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大国创(300520) - 2024 Q4 - 年度财报
科大国创科大国创(SZ:300520)2025-04-28 18: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9.00亿元,同比下降24.45%[2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3.22万元,同比改善97.84%[21]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83.48万元,同比改善104.17%[21]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660.15万元,同比改善89.47%[21]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44%,较2023年提升28.03个百分点[21] - 2024年资产总额为45.66亿元,同比下降2.58%[21]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3836.92万元,主要包括政府补助2004.53万元和资产处置收益412.92万元[27]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8.62亿元,占全年收入的45.35%[23] - 2024年第四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33亿元,显著改善全年现金流[23]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占全年比重34.66%,下半年占65.34%,存在明显季节性波动[73] 成本和费用 - 数字化应用营业成本7.26亿元,同比下降11.35%,占营业成本比重60.56%[77] - 材料及劳务成本8.06亿元,同比下降46.32%,占营业成本比重67.25%[79] - 人工成本3.51亿元,同比下降3.24%,占营业成本比重29.32%[79]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7.72%,达到202,323,100.21元[83]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5.97%,达到167,646,855.74元[83]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3.74%,降至16,594,812.71元[83]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6.07%,降至245,634,245.09元[8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数字化应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9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09%[58] - 数字化产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8.31%[61] - 数字化运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8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2.23%[62] - 电信行业收入4.40亿元,毛利率52.69%,同比增长1.04%[75] - 智能汽车行业收入3.93亿元,同比增长96.06%,毛利率21.07%[75] - 公司储能系统、智能电池等数字化新能源产品及高可信软件本期尚未贡献利润[58] - 数字物流供应链业务计提相关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金额较大,导致该业务本期业绩出现较大亏损[58] - 车用BMS业务较上年盈利能力明显恢复[58] - 公司智能BMS已累计配套超百万辆新能源汽车、超百兆瓦级新型储能系统[53]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大陆地区收入17.93亿元,同比下降25.56%,占营业收入比重94.34%[7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提出"智能汽车+智慧储能"双智战略,布局新能源数字化[117] - 公司目标成为数据智能和高可信软件领导者,实现百亿营收目标[118] - 公司研发机器人编程大模型,参与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119] - 公司提出"数智化战略",包括数字化应用、数字化产品、数字化运营三大业务,并细分为"数智+"、"双智"、"平台驱动"三大子战略[122][123][125] - 在智能汽车领域,公司致力于智能BMS系列、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动力域控制器等车端核心部件的研发和生产[124] - 在智慧储能领域,公司研发储能BMS/BEMS、储能系统、光储充微网大脑、新能源智慧管控平台、虚拟电厂数智管理系统等数字化新能源系列产品[125] - 公司计划在运营商行业聚焦"三大一新"(三大运营商和量子、卫星通讯运营商等战新业务),并探索"一带一路"战略[127] - 在能源行业,公司依托能源大数据平台、电力智能体,加强与国家电网和各发电集团的合作,围绕源网荷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机遇推广数字化新能源五大产品[127] - 在智能汽车领域,公司重点推进功能安全BMS产品的市场规模应用,PACK业务在新能源汽车、驻车电源、三四轮换电等多场景开拓[128] - 在智慧储能领域,公司计划开拓工商业储能项目、跟踪算力配储新项目,并加快推动共享电网侧储能项目的并网运营及出售[129] - 公司将持续提升数智ETC发行规模,完善ETC线上线下服务体系,优化数字物流供应链业务结构[129] - 公司技术研发将重点聚焦数据要素、人工智能(大模型)、高可信软件(形式化分析与验证)、智能BMS/BEMS及未来产业相关技术[130] 研发和技术进展 - 公司研发运营商专属大模型,布局算力配储、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33] - 公司构建了科创星云大模型基座,打造了国创自主技术平台,形成系列AI+产品或服务,广泛应用于国家通信、能源、交通等重点行业[41] - 公司研发了AI编码助手、客服助手、运营检测助手、执法培训助手等创新产品,推动AI+电信、电力、交通、政务、新能源、物流等行业转型升级[43] - 国创数据智能平台实现跨区域、跨部门数据传输及共享,全栈赋能运营商和政企数字化转型[44] - 公司数字化产品业务包括智能BMS、PACK(动力总成系统)、BEMS、储能系统、高可信软件等[47] - 智能BMS系列产品涵盖200V/500V/800V各类平台高速车BMS、功能安全BMS、二/三轮车BMS、低速车BMS、储能BMS[47] - PACK(动力总成系统)采用CTP大模组设计,具有液冷系统安全性好、标准化程度高等优势[47] - BEMS技术实现"包级均衡、簇级优化",支持单包更换、实时标定,无需人工干涉[47] - 储能系统方案包括集中式/分布式储能系统、储充一体机等级联储能系统,可实现削峰填谷、调峰调频等功能[48] - 高可信软件已在航天航空、军工交通、汽车电子等领域应用,包括静态分析、形式验证及可信测试服务[48] - 公司推出国创星码编程AI助手,支持代码自动生成、补全、错误检查等功能,并在国防军工、智能驾驶领域试用[48] - 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1,258人减少至2024年的806人,同比下降35.93%[87] - 研发投入金额从2023年的2.918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2.450亿元,同比下降16.05%[8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023年的11.60%上升至2024年的12.89%[88] 公司治理和股东情况 - 公司董事会设9名董事,其中独立董事3名,下设战略与投资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143] - 公司监事会设3名监事,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144] -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岗位职责体系、薪酬福利体系、绩效考核体系、研发和创新激励体系等考核与激励机制[144] - 公司严格按照《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规定,加强内幕信息的保密工作[145] - 公司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业务等方面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完全分开[146] - 公司已建立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能够独立作出财务决策[147] - 公司的业务独立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不存在同业竞争或显失公平的关联交易[148] - 公司董事长董永东直接持股5,978股,期末持股12,955股[150] - 董事史兴领直接持股3,252,187股[151] - 董事、副总经理李飞直接持股80,000股[151] - 董事储士升直接持股2,098,454股[151] - 副总经理曾勇光直接持股6,400股[151]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合计直接持股18,393,019股[151] 风险因素 - 公司业务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收入和回款主要集中在下半年[135] - 公司应收款金额较大,存在不能及时收回而形成坏账的风险[136] - 公司人力资源成本上涨较快,存在人才流失风险[138] - 公司数字化产品主要应用在智能汽车和智慧储能领域,受政策变化影响[138]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需持续增强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135]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8] - 公司累计获得1,200余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54] - 公司2024年4月转让科大国创极星(芜湖)科技有限公司控股权,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80] - 公司2024年7月受让利辛县安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控股权,纳入合并报表范围[80] - 公司2024年12月转让安徽科大国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和株式会社科大国创控股权,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80]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675,741,505.02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35.56%[81] - 第一大客户销售额为259,910,738.12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13.68%[81]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78,741,971.98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12.0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