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5.90亿元,较2023年调整后的22.71亿元下降30.02%[1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0亿元,较2023年调整后的7.47亿元下降49.12%[1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70亿元,较2023年调整后的-4040万元下降1,311.77%[16]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69元/股,较2023年调整后的1.36元下降49.26%[16]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80%,较2023年调整后的14.74%下降7.94个百分点[16] - 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158,959.37万元,同比下降30.02%[48] - 2024年营业利润为43,676.23万元,同比下降49.48%[4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005.34万元,同比下降49.12%[48] 成本和费用 - 模锻件主营业务成本同比下降12.70%,从1,090,241,079.10元降至951,768,935.60元[62] - 自由锻件主营业务成本同比下降62.17%,从173,076,405.07元降至65,481,646.25元[6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4.09%,从9,108,763.81元增至10,392,517.88元[65]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2.00%,从58,679,160.79元降至51,635,955.78元[66]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4.94%,从-73,020,799.19元降至-54,806,767.98元[6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86%,从83,408,101.02元增至86,631,669.93元[66] 各业务线表现 - 特种合金锻压业务收入1,523,019,084.05元,占营业收入比重95.81%,同比下降31.44%[57] - 模锻件产品收入1,447,080,127.24元,占营业收入比重91.03%,同比下降28.18%[57] - 自由锻件产品收入75,938,956.81元,占营业收入比重4.78%,同比下降63.24%[57] - 特种合金锻压业务毛利率为33.21%,同比下降9.92个百分点[58] - 模锻件产品毛利率为34.23%,同比下降11.66个百分点[58] - 2024年特种合金锻压销售量11,928.50件,同比增长13.70%[59] - 特种合金锻压生产量12,276.00件,同比增长27.94%[59] 研发与技术进展 - 高温合金涡轮盘等温锻造技术项目已进入小批生产阶段,预计将拓宽高温合金涡轮盘锻件的成形工艺[67] - 高强高韧损伤容限性钛合金锻造技术研发已获取大批订单,进入批产供货阶段[67] - 直升机旋翼系统钛合金锻件已实现小批量生产并新增多个型号锻件研制任务[68] - 下一代飞机用超大尺寸钛合金锻件首批验证件已完成全面性能考核处于产品试制阶段[68] - 高性能钛合金风扇整体盘锻件关键技术处于稳定性验证阶段[68] - 铝锂合金锻件通过首批试制鉴定评审处于小批试制阶段[68] - 钛合金整体框短流程锻造技术仍处于技术优化迭代阶段[68] - 大型钛合金对开机匣整体模锻技术已完成小批生产稳定性验证进入批产阶段[68] - 大规格高温合金环件轧制技术处于稳定性验证阶段[68] - 公司完成了超高强度钢锻件的全面性能考核阶段,产品处于试制批阶段[69] 研发投入与人员 - 研发人员数量从63人增加到84人,同比增长33.33%[70] - 研发人员中硕士学历人数从8人增加到13人,同比增长62.50%[70] - 研发投入金额从2022年的67,748,976.17元增加到2024年的103,333,905.88元[7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022年的3.61%提升至2024年的6.50%[70]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34.40%,从1,613,539,329.94元降至1,058,427,282.56元[7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311.77%,从-40,400,891.02元降至-570,366,611.13元[7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202.51%,从180,603,927.81元增至546,342,299.26元[7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169.46%,从695,355,961.76元增至1,873,699,537.86元[7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下降116,554.73%,从-425,230.52元降至-496,051,516.72元[72] 资产与负债 - 2024年末资产总额为91.52亿元,较2023年末调整后的82.70亿元增长10.66%[16] - 货币资金从2024年初的31.695亿降至26.75亿,占总资产比例从38.33%降至29.23%,减少9.10个百分点[74] - 应收账款从15.519亿降至13.127亿,占总资产比例从18.76%降至14.34%,减少4.42个百分点[74] - 在建工程从3.545亿增至9.916亿,占总资产比例从4.29%升至10.84%,增加6.55个百分点[74] - 短期借款从4.184亿增至10.076亿,占总资产比例从5.06%升至11.01%,增加5.95个百分点[74] - 存货从10.952亿降至9.434亿,占总资产比例从13.24%降至10.31%,减少2.93个百分点[74] - 长期股权投资新增1.949亿,占总资产比例2.13%[7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65.04万,期末余额为4.994亿[76] - 其他债权投资新增2.4亿,期末余额为5.629亿[76] - 金融资产小计期末余额为10.624亿,其中其他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41.2万[76] 客户与供应商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高达95.79%,其中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占比80.54%[63]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达84.23%,最大供应商C占比60.73%[63] - 公司主要客户为国防军工企业或科研院所,合作关系稳定且不易更换[44] - 军工产品供应商通常控制在2-5家,公司通过技术提升和产品质量保持竞争力[33] 行业与市场 - 公司所在行业为航空军工装备制造业,产品主要用于制造飞机机身结构件及航空发动机盘件[28] - 截至2023年末,全球军用飞机总数为53,401架,美国拥有13,209架占比24.74%,俄罗斯4,255架占比7.97%,中国3,304架占比6.19%[30] - 公司产品已应用于新一代战斗机、运输机及直升机,并为国产航空发动机供应主要锻件[34] 技术与设备 - 公司拥有400MN模锻液压机,是国内最大单缸力精密模锻液压机,解决新机型超大尺寸、高强度、高精度锻件制造难题[33] - 公司已取得12项发明专利和19项实用新型专利,在军工领域得到充分应用[41] - 公司拥有400MN大型模锻件生产线、300MN等温锻件生产线、Φ2500mm环轧件生产线等核心设备[41] - 公司建有"陕西航空大型部件锻压工程研究中心"和"西安市难变形材料成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2] 资质与合规 - 公司已取得生产军工产品全部资质,具备生产资格和保密资质[45] - 军工产品信息披露受保密法限制,前五名客户及供应商信息豁免披露[104]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保持有效[180] - 内控审计报告意见类型为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180] - 公司2023年度存在控制权未转移确认收入事项,已整改完毕[180] 募投项目 - 2021年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为90,437.27万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89,013.61万元[85] - 2021年可转换公司债券报告期内使用募集资金27,865.97万元,累计使用77,386.72万元,使用比例86.94%[85] - 2021年可转换公司债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为18,328.18万元,存放于专户和用于现金管理[85][86] - 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168,300.00万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65,165.57万元[86] - 2022年股票发行报告期内使用募集资金51,986.82万元,累计使用76,313.50万元,使用比例46.20%[86] - 2022年股票发行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为96,297.15万元,存放于专户和用于现金管理[86] - 先进航空零部件智能互联制造基地项目完成时间延长至2025年6月30日,预计募集资金将使用完毕[89] - 航空发动机叶片精锻项目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使用进度为6.92%,未达计划进度[89] - 航空数字化集成中心项目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使用进度为2.54%,未达计划进度[89] - 航空数字化集成中心项目实施方式由自建场地变更为租赁场地[89] 子公司与投资 - 公司投资3900万设立西安三重航空科技,持股39%,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80] - 西安三角航空机械子公司2024年净利润1,253.41万元[95] - 西安三航材料科技子公司2024年净利润2,071.57万元[95] - 上海三角航空科技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00,000元,营业收入为528,138,323.71元,营业利润为502,690,773.46元,净利润为3,215,379.70元[98] 管理层与治理 - 公司董事会设董事9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115]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职工监事2名[116] - 公司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业务独立,具备自主经营能力[122][123][124] - 公司治理实际状况与法律法规要求无重大差异[121] - 公司信息披露指定媒体包括《证券时报》等四大报及巨潮资讯网[120] - 公司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巨潮资讯网公告披露[125] 高管持股与变动 - 董事长严建亚持有公司股份20,000,000股,无增减变动[127] - 总经理虢迎光减持100,000股,期末持股650,000股[127] - 副总经理王海鹏减持52,400股,期末持股167,600股[127] - 副总经理严健增持461,285股,期末持股786,285股[127]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合计减持477,500股,期末总持股22,901,285股[128] 员工与薪酬 - 公司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为636人,其中母公司411人,主要子公司225人[157] - 公司员工总数为636人,其中生产人员335人(52.67%),技术人员109人(17.14%),销售人员37人(5.82%),财务人员19人(2.99%),行政人员23人(3.62%),其他113人(17.77%)[158] - 公司教育程度分布:研究生26人(4.09%),本科183人(28.77%),大专269人(42.30%),其他158人(24.84%)[158] - 董事长严建亚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55.33万元[149] - 董事兼总经理虢迎光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21.35万元[149] - 独立董事王鹏程、苏青、傅瑜2023年各自领取独立董事津贴7万元[149] 利润分配与激励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550,239,925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3] - 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00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110,047,985.00元,占可分配利润2,135,189,769.08元的5.15%[163]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75名激励对象368.00万股,预留部分授予10名激励对象93.25万股[167][168] - 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合计涉及2,019,500股,其中1,054,250股已解锁,965,250股仍受限[174] 风险与应对 - 公司面临军工行业特有风险,需满足严格的质量和安全性能要求[101] - 公司主要原材料为钛合金、结构钢、高温合金和铝,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带来不利影响[102] - 公司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比例较高,客户集中度风险显著[103] - 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可能导致流动资金压力及坏账风险[103] - 下游军工客户需求及新机型开发进度存在不确定性[102] - 公司通过银行应收账款质押等金融工具降低回款风险[103] - 严格执行交付回款制度,并将回款纳入销售团队考核核心条款[103] -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高铁、化工领域以分散客户集中风险[104] 社会责任与承诺 - 报告期内未出现因环境问题受到处罚的情况[183] - 公司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无纸化办公,节约社会资源[185] - 公司向四川省蓬溪县野猪湾养殖专业合作社购买农产品34.2万元[194] - 公司聘用退伍军人和残疾人就业,促进社会就业公平[194] - 公司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助力乡村振兴[194] - 公司承诺若违反填补回报措施承诺并造成损失,将依法承担补偿责任[199][200]
三角防务(300775)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