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王生物(000078) - 2024 Q4 - 年度财报
海王生物海王生物(SZ:000078)2025-04-28 11:4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303.17亿元,同比下降16.75%[19]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93亿元,同比减亏29.38%[19]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54万元,同比改善109.64%[19]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0.71%,同比下降6.77个百分点[19]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57.65亿元,净利润为-12.40亿元,为全年亏损主要来源[24]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453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3486万元和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3823万元[26][27]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03.17亿元,同比下降16.75%[7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3年的-410,189,287.80元改善到2024年的39,539,808.26元,同比增长109.64%[86][8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3年的724,841,709.35元下降到2024年的236,553,059.02元,同比减少67.36%[87] - 资产减值金额达518,749,186.80元,占利润总额的47.96%,主要系商誉减值[8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自1998年上市以来主营业务包括医药制造和医药商业[18]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约303.17亿元,同比下降16.75%,其中医药商业收入约296.45亿元,医药工业收入约5.69亿元[43] - 公司医疗器械流通业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约95.88亿元[45] - 医药商业流通收入占比66.15%,达200.57亿元,同比下降14.89%[71] - 医疗器械收入占比31.63%,为95.88亿元,同比下降21.27%[71] - 保健品及食品收入同比增长34.20%,达1.23亿元[71] - 报告期内医药工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约5.69亿元[53] - 医药商业流通毛利率微降0.44个百分点至8.54%[73] - 医疗器械毛利率小幅上升0.24个百分点至9.43%[73] - 医药制造毛利率下降12.68个百分点至38.89%[73] - 公司产品毛利率下降15.43个百分点至37.41%[73]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占比54.76%,为166.03亿元,同比下降11.23%[71] 成本和费用 - 医药商业流通采购成本同比下降14.48%,2024年为183.45亿元,占营业成本66.84%[76] - 医疗器械采购成本同比下降21.48%,2024年为86.85亿元,占营业成本31.64%[76] - 医药制造成本同比上升18.91%,2024年为2.72亿元,占营业成本0.99%[76] - 保健品、食品生产成本同比大幅增长124.14%,2024年为0.84亿元,主要因海王金樽产品销售规模增加[76][77]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4.43%,2024年为11.90亿元[82]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0.80%,2024年为0.38亿元[8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战略性放弃部分低效、低毛利率业务,优化子公司运营效率[43]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战略聚焦医疗器械资源整合,以上海、山东、河南区域集团为核心构建高值耗材、设备代理及骨科耗材差异化布局[102] - 加速国产替代化进程,通过引进外资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推动"研发-制造-销售"全产业链转型[103] - 重点拓展SPD定制化解决方案,已在潍坊、枣庄等地落地项目,集成UDI追溯等智能工具提升医院耗材管理效率[104] - 2025年推进工商联动战略,聚焦黄金单品打造,形成"需求洞察-柔性生产-精准投放"全链条响应机制[105] - 山东银河智慧医药物流项目升级物流体系,目标覆盖华东、华北并辐射全国,提升智能化水平[106] - 计划完成NEP018项目国内临床试验申请,推进HW130项目IIa期临床准备,开展2个1类化学创新药筛选[109] - 严控三项费用率下降,通过减员提效、仓储优化及采购端管理提升销售毛利率[108] - 财务数字化建设实现子公司财务共享全覆盖,扩展至业财、预算等领域以强化资金监管[107] - 公司计划通过工商联动提升工业板块效益,打造核心单品并优化产能以降低单位成本[110][111] - 医药流通业务将压缩低毛利药品规模,重点发展高附加值医疗器械代理业务,目标实现销售规模和经营性利润双增长[112] - 公司以山东、河南、上海为核心区域,提升集采品种配送渗透率,扩大集采品种占比[112] - 医疗器械业务将通过资源整合构建统一平台,强化采购-配送-服务一体化体系[113] - 资金管理遵循"保证核心、优化支持、整合上量"原则,优先支持医疗器械和高盈利子公司[114] - 严控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三项核心指标,试点销售管理费用占毛利额比率考核[114][115] - 深化超期应收账款治理,制定一年期以上账款压缩目标并分级考核[115] - 计划剥离非核心资产及低效业务,释放资金用于医疗器械和工业制造等高毛利领域[119] - 公司2025年将重点压缩一年期以上应收账款,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并制定奖惩办法[125] 研发和创新 - 公司共有5个品种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包括碳酸氢钠片、诺氟沙星胶囊等,另有维生素B6片已获补充申请批件[52] - 研发技术团队共有228人,已完成课题研究、出站博士后30多名,拥有60余项发明专利[55] - 创新药HW130注射液完成I期临床研究,NEP018进入国内临床技术审评阶段[55][56] - 主要研发项目HW130已完成高剂量多次给药药代动力学测试,为后续临床开发奠定基础[83]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166人增加到2024年的227人,同比增长36.75%[84] - 研发投入金额从2023年的62,595,703.53元减少到2024年的57,516,120.20元,同比下降8.11%[85]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例从2023年的23.42%上升到2024年的33.99%,增加10.57个百分点[85] 资产和负债 - 2024年末总资产为287.98亿元,同比下降10.85%[19]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7.95亿元,同比下降40.22%[19]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从2023年的10.77%上升到2024年的12.00%,增加1.23个百分点[90] - 短期借款占总资产比例从2023年的33.53%上升到2024年的34.81%,增加1.28个百分点[9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125,433,276.07元,较期初减少68,981,523.99元[92] - 金融负债从期初的123,051,242.24元减少到期末的72,709,111.74元,主要系支付了待付股权款[92] - 受限资产总额达81.39亿元,其中货币资金受限21.37亿元(含票据保证金19.35亿元、履约保证金1.61亿元),应收账款质押48.86亿元[94] 行业和市场环境 -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5.0%,医药行业政策环境持续优化[30] - 截至2024年底药品集采品种数达500个以上,累计节省医保基金4400亿元[31] - 全国药品流通市场销售总额达29,304亿元(含税),同比增长7.5%[35] - 全国前五强流通企业营业收入占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的51.3%,前百强企业占比超过75%[39] - 截至2024年底,国家组织和省级集采药品品种数达500个以上,累计835种药品新增进入目录范围[42] - 2023年医药流通行业并购活动同比增长54.7%,行业集中度持续优化[120] - 带量采购政策导致上游付款期缩短、医疗机构回款账期延长,公司现金流压力增加[122] 公司治理和股东情况 - 公司控股股东自上市以来未发生变更[18] - 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由董事局、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真实、准确、完整[4] - 公司法定代表人张锋,董事局秘书王云雷,证券事务代表林健怡[14][15] - 公司电子信箱为sz000078@vip.sina.com[14][15] - 公司股票简称海王生物,股票代码000078,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4] - 公司注册地址为深圳市南山区科技中三路1号海王银河科技大厦24层[14] - 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媒体包括《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等及巨潮资讯网[16] - 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本公司董事局办公室[16] - 公司对所有子公司进行规范化法人治理,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权责[126] - 公司实行总部-区域集团-子公司的三级管控模式,直接委派财务、人力资源、法务和审计负责人[126] - 公司拥有独立的业务和经营自主能力,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上独立于控股股东[132] - 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等方面完全独立[136][137] - 公司控股股东海王集团2015年6月购买海王药业等股权以避免同业竞争[138] - 海王集团2015年11月作出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并多次延期至2026年12月31日[138] - 公司计划2025-2026年优先完成在产品种的药品批文转移[138] - 公司将持续关注政策动态以调整药品批文转让计划[138] - 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包括《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等及巨潮资讯网[134] - 报告期内公司信息披露未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或遗漏[134] - 公司设有独立财务部门,银行账户及纳税均独立于控股股东[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