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统联精密(688210) - 2024 Q4 - 年度财报
统联精密统联精密(SH:688210)2025-04-24 15:1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81,409.52万元,同比增长44.9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32.6万元,同比上升25.78%[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829.32万元,同比上升32.31%[3]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409.52万元,同比增长44.93%[3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63.31万元,同比增长26.99%[38] - 扣非净利润7,160.03万元,同比增长36.37%[38] - 2024年营业收入为814,095,190.04元,同比增长44.93%[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633,058.79元,同比增长26.99%[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1,600,259.35元,同比增长36.37%[2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7元/股,同比增长27.03%[2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46元/股,同比增长39.39%[2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05%,同比增加1.27个百分点[28]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814,095,190.04元,同比增长44.93%[8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63.31万元,同比增长26.99%[7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160.03万元,同比增长36.37%[7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502,368,099.62元,同比增长48.64%[81] - 销售费用增长58.41%至963.76万元,主因销售人员薪酬及股权激励摊销增加[82][83] - 管理费用增长51.04%至8,146.14万元,因厂房折旧及管理人员薪酬增加[82][83] - 财务费用下降24.01%至-514.24万元,受汇兑收益增加影响[82][8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1.98%,同比减少2.73个百分点[28] - 研发投入9,755.31万元,同比增长18.04%,占营收比例11.98%[40]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97,553,126.08元,同比增长18.04%,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98%,同比下降2.73个百分点[65] - 销售费用本期数为963.7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8.41%,主要因营业收入增长及股权激励费用增加[102] - 管理费用本期数为8,146.1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1.04%,主要因厂房折旧及管理人员薪酬增加[10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MIM精密零部件业务收入31,868.43万元,与去年持平[3] - 非MIM精密零部件业务收入45,974.86万元,同比增长101.89%[3] - 非MIM零部件业务收入首次超过MIM零部件业务收入[3] - MIM精密零部件业务收入31,868.43万元,非MIM业务收入45,974.86万元,同比增长101.89%[38] - MIM精密零部件业务收入为31,868.43万元,与去年基本持平[79] - 非MIM精密零部件业务收入为45,974.86万元,同比增长101.89%[79] - 其他金属工艺制品及塑胶制品收入同比激增101.89%,但毛利率下降2.57个百分点[84][86][88] - MIM产品毛利率提升2.04个百分点至42.06%,但收入同比微降0.78%[86][88] - 金属工艺制品收入本期金额为28,521.8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0.63%,主要因直接材料成本增长124.24%[92] 各地区表现 - 外销收入增长60.65%,占总收入67.7%(54,309.78万元),毛利率44.47%[88] - 境外资产规模为39,905.64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8.29%[10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将持续加大对钛合金等新型轻质材料应用及3D打印技术的研发投入,以差异化为突破点在AI驱动的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127] - 公司湖南长沙工厂和越南工厂场地已处于可使用状态,并通过部分目标客户审核,将推进新增需求转化和投产[127] - 公司推行事业部制以减少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率,并通过算力本地化部署实现智能计算工具与内部数据打通[128] - 公司通过预算制规划资本开支,利用多元化金融工具提高闲置资金效率,并持续拓展低成本资金来源优化债务结构[128]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1.98%,同比减少2.73个百分点[28] - 研发投入9,755.31万元,同比增长18.04%,占营收比例11.98%[40]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97,553,126.08元,同比增长18.04%,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98%,同比下降2.73个百分点[65] - 在研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3,45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2,111.26万元[67][68] - 报告期内已结项研发项目共33个,本期投入金额7,644.05万元[68]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26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0.05%,同比增长11.30%[69]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5,636.42万元,同比增长24.15%,平均薪酬为21.19万元,同比增长11.53%[69]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中本科101人,专科83人,高中及以下77人[69]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40岁(含30岁,不含40岁)115人,占比最高[69]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研发投入240,756,399.91元,占累计营业收入的12.78%[169] 现金流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2,411.09万元,同比上升61.2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4,110,885.10元,同比增长61.22%[2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增长61.22%至22,411.09万元,因客户回款增加[82][8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1,014.12%至-36,184.35万元,因理财赎回减少[82][8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2,411.0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1.22%,主要因客户款项增长[10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6,184.3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14.12%,主要因理财投资未到期[105] 分红和回购 - 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23,709,717.15元,占净利润比例为31.77%[11] - 2024年度回购金额与现金分红金额合计25,700,825.15元,占净利润比例34.44%[12] - 公司2024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0元(含税),总派发现金红利23,709,717.15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1.77%[163][168] - 2024年度公司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98,429股,支付金额1,991,108元,视同现金分红,合计分红金额25,700,825.15元,占净利润的34.44%[163][164][16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160,241,309股,扣减回购专用账户股份2,176,528股后作为分红基数[163][164]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131,242,758.45元,占年均净利润的172.45%[169] 股权激励 - 核心技术人员严新华通过股权激励获得26,000股,占总激励股份的65.01%[138] - 核心技术人员张新房通过股权激励获得6,062股,占总激励股份的39.33%[138] - 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合计授予股份34,608,814股,实际增加股份724,390股,总激励占比994.39%[138]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5,880,000股,占总股本3.67%,激励对象73人,占总人数5.50%[171] - 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4,713,142股,占总股本2.94%,激励对象94人,占总人数7.08%[171]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报告期内确认股份支付费用10,699,334.06元,2024年计划确认15,718,278.77元[175] - 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受让标的股票价格为12.33元/股,参与对象不超过15人[176][177] - 员工持股计划通过非交易过户取得不超过3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89%[178] - 员工持股计划受让价格由12.33元/股调整为12.03元/股,参与人数上限由15人调整为18人[178] - 员工持股计划实际认购732,999股,缴纳认购资金总额8,817,978.20元[178] - 非交易过户732,999股至员工持股计划证券账户,过户价格为12.03元/股[179] - 董事长杨虎获授限制性股票1,987,381股,授予价格10.70元/股,期末市价19.96元/股[180] - 董事郭新义获授限制性股票477,721股,授予价格10.70元/股,期末市价19.96元/股[180] - 财务总监侯灿获授限制性股票222,343股,授予价格10.70元/股,期末市价19.96元/股[180] - 核心技术人员严新华获授限制性股票585,538股,授予价格10.70元/股,期末市价19.96元/股[180] 公司治理 - 报告期内公司股东大会共召开3次会议,董事会召开9次会议,监事会召开7次会议,均严格遵守相关规则[131][132] - 公司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提升决策质量[131] - 公司与关联方的交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价格公允合理,未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132] - 公司新增《会计师事务所选聘管理制度》《舆情管理制度》等,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132] - 公司严格按照信息披露规定履行义务,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132] - 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4年5月17日召开,决议公告于2024年5月18日披露[134] - 公司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4年6月11日召开,决议公告于2024年6月12日披露[134] - 公司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4年12月30日召开,决议公告于2024年12月31日披露[134]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于2024年4月25日召开,审议并通过了20项议案,包括2023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和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149]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于2024年5月24日召开,审议并通过了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议案[149]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于2024年6月11日召开,调整了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和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相关事项[149]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于2024年7月9日召开,调整了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并作废部分股票[149]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于2024年8月26日召开,审议并通过了2024年半年度报告及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报告[150]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24年10月30日召开,审议并通过了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及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归属条件成就议案[150]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4年11月4日召开,审议并通过了回购公司股份方案[150]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24年12月20日召开,审议并通过了2025年度使用闲置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和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等议案[150] - 公司2024年共召开9次董事会会议,其中现场会议0次,通讯方式3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6次[151] - 公司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和战略委员会,成员包括曹岷、杨万丽、胡鸿高等[153] - 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5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包括2023年度业绩快报、年度报告、财务决算报告等多项议案[154] - 提名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1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拟聘任董事会秘书的议案[155]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5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包括2023年度董事、监事及高管薪酬执行情况、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等多项议案[156][157] - 战略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2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增加2024年综合授信额度、2025年现金管理及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等多项议案[158] 员工情况 - 公司及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总数1,327人,其中生产人员922人(占比69.5%),技术人员266人(占比20%)[160] - 员工教育程度中,专科463人(占比34.9%),高中及以下669人(占比50.4%),本科及以上195人(占比14.7%)[160] - 公司劳务外包工时总数2,608,771小时,支付报酬总额6,192.73万元[162] - 公司薪酬政策包括固定薪资、项目奖金、绩效奖金及股票激励计划,针对管理团队、技术骨干等差异化设计[161]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末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823.72万元人民币[146]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报告期末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480.25万元人民币[146] - 独立董事薪酬为税前12万元/年[146] 环保和社会责任 - 报告期内投入环保资金298.52万元[188] - 公司不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189] - 报告期内公司消耗电能3,597.11万千瓦时[193] - 报告期内公司耗水总量115,576.55立方米[193] - 通过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减少二氧化碳当量92.57吨[196] - 自建污水处理装置降低污水托运量48吨[196] - 公司不属于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192] - 公司制定了18项环境保护管理制度[195] - 公司及子公司定期进行三废监测,报告期内未出现超标排放[198] - 公司计划2025年5月推动ISO14064碳排放管理体系认证[196] - 公司排污登记编号分别为91440300MA5DECWG1P001Y、91440300MA5FF0Q90W001X、91440106074649988M002X[197] - 公司碳排放强度显著降低并提升能源利用效率[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