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电科工(601226) - 2024 Q4 - 年度财报
华电科工华电科工(SH:601226)2025-04-24 14:0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营业收入为75.41亿元,同比增长5.11%[2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亿元,同比增长18.11%[2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049.11万元,同比增长24.48%[23]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0993元/股,同比增长18.36%[24]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0694元/股,同比增长25.05%[24]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72%,同比增加0.39个百分点[24] - 2024年度华电科工母公司实现净利润为592.44万元,提取盈余公积59.24万元[6]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送现金股利0.34元(含税),合计3,966.44万元,占合并报表口径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34.44%[6] - 2024年初未分配利润为11.65亿元,截至2024年末未分配利润为11.41亿元[6]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后剩余未分配利润转入下一年度[6]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2.75亿元,第二季度为16.57亿元,第三季度为19.95亿元,第四季度为26.15亿元[27] - 2024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712.57万元,第二季度为1.34亿元,第三季度为7084.31万元,第四季度为755.41万元[27]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3468.69万元[30] - 营业收入75.41亿元,同比增长5.11%,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19.54%[193] - 利润总额1.57亿元,同比增长41.81%[19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5亿元,同比下降29.77%[2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9.77%[25] - 财务费用大幅降低,现金流情况得到切实改善[36] - 财务费用减少31.04%,主要因短期借款减少[193]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66.52%,主要因偿还债务资金减少[19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新签销售合同金额为142.72亿元,同比增长54.19%[24] - 公司报告期内新签销售合同金额142.72亿元,同比增加54.19%[163]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75.18亿元,同比增加5.11%,其中热能工程业务收入18.19亿元,同比增加51.16%[163] - 高端钢结构业务收入29.07亿元,同比增加20%,海洋工程业务收入12.43亿元,同比减少17.34%[163] - 氢能业务收入0.79亿元,同比减少84.66%[163] - 物料输送系统工程业务收入14.70亿元,同比减少2.57%[163] - 热能工程业务收入18.21亿元,同比增长51.17%[193] - 高端钢结构业务收入29.15亿元,同比增长19.95%[193] - 海洋工程业务收入12.56亿元,同比减少16.50%[193] - 氢能业务收入0.79亿元,同比减少84.66%[193] - 主营业务毛利率11.09%,同比增加0.61个百分点[197] 各地区表现 - 公司业务范围涵盖电力、氢能、港口等十多个行业,并拓展至澳大利亚、印尼等十余个国家[170] - 公司物料输送工程业务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几内亚、印度、印尼、菲律宾、柬埔寨、澳大利亚、秘鲁等[8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到2025年基本掌握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氢燃料电池装备等核心技术,并初步建立设备制造能力[173] - 公司到2030年目标形成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可再生能源制氢广泛应用[173] - 公司到2035年目标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173] 其他财务数据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2.81亿元,同比增长2.20%[23] - 2024年末总资产为113.10亿元,同比下降1.84%[23] - 2024年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2.77亿元,同比增长9815.14万元[31] 技术研发与专利 - 公司报告期内获得省部级奖项10项,新增专利224项(国内发明专利88项,国际发明专利10项)[35] - 公司"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35] - 公司自主研发的500Nm³/h PEM电解槽和3300Nm³/h碱性电解槽下线[36] - 公司在物料输送行业取得授权专利173项(国内发明专利39项,国际发明专利11项)[42] - 公司氢能业务拥有相关专利64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国际PCT专利1项(美国)[62] - 公司研发的"华瀚"500Nm³/h PEM电解槽单片膜电极有效反应面积为全球最大[62] - "华臻"3300Nm³/h碱性电解槽下线,整体性能指标实现跨越式提升[62] - 自主开发50千瓦IGBT大功率制氢电源关键技术成功下线[62] - 2.5兆瓦PEM电解槽实证平台成功下线,为行业功率最大[62] - 公司技术研发人员约占员工总人数的18.63%,拥有专利1,464项,其中发明专利251项,国际专利12项[169] - 公司科研成果中有14项达到或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2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69] - 公司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能源局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169] - 公司新增216项专利,主要集中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高端智能装备等领域[182] - 新增专利技术已应用于电解水制氢产品核心材料和装置、海上风电深远海施工关键技术及装备等领域[182] - 公司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相关技术为海上风电技术进步作出突出贡献[184] - 公司研发的新型氢能源核心材料气体扩散层成套生产线实现批量化生产,解决"卡脖子问题"[184] 业务发展与合作 - 公司与中国华能、中国大唐、中国华电、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国投电力、华润集团等大型发电集团及信发、魏桥等民营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97] - 公司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等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友好关系[175] 安全生产与环保 - 公司实现全年安全生产零事故目标,自主研发的智能巡检监控平台正式投入使用[38] - 公司曹妃甸重工获得"绿色工厂"认证,成为唐山市首个"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示范企业[38] 市场趋势与政策 - 2021年以来国家政策推动煤电机组改造升级要求新建机组全部实现灵活性制造现役机组应改尽改[48] - 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超越水电成为全国第二大电源形式,仅次于煤电[52] - 中国近海海上风电可开发量超过1亿千瓦,深远海风电技术可开发量约15亿千瓦[54] - 2024年全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404万千瓦,累计并网量达到4,127万千瓦[54] - 2025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预计2,800万千瓦,中国预计超1,400万千瓦[54] - 国家发改委将"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目标由30GW上调至40GW以上[68] - 2024年新版《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明确储能在电力市场中的地位,促进储能技术应用推广[69] - 市政桥梁等基础设施中钢结构建筑比重需达到75%以上[70] - 风电混凝土塔筒因成本低、适合高塔和低风速区域,在陆上风电中西部需求提升[70] - 国家能源局要求2024年推动新型储能多元化发展,加强并网和调度运行政策[68] - 煤电机组"三改联动"为综合能效提升及灵活性改造业务提供较大市场空间[67] - 内蒙古、甘肃等省份推行"风电基地+就近消纳"模式,混凝土塔筒运输便利性优势凸显[70] - 2024年《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明确服务品种及市场化补偿机制[69] - 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面积中的占比达到30%[71] - 预计2027年中国光伏支架行业市场规模将达341.4亿元,2021至2027复合年化增长率达15.7%[72] - 2030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在乐观情况下将达到128GW[72] - 2035年和2050年海上风电基地总装机规模将分别达到0.71亿千瓦和1.32亿千瓦[73] - LCOE需下降30%方可实现海上风电发电侧平价上网[73] - 2024年国内各地方政府出台氢能产业相关政策113项,包含国家层面政策23项[77] - 氢能首次被明确纳入能源体系,与石油、煤炭等并列作为能源管理[77] - 2024年12月三部门联合印发《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77] - 新增海上风电项目需选址在离岸30公里或水深30米以上海域[74] - 鼓励"风电+海洋牧场/制氢/储能"等融合开发模式[74]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完成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期的解锁,两家单位兑现首期超额利润分享[39] - 公司拥有9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包括曹妃甸重工、重工机械、武汉华电等,其中曹妃甸重工配备1座3万吨级专用码头[171]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平均业内从业经验超过20年,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60.2%(1,204人/2,002人)[176] - 公司技术人员占比18.6%(373人/2,002人),生产人员占比20.5%(411人/2,002人)[176] - 公司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占比43.4%(868人/2,002人),包括24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76] - 公司下属子公司拥有土地使用权1,027,719.94平方米和海域使用权5.0119公顷[188] - 公司新增12项软件著作权,包括海上风电施工一体化仿真软件等关键技术[189] - 公司新增5项重要资质,包括石油化工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等[190] - 公司完成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贰级资质的延续[191] - 公司其他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要变化[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