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合并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0.85%[5]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1.475亿元,同比下降30.85%[2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52.64万元,同比下降248.51%[2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348.74万元,同比增长42.08%[23]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04%,同比下降10.16个百分点[23] - 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337.17万元,环比大幅下降[26]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4元/股,同比下降255.56%[23] - 公司合并实现营业收入114,751.33万元,同比下降30.85%[5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52.64万元,同比下降248.51%[5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94.06万元,同比下降268.70%[5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电网智能化产品营业收入与2023年度基本持平[5] - 电力施工服务营业收入较2023年度下滑幅度较大[5] - 公司业务分为智能电网设备制造和新能源两大板块,新能源以光储充项目EPC为主[33] - 电网智能化产品实现收入77,165.29万元,与2023年度基本持平[56] - 电力施工服务实现收入18,414.65万元,较2023年度下滑幅度较大[56] - 制造业收入占比79.63%,服务业收入占比19.68%,其他业务收入占比0.69%[66] - 电网智能化产品收入占比67.25%,同比下降4.03%[66] - 新能源储、充产品收入占比12.47%,同比下降38.28%[66] - 制造业营业收入为913,738,658.43元,毛利率20.17%,同比下降6.32%[71] - 服务业营业收入为225,816,918.48元,毛利率5.84%,同比下降66.62%[71] - 电网智能化产品营业收入为771,652,872.78元,毛利率22.85%,同比下降4.03%[71] - 光伏发电服务营业收入为27,303,711.46元,毛利率46.92%,同比下降44.86%[71]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占比45.95%,同比增长3.29%[66] - 国外地区收入占比2.54%,同比增长28.10%[66]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为527,330,311.37元,毛利率15.52%,同比增长3.29%[71][7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公司以成为国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为战略目标,重点布局智能制造核心主业和新能源发展机遇[108] - 2025年公司将加大对高电压等级产品、多场景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力度,推进生产基地数字化升级改造[110] - 公司计划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库存周转率,打造柔性化生产能力以提升生产效率[110] - 公司将继续深化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客户的合作,并重点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力基建项目[110] - 新能源业务将以"稳健经营、风险可控"为原则,优先选择优质低风险、与主业协同性强的项目[111] - 公司计划推进收购扬州华鼎电器有限公司股权,以促进产品与市场渠道的协同效应[112] - 2025年将持续推进福清生产基地数字化升级,引进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智能装备[113] 研发投入与项目进展 - 30Kwh移动式智能充电系统研发按计划推进,目标实现量产并获得经济效益[79] - 140Kwh移动式智能充电系统研发按计划推进,目标实现量产并获得经济效益[79] - 60kWh共享移动式智能充电系统(X60)研发按计划推进,目标实现量产并获得经济效益[79] - 智慧充电管理运营平台(二期研发)按计划推进,目标实现量产并获得经济效益[79] - 240kWh移动式工商储系统研发按计划推进,目标实现量产并获得经济效益[79] - 1度电便携式储能电源项目按计划推进,目标实现量产并获得经济效益[80] - 5kw光储一体机研发按计划推进,目标实现量产并获得经济效益[80] - 20kWh能源方舟项目按计划推进,目标实现量产并获得经济效益[80] - S1000-Pro2024版本智能锂电包项目按计划推进,目标实现量产并获得经济效益[80] - 50MW/100MWh储能电站监控及能量管理系统已结项[80] - 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176人增至2024年的181人,增长2.84%[82] - 研发投入金额从2023年的59,233,009.93元增至2024年的60,259,843.85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从3.57%提升至5.25%[82] - 资本化研发支出占研发投入的比例从2023年的31.60%增至2024年的41.04%[82] 子公司表现 - 公司控股子公司包括北京思拓、北京聪聪等[17]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福建中能、武昌电控等[17] - 子公司武汉市武昌电控设备2024年净利润1,210.21万元,总资产55,476.81万元,营业收入28,727.24万元[106] - 子公司中能祥瑞电力工程2024年净利润-1,765.88万元,总资产69,544.17万元,营业收入35,280.61万元[106] - 子公司北京中能思拓科技2024年净利润-847.78万元,净资产为-810.44万元[106] 市场与行业趋势 - 2024年1-12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98,5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36] - 2024年全国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88,666万千瓦,较2023年底增长27,717万千瓦,同比增长28%[43] - 2024年地面电站新增装机159.39GW,同比增长33%,占新增总装机的57%[43] - 2024年户用光伏新增装机29.55GW,同比下降32%,占新增总装机的11%[43] - 2024年工商业分布式新增装机88.63GW,同比增长68%,占新增总装机的32%[43] - 2030年实现主配微网多级协同、海量资源聚合互动、多元用户即插即用[35] - 新能源利用率目标原则上不低于90%[35] - 2024-2027年重点开展9项专项行动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调控能力[35] - 输配电设备110kV以上电压等级市场份额集中,主要由ABB、西门子及国内超大型生产企业占据[39] - 110kV及以下中低压市场容量较大,市场份额分散,竞争激烈[39] - 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140万辆,产量达到1,288.8万辆,同比增长34.4%[45] - 2024年充电设施增量达422.2万台,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为1,158.2万辆,桩车增量比为1:2.7[45]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会设董事7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124]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124]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陈添旭、陈曼虹(CHEN MANHONG)、吴昊,分别担任董事长、董事总经理、副董事长[123] - 董事长陈添旭持有公司股份90,263,520股,占总股份的39.6%[131] - 董事CHEN MANHONG持有公司股份94,228,000股,占总股份的41.3%[131] - 副董事长吴昊持有公司股份43,110,640股,占总股份的18.9%[131] - 执行总裁马郭亮增持公司股份954,600股,其中594,600股为新增股份,360,000股为减持股份[132] - 副总经理刘明强持有公司股份690,000股,较期初增加370,000股[132]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227,922,160股,期末增至228,652,160股[132] 薪酬与激励 - 公司董事、总经理CHEN MANHONG税前报酬总额为92.02万元[140] - 公司董事长陈添旭税前报酬总额为70.02万元[140] - 公司副董事长吴昊税前报酬总额为60万元[140] - 公司副总经理刘明强税前报酬总额为63.37万元[140] - 公司财务总监李华蓉税前报酬总额为55.41万元[140] - 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于春江税前报酬总额为56.64万元[140] - 公司投融资总监郑晓辉税前报酬总额为50.26万元[140] - 公司独立董事缪希仁、冯玲、房桃峻税前报酬总额均为9.6万元[140] - 公司监事余淑英、方建勇、陈伟税前报酬总额分别为10.48万元、15.7万元、26.79万元[140] - 公司执行总裁马郭亮税前报酬总额为3.5万元[140] 募集资金使用 - 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3.999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3.925亿元[95] - 截至2024年底,2022年募集资金累计使用2.127亿元,未使用余额1.881亿元,其中临时补充流动资金1.2亿元[95][96] - 2023年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4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3.948亿元[96] - 截至2024年底,2023年可转债募集资金累计使用1.290亿元,未使用余额2.686亿元,其中临时补充流动资金1.2亿元[97] - 两期募集资金合计总额8亿元,累计使用3.438亿元,未使用余额4.567亿元[95] - 2022年募集资金变更用途比例为54.20%[94] - 2023年可转债募集资金变更用途比例为32.68%[95] - 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用于智能配电生产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31,000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12,277.91万元,投资进度40.58%[98] - 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9,000万元,已全部投入,投资进度100%[98] - 2023年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用于新能源储充生产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20,000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626.56万元,投资进度3.22%[98] - 2023年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8,000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479.91万元,投资进度6.00%[98] - 2023年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12,000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11,797.45万元,投资进度98.31%[98] 风险因素 - 公司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较高,主要客户回款周期较长,可能影响资金周转效率[115][116]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风险,计划加大研发投入并加强市场开拓力度以保持竞争优势[115]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较高,已实施多种绩效激励制度以保持团队稳定[117][118] 社会责任与环境保护 - 公司及其子公司不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166] - 报告期内公司未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166] - 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包括纳税、促进就业和规范信息披露[166] - 公司于2025年4月29日披露了《202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166] - 公司参与政府组织的扶贫及救助活动,帮助内部困难员工[167] 关联交易与担保 - 关联交易中向福建中能发展租赁场地金额999.57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75.78%[182] - 关联交易中向福建中能电气租赁场地金额90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6.82%[182] - 公司及子公司2024年向关联方租赁场地支付租金1,084.50万元[192] - 报告期内审批的对外担保额度合计(A1)为7,000万元[195] - 报告期内对外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A2)为7,000万元[195] - 报告期末已审批的对外担保额度合计(A3)为7,000万元[195] - 报告期末实际对外担保余额合计(A4)为7,000万元[195] - 公司对福建中能电气有限公司的担保金额为7,000万元,担保期限为2024年9月24日至2025年9月23日[195][196] - 公司对武汉市武昌电控设备有限公司的担保金额为5,000万元,担保期限为2024年9月24日至2025年9月23日[196] - 公司对中能祥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的担保金额为10,000万元,担保期限为2023年5月15日至2025年3月14日[196]
中能电气(300062)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