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吉大正元(003029) - 2024 Q4 - 年度财报
吉大正元吉大正元(SZ:003029)2025-04-25 11:2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4.067亿元,同比下降0.32%[19]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85亿元,同比减亏11.86%[19]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77亿元,同比下降26.66%[19]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264亿元,第四季度为1.253亿元[23] - 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22.72万元[23]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492.46万元[24]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28%[19]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71元/股[19] - 2024年营业收入为40,667.02万元,同比减少0.32%[7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851.78万元,同比减亏11.86%[72] 成本和费用 - 材料成本为117,342,398.09元,占营业成本比重61.35%,同比增加16.93%[82] - 人工成本为73,938,848.26元,占营业成本比重38.65%,同比减少19.57%[82]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6.31%至161,758,752.55元,主要因降本增效措施[86]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5.00%至67,474,692.90元,主要因员工结构优化[86] - 财务费用同比增加86.25%至-1,315,392.45元,主要因利息收入减少[86]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4.63%至79,656,731.16元,主要因聚焦核心业务研发[8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网络安全产品收入为212,332,530.00元,占比52.21%,同比减少5.89%[75] - 网络安全生态收入为57,137,967.79元,占比14.05%,同比增加46.81%[75] - 直销模式收入为192,367,054.33元,占比47.30%,同比减少26.51%[75] - 集成商及渠道收入为214,303,150.94元,占比52.70%,同比增加46.57%[75] 各地区表现 - 华北地区收入为260,125,822.55元,占比63.96%,同比增加5.11%[7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深化行业市场布局,重点拓展数据安全、政务云、行业云、信创、物联网、低空经济、安全服务等新兴领域[124] - 公司优化区域战略布局,以长春、北京为双总部,七大区域为二级中心,省级办事处为三级中心,重点强化华东、华南区域建设[124] - 公司聚焦拓展多元生态合作伙伴,招募有行业资源的渠道商,加强渠道培训和联合协作,提升市场占有率[125] - 公司推进服务数字化转型,构建智能化客户服务平台,实现服务流程标准化、响应快速化、质量可视化[125] - 公司打造"密码+AI"为内核的安全产品体系,融入自主可控、抗量子密码体系、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特征[127] - 公司在信创产业方面全力打造"昆仑"和"红旗"两大系列产品,覆盖13个关键行业领域[128] - 公司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研发效能,训练微调自有安全编程模型,自动化生成基础业务代码和测试用例[129] - 公司持续强化产学研管用一体化的研发模式,与外部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前沿技术研究[130] - 公司加强"元资本"品牌建设和资本投入,深化与地方政府、专业公司等的资本合作[132] 研发投入 - 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282人减少至2024年的252人,同比下降10.64%[90] - 研发投入金额从2023年的140,066,789.47元减少至2024年的100,643,594.41元,同比下降28.15%[9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023年的34.33%下降至2024年的24.75%,减少9.58个百分点[90] - 研发人员中30岁以下人员从2023年的62人减少至2024年的29人,同比下降53.23%,主要因AI技术替代和年龄增长[91]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例从2023年的13.00%上升至2024年的20.85%,增加7.85个百分点[90] 现金流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下降17.80%,从634,965,390.16元降至521,967,737.79元[9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6.66%,从-116,618,009.95元降至-147,705,779.35元[9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同比下降59.13%,从453,791,688.51元降至185,444,760.94元[9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63.74%,从-423,531,854.11元改善至-153,557,888.60元[9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下降88.95%,从181,418,116.19元降至20,054,059.58元[96] 资产和负债 - 2024年总资产为16.712亿元,同比下降10.69%[19]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1.522亿元,同比下降2.92%[19] - 公司总资产为167,119.20万元,同比减少10.69%[72]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9.52%,从37.27%降至17.75%[102] - 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1.72%,从1.13%增至12.85%[102] - 资产减值金额为52,229,447.19元,占利润总额比例37.06%[100] 客户和供应商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108,506,642.22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26.68%[83][84] - 前五名客户中,客户一销售额最高,为42,484,670.05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10.45%[84]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116,764,496.31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34.50%[84] - 前五名供应商中,供应商一采购额最高,为42,255,095.58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12.49%[84] 投资和项目 - 报告期投资额同比下降66.23%,从297,412,018.06元降至100,424,121.43元[104] - 正元信息安全产业园项目累计投入196,045,196.05元,进度54.18%[106] - 抗量子密码算法产品化项目已结项,实现数字身份认证、数据签名等核心业务的全生命周期抗量子防护,兼容现有国际密码标准[88] - 密码监管平台建设项目已结项,覆盖省、市、县及部委央企机构,实现对密码应用、风险及支撑能力的静态动态监管[88] - 车联网安全信任中心3.0已结项,提升产品性能与稳定性,满足车联网行业高端用户需求[88] - 运维平台系统(第二部分)已结项,实现从代码构建到用户运行环境的全栈监控覆盖,降低产品部署运维成本[88] - 密码运维系统(二期)已结项,提供密码产品运维、监控、控制一体化解决方案,显著降低运维复杂度[88] - 渠道化数字证书认证系统开发项目已结项,提升产品易实施性、易维护性及渠道化销售能力[88] - 面向移动签名场景的数字签名系统项目(二期)已结项,拓展移动办公、智慧医疗等场景应用[88] - 医慧签电子签名系统项目已结项,为医疗行业提供移动电子签名方案,保障票据文件完整性和抗抵赖性[88] - PKI产品运维迭代升级已结项,实现证书全流程自动化,支持亿级终端安全认证底座[88] - 云密码服务管理平台二期已结项,支持多云部署、SM9算法及KMIP协议,完善密钥管理功能[88] 募集资金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50,827.70万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45,818.09万元[111] - 报告期内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897.26万元,累计投入44,096.31万元,占调整后总投资额的97.48%[112][115] - 报告期末募集资金账户余额为2,936.99万元[112]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17,970.87万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7,663.49万元[113] - 使用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17,788.25万元,账户余额为0万元[114] - 面向新业务应用的技术研究项目累计投入17,283.56万元,投资进度达97.81%[115] - 新一代应用安全支撑平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21,923.33万元,投资进度达98.01%[115] - 营销网络及技术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累计投入4,889.42万元,投资进度为71.05%[115] - 三个承诺投资项目均预计在2024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15] - 超募资金投向小计金额为45.81万元和46.92万元,补充流动资金897.2万元[116]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调整后投资额为46,921.09万元,增加部分来源于募集资金专户产生的孳息[116]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85,287,680.10元,其中项目一投入40,550,972.30元,项目二投入44,355,764.38元,项目三投入380,943.42元[116] - 募集资金节余2,936.99万元(含未支付合同尾款220.32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余额为29,369,949.65元存放于专项账户[117] 风险提示 - 报告期内公司可能面临行业政策风险、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风险、未来不能继续使用"吉大""Jilin University"名号等风险[4] - 公司面临不能继续使用"吉大""Jilin University"名号的风险,因吉林吉大控股有限公司已转让全部股份[135] 公司治理 - 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由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3] - 公司于2025年4月24日通过《市值管理制度》,旨在提升公司投资价值并维护投资者权益[138]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1次年度股东大会和1次临时股东大会,均采取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保障中小股东权益[142] - 公司董事会设9名董事(含3名独立董事),报告期内召开7次董事会会议[144] - 监事会由5名监事组成(含3名职工代表监事),报告期内召开7次监事会会议[146] - 公司实际控制人未干预经营,不存在资金占用或违规担保情形[143] -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资产体系,未与股东共用资产或提供担保[150] - 高级管理人员均专职在司任职,未在实际控制人关联企业兼职或领薪[151] - 公司通过全景网平台与投资者线上交流,讨论"密码AI"发展战略及布局[137] - 公司未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139] - 信息披露指定媒体为《证券时报》及巨潮资讯网[147] 股东和高管持股 - 董事长于逢良期末持股数增至21,055,886股,较期初增长122.9%(定向增发)[158] - 董事王连彬期末持股数降至45,000股,较期初减少57.1%(股权激励回购)[158] - 董事田景成期末持股数降至30,000股,较期初减少57.1%(股权激励回购)[158] - 董事张全伟期末持股数降至30,000股,较期初减少57.1%(股权激励回购)[158] - 监事会主席陈敏期末持股数降至15,000股,较期初减少57.1%(股权激励回购)[158] - 财务总监胡旸期末持股数降至0股,较期初减少100%(股权激励回购)[158] - 董事会秘书李泉期末持股数降至0股,较期初减少100%(股权激励回购)[158]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合计期末持股23,202,286股,较期初增长93.6%[158] 员工情况 - 公司员工总数805人,其中技术人员占比63.48%(511人)[190]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中本科占比70.81%(570人),硕士及以上占比10.19%(82人)[191] 分红和激励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96] - 公司回购注销2,295,200股限制性股票,占总股本的1.1715%[198] - 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220,000股限制性股票已全部回购注销[199] - 公司2023年业绩亏损导致未进行现金分红[197] - 公司2024年1月启动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票[197]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解除比例为30%、30%、40%[199] - 公司2021年至2023年净利润增长率目标依次不低于30%、69%、119%[199] - 激励对象个人绩效考评分为五个档次:优秀(S)、良好(A)、合格(B)、需改进(C)和不合格(D)[200] - 优秀(S)标准系数为1,良好(A)为0.8,合格(B)为0.6[200] - 考评结果为S、A、B的激励对象可按比例分批次解除限售[200] - 考评结果为C和D的激励对象所持股票由公司回购注销[200] - 回购价格为授予价格加上银行同期存款利息之和[200] - 高级管理人员考评机制与上述内容相同[200] - 报告期内公司未完成业绩指标[200] - 相关激励对象已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的40%需回购[200] - 截至报告期末相关限制性股票已回购注销完成[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