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077亿元,同比下降20.13%[2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89万元,同比下降194.36%[2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43亿元,同比下降2,198.11%[26]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96%,同比下降2.25个百分点[26]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595万元,同比下降124.33%[26]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1元,同比下降184.62%[26] - 2024年毛利率为48.19%,同比下降1.16%[118] - 2024年研发费用为2,353.38万元,同比下降11.61%[125] - 信用减值损失达26,512,290.85元,占利润总额的169.91%[13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56.78%,从2023年的159,076,180.46元降至2024年的68,760,483.68元[129]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07,739,130.23元,同比下降20.13%[115]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89.00万元,同比下降194.36%[113]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6074万元,占全年收入的56.38%[29] - 军车人机环系统内饰产品收入为83,873,250.71元,占营业收入77.85%,同比下降31.76%[115] - 军车配套装备产品收入为21,447,797.43元,占营业收入19.91%,同比增长79.73%[11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4年直接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比重为45.34%,同比下降8.82个百分点;其他费用占比41.81%,同比上升9.77个百分点[122] - 销售费用同比大幅增长43.94%至218.37万元,主要因客户拓展费用增加[125]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10.01%至-422.86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增加[125]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1.61%至2,353.38万元[12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军用车辆人机环系统内饰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70%以上[58] - 公司产品应用于装甲侦察车、装甲指挥车、坦克、步兵战车等军用装备[55] - 公司军用车辆人机环系统内饰产品已应用于轮式和履带车辆,并在不同作战用途中列装部队[59] - 公司弹药装备产品主要包括复合材料弹药箱,应用于装甲战斗车辆,具有轻量化和抗冲击性特点[61] - 公司军用车辆辅助装备产品包括复合材料油箱、发动机防雨罩、轮式车挡泥板和坦克隔热板等,应用于装甲战斗车辆和装甲保障车辆[63] - 公司军用车辆通信装备产品包括复合材料天线罩和反射面,新一代耐冲击天线罩抗冲击强度是普通天线罩的3倍[64] - 公司无人机产品包括多旋翼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复合翼无人机和折叠翼无人机,适用于警用、应急救援和消防等领域[66][67][69] 各地区表现 - 华北地区收入为51,120,005.66元,占营业收入47.45%,同比下降48.23%[115] - 华东地区收入为32,614,726.05元,占营业收入30.27%,同比增长66.31%[11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核心竞争力保持稳定[9] - 公司所处行业不存在产能过剩、持续衰退或技术替代等情形[9] - 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重大风险[10] - 公司未来三年计划加强研发,提升军用车辆装备领域新技术[158] - 公司未来可能因军方审价导致销售收入和利润出现波动[163] - 公司营业收入可能因军方需求变化而出现较大波动[164] - 公司在复合材料人机环系统内饰领域有技术积累和先发优势,但面临军民融合政策下民营复材制造企业和社会资本的竞争加剧[165] - 军品装备迭代速度加快,单一定型产品服役周期缩短,公司需通过早期科研项目获取新订单以避免未来订单量减少[166] 合同与订单 - 公司与国内某军品总装企业签署的1.11亿元重大合同,已完成交付及验收产品的比例仅占合同总金额的10%[6] - 该1.11亿元订单预计于2025年完成验收[6] - 公司签订的重大合同总金额为11,070.64万元,本期确认销售收入1,068.97万元,待履行金额9,862.71万元[120] 研发与创新 - 主要研发项目NLD21001旨在完成碳纤维弹托产品,预计为公司带来新增长点[126] - 军用多旋翼无人机项目NLD24047处于样件阶段,目标拓展产品线[126] - 方舱车集成项目NLD24026旨在提升公司方舱产品的市场影响力[126] - 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45人减少至2024年的42人,同比下降6.67%[127] - 研发投入金额从2023年的26,625,440.51元降至2024年的23,533,834.52元,但占营业收入比例从19.74%上升至21.84%[127] 资产与负债 - 2024年末资产总额为12.38亿元,同比下降6.33%[26]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从2024年初的30.20%降至2024年末的11.74%,减少18.46个百分点[134]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从2024年初的23.40%上升至2024年末的28.70%,增加5.30个百分点[134] - 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从2024年初的6.88%大幅上升至2024年末的27.61%,增加20.73个百分点[134] - 在建工程占总资产比例从2024年初的18.31%降至2024年末的0.37%,减少17.94个百分点[13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255,863,674.16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为2,504,077.88元[136]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为15,424,880.27元,本期购买金额为16,606,480.27元,出售金额为5,221,600.00元[136] - 受限货币资金合计24,103,646.13元,包括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17,972,571.07元和保函保证金261,271.59元[137] 投资与募集资金 - 报告期投资额为15,497,166.02元,较上年同期79,414,545.73元下降80.49%[139] - 对西安东锐航空科技增资4,754,716.98元,持股比例19%,本期投资盈亏为36,641.69元[140] - 军民融合复合材料产业基地项目累计投入324,982,360.62元,项目进度99%[142] - 该项目拟投资总额50,172.86万元,累计投资占拟投资总额比例75.60%[142] - 2023年募集资金净额77,587.06万元,已累计使用61,530.54万元,使用比例79.31%[146]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16,056.52万元,存放于公司募集资金专户[146]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1700万股,每股发行价50.00元,募集资金总额85000.00万元[147] - 扣除发行费用7412.94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77587.06万元[1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累计投入61530.54万元,未使用金额为16056.52万元[148] - 军民融合复合材料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50172.86万元,累计投入37930.54万元,投资进度75.60%[148]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8000万元,累计投入18000万元,投资进度100.00%[148] - 超募资金投向暂未确定部分承诺投资总额9414.2万元,调整后投资总额3814.2万元,累计投入0万元[148] - 公司使用不超过人民币50,000.00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期限12个月[150] - 公司使用不超过人民币30,000.00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期限12个月[15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结构性存款余额为12,400.00万元,定期存款余额为4,000.00万元[150] - 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500.31万元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中[150] 行业与市场 - 2023年我国国防支出达到15,536.78亿元,2024年预算为16,652.08亿元,2025年预算增长7.2%至17,846.65亿元[41] - 我国国防支出从2012年的6,691.92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10,432.37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41] - 军工行业分为陆军装备、海军装备、航空装备、航天装备、电子科技和核装备六大领域[36] - 军工行业需求端主要来自国家(军方)采购,具有高度稳定性和计划性[37][39] - 军工产品研发周期长,需经历立项、研发、测试、试验、设计定型和小批量试产等多个环节[40] - 军工行业准入要求高,需通过保密资格、国军标质量认证等资质认证[38][39] - 军工产品具有定制性特征,强调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等特殊需求[39] - 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复合材料合计占整个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的90%,其中玻璃纤维占84%,碳纤维占6%[47] - 碳纤维与陶瓷复合装甲可使战车减重20%-30%[49] - 碳纤维防弹衣和头盔重量较传统凯夫拉材料降低15%[49] - 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比传统金属轻30%-50%[49] - 碳纤维弹体使导弹射程增加20%-30%[49] 公司治理与股东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独立董事,下设4个专门委员会确保有效运作[175] - 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包括1名职工代表监事,监督公司财务和重大决策[177] - 公司通过巨潮资讯网和指定报刊披露信息,保障投资者知情权与参与权[178] - 公司资产独立完整,拥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土地、房屋、设备及无形资产所有权[181] - 公司财务独立,设有独立财务部门、会计核算体系和银行账户[183] - 公司业务独立,与控股股东无同业竞争或显失公平关联交易[185] - 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75.16%[187] - 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75.33%[187] - 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75.36%[187] - 董事长兼总经理陈跃持股从50,218,000股增至70,305,200股,增幅40%[188] - 董事兼副总经理相华持股从224,400股增至314,160股,增幅40%[188] - 财务总监孟海峰持股从331,500股增至464,100股,增幅40%[188] - 监事会主席张尊宇持股从209,100股增至292,740股,增幅40%[188]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合计持股从50,983,000股增至71,376,200股,增幅40%[188] 人事变动 - 程艾琳于2024年1月16日辞去副总经理职务[191] - 郝政伟于2024年1月16日被补选为副总经理[191] - 张尊宇于2024年5月13日辞去第二届监事会非职工代表监事及监事会主席职务[191] - 赵文欣于2024年5月13日被补选为第二届监事会非职工代表监事[191] - 程慧敏于2024年5月13日被补选为第二届监事会监事会主席[191] - 陈跃自2020年5月起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2] - 相华现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192] - 孟海峰现任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193] - 邓丹自2024年10月起任西安东锐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现任公司董事、营销中心副总监[194] - 赵彤现任公司独立董事,同时担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极端环境高分子材料实验室课题组长[195]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2] - 公司股票简称为北方长龙,股票代码为301357[22] - 公司注册地址为陕西省西安市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航腾路589号军民融合复合材料产业园电子装配大楼三层301室[22]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陈跃[22]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孟海峰,证券事务代表为仇昊[23] - 公司信息披露媒体包括证券日报、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及巨潮资讯网[24]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陕西省西安市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航腾路589号军民融合复合材料产业园电子装配大楼三层[24]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办公地址为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61号四楼[25] - 公司主要产品为树脂基复合材料,应用于军用车辆[20] - 公司注册地址历史变更情况显示2023年10月最新变更为现地址[22] - 公司电子信箱为nld@longdragon.com.cn[22] - 公司未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168][169] - 公司未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170] - 2024年5月22日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与投资者交流2023年度经营情况[167]
北方长龙(301357)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