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佳兆业健康(00876) - 2024 - 年度财报

财务表现:收入和利润 - 公司收益为1.854亿港元,较去年轻微减少0.3%[5][13] - 公司股东应占年度亏损为4640万港元,而去年为盈利750万港元[5][13] - 每股基本亏损为0.92港仙,而去年为每股盈利0.15港仙[5][13] - 齿科业务收益为1.79亿港元,同比下降0.2%(400,000港元),主要受国家集采政策影响[15] - 集团总收益为1.854亿港元,同比下降0.3%(500,000港元),主要因产品平均售价下降[18]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本年度末期股息[5][14] - 公司未派发本年度股息(2023年同样未派发)[182] - 公司累计亏损达7.628亿港元,缴入盈余为2490万港元[194] 财务表现:成本和费用 - 研发费用为1,250万港元,同比下降25.6%(430万港元),主要因研发人员减少[16][23] - 毛利率提升至44.2%,同比增加0.6个百分点,主要因生产效率提升[19] - 销售及分销成本为4,760万港元,同比下降3.8%(190万港元),与销售额减少趋势一致[20] - 行政支出为4,600万港元,同比下降20.6%(1,190万港元),主要因一般行政成本减少[21] - 政府补助为90万港元,同比下降60.9%(140万港元)[16] - 所得税开支为190万港元,同比增加2,000万港元,主要因齿科业务应税收入增加[24] - 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激增434.1%至2,190万港元,主要因土地使用权收购定金减值[22] 业务运营:齿科业务 - 齿科业务在严峻挑战中保持增长,种植体业务因收购整合完成而获得显著增长[6] - 成都种植体生产工厂预计于2025年投产[6] - 公司持续扩大中美种植体研发中心团队,更多尺寸种植体变更注册申请已于2024年7月获国家药监局审批通过[6] - 公司主要业务为制造销售义齿及植体(占比未量化)[179] 业务运营:运动康复业务 - 运动康复门诊业务实现显著增长[8] - 中国运动康复产业过去三年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8.3%[9] - 和佳康复门诊将专注于品牌打造并扩大本地市场占有率[9] 资产和投资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1.603亿港元,同比下降17.0%,占集团总资产31%[28] - 公司持有珠海金鎰銘股權投資基金合夥5.51%有限合夥權益,投資成本1.671億港元,公平值1.17億港元,公平值虧損290萬港元[29] - 公司持有浩易康養服務(深圳)合夥企業99.9%有限合夥權益,投資成本4870萬港元,公平值4330萬港元,公平值虧損690萬港元[29] - 公司銀行結存及現金為1.496億港元,較2023年1.741億港元減少14.1%[32] - 公司流動資產淨值為2.28億港元,流動比率3.71,速動比率3.55[37] - 公司股權持有人應佔權益為4.312億港元,較2023年4.92億港元減少12.4%[37] 资本开支和借贷 - 公司資本開支為700萬港元,較2023年1920萬港元減少63.5%[33] - 公司借貸總額為130萬港元,均為無抵押免息應付款項[37] - 公司無重大或然負債、資產抵押及資本開支承擔[34][35][33] 人力资源 - 公司共有861名僱員,較2023年893名減少3.6%[3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861名员工,整体员工流失率为67.7%[146] - 2024年男性员工流失率为79.3%(398人),女性员工流失率为56.6%(463人)[146] - 2024年18-30岁年龄组员工流失率为72.0%(579人),31-40岁组为62.1%(218人)[146] - 2024年广东省员工流失率为66.7%(794人),黑龙江省为93.9%(55人)[146] - 2024年全职员工流失率为66.6%(855人),兼职员工流失率为135.7%(6人)[146] - 2024年香港地区员工流失率为61.5%(2023年数据),美国地区为40.0%(2023年数据)[146] - 2024年男性员工培训覆盖率为78.9%,平均培训时数为15.8小时;女性员工培训覆盖率为73.2%,平均培训时数为22.1小时[153] - 2024年高级管理层培训覆盖率为75.0%,平均培训时数为48.3小时;管理层培训覆盖率为100.0%,平均培训时数为65.3小时[153] 董事会和公司治理 - 郭英成60岁自2024年6月14日起担任薪酬委员会成员[44] - 罗军44岁自2024年6月10日起获任房多多网络科技独立非执行董事[45] - 刘立好41岁自2024年10月22日起获任执行董事[46] - 罗婷婷40岁自2024年10月22日起获任执行董事[47] - 谢斌鸿41岁自2024年10月22日起获任执行董事[48] - 于蕙铭35岁自2024年10月22日起获任执行董事[49] - 刘彦文59岁自2017年1月11日起担任审核委员会主席[50] - 吕爱平61岁自2018年3月5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51] - 李祉莹45岁自2021年3月6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52] - 公司董事会包括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为42.9%[58][59] - 公司董事会成员于2024年6月14日股东周年大会上重选2名执行董事和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5] - 公司董事会成员于2024年10月22日新增委任4名执行董事[59] - 董事会当前性别构成为7名男性董事和2名女性董事,男女比例为7:2[68] - 公司目标在五年内实现董事会性别多元化,目标男女比例为4:3[68] - 武天逾先生于2024年6月14日股东周年大会后退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联席副主席职务[197] - 张华纲先生于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结束时段退任执行董事[197] - 刘立好、罗婷婷、谢斌鸿及于蕙铭四位人士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自2024年10月22日起生效[197] - 执行董事服务合约为期三年且可自动延续,终止需不少于三个月书面通知[198] - 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函任期一年,届满后自动续聘一年[198] - 无董事持有须作出法定补偿外补偿方可终止的服务合约[198] - 除已披露购股权外,本年度无其他董事获取股份或债券的安排[199] - 郭英成先生持有公司股份权益308,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6.11%[200] - 郭英成先生配偶权益持有公司股份2,02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0.04%[200] - 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股份权益记录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第352条存置登记册[200] 委员会和会议 - 提名委员会由1名执行董事(主席)和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未举行任何会议,仅通过一项书面决议案[69] - 薪酬委員會在2024年度未舉行會議但通過書面決議[84] - 薪酬委員會成員包括3名董事(1名執行董事及2名獨立非執行董事)[83] - 審核委員會在2024年度舉行2次會議[89] - 審核委員會由3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88] - 2024年度公司共举行4次董事会会议[76] - 执行董事郭英成出席董事会会议2/4次,缺席股东大会0/1次[77] - 执行董事罗军出席董事会会议4/4次,出席股东大会1/1次[77] - 独立非执行董事刘彦文出席董事会会议4/4次,审核委员会会议2/2次,股东大会1/1次[77] - 独立非执行董事吕爱平出席董事会会议4/4次,审核委员会会议2/2次,股东大会1/1次[77]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李祉莹出席董事会会议4/4次,审核委员会会议2/2次,股东大会1/1次[77]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 公司委聘独立国际审核公司进行年度内部监控审核,但未设立内部审核职能[55] - 公司定期按年度基准检讨内部审核职能的需求[55] - 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除内部审核职能外的所有条文[55] - 公司董事会设有机制确保获得独立意见和观点,并每年审阅机制有效性[60] - 公司董事会符合上市规则要求,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至少三分之一[60] - 公司委聘独立国际顾问公司进行内部控制审查,覆盖所有重大监控及主要业务活动流程[92] - 公司风险管理系统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有效性检讨,最近一次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92] - 内部控制审查结果显示:重大风险已识别评估,内部控制制度年内有效足够,无重大未解决缺陷[93] - 公司设有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财务合规主管[91] - 每月向董事会提供管理账目,包含财务及经营表现变异分析[95] - 公司確認2024年度無重大不明朗事件影響持續經營能力[86] - 董事會全面負責公司內部控制系統並進行年度有效性檢討[87] 信息披露和合规 - 所有高级职员须采取合理措施保障内幕消息保密性,接触权限限于最高管理层[98] - 掌握未发布内幕消息期间禁止买卖公司证券,董事及雇员受买卖限制[98] - 内幕消息披露前须通过联交所电子出版系统公布,确保准确完整无误导[95] - 识别内部消息的分部主管须向董事会提供明确详情以编制公布[95] - 公司2024年度無員工違反證券交易指引事件[79] - 公司秘書在2024年度完成超過15小時專業培訓[80]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支付永拓富信會計師事務所審核服務費用120萬港元[89]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支付開元信德會計師事務所非審核服務費用16.4萬港元[89] 股东事务 - 公司于2024年6月14日举行了股东周年大会[99] - 持股不少于10%的股东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02] - 股东特别大会产生的开支由提出要求的股东承担[102] - 占表决权不少于5%的股东或不少于100名股东可提出股东大会建议[107] - 股东大会表决结果会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公布[101] - 股东可通过邮寄地址与董事会沟通[105] - 董事会每半年审视集团表现以决定派付股息[97]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表现 - 董事会于2025年3月24日批准ESG报告[109] - 自2025年1月1日起采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守则》[109] - 公司通过量化数据披露关键绩效指标[111] - 公司识别了21个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进行重要性评估[121] - 重要性评估采用1-6级评分(1为不相关,6为至关重要)[121] - 通过重要性矩阵确定温室气体排放、职业安全与健康、产品/服务质量与安全为高度重要ESG范畴[126] - 范围2间接温室气体排放836.2吨,同比下降6.5%[130] - 总温室气体排放857.6吨,同比下降6.2%[130] - 无害废弃物从6.6吨降至0吨,同比减少100%[130] - 电力消耗1,347,584千瓦时,同比下降8.0%[132] - 总能源消耗1,426,434千瓦时,同比下降7.3%[132] - 水消耗2,962立方米,同比下降82.7%[132] - 包装材料消耗总量4.4吨,与去年持平[134] - 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超额完成,实际减少39%(目标为10%)[136] - 无害废弃物减排目标超额完成,实际减少100%(目标为10%)[136] - 耗水量减排目标超额完成,实际减少76%(目标为10%)[136] - 公司每年监控和审阅与气候相关的重大风险及机遇[138] - 公司已识别更严格环保法规可能导致运营成本增加(中等影响)[139] - 低碳转型技术成本可能增加企业运营成本(中等影响)[139] - 原材料价格及排放要求变化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中等影响)[139] - 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引发供应链中断(短期影响)[140] - 持续高温天气可能造成供电异常(长期影响)[140] - 公司使用紧急发电机自主发电以降低限电政策影响[140] - 公司加强绿色低碳产品研发以增强竞争力[140] - 公司通过高效能源使用管理降低能源消耗成本[140] - 2022年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为81.5天[150] - 员工意见及投诉需在7个工作日内得到管理层处理[144] - 报告期间产品投诉数量为124宗,投诉率为0.026%[161] - 公司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法律法规[160][168] - 公司制定《反贪污政策》及《廉洁协议》防止欺诈行为[167] - 公司为董事及雇员提供线上反贪污培训[169] - 报告期间无腐败行为相关诉讼案件[170] - 公司严格执行反洗钱政策并采取多项防控措施[169][172] - 公司要求所有客户资料绝对保密并签署保密协议[163][164] - 公司制定《医疗器械召回管理程序》,报告期间无产品因健康安全理由召回[162] - 公司通过《客户满意及回馈管理程序》处理客户问题并每年进行满意度调查[161] - 公司保留雇员、客户及供应商的必要资料并通过支票或银行转账付款[172] - 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以吨计算并披露排放密度[174] - 有害废弃物总量以吨计算并披露产生密度[174] - 无害废弃物总量以吨计算并披露产生密度[174] - 直接及间接能源总耗量以千千瓦时计算并披露能耗密度[174] - 总耗水量披露及用水密度计算[174] - 按性别雇佣类型年龄组别和地区划分的雇员总数[175] - 按性别年龄组别和地区划分的雇员流失比率[175] - 因工作关系死亡的人数及比率[175] - 按性别及雇员类别划分的受训雇员百分比[176] - 按性别及雇员类别划分的每名雇员完成受训平均时数[176] 运营和环境管理 - 公司空气排放主要来自车辆使用和紧急发电机[128] - 公司实施《车辆使用管理规定》以减少排放[128] - 公司因深圳市限电措施使用紧急发电机进行自主发电[128] - 公司制定《固体废物管理规范》进行废弃物分类处理[129] - 废弃物分为四类:可回收有害、不可回收有害、可回收无害、不可回收无害[129] - 公司实行6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以减少废弃物[129] - 有害废弃物(如有)交由合格处置公司处理并分开存放[129] 供应链和客户 - 2024年公司与中国130家供应商保持合作关系[157] - 公司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15.3%,最大客户占比3.6%[189] - 公司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30.9%,最大供应商占比9.3%[189] - 集团主要附属公司占总收益超过90%[108] - 公司无与雇员/客户/供应商的重大纠纷[188] 一般企业信息 - 公司企业管治报告涵盖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54] - 公司主要持有美元、人民幣及港元現金,未訂立對沖工具但密切監察外匯風險[36] - 公司报告期内无重大违反法律法规行为[185] - 公司无因安全健康理由回收的产品(披露但未量化)[177] - 公司无购买/赎回上市证券行为[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