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093,338,735.50元,同比增长1.13%[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0,595,652.99元,同比下降35.54%[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71,970,419.24元,同比下降39.10%[1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6元/股,同比下降34.55%[1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44%,同比下降5.18个百分点[17] - 2024年营业收入合计为3,093,338,735.50元,同比增长1.13%[8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1亿元,同比减少35.54%[48] - 公司2023年营业总收入30.59亿元,同比下降6.18%[143] - 公司2023年净利润2.96亿元,同比下降1.92%[143] - 公司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4403.20万元,同比下降32.41%[14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1,843,709.60元,同比下降49.62%[17] - 研发费用9516万元,同比增长9.40%[94] - 财务费用449万元,同比下降32.50%,主要因利息支出减少和利息收入增加[94] - 公司2023年研发费用8698.16万元,同比下降20.51%[143] - 公司2023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均有所上升[14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大型养路机械高毛利率产品销售减少,轨道车辆等低毛利率业务占比提升导致净利润下降[18] - 铁路工程机械行业收入占比73.67%,同比下降7.07%[83] - 货运装备行业收入同比增长40.74%,占比提升至20.03%[83] - 大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3.66%,占比提升至16.41%[83] - 其他地区收入同比增长885.03%,占比提升至4.06%[83] - 铁路工程机械产品收入同比下降21.20%,占比降至42.44%[83] - 配件销售收入同比增长0.53%,占比14.83%[83] - 轨道工程装备营业收入22.79亿元,毛利率18.65%,同比分别下降7.07%和2.45%[84] - 铁路工程机械营业收入13.13亿元,同比下降21.20%,毛利率15.96%,同比下降5.14%[84] - 大修业务营业收入5.08亿元,同比增长53.66%,毛利率21.39%,同比上升7.24%[84] - 货运装备营业收入6.20亿元,同比增长40.74%,毛利率3.60%,同比上升1.60%[84] - 公司2023年海外业务收入1275.53万元,同比下降80.45%[143]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大陆地区营业收入29.68亿元,同比下降2.57%,毛利率15.26%,同比下降3.24%[84] - 其他地区收入同比增长885.03%,占比提升至4.06%[8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净利润下降主要由于高毛利率产品销售减少及低毛利率业务(轨道车辆销售、大修业务、货运装备销售)占比提升[48] - 公司计划通过建立大修网点降低生产成本并提升维修保养、配件销售产能[49] - 公司将持续提升高毛利、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拓展及新产品研发力度[49] - 2025年公司工作目标包括确保国铁、城市地铁、海外业务市场占有率同行业第一[114] - 公司计划全年完成动力系统新能源替代和控制系统智能化升级样机试运[114] - 公司面临技术研发无法有效满足市场需求的风险,将加大研发费用投入[125] - 公司成立战略规划部以应对宏观经济及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经营风险[128] - 公司计划提升职工收入,力争实现增幅高于集团公司非运输企业平均水平[114] - 公司将持续推进产品技术基础整顿,增强市场竞争能力[114] - 公司计划提升城铁和海外市场业务以丰富客户多元化[133]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为126人,较2023年的136人减少7.35%[96] - 2024年研发人员占比为19.03%,较2023年的21.62%下降2.59个百分点[96]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为95,159,587.06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08%[96]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为86,981,580.81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84%[96]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为109,421,362.13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36%[96] - 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连续三年均为0元,资本化比例为0%[96] - 40岁以上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25人增至2024年的32人,增幅达28%[96] - 道岔数控闪光焊接项目已进入样机试制阶段,将研制专用装备1台[95] - 砂轮周面-端面联合打磨项目进入样机试制阶段,旨在缩减道岔打磨盲区[95] - 可伸缩抛带物料运输车项目处于方案设计阶段,将形成自动防倾覆系统等关键技术[95]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国家政策目标到2035年铁路网总规模达20万公里,其中高铁7万公里[57] - 铁路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市场化程度提升,为公司创造更大发展机遇[58] - 截至20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其中高铁4.8万公里[61] - 2024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达人民币8506亿元,同比增长11.3%[61] - 2024年投产新线3113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457公里[61] - 2025年国铁集团力争完成基建投资5900亿元,投产新线2600公里[61] - 截至2024年末我国内地58个城市投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61条,累计长度12,160.77公里[63] - 2024年铁路领域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位运行态势,同比增长11.3%[61] - 到203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目标为18万公里,其中高铁6万公里[61] - "十四五"期末城轨交通运营线路总长度预计达13,200公里[63]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25.32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81.86%,其中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占比76.10%[9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7.88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3.42%,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占比7.43%[90] - 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主要客户为国铁集团及其下属铁路局[132] - 关联交易占比较高,主要销售对象为国铁集团及其下属公司[134] - 关联交易可能持续增加,因铁路营运里程增长带来维修需求上升[134] 财务风险 - 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可能随销售规模扩大而增加[141] - 存货规模占比较高,可能影响资金周转速度和现金流量[141] - 公司毛利率存在波动,受产品定制化及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14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为171,843,709.60元,同比下降49.62%[9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4年为13,666,639.00元,同比大幅增长3,303.52%[9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4年为250,000,000.00元,同比下降28.57%[99] - 短期借款2024年末为250,191,069.45元,占总资产比例4.66%,较年初减少0.34%[100] - 合同负债2024年末为135,508,878.24元,占总资产比例2.52%,较年初增加0.54%[100] 公司治理与高管信息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本期持股数量均为0股,无增持或减持变动[159][160] - 原董事会秘书崔军因岗位调整于2024年7月15日离任,不再担任任何职务[160] - 王昌明于2024年7月22日被聘任为新任董事会秘书[160] - 董事长张伟1967年11月出生,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现任党委书记兼董事长[161] - 总经理肖绪明1969年1月出生,本科学历,正高级工程师,曾任金鹰工程机械研究所总工程师[161] - 总会计师雷震1969年11月出生,本科学历,会计师,曾任武汉铁路局财务处会计监察科科长[161] - 监事会主席王书群1966年7月出生,工商管理硕士,高级会计师,现任武汉铁路局审计部主任[161] - 独立董事汤湘希1963年10月出生,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兼任多家公司独立董事[161] - 副总经理李纪贞1974年12月出生,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曾任金鹰有限质量监管部部长[161] - 职工董事段勤涛1974年出生,大专学历,工程师,现任副总经理兼工会主席[161] - 董事宋鸿娟1978年11月出生,北京交通大学硕士,正高级会计师,现任武汉局集团财务部主任[161] - 董事田新宇1980年2月出生,博士,研究员,曾任铁科院检测研究所副所长[161] - 监事陈国栋1985年出生,本科学历,政工师,现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161] 高管薪酬 - 董事长张伟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58.95万元[166] - 董事兼总经理肖绪明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50.26万元[166] - 职工董事兼副总经理段勤涛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40.71万元[166] - 监事陈国栋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40.33万元[166] - 总会计师雷震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40.42万元[166] - 职工监事梁莹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32.49万元[166] - 独立董事汤湘希、赵章焰、骆纲每人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6万元[166] - 董事宋鸿娟、李波、田新宇及监事会主席王书群未从公司领取报酬[166] - 公司高管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507.34万元,其中李纪贞40.58万元、宋纪名40.66万元、陈兴风40.42万元、夏福坤39.14万元、彭少川34.12万元、崔军14.22万元(离任)、王昌明17.04万元[167] 分红政策 - 公司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21171元(含税)[4] - 2024年度公司拟以总股本533,333,4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621171元(含税),共计派发33,129,124.14元[185][188] - 现金分红总额占母公司当年可供分配利润的20.00%,占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7.38%[188] - 2024年度母公司实现净利润184,050,435.83元,提取10%法定盈余公积金18,405,043.58元后,可供分配利润为165,645,392.25元[187] - 截至2024年末母公司未分配利润累计为955,685,463.32元[187] - 公司现金分红条件要求每年现金分红不低于可分配利润的10%,三年累计不低于30%[180] - 成熟期公司无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需达到80%[181] - 成熟期公司有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需达到40%[181] - 成长期公司有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需达到20%[181] 环保与排放 - 公司原排污许可证到期后申领新证,有效期为2023年9月3日至2028年9月2日[196] - 公司废气排放中VOCS年排放总量为48.96吨,核定量为7.458吨[197] - 公司SO2年排放总量为0.304吨,核定量为0.283吨[197] - 公司NOX年排放总量为0.884吨,核定量为0.478吨[197] - 公司颗粒物年排放总量为33.638吨,核定量为14.792吨[197] - 公司废水年排放总量为42000吨,核定量为40000吨[198] - 公司废水中悬浮物年排放总量为8.4吨,核定量为0.742吨[198] - 公司废水中COD年排放总量为12.6吨,核定量为3.41吨[198] - 公司废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年排放总量为6.72吨,核定量为1.028吨[198] - 公司废水中氨氮年排放总量为1.05吨,核定量为0.78吨[198] - 公司废水中油类年排放总量为1.26吨,核定量为0.073吨[198]
金鹰重工(301048)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