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艾融软件(830799) - 2024 Q4 - 年度财报
艾融软件艾融软件(BJ:830799)2025-04-25 13:3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608,462,872.18元,同比增长0.34%[28]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675,393.46元,同比下降6.79%[28] - 2024年毛利率为32.07%,同比下降1.11个百分点[28]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2,070,106.40元,同比增长15.09%[29] - 2024年存货周转率为18.61,同比提升2.49次[30]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0,213,365.95元,其中政府补助贡献10,210,654.70元[36]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73,211,418.01元,占全年收入的28.47%[34] - 2024年业绩快报与审定数差异最大的是利润总额,差异率为-3.28%[3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34%至6.08亿元,营业成本增长2.00%至4.13亿元[86] - 毛利率同比下降1.11个百分点至32.07%[87] - 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0.56%,毛利率增长28.57个百分点[9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5.09%至9207.01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180.56%至2.29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77.50%至3590.24万元[101][102][103]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产品与服务包括在线存款、在线支付、在线贷款等金融科技解决方案[21] - 技术开发类主营业务收入54,080.70万元,同比下降6.06%[52] - 销售商品类主营业务收入5,417.16万元,同比增长130.56%[52] - 技术服务类收入1,348.42万元,同比增长85.75%[52] - 2024年度艾融软件公司营业收入为60,846.29万元,其中技术开发业务占比88.88%,销售商品业务占比8.90%,技术服务业务占比2.22%[125] - 公司围绕10个重点产品阵列布局,包括人工智能平台、人脸识别防控、数字人民币解决方案等[145] - 公司大模型应用分为四个层级,聚焦企业级(银行全业务流程)和部门级(反欺诈、信贷审批等)场景化应用[147] - 公司通过SQUARE平台实现银行全链路智能化升级,例如理财推荐准确率提升和反欺诈实时分析[147] 地区表现 - 华北地区营业收入占比53.8%,毛利率同比下降1.27个百分点[95]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5.07%,营业成本下降13.81%,毛利率下降0.95%[97] - 华南地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2.41%,营业成本增长82.96%,毛利率下降13.60%[97] - 西南、澳门、中南、西北、东北和香港地区营业收入及营业成本均同比增长100.00%[97] 客户与供应商 - 公司服务的客户覆盖中国20家系统重要性银行,包括5家大型商业银行、8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8家城市商业银行等[42] - 公司对国内20家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覆盖从15家增长到20家,对34家资产过万亿银行的覆盖从22家增长到31家[48] - 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合计4.44亿元,占总销售额的73.04%,其中客户一占比48.83%[99]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合计3452.72万元,占总采购额的83.28%,其中供应商一占比25.25%[100] 收购与投资 - 公司2024年收购北京信立合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7] - 报告期投资额同比增长53,506.24%至1.1亿元,主要投向信立合创(持股100%)[104][105] - 控股子公司信立合创实现营业收入4071.66万元,净利润976.27万元[108] - 子公司砾阳软件净利润102.98万元,宜签网络净利润389.88万元,艾融电子和艾融数据分别亏损96.30万元和57.82万元[108] - 新收购的信立合创营业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6.69%[110] - 公司以1.1亿元收购北京信立合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购买日至期末被购买方收入为40,716,634.41元,净利润为9,762,742.02元[129] - 截至2024年底已支付首期股权转让款5,610万元[129] 研发与技术 - 公司取得"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音频视频的同步方法及装置"发明专利授权[6] - 公司拥有28项软件技术专利(24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和48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3] - 2024年研发支出金额7120.9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1.70%[115] - 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116.15万元,占研发支出比例1.63%[115][116] - 研发人员总数从304人减少至220人,占员工总量比例从15.49%降至10.50%[117] - 公司拥有专利数量从23项增至28项,其中发明专利保持23项[118] - 联邦学习基础平台项目已完成,预计将带来新产品线[119] - 资管系统和对公信贷系统项目已完成,预计将提升市场份额[119] 行业趋势与市场 - 2024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137,276亿元,同比增长10.0%[54] - 信息技术服务收入92,190亿元,同比增长11.0%,占全行业收入67.2%[54] - 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收入14,088亿元,同比增长9.9%[54] - 2023年银行业离柜交易笔数4,914.39亿笔,同比增长9%[59] - 国有六大行2024年金融科技总投入达1,254.59亿元,同比增长约2%[64] - 高科技产业市场规模2023年达83.8万亿元,2024年有望进一步增长[133] - 中国金融科技市场规模2024年达2.8万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3.3万亿元,2030年有望突破6.1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12%[133] - 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扩大,交易额持续增长[133] - 金融科技行业集中趋势显著,头部企业通过并购整合小型和初创企业巩固市场地位[136] 管理层讨论与指引 - 公司2025年战略包括1项重点拓展(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信金科等新中标大行业务)和2个新方向(银行核心系统及境外分行业务出海)[145] - 公司将持续强化3个能力:金融信创建设(鸿蒙)、新技术应用落地(人工智能)、量子加密设备推广(自主知识产权)[145] - 量子加密通讯在2024年处于金融领域试点阶段,公司产品已进入人民银行及七家试点商业银行[150] - 2025年量子加密通讯预计进入金融系统推广阶段,公司将优化产品性能和服务质量[150] - 公司与华为合作涵盖硬件、数据库、欧拉操作系统、鸿蒙操作系统等领域,已获得华为开发者联盟资质[151] - 2025年公司将推进金融机构的鸿蒙化改造,推动纯血鸿蒙在金融行业的场景落地[151] - 2023-2024年公司新入围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信金科等核心大客户[152] - 公司将加大AI大模型在内部管理及招聘领域的应用,降低管理成本并提升效率[153]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技术迭代风险,若未能及时应用AI等技术可能导致竞争力下降[155] - 公司对主要客户收入依赖较高,若合作关系变化可能对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155] - 公司计划拓展新金融机构客户并提升存量市场份额以分散大客户集中度风险[155] - 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后,若收入或利润无法持续增长可能影响经营稳定性[155] - 公司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下半年占比较多,业绩存在季节性波动[156] - 公司核心团队稳定,但存在核心人员流失与核心技术泄密风险[156] - 公司客户主要为银行,银行业IT投资规模和政策变化可能影响公司收入[156] - 公司通过加大自主软件产品研发和销售对冲季节性波动风险[156] 股权与股东 - 公司普通股总股本为209,780,050股[22] - 公司控股股东为张岩、吴臻,实际控制人为张岩、吴臻及一致行动人乾韫企业[22] - 吴臻直接持有公司24.4866%的股份,持股数量为51,367,973股[189][190] - 张岩直接持有公司15.9181%的股份,持股数量为33,392,982股,并通过乾韫企业间接控制10.0312%的股份[189][190] - 张岩和吴臻为夫妻关系,合计控制公司50.4359%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190][194] - 乾韫企业持有公司10.0312%的股份,持股数量为21,043,475股[189][190] - 前十名股东合计持股144,651,944股,占总股本68.9541%[189] 资产与负债 - 货币资金从2023年末的226,308,053.18元增长至2024年末的582,989,496.79元,占总资产比重从24.38%提升至50.79%,增长率为157.61%[74][76] - 存货从2023年末的11,857,099.86元增长至2024年末的32,562,052.25元,占总资产比重从1.28%提升至2.84%,增长率为174.62%,主要因硬件未验收及新增存货1,190万元[74][76] - 商誉从2023年末的113,472,788.52元增长至2024年末的204,855,657.51元,占总资产比重从12.22%提升至17.85%,增长率为80.53%,主要因收购信立合创[74][76] - 长期借款从2023年末的4,190,622.22元激增至2024年末的78,058,097.38元,占总资产比重从0.45%提升至6.80%,增长率为1,762.69%,主要因新增并购长期借款7,350.5万元[74][76] - 总资产从2023年末的928,321,534.22元增长至2024年末的1,147,759,748.28元,增长率为23.64%[75] - 2024年总资产为1,147,759,748.28元,同比增长23.64%[29] - 2024年资产负债率(合并)为64.40%,同比上升7.02个百分点[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