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58.81万元[5] - 2024年营业收入为3.752亿元,同比下降2.34%[2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58.81万元,同比下降16.00%[2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65.63万元,同比增长17.71%[22]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2元/股,同比下降15.38%[23]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97%,同比下降1.24个百分点[23]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77%,同比增加0.64个百分点[23] - 净利润下降主要因上海生产基地搬迁导致订单交付延迟及支付员工辞退补偿金[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增长主要因客户电汇回款比例增加[24] - 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3.752亿元,同比下降2.34%[69][7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58.81万元,同比下降16.00%[69] - 营业成本为2.479亿元,同比下降4.85%[70][71]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5.15%,达54,977,440.99元[8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7.71%,达26,656,315.32元[91] - 公司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58.81万元[13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新材料行业毛利率为34.16%,同比增加2.07个百分点[73] - 反渗透及纳滤膜元件毛利率为45.70%,同比增加27.71个百分点[73] - 复合材料压力罐生产量为54.48万只,同比增长15.54%[76] - 反渗透及纳滤膜片库存量为104.50万米,同比增长78.01%[76] - 新材料行业直接材料成本为1.892亿元,占总成本比例76.32%[78] - 制造费用为2940.97万元,同比下降22.86%[78] - 复合材料压力罐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10.64%,占总成本34.20%[79] - 反渗透及纳滤膜片制造费用同比下降5.77%,占总成本6.89%[79] - 公司直销模式占比超过70%[39] - 公司是国内极少数同时开展反渗透膜、纳滤膜、复合材料压力罐及膜元件压力容器三大类产品研发及规模化生产的企业[37] - 公司产品通过NSF、ASME和KTW等国际权威机构标准测试或认证[37] - 公司已建成年产百万支膜元件、51万套级压力容器的产业体系[157] - 公司膜产品在产水通量和脱盐率等核心指标上达到业内先进水平[156] 各地区表现 - 境外营业收入为2.245亿元,同比增长23.64%[73] - 公司外销占比较大,出口收入主要以美元等外币结算[65] - 境外资产20,833,127.22元,占总资产2.29%[93] - 公司业务辐射欧美、中东及东南亚市场,并获得NSF、ASME等国际权威机构测试或认证[157] - 美国唯赛勃总资产为20,833,127.22元,净资产为18,978,552.29元,营业收入为18,024,778.27元,净利润为932,613.88元[10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描述了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3] - 公司负责人谢建新、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孙桂萍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孙桂萍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5] - 公司计划优化产品结构,开拓市场,提升经营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104] - 公司2024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将用于研发投入、市场开拓等项目[140] - 公司高度重视ESG工作,持续推进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148] 研发投入与技术成果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77%,同比增加0.64个百分点[23] - 2024年研发投入为2,913.8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37%[35]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29,138,584.10元,同比增长6.37%,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77%[49] - 公司自主研发的支撑层精密涂布技术通过优化铸膜液流变学性能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确保膜产品性能稳定性[2] - 公司自主研发的膜清洗机构设计技术采用垂直方向清洗槽设计,节省空间并有效去除膜片表面杂质[3] - 公司自主研发的聚酰胺反渗透膜/纳滤膜配方设计工艺简单、性能稳定,能增加产水通量并降低运行压力[4] - 公司自主研发的高分子改性技术通过共聚、共混和表面涂覆改性,显著改善膜产品的亲水性能、产水通量和脱盐率[5] - 公司自主研发的结构设计技术可实现超高压1,500psi、1,800psi和2,000psi压力等级下的膜元件压力容器设计[8] - 公司全资子公司广东奥斯博膜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于2024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 - 公司报告期内新增知识产权申请15件,其中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专利11件[47] - 公司报告期内新增知识产权授权9件,其中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专利5件[47] - 公司累计知识产权申请244件,累计授权18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5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60件[47] - 公司累计获得100余项专利并参与多项国家行业标准制定[157] 行业与市场环境 - 膜行业上游原材料价格受市场供求和全球经济影响,下游需求与宏观经济、房地产景气度及消费升级相关[40] - 工业膜需求受经济周期影响显著,经济高速增长时需求增加,低迷时需求减弱[40] - 家用膜需求受宏观经济、房地产景气度、消费升级及健康饮水意识影响[40] - 高端膜产品(高通量、高节水、抗污染、长寿命)行业门槛和技术壁垒较高[41] - 公司与杜邦水处理、科氏、日本东丽等国际厂商直接竞争,但在资金规模、技术储备等方面仍存在差距[42] - 国内膜技术应用自2000年后增速较快,成为全球重要新兴市场[43] - 行业竞争加剧,国外品牌长期占据高端市场,国产品牌持续采取低价策略[66] - 高端膜厂商主要原材料均以进口为主[66] - 国家将高性能分离膜材料列入关键性战略材料,并将其产业化和规模化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67] - 膜分离行业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未来趋势将向高效、环保、智能方向发展[102]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4] -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4]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 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由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意见类型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146] - 子公司经营管理未出现重大风险或违法违规情形,整体管控良好[145]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情况[182] - 公司未发生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或重大会计差错更正[183] - 公司未发生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86] - 公司未面临退市风险或破产重整事项[186]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及持股5%以上股东承诺自2021年7月28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所持股份[175] - 控股股东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2024.7.28-2026.7.28)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175] - 实际控制人谢建新承诺锁定期满后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25%[176] - 公司董事及高管承诺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76]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25%[177]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177] - 公司首发前股份锁定期为36个月,自2021年7月28日至2024年7月28日[178] - 公司首发前股份锁定期满后两年内(2024年7月28日至2026年7月28日)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78] - 公司首发前股份限售期满后4年内(2024年7月28日至2028年7月28日)每年转让比例不超过上市时所持股份的25%[178] - 持股5%以上股东及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178] - 持股5%以上股东郑志光、郑会杰承诺锁定期满后减持股份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179] - 公司及控股股东承诺若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每股净资产将启动稳定股价措施(回购/增持)[179] - 稳定股价措施触发条件为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最近一期审计每股净资产[179] - 公司承诺若招股书存在虚假记载导致投资者损失将依法回购全部新股并赔偿[180]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督促公司回购新股且价格不低于发行价加算利息[180]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承诺因招股书虚假记载造成投资者损失将依法赔偿[180] - 公司员工持股数量为9,973.13万股,占总股本比例57.40%[165] - 员工持股人数4人,占公司员工总数比例0.93%[165] 社会责任与环境保护 - 报告期内公司投入环保资金583.58万元[149] - 公司不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150] - 公司生产过程中涉及粉尘、废气、废水等污染物,但排放均达标[152] - 公司未采取减碳措施,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当量数据不适用[155] - 公司自主研发的膜技术和纳滤技术为工业流程提供绿色制造解决方案[155] - 公司已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明确各级人员环境管理责任[154] - 公司膜产品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海水淡化等节能环保领域[155] - 公司对外捐赠资金3.7万元用于汕头市第十二中学红星校区篮球场改造及新建网球场[160][161] - 公司向汕头市濠江广澳街道"百千万"工程捐赠1万元[160][161]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的情况为否[3] - 母公司年末累计未分配利润为31734.80万元[5] - 公司本年度拟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亦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721亿元,同比增长1.13%[22] - 2024年末总资产为9.115亿元,同比增长4.38%[22]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76,064,884.24元,第二季度增长至108,492,575.45元,第三季度回落至97,894,430.11元,第四季度进一步降至92,784,142.77元[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3,702,592.07元,第二季度大幅增长至14,898,224.62元,第三季度为11,153,672.34元,第四季度为8,833,573.07元[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为-2,714,558.74元,第二季度转为正10,665,683.07元,第三季度为10,166,738.75元,第四季度为8,538,452.24元[26]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5,679,401.22元,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09,047.03元[28][29] - 公司2024年完成股份回购90.66万股,回购金额1,028.82万元[3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0,009,212.14元,当期变动为8,893,728.14元[31]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474,101.50元,当期变动为-15,714,696.75元[31]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3,029.95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4.74%[81][84]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7,326.76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44.42%[85][87] - 货币资金同比下降42.14%,为45,981,423.12元[92]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76.17%,达86,326,756.50元[92]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392.98%,达25,937,910.56元[92] - 报告期对外股权投资额为20,000,000元,上年同期为0元[9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10,009,212.14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9,212.14元,本期购买金额为10,000,000元,本期出售/赎回金额为1,100,000元[98] - 广东奥斯博总资产为355,057,490.85元,净资产为294,885,551.13元,营业收入为183,364,506.98元,净利润为35,660,709.99元[100] - 唯赛勃环保设备总资产为457,401,870.58元,净资产为380,539,297.63元,营业收入为147,997,331.13元,净利润为21,521,149.18元[100] - 浙江津贝特总资产为5,721,839.66元,净资产为5,483,580.97元,营业收入为511,171.85元,净利润为-771,128.58元[100] - 鲲赛总资产为34,418,987.21元,净资产为890,642.48元,营业收入为7,359,128.16元,净利润为-3,379,771.79元[101] - 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53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391人,合计444人[133] - 员工专业构成中生产人员占比最高,为278人,占总员工数的62.61%[134] - 员工教育程度中高中及以下学历占比最高,为252人,占总员工数的56.76%[134] - 公司召开3次业绩说明会,包括2023年度暨2024年第一季度、2024年半年度和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169] - 募集资金总额为25,411.58万元,净额为20,280.35万元[198] -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与净额一致,均为20,280.35万元,无超募资金[198]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20,423.06万元,超出净额142.71万元[198] - 募集资金累计投入进度为100.70%,显示资金已超额投入[198] - 超募资金累计投入进度为0.00%,表明无超募资金使用[198] - 本年度投入金额为0.00万元,占募集资金净额比例为0.00%[198] - 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金额为0.00万元,显示资金用途未发生变更[198] - 境内会计师事务所报酬为68万元(税后,含内部控制审计)[184] - 内部控制审计会计师事务所报酬为10万元[185] - 公司续聘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2024年度审计机构[185] - 公司与关联方爱舍尔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实际发生关联交易金额45.94万元,占预计额度500万元的9.19%[187] - 公司对全资子公司广东奥斯博提供担保金额为3,000万元,因提前结清贷款已解除担保[191]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3,000万元,期末担保余额为0[191] - 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0%[191]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发生额和未到期余额均为1,000万元[194]
唯赛勃(688718)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