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锐精密(688059) - 2024 Q4 - 年度财报
华锐精密华锐精密(SH:688059)2025-04-28 11:4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759,057,280.46元,较2023年的794,270,615.82元下降4.43%[2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6,959,100.94元,较2023年的157,906,595.78元下降32.26%[2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7,659,877.69元,较2023年的2,515,907.12元增长4,576.64%[22]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31,495,508.31元,较2023年末的1,256,438,155.05元增长5.97%[22] - 2024年末总资产2,528,965,314.48元,较2023年末的2,210,392,397.43元增长14.41%[22]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1.73元/股,较2023年的2.56元/股下降32.42%[23]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27%,较2023年的13.46%减少5.19个百分点[23]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6.69%,较2023年的7.66%减少0.97个百分点[23]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648637.61元,2023年为5228710.89元,2022年为8236839.90元[27][28] - 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5905.73万元,同比下降4.43%[34] - 2024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695.91万元,同比下降32.26%[34] - 2024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431.05万元,同比下降31.68%[34] - 2024年海外营业收入4990.52万元,同比增长6.73%[35]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50,752,704.95元,上年度为60,870,828.09元,变化幅度为 -16.62% [62] - 本年度研发投入合计50,752,704.95元,上年度为60,870,828.09元,变化幅度为 -16.62% [62] - 本年度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69%,上年度为7.66%,减少0.97个百分点[62] - 营业收入7.59亿元,同比减少4.43%,主要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92] - 营业成本4.60亿元,同比增长6.10%[92] - 销售费用3299.69万元,同比减少11.85%[92] - 管理费用3428.05万元,同比减少16.58%[92] - 财务费用3764.08万元,同比增长31.98%[92] - 研发费用5075.27万元,同比减少16.62%[9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8亿元,同比增长4576.64%[92]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6.10%,销售费用同比减少11.85%,管理费用同比减少16.58%,财务费用同比增加31.98%,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6.62%[9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4576.64%,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97.95%,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444.71%[93][94] - 营业收入同比减少4.43%,主营业务毛利率为39.05%,同比减少6.15个百分点[94] - 制造业营业收入75012.25万元,营业成本45716.85万元,毛利率39.05%,营收同比减少4.99%,成本同比增加5.66%[96] - 车削刀片营业收入48014.13万元,营业成本27535.71万元,毛利率42.65%,营收同比减少8.35%,成本同比增加1.19%[96] - 境内营业收入70021.74万元,营业成本42902.33万元,毛利率38.73%,营收同比减少5.73%,成本同比增加4.35%[97] - 车削刀片生产量6457.68万片,销售量6221.28万片,库存量1763.58万片,生产量同比减少17.58%,销售量同比减少8.07%,库存量同比增加9.98%[99] - 制造业直接材料本期金额19833.72万元,占比43.38%,较上年同期变动1.41%;直接人工本期金额6400.59万元,占比14.00%,较上年同期变动8.06%[101] - 报告期投资额为5960.93万元,上年同期为4000.00万元,变动幅度为49.02%[12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是硬质合金切削刀具制造商,产品用于多领域金属加工[38] - 公司核心产品为硬质合金数控刀具,分刀片和整体刀具[40] - 公司采购部统一管理原材料采购,与关键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41]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适度备货”生产模式,产能不足时外协加工[42] - 公司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销售模式,经销占比58.34%[44][45] - 公司组建完备研发模式,确定基础研究与新品开发两个方向[46] - 公司产品主要针对模具、汽车、通用机械等领域,非严重依赖进口刀片产品[50] - 公司通过牌号细分应用提升数控刀片高速切削性能,满足高效加工需求[51] - 公司改进工艺提升数控刀片稳定性和尺寸精度,助力客户自动化生产[51] - 公司在耐热合金加工用涂层刀具及精密零部件切削刀具开发取得成果,将加大新兴领域研究投入[51] - 公司开发了54种具有独特配方和性能的硬质合金基体牌号体系,其中可应用于数控刀片的基体牌号53种,可应用于整体刀具的基体牌号9种[54] - 公司同批次产品的钴磁波动范围控制在±0.10%以内,不同批次控制在±0.25%以内;行业内一般控制在±0.80%以内[54] - 公司同批次产品的矫顽磁力波动范围控制在±0.20KA/m内,不同批次控制在±0.75KA/m以内;行业一般控制在±2.50KA/m以内[54] - 公司针对不同加工应用设计开发了70多种槽型结构,其中应用于数控刀片的槽型结构60多种,应用于整体刀具的槽型结构10多种[54] - 公司能够将压坯单重控制在±0.25%、压坯尺寸公差控制在±0.01毫米,达到行业精密刀具(E级)公差控制在±25微米以内的精度标准[55] - 以WNMG080404 - BF刀片的烧结成型为例,刀片内切圆直径、刀尖位置尺寸和刀片厚度偏差尺寸控制在±0.02mm以内[55] - 公司成功开发了17种纳米涂层材料和32种涂层工艺,其中可应用于数控刀片的涂层材料16种、涂层工艺31种,可应用于整体刀具的涂层材料9种、涂层工艺11种[55] - 公司依托相关技术成功开发了应用于不同加工材料的12种涂层工艺[55] - 公司完成14种不同类型整体式镗刀系列化开发、工艺优化及批量生产[56] - 公司设计完成5种形式的夹具结构[58] - 公司产品生产良率(直通率)在95%以上[78] - 公司刀片内切圆精度控制在±0.025毫米以内,达到E级产品精度要求[78] - 经销收入占比82.01%,直销收入占比17.99%;内销收入占比93.35%,外销收入占比6.65%[97][98] 各地区表现 - 2024年海外营业收入4990.52万元,同比增长6.73%[35] - 境内营业收入70021.74万元,营业成本42902.33万元,毛利率38.73%,营收同比减少5.73%,成本同比增加4.35%[9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秉承“自主研发、持续创新”战略,专注硬质合金数控刀具研发、生产和销售[132] - 公司将加大优势产品推广,完善国内外经销渠道布局,推进与重点客户战略合作[133] - 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提升数控刀具整体实力[134] - 公司坚持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结合的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企战略[135] - 公司将适时推出再融资计划,多渠道拓宽融资渠道[135]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有效授权专利64项,其中发明专利31项[34] - 2024年新增5项基体材料牌号,1项PVD涂层材料,2项PVD涂层工艺,2项CVD涂层工艺[34] - 2024年12月高效钻削刀具募投项目结项,完善产品布局[36] - 2024年2月披露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2亿元用于补流和偿债,已获注册批复[36] - 2024年12月28日,406,550股限制性股票归属上市流通[36] - 公司获得多项荣誉及认定,部分产品获创新奖[39] - 2016 - 2018年全球切削刀具消费量分别为331亿美元、340亿美元和349亿美元,预计2022年达39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约2.7%[47] - 2011 - 2016年中国刀具市场规模在312亿 - 345亿元区间,2022年达464亿元,较2016年增长44.25%[47][48] - 2022年中国机械加工行业使用硬质合金切削刀具占比达63%,推算市场规模约292亿元[48] - 公司硬质合金数控刀片产量2023年国内排名第二,2022年和2021年排名第三[49] - 2017 - 2024年公司多款产品获“荣格技术创新奖”“金锋奖”等多项荣誉[49] - 公司模具铣刀片获第五批湖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在第四、五届切削刀具用户调查中被评为“用户满意品牌”[49] - 不锈钢车削刀具结构优化及切削特性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46万元,本期投入100.48万元,累计投入186.44万元[65] - 高精密3C行业刀具开发与应用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650万元,本期投入307.04万元,累计投入591.61万元[65] - 金属陶瓷通用性、高效切削刀具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600万元,本期投入93.27万元,累计投入430.55万元[65] - 航空难加工材料切削加工涂层刀具开发项目2023年投入950.00[4] - 切削硬质材料的高温属性和改性机理研究项目投入96.00[5] - 硬质合金材料信息数据库及集成计算平台构建项目投入80.00[6] - 航空难加工材料切削加工涂层刀具开发项目处于小试阶段[4] - 切削硬质材料的高温属性和改性机理研究项目处于研究阶段[5] - 硬质合金材料信息数据库及集成计算平台构建项目处于研究阶段[6] - 航空难加工材料切削加工涂层刀具开发项目目标是提升刀具性能并占据中高端市场[4] - 切削硬质材料的高温属性和改性机理研究项目目标是改善材质高温性能和提升切削使用寿命[5] - 硬质合金材料信息数据库及集成计算平台构建项目可实现硬质合金性能精准设计并降低研发成本[6] - 公司项目围绕难加工材料切削刀具涂层、硬质材料性能及合金数据库等方面开展[4][5][6] - 钛合金加工棒材基体牌号开发投入240.00,处于中试阶段[67] - CVD,AlTiN涂层制备及新品开发投入465.00,处于小试阶段[67] - 材质冲击性能研究及钢材车削新牌号开发投入523.00,处于研究阶段[67] - 金陶新牌号开发及制备工艺优化投入150.00,处于中试阶段[67] - 公司通过调控棒材合金物理力学性能等措施提高刀具钛合金加工使用寿命[67] - 公司深入研究CVD,AlTiN LP - CVD沉积条件,精细调控涂层成份和微观结构[67] - 公司通过弱边界效应梯度硬质合金等技术提升CVD硬质合金材料冲击性能[67] - 公司开发适用于合金钢材料加工的金陶刀具牌号,提升刀具品质稳定性[67] - 钛合金加工项目增强公司产品在钛合金加工领域实力[67] - CVD,AlTiN涂层项目提升公司在耐铸钢等加工领域实力[67] - 难加工材料数控刀片牌号开发项目预算180.00,已投入占比75.21%,处于中试阶段[68] - 不锈钢车削涂层开发项目预算180.00,已投入占比73.36%,处于中试阶段[68] - 整硬刀具涂层开发项目预算176.00,已投入占比73.56%,处于中试阶段[68] - 超硬精密加工行业刀具开发项目预算970.00,已投入占比164.34%,处于小试阶段[68] - 钛合金刀具开发与应用项目预算1280.00,已投入占比99.43%,处于研究阶段[69] - 可转位孔加工刀具性能优化设计项目预算254.00,已投入占比87.48%,处于小试阶段[69] - 圆刀片及重车刀片梳理及改进提升项目预算500.00,处于中试阶段[70] - 数控刀具智能选配系统的开发与研究项目预算250.00,处于小试阶段[70] - 复杂负载下硬质合金动态性能实验研究项目预算350.00,处于中试阶段[70] - 新型铣钻系列刀具开发项目预算650.00,处于小试阶段[70] - 自主装夹槽刀开发及螺纹刀性能提升项目预算450.00,处于中试阶段[71] - 叶片铣削刀具的优化与性能提升项目预算600.00,处于中试阶段[71] - 新型硬质合金刀具PVD涂层开发项目预算80.00,处于小试阶段[71] - 华锐精密工艺技术文件体系建立项目预算350.00,处于小试阶段[71] - 压制粘模工艺研究项目预算500.00,处于研究阶段[71] - 华锐工装夹项目预算450.00,处于小试阶段[71] - 公司研发项目合计投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