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力锂能(301152) - 2024 Q4 - 年度财报
天力锂能天力锂能(SZ:301152)2025-04-28 19:00

收入和利润 - 公司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2,891.03万元,亏损幅度较上年同期收窄14.50%[3]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7.54亿元,同比下降28.23%[2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9亿元,同比改善14.50%[21] - 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8亿元,为全年最大亏损季度[23] - 公司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为1,753,691,994.78元,同比下降28.23%[51]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17.54亿元,同比下降28.23%[59] 成本和费用 - 产品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改善,但整体仍处于负毛利区间,毛利总额未能实现扭正[3] - 公司产能利用率较低,固定成本摊薄不足,计提了较大额度的资产减值准备[3] - 下游客户以资信较弱的小型动力客户为主,应收账款逾期增加,计提了较大额度的坏账准备[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5亿元,同比下降346.39%[2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6.49%,占营业收入的5.64%[51] - 原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89.18%,同比上升0.82个百分点[68]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9.08%至6,111,707.60元[72]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6.58%至98,534,995.24元[72]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31.38%至23,975,579.89元[7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6.49%至98,828,964.95元[72]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产品三元材料销量同比增长34.68%,但受原材料锂源价格下跌影响,售价同比下降40.55%[3] - 三元材料收入占比89.73%,磷酸铁锂占比4.23%,碳酸锂占比3.4%[51] - 锂电行业收入占比97.36%,同比下降24.42%至17.07亿元[59] - 三元材料收入15.74亿元,同比下降19.54%,占营业收入89.73%[59] - 碳酸锂收入同比下降80.34%至5962万元,占营业收入3.40%[59] - 磷酸铁锂收入同比增长5812.46%至7409万元,占营业收入4.23%[59] - 三元材料销售均价同比下降40.55%至97.99元/kg[62] 研发和技术 - 公司掌握了三元正极材料(镍钴锰NMC)及(镍钴铝NCA)的关键制备技术[42] - 公司在"单晶NCM811三元材料产业化"项目中获得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4] - 公司成功开发高镍9系及单晶系列三元正极材料,提升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51] - 公司正在开发4.4V高电压单晶三元正极材料,目标为高能量密度和优异循环性能[73] - 公司开发高容量多元复合体系材料,全电容量预计提升6-10mAh/g[73] - 研发投入金额从2023年的84,835,474.56元增至2024年的98,828,964.95元,同比增长16.49%[7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023年的3.47%上升至2024年的5.64%[74] 供应链和库存 - 公司通过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和评审机制,确保供应链稳定性和材料品质[39] - 公司已建成年产1万吨碳酸锂回收产能,降低原材料成本14%[48] - 公司通过碳酸锂回收项目减少对外采购依赖,增强供应链韧性[49] - 三元材料库存量同比增长106.11%至735.14吨[63][64] - 碳酸锂库存量同比增长557.09%至307.98吨[63][64] 客户和销售 - 公司产品销售以直销为主,面向国内知名锂电池企业如蜂巢能源、亿纬锂能等[41] - 公司客户包括横店东磁、星恒电源、长虹三杰等知名锂电企业[45] - 公司产品覆盖电动车、电动汽车及消费电子领域,客户群体广泛[46]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735,384,580.15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41.93%[70] - 第一大客户销售额为242,203,539.84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13.81%[70] 生产和运营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订单式生产模式,根据客户订单及中长期需求预测制定生产计划[40] -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碳酸锂等锂电池材料,以三元材料为主导[35] - 公司锂电材料业务毛利率为-1.11%,同比上升8.32个百分点[61] 财务和资金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5.24%,同比下降2.65个百分点[21] - 2024年末资产总额为28.06亿元,同比下降11.59%[21]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879.32万元,主要包括政府补助1566.13万元[27][2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46.39%,从2023年的123,893,311.31元降至2024年的-305,266,761.11元[7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9.60%,从2023年的46,523,119.24元降至2024年的23,446,119.20元[7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204.43%,从2023年的-209,206,769.93元增至2024年的218,480,503.70元[76] 资产和负债 - 货币资金从2024年初的276,240,667.94元降至2024年末的226,717,425.92元,占总资产比例从8.70%降至8.08%,减少0.62%[80] - 应收账款从2024年初的694,775,222.68元降至2024年末的669,241,260.43元,但占总资产比例从21.89%升至23.85%,增加1.96%,主要因产品销售价格下降[80] - 短期借款从2024年初的210,113,666.66元大幅增至2024年末的529,731,286.11元,占总资产比例从6.62%升至18.88%,增加12.26%,主要因新增短期借款[80] - 长期借款从2024年初的94,000,000.00元增至2024年末的142,800,000.00元,占总资产比例从2.96%升至5.09%,增加2.13%,主要因新增长期借款[80] - 未分配利润从2024年初的-167,219,050.39元大幅恶化至2024年末的-592,136,194.11元,占总资产比例从-5.27%降至-21.10%,减少15.83%,主要因报告期亏损[81] 投资和募投项目 - 报告期投资额为103,197,237.84元,较上年同期的487,318,245.50元下降78.82%[85] - 金融资产小计从期初的93,496,093.26元变动至期末的28,395,950.00元,其中衍生金融资产期末为395,950.00元[83] - 受限货币资金期末账面价值为75,510,482.89元,主要因诉讼冻结、保证金等[84] - 锂电行业自建项目累计投入金额为261.4百万,占募集资金比例为83.51%[87] - 年产2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实际投入金额为482.814百万,资金来源中自筹占比97.13%[88] - 新乡三元正极材料建设项目投入金额为117.260百万,募集资金使用进度达98%[88] - 淮北三元正极材料建设项目募集资金使用进度仅22%,实际投入金额为23.554百万[88] 风险和管理 - 公司面临锂、镍、钴等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可能影响产品成本和毛利率[115] - 公司应收账款可能因客户付款能力变化而面临坏账风险[114] - 公司可能因行业产能阶段性供需失衡面临毛利率下滑风险[116] - 锂电正极材料市场竞争加剧,公司计划通过研发创新和品牌推广应对[119] - 公司因违规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监管局采取责令改正措施,并对王瑞庆、李艳林、李洪波出具警示函[160]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 公司水体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浓度为11.928 mg/L,远低于200mg/L的排放限值[191] - 公司水体污染物总磷排放浓度为0.175mg/L,低于排放限值[191] - 公司水体污染物氨氮排放浓度为1.92mg/L,低于2mg/L的排放限值[191] - 公司及重点排污子公司报告期内环保相关费用投入总计526万元[200] - 工业废水预处理后达标排入园区污水管网,经深度处理后排入外环境[199] - 生产废气经治理设施处理后达标排放[199] - 危险废物交由有资质的处置单位处理[199] 公司治理和股东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下设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125] - 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报告期内通过专项检查优化了部分资金使用流程[127] - 公司董事王瑞庆持股22,880,000股,未发生增减持变动[144] - 公司财务体系完全独立,设有独立财务部门及专职人员[140] - 公司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未在控股股东单位兼职[138] - 公司拥有独立办公场所及研发基地,无机构混同情况[139] 员工和薪酬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数量合计920人,其中母公司417人,主要子公司503人[177] - 员工专业构成:生产人员498人(54.1%),技术人员196人(21.3%),行政人员169人(18.4%)[177] - 员工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479人(52.1%),大专220人(23.9%),本科180人(19.6%)[177] - 2024年度公司支付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419.81万元,其中独立董事津贴为27万元[163] - 董事长兼总经理王瑞庆2024年税前报酬总额为80.52万元[164] - 董事兼副总经理陈国瑞2024年税前报酬总额为67.38万元[164] - 董事李雯2024年税前报酬总额为44.57万元[164] - 财务总监李艳林2024年税前报酬总额为36.51万元[164] 市场和行业 - 2024年中国正极材料出货量达到335万吨,同比增长35%[31] - 2024年正极材料产量约为310万吨,同比增长超过20%[31] - 磷酸铁锂材料2024年出货量达到246万吨,同比增长49%,占正极材料总出货量的74%[32] - 三元材料出货量为65万吨,同比增长约5%,市场份额持续被挤压[32] - 公司关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力争提升市场覆盖范围[107] 知识产权和专利 - 公司累计取得国内专利授权115项,其中包括22项发明专利[44] -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授权专利46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44] - 新增授权专利46项,累计国内专利授权115项(含22项发明专利)[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