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275,543.49万元,同比增长14.26%[27][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322.66万元,同比增长13.85%[27][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4,407.98万元,同比增长17.48%[2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302.19万元,同比增长12.36%[27]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82,609.27万元,同比增长5.93%[27]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2.95元/股,同比增长13.90%[2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2.90元/股,同比增长17.41%[2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85%,同比增加0.60个百分点[28]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33%,同比增加0.08个百分点[28]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914.68万元,较2023年的2,278.28万元显著减少[33] - 公司2024年营收27.55亿元,同比增长14.26%,归母净利润5.53亿元,同比增长13.85%[34]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创历史新高[1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275,543.49万元,同比增长14.26%[27][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322.66万元,同比增长13.85%[27][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4,407.98万元,同比增长17.48%[27] - 公司2024年营收27.55亿元,同比增长14.26%,归母净利润5.53亿元,同比增长13.85%[34]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创历史新高[1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主营业务成本88,385.13万元,同比增长4.31%[87] - 销售费用64,630.14万元,同比增长12.89%,主要因销售人员薪酬及市场推广费增加[86] - 研发费用17,436.91万元,同比增长15.63%,主要因研发试制物料及检测费增加[86] - 材料成本占总成本比例为77.21%,同比上升5.98个百分点[94][9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内镜耗材类营业收入为23.28亿元,同比增长13.50%,毛利率为68.85%,同比增加2.89个百分点[90] - 肿瘤介入类营业收入为2.18亿元,同比增长19.14%,毛利率为76.60%,同比增加1.37个百分点[90] - 可视化类营业收入为3553.28万元,同比下降46.21%,毛利率为50.59%,同比增加21.16个百分点[90] - 其他类营业收入为1.60亿元,同比增长67.41%,毛利率为43.49%,同比增加3.58个百分点[90] - 内镜耗材类生产量为4535.38万件,同比增长18.69%,销售量为4362.91万件,同比增长12.63%[93] - 肿瘤介入类生产量为34.55万件,同比增长38.53%,销售量为25.02万件,同比增长225.78%[93] 各地区表现 - 公司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接近50%,美国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近20%[12] - 亚太区域营收14.38亿元(其中海外2.85亿元),同比增长5.5%,美洲区域营收5.82亿元,同比增长23.5%,欧洲、中东及非洲区域营收4.79亿元,同比增长37.1%[34] - 海外营收占比接近总收入50%,利润贡献达40%[34] - 澳大利亚收入同比增长47%,欧洲区域业绩显著提升[37] - 外销收入为13.59亿元,同比增长30.44%,毛利率为66.81%,同比增加3.30个百分点[90][9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重点关注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布局基于AI的医疗生态圈[14] - 公司面临美国市场高关税挑战,特朗普对中国开征畸高关税[12] - 公司预计内镜检查需求将持续上升,行业景气度具有可持续性[127] - 国家政策推动癌症早诊早治,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128] - 国家推动分级诊疗,基层医疗市场潜在容量巨大,为医疗器械企业带来高速增长的增量市场[129] - 公司聚焦微创诊疗领域,目标成为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第一梯队和全球微创诊疗领域一流企业[133] - 2025年计划提高高附加值新品占比,优化收入结构以应对集采政策和美国关税影响[135] - 2025年重点推进欧洲营销一体化建设,提升非美国际市场收入占比[135] - 公司构建韧性发展能力,强化EMEA、日本、东盟与拉美等区域市场,实现供应链多元化和国产替代[138] - 2025年筹建创新研究机构,推动从"机会型开发"向"前瞻性研发"转变,增强前沿技术储备[139] 分红和回购 - 公司2024年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86,941,100.00元(含税)[7] - 公司2024年度现金分红总额280,483,350.00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0.70%[5] - 公司2024年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金额合计340,485,047.58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61.55%[5] - 公司已实施的股份回购金额为60,001,697.58元[5] - 2024年现金分红总额280,483,350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0.70%[178] - 2024年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340,485,047.58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61.55%[178][183] - 2024年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0元(含税),合计186,941,100元[178][182]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571,071,270.10元,占年均净利润的125.08%[185] - 2024年半年度已分配现金红利93,542,250元[183] 研发投入和成果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33%,同比增加0.08个百分点[28] - 研发投入1.74亿元,占营收比例6.33%,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36] - 公司本年度研发投入总额为1.74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63%,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33%(同比增加0.08个百分点)[64]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申请107项,含国外发明专利申请13项(美国10项,欧洲2项,日本1项),新增专利授权143项(发明专利83项、实用新型57项、外观设计3项)[60] - 公司累计专利申请数904项(发明专利380项、实用新型456项、外观设计25项、软件著作权40项、PCT 3项),累计专利授权数656项(发明专利185项、实用新型406项、外观设计25项)[61] - 公司在全球24个国家获得171张首次注册证书(中国2张,美国3张,欧盟6张,日本2张),在10个国家获得67张变更注册证书[62]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435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7.65%[70]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10,123.46万元,平均薪酬为23.27万元[70]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中本科占比最高,为262人,占研发人员总数的60.23%[70]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40岁占比最高,为241人,占研发人员总数的55.4%[70] - 公司研发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项,是行业内少数多次获奖的企业之一[71] 市场趋势和行业前景 -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2022年达到5122.9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到7996.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5.9%[45] - 中国一次性使用医用内镜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增至14.2亿元人民币,2030年增至93.68亿元人民币,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107.6%[50] - 全球消化内镜市场2021年价值92亿美元,预计2028年达到13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5.3%[46] - 全球肿瘤消融市场规模2024年约189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到40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13.8%[47] - 全球一次性内镜市场规模2024年为23.6亿美元,预计2033年达到110.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16.72%[50] - 中国一次性内镜市场预计从2023年2.2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8.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0.9%[50] - 全球消化内镜设备市场2024年约23-28亿美元,增速4-6%;消化内镜耗材市场约25-32亿美元,增速5-7%[46] - 预计2025年全球内镜诊疗器械市场规模为70亿美元,整体增速6%[46] - 癌症年检出数量预计2023年超过1000万例,2050年预计每年3500万例新发癌症病人[47] - 中国一次性内镜市场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107.6%,2026-2030年复合增长率45.8%[50] - 全球内镜诊疗市场中,波士顿科学市场占有率为36%,奥林巴斯为34%,库克为13%,其余企业合计为17%[52] - 一次性支气管镜全球潜在市场规模超过500万条[53]
南微医学(688029)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