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营业收入为7.787亿元,同比下降19.90%[23]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77,874.97万元,同比下降19.90%,归母净利润为7,475.62万元,同比下降51.1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6,077.09万元,同比下降55.61%[3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75.62万元,同比下降51.15%[2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077.09万元,同比下降55.61%[23]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75元/股,同比下降50.98%[24]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14%,较上年减少9.06个百分点[24]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2.131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28] - 2024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63.89万元,为全年最高季度[28] - 公司2024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74,756,186.40元[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9.90%至7.787亿元,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7.68%至5.579亿元[99][103] - 综合毛利率为28.35%,同比下降1.93个百分点[103]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中分子筛材料成本本期金额为530,131,850.93元,占总成本比例95.02%,较上年同期下降17.87%[109][110] - 活性氧化铝成本本期金额为18,908,157.08元,占总成本比例3.39%,较上年同期增长12.10%[110] - 其他产品成本本期金额为8,897,086.12元,占总成本比例1.59%,较上年同期下降42.57%[110] - 直接材料成本本期金额为280,170,549.18元,占总成本比例50.22%,较上年同期下降36.04%[110] - 燃料动力成本本期金额为99,355,609.61元,占总成本比例17.81%,较上年同期增长10.79%[110] - 管理费用本期数为83,501,818.2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96%[119] - 研发费用本期数为35,347,945.44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39%[11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气体分离业务营收30,183.81万元,占比38.76%,同比下降15.55%;吸附干燥业务营收25,108.48万元,占比32.24%,同比增长11.76%[38] - 生命健康业务营收12,574.00万元,占比16.15%,同比大幅下降57.82%[38] - 分子筛材料销售收入7.426亿元,同比下降20.19%,毛利率28.61%[105] - 活性氧化铝销售收入2193.79万元,同比增长16.95%,毛利率13.81%[105] - 分子筛材料产量8.30万吨,同比下降1.30%,销量4.76万吨,同比增长13.24%[107] 各地区表现 - 2024年境外销售收入19,900.88万元,同比增长13.36%,占营业收入比例提升至25.55%[41] - 泰国建龙实现营业收入7,889.24万元,同比增长9.00%,净利润987.76万元,同比增长26.82%[43] - 境内销售收入5.797亿元,同比下降27.23%,境外销售收入1.990亿元,同比增长13.36%[105][106] - 境外资产规模为36,896.83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2.52%[12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公司海外市场营收占比突破25%且持续攀升[51] - 公司2025年战略聚焦石油化工、能源化工、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资源四大领域[147] -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将绿色发展融入发展战略[199] - 公司持续加大环保投入,拥有完善的生产废水处理站、脱盐水设施等环保设施[199] 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54%,较上年增加0.24个百分点[25] - 公司本年度研发投入总额为35,347,945.44元,较上年下降15.39%[76]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54%,较上年增加0.24个百分点[76] - 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新增授权发明专利2项,累计授权发明专利39项(含3项海外专利)[74] - 在研项目6个,预计总投资规模41,400,000元,本期投入15,227,536.85元,累计投入30,040,982.94元[79] - 研发人员数量91人,占总员工比例11.67%,平均薪酬111,811.51元/年,较上年下降30.9%[80] - 公司第五代深冷空分制氧分子筛产品将吸附塔切换周期由6小时延长至8小时[82] - 医用制氧分子筛升级产品通过工艺改善使制氧效率提升15-20%[82] - 公司锂分子筛产品氮气吸附容量和氧氮分离系数比传统产品提高1倍以上[82] - 公司已完成多项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分子筛开发,并已获授权2项专利[49] - 公司开发的芳烃吸附分离技术可高效提取高纯度PX(对二甲苯),实现进口替代[47] - 公司已申请SAF相关专利4项,其中2项核心专利获授权[67] - 公司开发的PX高效分离分子筛吸附剂综合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68] 现金流和财务状况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89亿元,较上年同期有较大改善[23][26]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7.96亿元,同比增长0.98%[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89亿元,上年同期为-9783.70万元[9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308亿元,主要因现金管理资金未到期赎回[102]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508.57万元,同比下降109.78%,主要因上年同期发行可转债[99][102] - 货币资金期末数为244,199,312.33元,占总资产比例8.28%,较上期下降62.55%[12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676,000,000.00元,占总资产比例22.93%,较上期增长87.78%[123] - 固定资产期末数为1,097,930,828.30元,占总资产比例37.24%,较上期增长11.03%[123] - 在建工程期末数为320,699,252.44元,占总资产比例10.88%,较上期增长22.41%[123] - 受限资产合计87,482,054.55元,其中货币资金受限24,571,730.22元[12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为360,000,000元,期末数为676,000,000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3,313,000,000元[143] - 公司其他金融资产期末数为701,389,144.59元,其中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为25,389,144.59元[143] 股东回报和利润分配 - 公司2024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30,017,536.10元,占净利润比例为40.15%[8]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合计派发20,011,696.20元[8] - 公司总股本为100,058,481股[8]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需提交年度股东大会审议[8]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现金分红金额为20,011,696.20元,占合并报表净利润的26.77%[185]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为139,496,575.90元,占年均净利润的98.32%[186] - 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元(含税),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2股[180] - 2024年前三季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现金分红金额未披露具体数字[181] 公司治理和人事变动 - 董事长李建波持股从20,090,000股增至24,108,000股,增加4,018,000股(20%),税前报酬总额162.10万元[158] - 副董事长兼总裁李怡成税前报酬总额79.72万元[158] - 独立董事闫文付持股从0股增至2,374股,增加2,374股,税前报酬总额6.42万元[158] - 监事会主席宁红波持股从42,303股增至50,763股,增加8,460股(20%),税前报酬总额29.10万元[158] - 核心技术人员许世业持股从6,451股增至23,543股,增加17,092股(265%),税前报酬总额30.14万元[158] - 核心技术人员王玉峰持股从16,548股增至37,415股,增加20,867股(126%),税前报酬总额25.55万元[158] -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合计持股从20,260,966股增至24,354,160股,增加4,093,194股(20.2%)[158] -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合计税前报酬总额765.29万元[158]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594.85万元[165] - 报告期末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208.25万元[165]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白璞同时为核心技术人员,其报酬在核心技术人员报酬中重复计算[165] - 李建波因工作调整离任总裁职务[166] - 李怡成被董事会聘任为新任总裁[166] - 李怡丹因工作调整离任董事会秘书职务[166] - 高倜被董事会聘任为新任董事会秘书[166] - 黄平、闫文付、杨新涛被股东大会选举为独立董事[166] - 宁红波被股东大会选举为监事会主席[166] - 黄少飞被股东大会选举为监事[166] - 公司2024年董事会换届选举于5月10日完成[167][168]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实行年薪制,薪酬由基本工资和年度绩效奖金组成,董事会下设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负责年度绩效考评[194] 行业和市场趋势 - 2022年全球分子筛市场规模为134.5亿美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16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92%[60] - 2022年中国分子筛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73.3亿元[60] - 公司2022年末分子筛产能47,000吨,国内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三[63] - 分子筛行业研发周期长,投入大,国际已知256种分子筛结构类型仅20余种实现工业化生产[61] - 公司在深冷空分制氧、变压吸附制氧、制氢、天然气分离与净化等领域实现分子筛吸附剂进口替代[62] - 分子筛在半导体行业应用拓展,成为提升特种气体质量和纯度的重要材料[59] - 国内分子筛行业竞争格局分为三个梯队,公司处于第二梯队,与中触媒、齐鲁华信等企业竞争[57] - 分子筛在新型储能、生物质航煤、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崭露头角[63] - 2030年全球SAF需求量预计突破1800万吨,市场规模达400亿至550亿美元[66] - 2050年SAF年需求量预计达3.5亿吨,对应70%掺混比例要求[66] - 2030年中国SAF需求量预计超250万吨,市场规模约38.1亿至75.2亿美元[66] - 全球PX总产能约8882万吨,亚洲占比超84%,中国产能4593万吨占全球52%[67] - 2027年中国PX产能预计达5806.5万吨,对应分子筛吸附剂需求量8.71-11.61万吨[67] 风险因素 - 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锂盐、氢氧化钠、固体纯碱硅酸钠和氢氧化铝,价格上涨可能影响业绩[92] - 公司面临产品迭代风险,若竞争对手推出更高效、更节能环保的成型分子筛,可能挤占市场份额[89] - 公司存在技术未能实现产业化的风险,可能导致研发资源浪费和财产损失[89]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可能影响持续研发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90] - 公司面临环保与安全风险,环保政策趋严可能增加治理成本[92] - 公司生产过程中涉及高温、用电等危险源,存在安全事故风险[93] - 能源成本占营业成本比例较高,能源价格波动可能影响公司毛利率[137]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审计报告由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7] - 公司控股股东及关联方不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10]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10] - 公司全体董事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6]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的状态为"否"[6] - 公司在山西省某2,000Nm3/h移动撬装式低浓度煤层气提浓装置实现首套应用,可将2%-5%浓度瓦斯提浓至6%-15%[48] - 2024年12月公司中标哈尔滨工业大学吸附压缩二氧化碳储能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50] - 公司与中海油天津院签署芳烃吸附分离技术合作协议,推进首套项目落地[48] - 公司产品在深冷空分制氧、变压吸附制氧等领域上千套装置上长期稳定运行[53] - 公司主要原材料为氢氧化钠、固体纯碱硅酸钠、氢氧化铝和锂盐[54] - 公司能源动力主要依赖电力、天然气与蒸汽,与当地供应商签署中长期合同[54] - 公司生产模式采取以销定产、合理库存的方式,由营销中心制定销售计划[54] - 公司销售模式为直销为主,经销为辅,内销为主,外销为辅[55] - 公司核心技术研发模式以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辅[55] - 公司拥有分子筛材料产能10.2万吨、活性氧化铝产能5,000吨,2022年末成型分子筛产能47,000吨,国内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三[83] - 公司分子筛产品应用于60,000Nm³/h深冷空分项目,实现对国际大型分子筛企业产品的进口替代[85] - 公司与法国阿科玛、Zeochem、德国CWK等国际大型分子筛企业及美国M.Chemical长期合作[85] - 公司2023年11月22日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企业所得税税率减按15%[94]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资质有效期至2026年12月31日,覆盖沸石系列产品[73] - 单项冠军产品"无机非金属医用制氧分子筛"认证于2024年获得[73] - 公司员工总数为780人,其中生产人员499人(占比64%),技术人员91人(占比12%),行政人员101人(占比13%)[176] - 公司劳务外包总工时104,940小时,支付报酬总额191.32万元[179]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中高中及以下占比60%(466人),本科及以上占比23%(179人)[176] - 公司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12人[176] - 报告期内公司修订制定了包括《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等13项内部管理制度[196] - 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类型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于2025年4月29日披露[198] - 公司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包括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及教育设施捐赠[199] - 公司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相互协调制衡[200] - 公司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通过多种形式与投资者保持互动交流[200] - 公司《202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已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200]
建龙微纳(688357)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