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信股份(300447) - 2024 Q4 - 年度财报
全信股份全信股份(SZ:300447)2025-04-24 12: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9.1亿元,同比下降12.16%[24]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79.8万元,同比下降86.67%[24]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4.3万元,同比下降103.57%[24]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89%,同比下降5.96个百分点[24] - 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89.7万元,显著低于前三季度[26]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287.6万元,较2023年的759.6万元大幅减少[30]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0572元/股,同比下降86.66%[24]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042.3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16%[4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79.8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6.67%[4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92.1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8.15%[43] - 公司2024年营业成本为6.19亿元,同比下降0.96%[63] - 财务费用同比大幅增长128.93%至136万元,主要系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减少[6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67%至913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提升至10.04%[65][6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下降21.25%至826,888,852.73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同比下降9.05%至831,732,090.65元,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103.57%至-4,843,237.92元[6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下降66.57%至7,447,474.36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同比下降41.48%至36,406,573.89元[69][7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下降46.82%至33,000,000.00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同比下降17.69%至116,447,720.91元[69][7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下降825.67%至-117,250,058.36元[6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军品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毛利率下滑较明显[4] - 民品业务增长显著,但由于规模占比仍较小,未能对总体业绩形成明显支撑[4] - 公司结合市场情况调整产品结构,积极拓展民品市场[4] - 高性能传输线缆和组件收入7.122亿元,占总营收78.22%,同比下降3.44%,毛利率下降6.6个百分点至31.09%[55][58] - 光电系统和FC产品收入1.854亿元,同比下降35.05%,毛利率下降8.47个百分点至36.55%[55][58] - 公司已完成8大系列连接器产品的研制生产,包括自锁单芯和集成多路射频连接器、光电混装和扩束光纤连接器等[36] - 公司在航空及舰船等几大军工领域的FC网络产品占据主导地位[39] - 公司重点投入研发10G/25G智能以太网卡及TSN网络产品,已在商业航天领域得到应用[39] - 公司在商业卫星、卫星网络领域实现批量配套[41] - 轨道交通装备用通信电缆已批量应用在动车组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中[41] - 绕包线产品已在国产商用飞机保持批量配套[41] - 盾构机用控制、通信、变频产品在主流盾构机厂家均保持批量供货[41] - 公司航空航天光电线缆、光电传输连接器等新研产品成功应用于新型装备并形成订单[44] 各地区表现 - 西南地区收入1.58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2.52%,毛利率下降14.1个百分点至22.62%[56][58] - 东北地区收入2.368亿元,同比增长17.64%,但毛利率下降17.3个百分点至24.15%[56][58] - 华中地区收入1.386亿元,同比增长47.7%,毛利率下降7.11个百分点至40.66%[56][5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持续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加大科研投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7] - 公司推动全系列产品国产化率提升,持续推进用户端国产化应用[45] - 公司线缆、光电组件、网络和计算产品产能大幅提升,新增产能持续提升交付快速响应能力[45] - 公司战略调整为深度聚焦高性能传输线缆和组件、FC光纤高速网络及多协议网络解决方案[84] - 公司2024年经营计划围绕"聚焦/差异化/高质量/低成本/准交付/规模化/合规性"战略定位[97] - 公司2025年经营计划强调"抢客户、抢型号、抢份额"的市场策略[99] - 公司持续开展质量提升和成品率攻关,加强关键件和特殊过程控制[100] - 公司推动供应链管理体系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优化供应商结构[98] 研发投入与创新 - 研发费用维持增长,公司持续加强创新产品研发[4] - 公司2024年参与国标/国军标/行标编制20余项,多项产品通过省部级技术鉴定[49] - 公司2024年申报专利47件,其中发明专利40件(受理36件)[49] - 公司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联合申报"光电产业集群江苏省产教融合重点基地"[49]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下降17.24%至168人,其中本科以下学历人员减少28.69%[68] - 公司正在进行宇航用以太网电缆、高频低损耗稳相电缆等10个主要研发项目[66][68] - 近三年研发投入保持稳定,2024年研发投入9137万元,资本化比例为0%[68] 成本与费用 - 前期扩充产能产生的长期投资形成的固定费用增加[4] - 材料成本中高性能传输线缆和组件增长7.93%至3.80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61.41%[63] - 光电系统和FC产品材料成本下降28.58%至8869万元,占营业成本比重14.32%[63] - 公司折旧、摊销费用及其他运维成本增加,受前期大量长期资产投入使用影响[105] - 公司通过设计选型提升供应链规模降本,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104] 风险因素 - 行业技术迭代加速导致传统通信设备及军工电子领域面临技术升级压力,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及市场份额流失风险[102] - 下游客户降本压力和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传统军品线缆市场规模趋于饱和[102] - 报告期部分产品毛利率较历史年度存在一定降幅,受军品装备集中批量采购降价压力及销售产品结构变化影响[104] - 公司应收账款规模逐步增加,因客户回款周期长且票据回款比例高,影响运营资金周转[105] - 部分项目确认周期长及型号任务节奏放缓导致库存增加,周转缓慢[105] 股东回报与分红 - 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11] - 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6元(含税),共计派发20,612,484.75元,以总股本312,310,375股为基数[143] - 2024年度拟分配利润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预计派发15,455,133.75元,以剔除回购股份后的总股本309,102,675股为基数[146] - 2023年度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可分配利润为752,077,455.23元[144]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公司2025年初换届后新任董事包括陈祥楼、王志刚、徐瑾[120][121][122] - 公司2025年初新任财务总监为刘拂尘[120] - 公司原财务总监孙璐转任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120] - 公司原董事丁然、刘琳因任期满离任[120] - 公司现任董事长陈祥楼同时担任总裁职务[121] - 公司独立董事宋亚辉为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专业背景为法律[123] - 公司独立董事何志聪专业背景为管理咨询,不负责具体经营业务[123] 募集资金与投资项目 - 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累计使用21,260.48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67.71%[80] - 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4157.49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13.24%[80] - 高性能线缆及轨道交通通用数据线缆生产建设项目总投资11,174.93万元,已投入7,015.82万元,进度62.78%[83] - 综合线束及光电系统集成产品生产项目总投资9,078.65万元,已投入3,700.9万元,进度75.20%[83] - FC光纤总线系列产品生产项目总投资2,563.06万元,已投入1,285.73万元,进度50.16%[83] - 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营运资金补充项目投入8,583.36万元,完成进度100.12%[83] - 航空航天用智能网卡研发项目总投资4,157.49万元,已投入664.24万元,进度15.98%[83] 行业与市场环境 - 2025年国防支出预算为17846.65亿元,同比增长7.2%[34] - 公司在商业卫星和低空飞行器领域取得拓展,后续有增长趋势[35] - 中国航天2024年完成68次轨道发射任务,发射次数稳居全球第二[94] - 2024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同比增长11.3%[94] - 军工行业处于历史发展关键机遇期,强调练兵备战和提高打赢能力[93] - 2025至2030年将成为低轨卫星发射的集中窗口期[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