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源环保(688096) - 2024 Q4 - 年度财报
京源环保京源环保(SH:688096)2025-04-25 09:5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473.34万元[8] - 2024年营业收入为4.76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18%[2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73.34万元人民币,同比减亏[2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5.30万元人民币,同比转正[26]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808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1%[26]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47,609.12万元,同比增长20.18%[4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473.34万元,亏损同比减少15.39%[4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108.62万元,亏损同比减少29.60%[40] -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84,197.97万元,同比下降2.92%[40] - 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78,086.64万元,同比下降3.71%[40] 成本和费用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92%,同比下降1.88个百分点[27]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3.59%至344,775,232.04元,主要因营收规模扩大[137]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2.21%至19,342,232.12元,系市场开拓费用增加[137]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5.67%至33,802,702.55元,因可转债利息计提[137]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8.77%至28,180,445.29元,系研发材料优化[13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火电行业2022年、2023年和2024年相关产品收入分别为32,883.83万元、16,464.67万元和37,783.28万元[74] - 电力行业营业收入37,783.28万元,同比增长129.48%,营业成本27,480.35万元,同比增长140.73%,毛利率下降3.40个百分点至27.27%[140] - 市政行业营业收入3,250.12万元,同比下降21.33%,营业成本2,291.22万元,同比下降23.51%,毛利率上升2个百分点至29.50%[140] - 钢铁行业营业收入2,625.29万元,同比下降82.53%,营业成本2,194.96万元,同比下降79.79%,毛利率下降11.34个百分点至16.39%[140] - 设备及系统集成业务营业收入32,369.69万元,同比增长193.79%,营业成本23,558.95万元,同比增长213.10%,毛利率下降4.49个百分点至27.22%[141] - 工业废污水处理设备及系统生产量和销售量均为45套,同比下降10%[143] - 给水处理设备及系统生产量和销售量均为13套,同比增长30%[143] 各地区表现 - 西北地区营业收入15,212.64万元,同比增长530.11%,营业成本11,262.96万元,同比增长510.00%,毛利率上升2.44个百分点至25.96%[141]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14,101.65万元,同比下降4.82%,营业成本9,764.81万元,同比下降4.28%,毛利率下降0.39个百分点至30.75%[141] -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发达,外贸企业和制造业工厂产生大量污水,推动当地污水处理项目大规模建设[68] - 华北地区属于严重缺水地区,污水处理及回用对缓解水资源压力至关重要[69] - 华中地区污水处理项目体量增长得益于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武汉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70] - 西南地区污水处理项目体量相对较小,但在山地污水处理技术和旅游景区污水处理方面具有独特发展潜力[71] - 西北地区污水处理项目体量较小,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经济发展将带动污水排放量增长[7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技术创新机制,优化产品结构和提高研发技术水平[174] - 公司将致力于集成先进的环保AI技术,大幅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174] - 公司将在巩固电力行业水处理领域优势的同时,进一步拓展非电水处理市场[174] - 公司计划提高运维项目业务比重,确保业务规模与现金流持续增长[174] - 公司将以水处理专用设备为主力推广产品,向海外市场拓展[174] - 公司将引进高端人才和管理团队,提高研发能力和竞争力[175] - 公司将对优秀人才持续实施股权激励,形成长效激励机制[175] - 公司将加快募投项目建设,推进打造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175] - 公司将通过投资并购同行业中产业协同性高、成长性好的企业,扩大规模[177] - 公司瞄准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寻找新驱动力[177] 其他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母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人民币15,218.44万元,资本公积余额为人民币44,991.87万元[8]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24,283,165.2元(含税)[8] - 公司拟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合计拟转增股本64,755,107股,转增后公司总股本增加至228,931,913股[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164,176,806股,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总数2,289,038股后为161,887,768股[8][9] - 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397.10万元人民币[32] - 2024年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收益为2.77万元人民币[32] - 其他收益中软件即征即退涉及金额294,932.47元[34]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2,039,920.00元,较期初减少27,129,170.33元[36]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6,352,807.73元[33] 研发和技术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92%,同比下降1.88个百分点[27] - 报告期内新获得发明专利7件,实用新型专利6件,软件著作权6件[41] - 公司拥有24项自主核心技术和168项自主知识产权,参编国家、行业、团体标准20余项[46] - 公司新增两项核心技术,现拥有核心技术24项[78] - 工业废水电子絮凝处理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4项[79] - 智能超导磁介质混凝沉淀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83] - 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型高难度废水蒸发技术涉及8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软件著作权[100] - 本年度研发投入总额为28,180,445.29元,同比下降8.77%[108]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92%,较上年减少1.88个百分点[108] -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7项,累计获得发明专利20项[106] 市场趋势和行业数据 - 2023年全国纳入排放源统计调查的涉水工业企业共有83,218家,废水治理设施共有79,879套,设计处理能力为2亿吨/日,治理设施运行费用为795.9亿元,全年共处理工业废水339.1亿吨[62] - 2023年工业废水处理量排名前三的行业依次为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62] - 2021年我国污水处理产业的市场规模为1369.6亿元,2022年增长至1437.4亿元,2023年污水处理市场规模约为1500.1亿元[66] - 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4年中国工业废水处理市场规模将达到1462.6亿元,2024—2028年中国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将从823.2亿元增长至1086.4亿元[66] - 2023年全国用水总量为5906.5亿立方米,较2022年减少91.7亿立方米[66] - 计划到2025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64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6%左右[66] - 公司所属行业为"C35 专用设备制造业"中的"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3591)"[61] - 水处理行业技术发展旺盛,深度处理技术如高性能膜技术和高级氧化技术满足更严格环保标准[73] - 环保行业从"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转变,从单一治理向资源化、智慧化进化[75] 公司治理和股东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变更为南通市崇川区通欣路109号,原地址为南通崇川路1号9幢1楼[20] - 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为京源环保,股票代码为688096[23]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李武林[20]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苏海娟,证券事务代表为陈彦谙[21] - 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武林持股从22,449,000股减少至18,196,000股,减持4,253,000股,主要因股权激励归属和协议转让减持[192] - 董事和丽持股从16,488,500股减少至12,488,500股,减持4,000,000股,原因为协议转让减持[192] - 董事兼副总经理季献华持股从4,786,601股增至4,921,001股,增加134,400股,因股权激励归属[192] - 董事兼副总经理苏海娟持股从2,888,000股增至3,005,600股,增加117,600股,因股权激励归属[192] - 新任董事兼副总经理张津生持股从0增至8,400,000股,因协议转让增持[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