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2.09亿元,同比增长19.89%[2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94万元,同比下降76.66%[2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39万元,同比增长297.10%[22]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4元/股,同比下降76.27%[22]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12%,同比下降7.57个百分点[22] - 2024年研发投入11,331.56万元,同比增长29.63%[87]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913.6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89%[87]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总额为12.09亿元,同比增长19.89%[91]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激增297.10%,达58,390,087.32元,主要因收款增加[10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减少69.31%,为57,812,967.20元,现金流改善显著[10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69.40%,主要因军工电源产业化及西安研发中心项目投资基本完成[107]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9.71%,主要因偿还银行借款及现金分红增加[10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增长137.36%,原因同投资活动现金流改善[107] - 资产减值损失达-24,466,183.31元,占利润总额-131.03%,主因商誉及存货跌价计提[108] - 其他收益22,758,218.81元(占利润121.89%),主要来自政府补助[11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新能源汽车行业收入8.52亿元,占总收入70.45%,同比增长24.10%[91] - 充换电站充电电源产品收入7.83亿元,占总收入64.78%,同比增长20.40%[91] - 航空航天等行业收入1.04亿元,同比下降16.24%,但毛利率仍保持51.06%[94] - 电力行业毛利率36.92%,同比下降1.73个百分点[94] - 新能源汽车行业销售量40.22万台,同比增长37.77%,生产量39.74万台,同比增长35.01%[95] - 新能源汽车行业营业成本6.61亿元,同比增长34.30%,其中原材料成本占比89.39%[98] - 充换电站充电电源原材料成本同比增长29.58%,达552,868,181.25元,占营业成本比重89.65%[99] - 电力操作电源人工工资同比增长38.13%,达15,673,489.09元,占营业成本比重11.77%[99] - 定制类电源及检测业务原材料成本同比下降19.86%,为37,209,375.79元,占营业成本比重73.09%[99] - 公司产品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和航空航天三大战略方向均衡发展[81]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大区收入5.23亿元,同比增长69.07%,占总收入比重从30.66%提升至43.23%[91] - 境外市场收入6487.68万元,同比增长19.13%,毛利率51.53%[94] 成本和费用 - 公司产品毛利率下降,行业竞争加剧[5] - 公司加强研发和营销投入,推行股权激励,相关费用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5] - 公司推行股权激励计划,相关费用增加对净利润产生影响[5]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2.03%,达86,477,261.85元,主要因子公司新厂投入使用及股权激励费用增加[10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8.42%,达113,315,631.02元,占营业收入比例9.37%[104][105] - 公司面临毛利率下降、应收账款增长、存货增长及商誉减值等风险[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持续关注新赛道,构建技术协同、客户协同、供应链协同的生态化业务矩阵[7] - 公司提高营销服务能力,实现客户需求精准触达,增强用户黏性[7] - 公司主营业务和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持续经营能力无重大风险[5] - 公司通过精益化生产管理和多元化采购管理降低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平[6] - 公司致力于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和航空航天三大战略方向实现"均衡发展、相互支撑"[136] - 公司计划通过技术突破、制造赋能、组织进化、创新迭代的增强回路提升系统竞争力[137] - 公司面临航空航天特种电源产品毛利率下滑的风险[141] - 公司需计提商誉减值金额1,551.71万元[143] 研发和技术 - 公司技术研发人员531人,占员工总人数的32.34%,累计获得专利247项、软件著作权69项[80] - 公司2022年、2023年及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5685.71万元、8741.66万元、11331.5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8.90%、8.67%、9.37%[80] - 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研发平台综合实力显著提升[81] - 推出太行系列40kW充电模块,采用碳化硅器件提升效率[87] - 8-13kW车用温控集成控制器批产[87] - 新型电源系统在数据中心HVDC领域增量显著[87] - 双向直流转换电源成功量产[87] - 40kW太行充电模块峰值输出效率≥97.2%[58] - 主力产品可在-40℃至60℃之间保持功率输出不降额[60] - 太行系列产品噪音可低至55dB[60] - 公司推出30kW单向DC-DC充电模块和40kW液冷充电模块[58] 股权激励和员工 - 公司推行股权激励计划,相关费用增加对净利润产生影响[5] - 向123名股权激励对象归属限制性股票69.685万股[90] - 向211名激励对象授予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405.87万股[90]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及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限制性股票69.685万股,占归属前股本总额的0.40%[193] - 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211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405.87万股,授予价格为6.79元/股[198] - 报告期末公司在职员工总数为1,642人,其中母公司1,118人,主要子公司524人[180] - 公司员工专业构成:生产人员691人,销售人员187人,技术人员531人,财务人员24人,行政人员209人[181]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硕士及以上87人,本科685人,大专477人,大专以下393人[181]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西安霍威电源有限公司净利润亏损590.28万元[134] - 子公司河北通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亏损1,346.39万元[134] - 子公司陕西通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47.67万元[134] 行业和市场趋势 - 2024年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422.2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为85.3万台,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336.8万台[33] - 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158.2万辆,桩车增量比为1:2.7[33]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281.8万台,同比增加49.1%[33] - 2024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较2023年提高9.3%[35] - 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8.9%[35] - 2024年交通运输部计划新增公路服务区充电桩3,000个、充电停车位5,000个[33] - 特斯拉计划2024年投资超过5亿美元扩建超级充电站网络[35] - 美国政府计划拨款5.21亿美元建设超过9,200个电动汽车充电桩[35] - 波兰政府获欧盟拨款100亿兹罗提用于大功率充电站网络等计划[35] - 乌兹别克斯坦政府计划到2025年底增设3.24万个充电桩[35] - 壳牌计划到2030年将全球公共充电终端数量从5.4万增至20万[36] - 中国石油充电设备采购项目预计采购金额为7亿元[36] - 理想汽车未来几年将投入60亿元建设超过5,000个直营5C超充站[36] - 2023年新能源重卡销量达34,560辆,同比增长35.65%[39] - 2024年新能源重卡销量达82,723辆,同比增长139.36%[39] - 新能源重卡2021年至2024年销量复合增速为67.48%[39] - 2024年国家电网投资首次超过6,000亿元[41] - 2025年国家电网预计全年电网投资超过6,500亿元[41] - 截至2024年底新能源重卡保有量约为12万辆,渗透率不足15%[40] - 新能源重卡报废更新补贴政策中,平均每辆车补贴最高达8万元[39] - 2024年国家电网投资首次超过6,0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2%[45] - 2025年国家电网计划投资超过6,500亿元人民币[45] - 2024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8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49] - 预计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10.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49] - 2024年阿里巴巴资本开支725.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7.04%[48] - 2024年腾讯资本开支76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1.27%[48] - 2024年字节跳动资本开支800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AI和数据中心建设[48]
通合科技(300491)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