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岭南股份(002717) - 2024 Q4 - 年度财报
岭南股份岭南股份(SZ:002717)2025-04-28 19:00

财务风险与内部控制 - 公司多个银行账户累计被冻结金额占货币资金余额和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比例较高[7] - 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8] - 公司连续三年(2022-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8] - 2024年度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8] - 公司股票自2025年4月30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简称变更为"ST岭南"[8] - 公司股票被实行其他风险警示后,日涨跌幅限制为5%[8] - 公司存在尚未解决的非经营性占用资金问题[6] - 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表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6] - 公司股票交易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实施其他风险警示[7][8] - 岭南公司2024年12月31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因存在重大缺陷导致未能保持有效内部控制[190][195][196] - 公司原实控人尹洪卫2024年1月未经审批转出资金2亿元,截至2024年底仍有1.52亿元未归还[195] - 资金占用事项导致公司内部控制失去对财务报告真实完整的保障功能[195] - 公司已催收被占用资金并承诺加强关联交易及资金支付管理[197] - 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于2025年4月28日出具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190][197] 收入与利润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为8.618亿元,较2023年调整后的21.306亿元下降59.55%[2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843亿元,较2023年调整后的10.921亿元下降9.86%[22]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仅为5657.14万元,显著低于其他季度[28] - 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125亿元,占全年亏损的72.4%[28] - 岭南股份2024年度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下滑[75]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8.62亿元,同比减少59.55%[7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84亿元,同比扩大9.86%[76] 业务线表现 - 生态环境建设与修复业务收入4.54亿元,占比52.72%,同比下降61.34%[79] - 水务水环境治理业务收入3.65亿元,占比42.33%,同比下降58.18%[79] - 文化旅游业务收入4270万元,占比4.95%,同比下降48.74%[79] - 生态环境建设与修复业务营业成本5.30亿元,毛利率-16.62%,同比下降19.20个百分点[80] - 水务水环境治理业务营业成本3.16亿元,毛利率13.46%,同比上升7.65个百分点[80] 地区表现 - 华南地区收入5.84亿元,占比67.70%,同比下降45.11%[79] 成本与费用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697.6万元,较2023年的-2.794亿元改善65.29%[22]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4.09%,从2023年的25,803,743.10元降至2024年的19,587,572.20元[86]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2.40%,从2023年的255,503,088.29元降至2024年的198,275,774.13元[86]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56.70%,从2023年的80,579,333.19元降至2024年的34,892,312.82元[86] - 财务成本因融资规模维持及债务逾期影响仍处高位[75] - 利息支出叠加罚息、违约金等非经营性支出加剧资金压力[75] 资产与负债 - 2024年末总资产为143.652亿元,较2023年末调整后的158.309亿元下降9.26%[22]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0.646亿元,较2023年末调整后的21.279亿元下降49.97%[23] - 货币资金从2024年初的5.18亿元(占总资产3.27%)降至年末的2.03亿元(1.42%),减少1.85个百分点[95] - 受限资产总额达63.55亿元,其中应收账款质押涉及19.14亿元账面价值,货币资金冻结及保证金涉及1.42亿元[98] - 短期借款占比从13.09%上升至14.68%,金额增加3,634万元至21.09亿元[95] - 长期借款金额从8.22亿元降至5.6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减少1.25个百分点[95] 行业趋势 - 生态园林行业投资规模2022年为1,348亿元,较2019年峰值1,845亿元下降26.9%[35][36] - 生态环保领域专项债支持项目2023年总投资规模1,505亿元,较2020年峰值下降88%[36] - 水务水环境治理行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从2021年的21%降至2023年的2%[40] - 2024年国内旅游人次达56.15亿,同比增长14.8%,旅游总收入5.75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17.1%[45] - 生态园林类项目普遍采用PPP模式,回款周期10-30年,受地方财政状况影响显著[36] - 文旅行业2024年复苏显著,旅游总收入和旅游人次均创历史新高[45] 管理层讨论与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9] - 公司2025年经营计划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长三角城市群,构建"中山+东莞"双核基本盘[122] - 公司实施"生态+文旅"双轮驱动战略,重点发展水务治理、文旅综合体开发,向全链条综合服务商转型[123] - 公司面临地方政府资金紧张导致的付费延迟风险,但通过优化区域布局提升现金流稳定性[124] - 公司存在商誉减值风险,需持续关注被并购企业经营状况[126][127] - 公司因债务逾期面临流动性风险,主要银行账户遭冻结导致资金调度受阻[129][130]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2022年完成实控人变更,火炬区管委会成为实际控制人,开启国资赋能发展阶段[119][120] - 公司于2022年12月21日变更控股股东为华盈产业投资,火炬区管委会成为实际控制人[136] - 火炬区公资集团承诺在交易完成后五年内解决与岭南股份的同业竞争问题[140] - 公司未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133] - 公司未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133] 研发与人员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下降79.65%,从2023年的113人降至2024年的23人[9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同比增加0.27%,从2023年的3.78%增至2024年的4.05%[91] - 公司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为559人,其中母公司132人,主要子公司427人[175] - 员工专业构成:生产人员240人,销售人员17人,技术人员221人,财务人员62人,行政人员19人[176] 现金流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58.98%,从2023年的2,721,600,171.93元降至2024年的1,116,475,784.50元[9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同比下降59.57%,从2023年的3,001,029,083.13元降至2024年的1,213,451,801.61元[9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加299.36%,从2023年的51,006,468.57元增至2024年的203,700,000.00元[9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86.64%,从2023年的2,381,228,203.34元降至2024年的318,117,277.92元[92] 项目投资与进展 - 邻水县御临河关门石至曹家滩及其支流综合整治PPP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64,792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36,337.69万元,投资进度78.33%[108] - 新郑市双洎河综合治理示范段工程(EPC)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6,7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6,700.69万元,投资进度100.01%[109] - 北海市合浦县廉州镇水环境整治二期工程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11,255.13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1,248.07万元,投资进度99.94%[109] - 邻水县御临河项目报告期实现效益3,643.85万元,累计实现效益3,656.99万元[108] - 新郑市双洎河项目报告期实现效益68.19万元,累计实现效益9,013.72万元[109] - 北海市合浦县廉州镇项目报告期实现效益1.35万元,累计实现效益5,585.52万元[109] 高管变动与薪酬 - 公司副总裁及财务总监邹国威因工作调动于2024年3月5日解聘[150] - 公司副总裁董先农因个人原因于2024年7月12日解聘[150] - 公司副总裁杨文因工作调动于2024年8月30日解聘[150] - 公司董事谭立明因工作调动于2024年3月6日离任[150] - 公司现任及离任高管税前报酬总额合计698万元,其中联席董事长尹洪卫105万元,董事兼副总裁何世锋74万元,原副总裁杨文87万元[162] - 国有股权代表董事及监事自愿放弃2024年董事、监事津贴[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