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远达环保(600292) - 2024 Q4 - 年度财报
远达环保远达环保(SH:600292)2025-04-23 11:1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营业收入为47.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07%[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96.2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42%[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26.5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9.92%[2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5元/股,同比下降28.57%[2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02元/股,同比增长525%[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7%,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25]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22亿元,同比增长11.07%[36] - 2024年利润总额为1.04亿元,同比增长8.97%[36]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7.22亿元,同比增长11.07%[62][65] - 归母净利润0.36亿元,同比减少0.18亿元[6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材料及动力费、设备折旧、检修维护费等成本本期金额为1,899,009,194.06元,占总成本比例46.39%,上年同期为1,889,289,632.83元,占比52.34%,同比增长0.51%[73] - 环保工程设备采购成本为1,529,542,649.83元,占总成本比例37.36%,上年同期为1,117,173,742.82元,占比30.95%,同比增长36.91%[73] - 水处理运营特许经营权摊销等成本本期金额为286,464,365.29元,占比7%,上年同期为271,046,644.53元,占比7.51%,同比增长5.69%[74] - 催化剂销售成本本期金额为353,381,118.77元,占比8.63%,上年同期为281,579,899.98元,占比7.80%,同比增长25.5%[74] - 其他成本本期金额为25,161,223.91元,占比0.62%,上年同期为50,626,572.55元,占比1.4%,同比下降50.3%[74] - 研发费用6502万元,同比减少36.96%[6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3%[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为66,236,046.92元,第二季度为102,849,115.83元,第三季度为247,822,554.24元,第四季度为405,338,132.18元[2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40.3%,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同比增加2.01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同比增加3.07亿元[7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22亿元,同比增长40.3%[65] 各业务线表现 - 环保工程业务营业收入12.53亿元,同比增长39.5%,但利润总额亏损0.91亿元,同比增亏0.38亿元[62] - 脱硫脱硝特许经营业务营业收入22.65亿元,同比增长0.74%,利润总额1.82亿元,同比减少285万元[62] - 催化剂业务营业收入5.32亿元,同比增长25.37%,利润4656万元,同比增加4020万元[62] - 水务业务营业收入7.77亿元,同比增长11.78%,利润总额4000万元,同比减少855万元[63]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46.98亿元,其中脱硫脱硝除尘特许经营收入占比47.73%,环保工程收入占比33.37%[67] - 催化剂产量4.9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9.23%,销量4.61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0.37%[62][71] 各地区表现 - 2024年公司获取桥头电厂等"大火电"项目废水零排放市场订单2.1亿元,创历史新高[37] - 全年特许经营上网电量达1808亿千瓦时,市政污水处理水量2674万吨[40] - 催化剂产量4.96万方创历史新高,产品合格率超年度目标[40] - 公司在运特许经营项目25个,50台机组共4415万千瓦装机容量,涵盖10万至100万千瓦等级机组[54] - 催化剂业务全年累计中标金额5.24亿元,近3年市场订单规模每年增加10%以上[55] - 公司累计签约脱硫、脱硝、除尘EPC项目装机容量超过3.17亿千瓦,建成415个工程835套环保装置[58] - 已投运脱硫脱硝除尘特许经营装机容量4415万千瓦(脱硫2085万千瓦,脱硝2066万千瓦,除尘264万千瓦)[5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将聚焦重大资产重组,力争按期实施五凌电力及长洲水电资产交割[43] - 加快推动大火电特许经营项目落地,包括桥头电厂、平圩四期、滨海三期等项目[44] - 完成碳捕集节能工艺中试验证,确保关键技术指标保持国际领先水平[46] - 完成自主知识产权的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催化剂研发,具备产业化落地能力[46] - 公司聚焦“绿能、低碳、生态、科技”转型方向,实施“工程服务+投资运营”双轮驱动战略[110] - 公司积极拓展水处理、土壤修复及新能源市场,确保全年订单目标落地[116] - 公司持续开展特许经营项目能耗、物耗对标,力争各项单耗指标持续改善[116] 重大资产重组 - 重大资产重组涉及收购五凌电力100%股权及长洲水电64.93%股权,需支付股份及现金并配套融资[86] - 重大资产重组审计评估已完成,评估结果获国资委备案[88] - 独立董事确认重组方案符合法规要求,关联交易无损害中小股东利益[89][90] - 公司拟收购五凌电力100%股权和长洲水电64.93%股权[91]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交易完成后湘投国际持股比例将超过5%[92] - 本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标的资产总额、净额和营收均达上市公司相应指标的50%以上[93] - 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中国电力,但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家电投集团[94] - 交易价格将以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结果为参考依据[94] - 评估基准日为2024年10月31日,五凌电力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长洲水电采用收益法评估[96] - 交易完成后公司存在即期回报被摊薄的风险[97] - 交易完成后中国电力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将超过30%,触发要约收购义务[98] 研发和技术 - 完成碳捕集节能工艺中试验证,确保关键技术指标保持国际领先水平[46] - 完成自主知识产权的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催化剂研发,具备产业化落地能力[46] - 公司开发的55孔高孔数脱硝催化剂成本节约5%,薄壁催化剂每方体积密度低约20kg[56] - 25孔超低温脱硝催化剂160℃脱硝率达90%以上,已在山西铝业项目投用[56] - 公司拥有全国最大、亚洲第二的合川原烟气净化综合实验基地和国内唯一的催化剂性能检测中心[59] - 研发投入合计135,330,781.66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87%,其中费用化投入96,628,723.14元,资本化投入38,702,058.52元[77] - 公司研发人员441人,占总人数比例22.02%,学历结构以本科为主(260人),年龄集中在30-40岁(233人)[77] 环境和社会责任 - 远达环保"低能耗碳捕集成套技术"累计减排二氧化碳超15万吨,碳捕集率稳定达90%以上,产品纯度达99.9%以上[193][194] - 上海长兴岛热电10万吨级CCUS项目自2023年3月投运以来持续稳定运行,创造火电行业碳捕集装置连续运行最长纪录[193][194] - 2024年催化剂公司使用光伏发电及地源热泵替代燃气锅炉,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93][194] - 公司食堂实施电能替代天然气灶改造[193][194] - 2024年采购贫困县扶贫产品总投入58.26万元,覆盖四川美姑县、河南商城、陕西延川等地[198] - 2024年为特重病困难职工捐助超10万元[197] - 公司2023年度ESG评级跃升为A级,并获得多项ESG相关奖项,包括"ESG金牛奖碳中和二十强"和"2024企业社会责任典型案例"[126] 公司治理和高管薪酬 - 公司董事长陈斌2023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75.50万元[129] - 公司总会计师刘红萍2023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63.13万元[129] - 公司副总经理张晓辉2023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65.66万元[129] - 公司副总经理汪波2023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62.07万元[129] - 公司董事会秘书凌娟2023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61.25万元[129] - 公司职工监事高容2023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32.86万元[129] - 公司独立董事廖成林、林衍、章朝晖、宋蔚蔚2023年度税前报酬总额均为8万元[129] - 公司职工监事傅开伟2023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3万元[129] - 公司总法律顾问戢晶2023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19.22万元[129] - 公司董事长及经理层2021-2023年三年递延支付的绩效薪酬和任期激励薪酬总额为283.54万元,其中陈斌38.4万元、彭双群76.75万元、刘红萍55.69万元、张晓辉32.31万元、汪波17.13万元、李瑞平7.5万元、祝明55.76万元[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