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284亿元,同比减少52%[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8.2亿元[14]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8.39亿元[14] - 2024年营业收入284.19亿元,同比下降51.95%(2023年为591.46亿元)[2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8.18亿元,同比下降387.42%(2023年为34.16亿元)[2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8.39亿元,同比下降45.20%(2023年为51.81亿元)[22]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58.36亿元,净利润亏损37.57亿元[27]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7.26%,同比下降36.09个百分点(2023年为8.83%)[22]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09.00亿元,同比下降523.35%(2023年为25.75亿元)[22]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84.19亿元,同比减少51.95%[33] - 2024年公司净利润-108.06亿元,同比减少377.17%[33] - 2024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28.39亿元,同比减少45.20%[33] - 2024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8.18亿元,同比减少387.42%[3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硅片出货量同比增长10.5%至125.8GW[14] - 硅片整体市占率18.9%,维持行业第一[14] - 大尺寸(210系列)产品出货60.4GW[14] - 公司光伏材料业务夯实全球领先地位[14] - 中环领先半导体材料业务在报告期内营收增长30%[15] - 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达530GW,同比增长约36%[32] - 2024年公司光伏硅片出货约125.8GW,同比增长10.5%,市占率18.9%[36] - 2024年公司光伏材料板块营业收入166.49亿元,同比减少61.98%[36] - 2024年公司光伏电池及组件板块营业收入58.11亿元,同比减少37.57%[38] - 新能源光伏行业收入占比80.20%,同比下降57.45%[48] - 光伏硅片收入166.49亿元,占比58.59%,同比下降61.98%[48] - 光伏组件收入58.11亿元,占比20.45%,同比下降37.57%[48] - 其他硅材料收入46.87亿元,同比增长30.46%[48] - 12英寸半导体硅片2024年营收233,058.86万元,同比增长70%[53] 各地区表现 - 内销收入占比87.65%,同比下降52.81%[48] - 出口收入占比12.35%,同比下降44.80%[48] 成本和费用 - 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1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9%[15] - 销售费用576,337,209.04元,同比增长44.50%[60] - 研发费用748,511,979.72元,同比下降64.78%[60] - 研发投入金额从2023年的28.48亿元降至2024年的11.02亿元,同比下降61.31%[6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023年的4.82%降至2024年的3.88%,减少0.94个百分点[6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经营改善[14]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2025年一季度已实现经营业绩环比改善[14] - 公司2024年面临光伏行业下行周期,积极推进业务变革、组织变革和海外资产重整[82] - 公司预计2025年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加剧,全球需求增速放缓,市场竞争格局将在底部波动[82] - 公司于2025年4月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以加强市值管理和提升投资价值[88] 技术创新与生产 - N型产品占公司整体产出结构的80%以上,客户覆盖率达100%[61] - 大尺寸单晶硅片厚度降低至90μm,生产过程良率达到95%以上[62] - 大尺寸硅片切割时长缩短10%,配套辅料自研比例达到70%[62] - 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1,423人减少至2024年的1,400人,同比下降1.62%[62] - 公司硅片产能达190GW,出货量同比增长10.5%至125.8GW[43] - 公司累计拥有有效授权知识产权4,342项,其中国外授权专利1,927项[44] 现金流与投资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3年的51.81亿元降至2024年的28.39亿元,同比下降45.20%[6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3年的-110.96亿元改善至2024年的-71.22亿元,同比提升35.81%[6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3年的47.06亿元增至2024年的76.02亿元,同比增长61.53%[6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从2023年的-12.08亿元增至2024年的33.10亿元,同比增长374.07%[64] - 报告期投资额133.30亿元,较上年同期180.99亿元下降26.35%[72] - 50GW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项目累计投入95.96亿元,实现收益2.84亿元[74] 资产与负债 - 2024年末总资产1255.98亿元,同比微增0.43%(2023年末为1250.63亿元)[22]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09.07亿元,同比下降25.50%(2023年末为414.84亿元)[22] - 2024年公司总资产1,255.98亿元,较期初增长0.43%[33] - 2024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09.07亿元,较期初减少25.50%[33] - 货币资金从年初100.2亿元增至128.1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8.01%提升至10.20%[68] - 应收账款从54.09亿元降至47.8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4.33%降至3.81%[68] - 存货从81.64亿元降至63.2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6.53%降至5.04%[68] - 长期借款从354.82亿元增至433.0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28.37%提升至34.48%[69] 子公司表现 - 内蒙古中环晶体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6.303亿元,总资产为231.85亿元,净资产为123.02亿元,营业收入为109.16亿元,营业利润为24.87亿元,净利润为24.6亿元[81] - 宁夏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3.5亿元,总资产为148.95亿元,净资产为37.89亿元,营业收入为71.29亿元,营业利润为19.47亿元,净利润为17.99亿元[81] - 内蒙古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473亿元,总资产为98.91亿元,净资产为70.37亿元,营业收入为39.37亿元,营业利润为14.27亿元,净利润为13.31亿元[81] - 无锡中环应用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6亿元,总资产为52.72亿元,净资产为17.99亿元,营业收入为51.69亿元,营业利润为11.5亿元,净利润为12.04亿元[81]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行业政策风险,包括各国推动光伏制造本土化和贸易保护措施[85]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风险,光伏产业产能快速扩张导致产品同质化和供需错配[85] - 公司控股子公司Maxeon面临经营转型和供应链重构的不确定性,输美组件被海关退回事件带来短期压力[85]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全体董事的三分之一[92]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93] - 公司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与控股股东在人员、资产、财务、机构、业务等方面完全独立[96] - 公司设立了审计中心,配备专职审计人员,负责内部审计和监督工作[94] - 公司信息披露渠道包括《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等指定媒体和巨潮资讯网[94] - 公司建立了公正、透明的绩效评价标准和激励约束机制[93] - 公司严格按照监管要求规范股东大会召集、召开及表决程序,提供网络投票方式[91] - 公司治理实际状况与法律法规要求不存在重大差异[95] 人员变动 - 沈浩平辞去CEO职务,但仍担任董事、副董事长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职务[101] - 秦世龙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会秘书职务[101] - 杨进先生于2024年12月27日辞去公司非独立董事及董事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委员职务[102] - 公司于2024年12月27日聘任欧阳洪平先生为COO,张长旭女士不再担任COO但仍任CFO及非独立董事[102] - 王彦君先生于2024年9月30日被聘任为公司CEO,接替沈浩平[102] - 秦世龙先生于2024年11月29日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会秘书职务[102] - 胡伟先生于2025年2月27日被聘任为公司董事会秘书[102] 股权与持股 - 李东生持股数量从2,941股增至2,970股,增持28股[99] - 沈浩平持股数量从481,750股增至556,349股,增持74,599股[99] - 王彦君持股数量从133,437股增至160,417股,增持26,980股[99] - 秦力持股数量从90,702股增至112,610股,增持21,908股[100] - 秦世龙持股数量从81,062股增至103,992股,增持22,930股[100] - 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导致合计持股数从3,899,642股增至4,101,307股,增持201,665股[100] 薪酬与激励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4年度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641.99万元[112] - 副董事长沈浩平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338.83万元[112] - 董事、CEO王彦君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5.79万元[112] - 董事、CFO张长旭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00.97万元[112] - 独立董事Aimin YAN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9.33万元[112] - 独立董事章卫东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1.2万元[112] - 监事秦力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6.7万元[112] - 离任董事安艳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45.85万元[112] - 离任监事赵春蕾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0.28万元[112] 员工情况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数量合计为14,015人,其中母公司在职员工193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13,822人[123] - 生产人员占比最高,达到9,758人,占员工总数的69.6%[124] - 技术人员数量为2,779人,占员工总数的19.8%[124] - 员工教育程度中,专科及以下学历占比最高,为6,334人(45.2%),本科4,053人(28.9%),研究生及以上564人(4.0%)[124] - 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692人[123] - 薪酬政策强调按岗位价值、能力和业绩分配,保持外部竞争力和内部公平性[125] 培训与发展 - 2024年"中环学堂"上新260余门课程,累计课程超2,000门,开展570场培训,覆盖15,000余人,总受训时数超60万小时[126] - 公司与8所院校合作推进学历提升项目,在职教育在读员工150余人,学历补贴发放20余人,总补贴金额超33万元,技能证书补贴超60人,年度补贴金额超70,000元[127] 环保与社会责任 - 公司2024年范围一、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较2023年下降超过30%[164] - 公司2024年新能源光伏产品用电强度和新鲜水取水强度较2023年分别下降15%和19%[164] - 公司2024年可再生电力消耗量占用电总量达38%[165] - 公司旗下9家附属企业获评"无废工厂"认证,10家企业获颁"绿色工厂",其中4家为"国家级绿色工厂"[164] - 公司持续运行节能、节水项目102项[164] - 公司光伏低碳校园项目覆盖全国26所学校,装机总量1548.15kW,预计发电收益约1741万元[170] - 公司向TCL公益基金会捐赠1949.4460万元人民币用于公益慈善事业[171] - 公司11家国内工厂及4家海外工厂已获得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65] - 公司明晟MSCI-ESG评级由"BB"提升至"BBB"等级[166] - 公司CSA最新得分位列全球光伏行业TOP1[166] 关联交易与担保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对上市公司的非经营性占用资金[174]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75] - 公司与TCL科技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的存款业务每日最高限额为200,000万元,存款利率范围为0.35%-1.15%,期末余额为3,044.72万元[186] - 公司与TCL科技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的贷款额度为300,000万元,贷款利率范围为2.15%-2.3%,期末余额为13,000万元[187] - 公司对子公司中环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的担保金额为9,000万元[194] - 公司对子公司内蒙古中环晶体材料有限公司的担保金额为306,233.18万元[194] - 公司对子公司宁夏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的担保金额为577,920万元(额度681,120万元)[194] - 公司对子公司天津市环欧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的担保金额为42,939.23万元(额度113,210.87万元)[194] - 公司对子公司无锡中环应用材料有限公司的担保金额为91,000.69万元[194] - 公司对子公司环晟新能源(江苏)有限公司的担保金额为34,760.16万元(额度49,926.44万元)[195] - 公司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81,357.04万元[195] - 公司报告期末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1,223,737.84万元(额度1,576,375.76万元)[195] - 公司实际担保总额占净资产的比例为39.59%[195] - 公司委托理财未到期余额为675,000万元,逾期未收回金额为244,000万元[198]
TCL中环(002129)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