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2024年全年净亏损为1.63587亿港元[15] -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为1.42893亿港元[15] - 非控股权益应占净亏损为2069.4万港元[15] - 收益由129,159,000港元大幅下降至66,713,000港元,同比减少48.4%[41] - 公司收益减少62,446,000港元[30][32] - 公司锂电池业务收入从129,159,000港元降至66,713,000港元[37] - 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為69.54港仙,較去年的60.48港仙有所擴大[46][5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其他亏损净额27,332,000港元含设备减值损失19,250,000港元[38] - 其他亏损净额为27,332,000港元,主要由于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损失19,250,000港元[42] - 行政开支增加至129,468,000港元,其中折旧费用为64,382,000港元,员工成本为18,246,000港元[44][50] - 分銷及銷售開支為4,247,000港元,較去年的4,760,000港元略有下降[43][49] - 融資成本下降至2,908,000港元,較去年的4,777,000港元減少39.1%[45][51] - 总雇员成本为24,864,000港元,较去年的31,129,000港元减少20.1%[48][5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非流动资产大幅减少至1.52597亿港元,较2023年2.64594亿港元下降42.3%[15] - 流动资产为2.67563亿港元,较2023年3.34436亿港元下降20%[15] - 资产净值降至1.12918亿港元,较2023年2.27521亿港元下降50.4%[1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3.33984亿港元,较2023年4.18027亿港元下降20.1%[15] - 非控股权益应占负权益为2.21066亿港元[15] - 流动负债为3.02467亿港元[15] - 银行及现金结余为9,552,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598,000港元显著增加[47][53] - 资产负债比率为27.42%,较2023年的21.15%有所上升[47][53] - 应收子公司款项达200,458,000港元回收受阻[35] 业务线表现:锂离子动力电池业务 - 集团主要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业务[96][102] - 锂离子动力电池行业面临价格战和市场需求波动的竞争环境[17] - 锂离子电池市场2024年价格显著下降20%[28][32] - 锂电池原材料价格下降18-30%[30][32] - 研发投入大幅增加以应对新行业标准[31][33] - 陈军先生负责锂离子动力电池业务管理,拥有37年新能源行业经验[89][92] - 钮文涛先生负责电池组产品设计与销售,拥有17年电池组开发经验[90][9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产能和资产处置 - 陕西渭南产能优化计划被延后[30][32] - 南京溧水工业用地考虑出售/租赁/拍卖处置[30][32] - 改善现有设施的计划资金5,829千港元仅动用60千港元,因市场低迷而推迟[107][108] - 工厂物业可能购买的计划资金2,914千港元未被使用[10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融资和资金运用 - 供股完成发行593,365,583股供股股份,募集资金总额约5,930万港元,净额约5,790万港元[99][105] - 供股所得净款已全额动用,总额为57,915千港元[108] - 锂离子动力电池业务发展资金中,工厂材料、员工及间接成本实际动用34,639千港元,远超计划23,314千港元[107] - 用于偿还贷款的资金为17,148千港元,对应约5,280万港元的其他借贷[108] - 股份认购发行120,000,000股新股,每股0.10港元,净筹资约11,740,000港元[110] - 公司于2024年12月17日完成股份合并、股本削减及分拆的资本重组[114][117]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无可供分派储备[118] - 中国一般营运资金实际动用3,179千港元,与计划金额一致[107] - 香港一般营运资金实际动用318千港元,与计划金额一致[107] 管理层和董事会构成 - 公司控股股东郑红梅通过倍建国际有限公司实益拥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约61.81%[72][75] - 公司核心控股集团南方黑芝麻拥有45家附属公司及10家联营公司[71][75] - 执行董事陈淮拥有超过22年审计、会计及财务顾问经验[76][79] - 独立非执行董事施德华拥有超过38年财务及综合管理经验[83][84] - 执行董事俞晓蕾在绿色建筑及低碳规划领域拥有超过5年经验[77][80] - 公司董事韦清文曾担任南方黑芝麻董事长长达20年(2004-2024年)[75] - 独立非执行董事王金林自2015年3月24日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78][81] - 独立非执行董事吴家荣于2019年4月获国际美国大学授予制造与服务工商管理荣誉博士学位[82] - 执行董事韦茗仁于2017年获得天津商业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学士学位[73] - 施德华目前担任Lever Style Corporation(股票代码:01346)和老铺黄金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6181)的独立非执行董事[85] - 田钢先生于2024年10月20日辞任行政总裁职务,转任副行政总裁[88][91] - 韦清文及其配偶郑红梅通过倍建国际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135,781,543股,占总股本61.81%[130][131] - 李玉炜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股份19,499,700股,占总股本8.88%[130] - 韦清文与公司签订三年服务协议,自2024年10月20日起生效[125][127] - 韦茗仁与公司签订三年服务协议,自2024年10月20日起生效[125][127] - 俞晓蕾与公司签订两年服务协议,自2023年10月1日起生效[125][127] - 陈淮与公司签订三年服务协议,自2021年7月28日起生效[125][127] - 王金林与公司签订两年服务协议,自2015年3月24日起生效[126][127] - 吴家荣博士自2016年3月8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无固定服务协议[126][127] - 施德华自2017年1月27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无固定服务协议[126][127] - 执行董事韦清文通过配偶权益持有公司135,781,543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61.81%[138] - 韦清文配偶郑红梅全资持有倍建国际有限公司,该公司持有公司股份,两人均被视为拥有相关权益[138] - 田钢于2024年10月20日辞任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职务,同日被任命为副行政总裁[148] - 韦明仁于2024年10月20日被任命为执行董事,年薪为人民币222,000元及董事酬金18万港元[152] - 韦清文于2024年10月20日被任命为执行董事,董事酬金为每年18万港元[153] - 严海庭于2024年10月20日被任命为执行董事,年薪为162万港元及董事酬金18万港元[154] - 徐谦于2025年1月10日被任命为执行董事,董事酬金为18万港元,并于2025年3月1日辞任[155] - 韦茗仁获委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年薪为人民币222,000元及董事袍金180,000港元[157] - 闫海亭获委任执行董事,年薪为1,620,000港元及董事袍金180,000港元[158] - 韦清文获委任执行董事,董事袍金为180,000港元[157] - 徐倩获委任执行董事,董事袍金为180,000港元[158] - 吴家荣博士因任职超过九年将重选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68][173]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吴家荣博士、施德华先生及王金林先生[167][173] 公司股本和公司治理 - 公司已发行股本为21,968,522港元,由219,685,228股每股面值0.1港元的普通股组成[98][104] - 供股认购价为每股0.1港元,按记录日期每持有4股获发3股供股股份的比例进行[99][105] - 公司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九龙尖沙咀么地道68号帝国中心401A室[95][101] - 物业、厂房及设备变动详情参见合并财务报表附注17[97][103] - 子公司业务详情参见合并财务报表附注35[96][10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除披露权益外无其他须申报的股份权益变动[133][13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购股权计划下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12,364,937股,占通过决议时已发行普通股总数的10%[145] - 任何个人通过购股权计划可获授的股份数目不得超过公司当时已发行股本的1%[145]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尚未根据购股权计划授出任何购股权[146] - 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78][182] - 公司无优先购股权条款[180][185] - 公司关联交易详情载于合并财务报表附注34[186][191] - 公司风险管理计划列于合并财务报表附注6[187][192] - 公司维持足够公众持股量[198][200] - 公司为董事投保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责任保险[197][199]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集团总收入的40.2%[175] - 公司最大客户销售额占集团总收入的13.3%[175] - 公司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集团总采购额的76.9%[176] - 公司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集团总采购额的31.4%[176] - 公司五大客户销售占年度总收益40.2%[181] - 公司最大客户销售占年度总收益13.3%[181] - 公司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76.9%[181] - 公司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31.4%[181] 人力资源变动 - 员工总数由294名减少至123名,降幅达58.2%[48][54] - 新能源车市场2024年产销增长约35%但售价下降10%[29][32]
天臣控股(01201)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