂/kWh计算电力消耗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193] - 2024年度公司未产生任何有害废弃物[197] - 公司已建立符合ISO14001:2015的环境管理体系(IMS)管理废弃物[198]
福田股份(08196)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