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晨曦航空(300581) - 2024 Q4 - 年度财报
晨曦航空晨曦航空(SZ:300581)2025-04-28 12:2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4,052.7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9.78%[6] - 营业利润-2,873.1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05.68%[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58.5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62.01%[6]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405亿元,同比下降39.78%[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58.51万元,同比下降562.01%[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857.04万元,同比下降1707.93%[26] - 公司营业收入14,052.7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9.78%[59] - 营业利润-2,873.1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05.68%[5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58.5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62.01%[60]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140,527,705.36元,同比下降39.78%[6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866.17万元,增幅38.85%[6] - 与政府补助相关的其他收益较上年同期下降386.47万元,降幅69.63%[6] - 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度减少40.08%[6] -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38.85%,达到30,955,454.00元[7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023年的9.55%上升至2024年的22.03%[76] - 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866.17万元,增幅38.85%[60] 各业务线表现 - 航空惯性导航产品收入整体较上年同期下降43.80%[60] - 航空发动机电子产品收入较上年同期上升18.68%[61] - 专业技术服务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719.52万元,降幅87.68%[61] - 其他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1,773.69万元,降幅49.24%[61] - 航空机电产品收入121,230,416.04元,占总收入86.27%,同比下降35.90%[65] - 光纤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收入44,948,318.48元,占总收入31.99%,同比下降48.48%[65] - 激光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收入27,184,434.46元,占总收入19.34%,同比增长39.38%[65] - 航空发动机参数采集器收入13,300,860.31元,占总收入9.46%,同比增长20.84%[65] - 航空惯性导航产品中激光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768.01万元,增幅39.38%[60] 各地区表现 - 东北地区收入48,839,184.99元,占总收入34.75%,同比下降46.80%[67] 客户集中度 - 2024年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比合计为77.22%,其中第一大客户占比31.41%[13]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比分别为73.53%、71.91%、77.22%[13]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108,511,744.07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77.22%[72] - 第一名客户销售额44,143,716.71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31.41%[72] - 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比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为73.53%、71.91%、77.22%,其中第一大客户占比分别为23.64%、36.20%、31.41%[116]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10.58万元,同比改善43.68%[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43.68%,为-48,105,835.77元[7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下降181.92%,为-94,421,873.47元[7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同比增加753.73%,达到7,408,288.85元[7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下降617.42%,为-149,935,998.09元[78] - 公司报告期内经营性现金流为负值[173] 资产和负债 - 货币资金从年初的232,648,245.87元降至83,962,247.78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1.48%,主要因直升机研发投入和购买理财产品[8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达70,145,845.89元,占总资产5.76%,主要因子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85] - 存货从年初的314,411,696.01元增至338,883,333.03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99%[84] - 合同负债从年初的3,601,886.80元增至11,650,597.87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0.68%[85] - 递延所得税资产从年初的15,415,519.90元增至18,940,011.39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0.33%[85] - 在建工程从年初的10,461,542.03元增至11,466,025.68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0.11%[84] 研发投入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减少12.10%,从347人降至305人[7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聚焦航空电子、航空动力及航空器三大业务方向,持续提升技术竞争力[105] - 公司计划巩固惯性导航技术优势,发展智能自主导航系统及高精度综合导航系统[106] - 公司将在航空发动机电子领域发展直升机动力系统状态采集、监控和挖掘技术[107] - 公司计划以导航控制、通讯探测和微电子技术为基础,发展专用微电子及无人机系统技术[107] - 公司市场开拓规划包括提升已有技术产品市场占有率并向全军兵种及通用航空领域拓展业务[108] - 公司计划围绕航空惯性导航技术开发中高精度智能化产品,并同步建设实验室及扩能导航产品生产线[110] - 公司将持续投资"直升机研发中心项目",建立科研生产环境和供应链体系[113] - 公司计划优化涡流发动机喷嘴产品的生产工艺和全自动化验收技术,并扩大销售规模[111] - 公司计划通过微电子技术升级现有航空电子平台,实现集成化和小型化[110] - 公司计划建立全国服务网络,提升售后配套能力以增强客户黏性[109]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人才瓶颈,需持续吸引和培养管理、商务及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112] - 公司产品及主要部件存在暂定价格与军方最终审定价格差异的风险,可能导致收入、成本波动[116] - 公司客户集中度高,主要依赖军方采购,订单执行周期长且存在波动性[115] - 公司需防范国家秘密泄密及技术泄密风险,否则可能丧失保密资质[114]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设7名董事(含3名独立董事),监事会设3名监事(含1名职工代表监事)[121][122] - 公司未受控股股东资金占用或担保影响,保持业务、资产、人员、机构、财务独立[121][124] - 公司治理符合《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法规要求,无重大差异[120][123] - 公司指定5家媒体及巨潮资讯网为信息披露渠道[122] - 报告期内公司未因内控问题受证监会或交易所处罚[122] 高管变动 - 董事长吴星宇(34岁)任期从2023年1月19日至2027年10月14日,持股数为0股[127] - 副董事长吴坚(60岁)任期从2023年1月19日至2027年10月14日,持股数为0股[127] - 执行总经理赵战平(62岁)于2024年10月13日离任,持股数为0股[127] - 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刘蓉(49岁)任期从2012年8月29日至2027年10月14日,持股数为0股[127] - 董事安平(62岁)任期从2024年10月14日至2027年10月14日,持股数为0股[127] - 独立董事李富有(72岁)于2024年10月13日离任,持股数为0股[127] - 独立董事薛小荣(69岁)于2024年10月13日离任,持股数为0股[127] - 独立董事杨嵘(64岁)于2024年10月13日离任,持股数为0股[127] - 独立董事邵芳(68岁)任期从2024年10月14日至2027年10月14日,持股数为0股[127] - 公司于2024年10月14日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新一届董事会成员包括4名非独立董事和3名独立董事[130] - 葛敏先生于2024年10月13日离任副总经理职位[129] - 刘明先生现任总经理职位,持有0股公司股份[129] - 安子庭先生现任南京分公司总经理职位,持有0股公司股份[129] - 张兰平女士兼任质量总监职位,持有0股公司股份[129] - 冯阿龙先生现任副总经理职位,持有0股公司股份[129] - 赵科峰先生现任副总经理职位,持有0股公司股份[129] - 陈东先生现任副总经理职位,持有0股公司股份[129] - 张军妮女士现任董事会秘书职位,持有0股公司股份[129] - 公司选举吴星宇为董事长,吴坚为副董事长[131] - 公司聘任刘蓉为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131] - 公司选举郝琳娜为监事会主席,韩笑为职工代表监事[132] - 公司董事赵战平、李富有、薛小荣、杨嵘因换届离任[133] - 公司监事张冬、吉连、郭晓红因换届离任[133] - 公司副总经理葛敏因换届离任,刘宜临因个人原因离任[133] 子公司表现 - 南京晨曦航空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为275,183,720.91元,净资产为39,034,663.50元,营业收入为938,225.81元,营业利润为21,747,904.72元,净利润为21,690,715.25元[103] - 湖南科泰威航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资产为477,728.00元,净资产为476,227.52元,营业利润为-857,015.64元,净利润为-856,957.19元[103] - 公司注销湖南科泰威航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和管控能力[103] - 公司持有南京晨曦航空动力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业务涵盖航空器零件研发、生产、销售及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等[103] - 公司持有湖南科泰威航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100%股权,业务包括航空器零件研发、制造及信息系统集成服务[103]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12,980.72万元(含利息)[94] - 公司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7,000万元[94]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5,000万元尚未到期[94] - 剩余980.72万元(含利息)募集资金全部存放于募集资金监管账户[94] - 实际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249,999,997.83元[94] - 扣除保荐、承销费用4,499,999.96元(含税)后,实际收到募集资金245,499,997.87元[94] - 扣除律师费和审计费用1,450,000.00元(含税),再加上发行费用中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336,792.46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244,386,790.33元[94] - 募集资金到位情况已经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审验并出具验资报告[94] - 公司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总数量14,425,851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发行价格17.33元[94] - 直升机研发中心项目承诺投资金额为24.43百万[97] - 直升机研发中心项目实际投入金额为3.773百万,占承诺金额的12.17%[97] - 超募资金投向金额为0,未使用超募资金[97] - 公司已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合计25,215,019.74元[97]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未达到计划进度或预计收益的情况不适用[97] - 项目可行性未发生重大变化[97] - 超募资金的金额、用途及使用进展情况不适用[97]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变更情况不适用[97]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式调整情况不适用[97] - 公司使用不超过5,000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为12个月[98] - 2023年7月10日公司已将5,000万元募集资金全部归还至专用账户[98] - 2024年7月22日公司再次将5,000万元募集资金全部归还至专用账户[9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12,980.72万元(含利息)[98] - 其中7,000万元用于现金管理,5,000万元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98] - 剩余980.72万元(含利息)存放于募集资金监管账户[98] 股东承诺 - 公司实际控制人吴坚及控股股东汇聚科技承诺全额补偿因员工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问题导致的损失[185] - 西安晨曦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诺严格履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的所有公开承诺事项[185] - 若未能履行承诺,公司将公开说明原因并道歉,且不得进行公开再融资[185] - 未履行承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将调减或停发薪酬或津贴[185] - 控股股东汇聚科技若未履行承诺,将不得转让公司股份(特定情形除外)[186] - 汇聚科技若因未履行承诺获得收益,需在五个工作日内将收益支付给公司[186] - 未履行承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公司将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186] - 公司发行前持股5%以上股东航天星控、高文舍未能履行减持意向承诺[187] - 未履行减持承诺的股东需将转让股份收益归公司所有[187] - 未履行减持承诺的股东持有的公司股份6个月内不得减持[187]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承诺严格履行保密义务[187] - 实际控制人吴坚先生2014年7月25日出具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函[187] - 承诺人及其控制的企业不从事与公司相同或相似的业务[188] - 如存在同业竞争,承诺人将转让或终止相关业务[188] - 承诺人及其实际控制的股东在审议同业竞争时回避表决[188] - 控股股东汇聚科技、股东航天星控和高文舍承诺避免同业竞争[188] - 诺舍于2014年7月25日出具《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函》,承诺不从事与公司相竞争的业务[189] - 北京航天星控、西安汇聚科技等股东承诺严格遵循关联交易回避表决及市场定价原则[189] - 西安晨曦航空承诺不存在保底保收益或向认购方提供财务资助的情形[190] - 控股股东西安汇聚科技及实控人吴坚承诺不干预公司经营且不侵占公司利益[190] - 公司董事及高管承诺职务消费约束,薪酬制度与填补回报措施挂钩[191] - 公司股权激励行权条件将与填补即期回报措施执行情况挂钩[191] - 承诺人若违反同业竞争承诺将依法承担赔偿责任[189] - 关联交易需经审计评估后按公允价格优先转让给公司[189] - 截至报告期末所有承诺均未出现违反现象[190][191] - 填补回报措施相关责任主体承诺不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权益[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