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682,784.47元,未弥补亏损累计达-545,006,248.36元[5]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8.42%至17,226,735.08元,扣除非主营收入后降幅达95.45%[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97%,较2023年(-40.38%)改善26.41个百分点[2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173元/股,与扣非后每股收益持平[23]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6,114,578.33元,第二季度为6,457,085.48元,第三季度为2,415,847.72元,第四季度为2,239,223.55元[2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593,576.74元,第二季度为240,778.31元,第三季度亏损640,856.88元,第四季度亏损5,876,282.64元[26]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5,993.97元,较2023年的-593,316.65元有所改善[30] - 公司综合毛利率41.55%,较上年同期增加35.36个百分点[50]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减少88.42%,营业利润同比减亏1,566.32万元[55] - 商品流通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8.42%至17,226,735.08元,营业成本同比下降92.78%至10,068,179.07元,毛利率增加35.36个百分点至41.55%[62] - 化工产品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0.67%至13,622,171.44元,营业成本同比下降92.84%至9,977,353.38元,毛利率增加22.18个百分点至26.76%[62][64] - 农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91%至3,604,563.64元,营业成本同比下降39.95%至90,825.69元,毛利率增加3.27个百分点至97.48%[62][64] - 公司2024年利润总额为-723.53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68.28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568.88万元[157]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1,722.67万元,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收入后为652.08万元[15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对预付香港石化货款计提信用减值损失472.95万元,计提比例为14.9%,较上年同期减少1,781.07万元[24] - 税金及附加同比下降52.02%至201,781.29元,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1.35%至1,626,491.05元[74]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5.57%至5,353,629.50元,财务费用同比增长0.39%至1,901,223.99元[74] - 收到的税费返还同比下降100%至0元,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下降83.87%至438,308.07元[75] 经营活动现金流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负转正,2024年为9,179,255.99元(2023年为-21,465,525.48元)[2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为1,017,744.65元,第二季度为18,422,542.31元,第三季度为-14,063,108.86元,第四季度为3,802,077.89元[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由负转正至917.93万元[55] 业务线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中仅6,520,795.59元来自主营业务(占比37.85%)[22]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主要因化工产品塑料粒子业务受香港石化清盘影响,以及收入确认方式改为净额法[24] - 公司新增供应商2家、新增客户9家,拓展了农产品、化工产品等业务[32] - 公司重构供应链协同平台,优化了采购、仓储端的应变能力和产品调配能力[34] - 公司化工产品采购量同比降低46.68%,销售量同比减少46.72%[50] - 农产品采购量同比增加40.79%,销售量同比增加107.36%[50] - 化工产品采购量同比下降46.68%至9,632.20吨,销售量同比下降46.72%至10,451.90吨,库存量同比下降31.14%至1,812.49吨[65] - 农产品采购量同比增长40.79%至57,660.00吨,销售量同比增长107.36%至55,810.00吨,库存量同比增长13.18%至15,890.00吨[65]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1,114.42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64.58%,其中新增客户3名[69][7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29,691.69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94.47%,其中新增供应商1名[71][73]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7,226,735.08元,全部来源于商品贸易[19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通过业务转型重点布局花卉等高原特色农产品,构建高附加值产业链以提升盈利水平[90] - 公司将推进南京斯威特集团债权公开挂牌转让程序,并处理香港石化相关债权债务以改善财务结构[91] - 公司现有业务毛利率较低,主要风险包括经济周期波动、经营信用风险及退市风险[92][93] - 公司将对供应商和客户实施信用评估及应收账款管理以降低违约风险[94] - 公司计划通过优化资金池管理及超预算支出多级审核制度提升资本运营效率[91] - 公司因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触及退市风险警示(*ST)条件[157] - 公司拟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力争撤销退市风险警示[158] 控股股东及关联方资金占用 - 公司存在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7] - 报告期内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期末余额为3.486亿元人民币,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921.63%[150] - 南京斯威特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历史遗留资金占用余额为3.466亿元人民币[150] - 南京口岸进出口有限公司历史遗留资金占用余额为200万元人民币[150] - 公司拟通过债权转让方式解决历史遗留资金占用问题,但具体偿还金额和时间尚未确定[150][151] - 公司已聘请中介机构对相关债权及债务进行审计、评估和尽职调查[151] 内部控制及审计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9] - 公司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导致2023年至2024年多期财务报告出现错报[133] - 公司已完成内部控制缺陷整改,并于2025年1月对相关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及追溯调整[134] - 公司2024年10月成立整改工作组,制定三级整改机制并明确整改任务清单[135] - 公司贸易业务收入确认方法不当导致财务报告错报,营业收入错报金额大于1%[135] - 公司对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2023年第一季度、2024年半年度、2024年第三季度相关报告中的存货、其他流动资产、营业收入及营业成本等科目进行追溯调整[135] - 公司2024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137] - 公司于2025年1月25日披露了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公告,涉及2023年第三季度至2024年第三季度多期定期报告[114] - 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25年3月25日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因多期财务数据不准确且调整金额占比较高[114] 股东及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昆明交投转让39,486,311股(占总股本12.01%)予滇域控股,转让价格为4.38元/股[176] - 公司第一大股东昆明交投持股39,486,311股(12.01%),第二大股东昆明产投持股20,785,371股(6.32%)[177]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2,917户,年度报告披露前上一月末为12,449户[182] - 前十名股东中昆明交投持股39,486,311股(12.01%),昆明产投持股20,785,371股(6.32%)[184] - 股东孙伟减持4,540,000股,期末持股7,840,000股(2.38%)[184] - 股东罗瑞云增持3,631,700股,期末持股5,931,700股(1.80%)[184] - 墨江县昌宏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持股5,916,549股(1.80%)[184] - 股东吴鸣霄持股10,490,000股(3.19%),全部为限售股[184] - 吴鸣霄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10,490,000股[186] - 史佩欣与昆明交投支付对价人民币8,485.00万元用于解决股权分置改革遗留问题[186] - 吴鸣霄需按持股比例支付1,351.1329万元补偿金[186] 行业及市场趋势 - 2024年中国农产品供应链市场规模预计达3.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9] - 2024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约3,000亿元,同比增长15%,冷藏车保有量增长10%,冷库容量增长8%[40] - 2024年中国化工贸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预计实现9.8万亿元,同比增幅4.5%[42] - 2024年中国化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4,000亿美元,同比增长6.2%,占全国货物贸易总额5.3%[42] - 2024年中国塑料粒子贸易总量预计突破1,800万吨,市场规模约2,200亿元,出口量首超进口达920万吨(同比+8%)[43][44] - 2024年中国钛白粉行业产量预计达450万吨,同比增长5%,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5%[45] - 2024年中国可降解塑料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0亿元[45] - 2024年新能源材料出口额同比增幅达23%,生物基化学品出口增长18%[42] - 2024年智慧农业相关项目投资增长率达20%[40] - 2024年绿色农产品认证数量增长15%,绿色包装材料使用率提高10%[40] - 钛白粉市场需求结构性分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需求增长超20%[46] - 硫酸法工艺占比下降至65%,氯化法产能占比提升至35%,能耗降低30%以上[46] - 2024年钛白粉出口量预计达160万吨,高端化产品出口占比提升至40%[47] - 钛精矿自给率提升至55%,但高端氯化法原料仍依赖进口[47] - 钛白粉年均价格维持在1.6-1.8万元/吨区间[47]
上海科技(600608)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