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25.897亿元,同比下降2.32%[2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61亿元,同比下降19.38%[2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65亿元,同比增长26.49%[23]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0.6亿元,同比增长72.63%[23] - 2024年末总资产为33.867亿元,同比增长13.16%[23]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69元/股,同比下降18.82%[24]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79%,减少4.45个百分点[24]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5.575亿元,第四季度为6.526亿元[26] - 2024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59万元,第四季度为2955万元[26] - 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46万元,第四季度为2.184亿元[26] - 2024年公司销售收入为258,970.51万元,较上年下降2.32%[60][62] - 2024年净利润为13,608.54万元,较上年下降19.38%[60] - 2024年扣非净利润为13,208.71万元,较上年下降18.20%[60] - 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额338,671.34万元,较年初增长13.16%[60] - 2024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206,004.99万元,较年初增长72.63%[60] 成本和费用 - 2024年营业成本225,143.34万元,较上年下降0.79%[63] - 钕铁硼直接材料成本为1,816,406,345.17元,占总成本比例80.68%,较上年同期微降0.03%[69][70] - 钐钴直接材料成本同比下降32.66%至9,979,140.12元,主要因销量减少[69][70] - 销售费用同比大增65.21%至15,153,779.14元,主因市场开拓咨询费增加[75]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42.88%至21,602,663.18元,因偿还借款优化资金结构[75][76] - 研发投入总额96,630,131.93元,占营收比例3.73%,全部费用化[78]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粘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等[13] - 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标准为内禀矫顽力和最大磁能积之和大于60[13] - 公司涉及稀土永磁材料领域,涵盖17种稀土元素[13] - 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业务营收164,143.96万元,占营业收入63.38%,同比增长6.09%[34] - 公司2024年毛坯产量10,355吨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3.51%[34]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258,970.51万元,同比下降2.32%,销量8,116.47吨,同比增长24.59%[34] - 公司已形成年产9,3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生产能力[35] - 公司主导产品烧结钕铁硼的内禀矫顽力和最大磁能积之和可达84(20℃)[51] - 公司产品涵盖烧结钕铁硼八大系列和烧结钐钴七大系列逾百种牌号[53] - 2024年钕铁硼成品产量6,183.88吨,同比增长37.03%[66] 各地区表现 - 公司销售市场主要为中国大陆、欧洲,日、韩及东南亚和墨西哥[49] - 2024年境外收入1,241,148,235.24元,同比增长38.94%[6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5年将继续深耕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领域,实施科技兴企、智能制造、市场多元三大战略[93][94][95] - 2025年公司将重点开发无重稀土技术升级和机器人磁体组件,降低对重稀土元素的依赖度[96] - 公司计划2025年开发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内的高端领域优质客户,提升细分市场占有率[96] - 募投项目全部产能释放达产后将形成年产12,300吨的产能[98] - 公司计划通过内部流程再造和制度建设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盈利能力[180] - 公司将严格执行《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确保募集资金专项存储和有效使用[180] - 募集资金将用于高性能钕铁硼产业化项目、智能化改造项目及研发中心升级,提升盈利水平[180] 其他财务数据 - 2024年度公司利润分配方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6] - 公司本次向社会公众发行6,607万股新股[13]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13] - 公司采用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由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5] - 公司未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8] - 公司未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 公司未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26.49%至306,455,913.54元,因销售回款增加[81] - 货币资金同比激增123.98%至848,858,609.91元,主因上市募集资金到位[85] - 合同负债同比上升85.67%至297,179,737.70元,反映预收客户货款增加[85] 公司治理与股东承诺 - 公司建立了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等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103] - 公司在业务、资产、人员、机构和财务等方面与股东完全分离[103] - 公司拥有完整的研发、采购、生产及销售系统,资产独立[103] - 公司设立了独立的财务部门,具有规范的财务会计制度[104] - 公司主要从事稀土永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业务独立[105] - 公司实际控制人袁文杰、袁擘、袁易出具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函,承诺不从事与公司经营范围相同或相近的业务[106] - 控股股东天津天和承诺自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首次公开发行前持有的股份[159] - 控股股东承诺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锁定期将自动延长6个月[159] - 控股股东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股份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集中竞价)或2%(大宗交易)[160] - 控股股东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除权除息调整后)[160] - 实际控制人袁文杰等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首次公开发行前持有的股份[161] - 实际控制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股份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集中竞价)或2%(大宗交易)[162] - 持股5%以上自然人股东陈雅承诺自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转让首次公开发行前持有的股份[164] - 陈雅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股份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集中竞价)或2%(大宗交易)[164] - 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若发生除权除息事项需调整[165][167][169][171] 行业与市场趋势 - 中国稀土矿资源储备量4,400万吨,占全球36.67%,2024年产量24万吨占全球70.00%[37] - 2011至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从8,368辆增至136.6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6.14%[41] -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823.6万辆,同比增长24.4%,国内销量达1,268.6万辆,同比增长35.7%[41] - 2030年中国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目标为12亿千瓦以上[42] - 2025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预计112GW,对应烧结钕铁硼需求量1.5万吨[42] - 2020年全球变频空调产量8,775万台,2022年达11,272万台,2025年预计产量1.38亿台,钕铁硼需求量1.24万吨[42] - 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1.4亿台,2024年预计12.2亿台[43] - 2030年eVTOL全球年交付量预计2,000架,2050年跃升至33,000架,单机需10-20kg钕铁硼永磁材料[45] - 2021年变频空调市场占比70%,2025年预计提升至90%[42] - 2019年全球5G手机出货量1,376.9万部,占比仅0.5%[43] - 2025年人形机器人领域预计实现核心技术创新突破与关键部件自主可控[44] - 我国稀土永磁材料行业以烧结钕铁硼为主导,产量持续增长,高性能产品存在增长空间[90] - 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智能制造等领域推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市场需求加速扩大[91] - 稀土永磁材料生产过程将逐步向集约化、绿色化转型[92] 风险因素 - 公司生产使用的原材料主要为稀土金属,价格波动明显,可能影响经营业绩[99] - 高性能稀土永磁市场竞争加剧,厂商频繁采取降价手段争取优质客户[99] - 2025年4月中国对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可能削弱产品出口竞争力[100] - 公司出口业务以美元和欧元结算,汇率波动可能产生汇兑损失[100] 社会责任与环保 - 2024年绿电使用量占电力消耗总量的74%[59] - 报告期内环保资金投入3.12万元[145] - 公司电镀工艺废水交由基地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正常[146] - 公司减少碳排放243.70吨,绿电使用量占电力消耗总量的74%[153] - 通过真空速凝炉改造项目减少能源消耗[154] - 重稀土扩散设备升级后热效率提升,单位产品耗电量下降[154] - 公司通过ISO14001、ISO50001体系及绿色工厂认证[153]
天和磁材(603072)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