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24,315,272.20元,同比增长10.79%[18]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766,616.01元,同比增长455.96%[18]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097元/股,同比增长459.67%[18]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19%,同比上升4.09个百分点[18]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680,103.70元,同比下降57.71%[18]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431.53万元,同比增长10.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6.66万元,同比减亏455.96%[65]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124,315,272.20元,同比增长10.79%[74] - 公司净利润扭亏为盈,主要受益于机动车排放检测设备需求增加和出售佛山房地产资产(金额5,257.19万元)[66][7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4年研发费用905.53万元,同比增加14.12%[65] - 2024年销售费用2,458.65万元,同比增加24.22%,管理费用2,467.92万元,同比下降3.26%,财务费用-111.94万元,同比增加44.82%[65] - 公司研发投入905.53万元,占营业收入7.28%[73] - 2024年销售费用24,586,452.16元,同比增加24.22%[84] - 2024年研发费用9,055,293.06元,同比增加14.12%[8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机动车检测设备及系统2024年营业收入11,563.97万元,同比上升12.40%,环境监测设备及系统收入620.05万元,同比下降5.81%[65] - 专业仪器仪表制造业营业收入121,840,175.42元,同比增长11.31%,毛利率38.21%[75] - 机动车检测设备及系统营业收入115,639,673.47元,同比增长12.40%,毛利率38.26%[75] - 环境监测设备及系统营业收入6,200,501.95元,同比下降5.81%[74] - 机动车检测设备及系统销售量同比增长41.34%,生产量同比增长46.88%[76] 各地区表现 - 国内营业收入120,249,601.87元,同比增长8.06%,毛利率39.00%[75] - 公司出口销售同比增长334.52%,占营业收入3.27%[7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公司将聚焦机动车检测设备行业,抓住《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落地机遇[113] - 公司计划提升环境监测产品业务,加快工业过程分析仪器推广及温室气体监测产品市场开拓[113] - 公司将持续加大资源开拓海外国际市场,优化产品及调整国际市场策略[114] - 研发工作以新产品商业化转化率为考核指标,加强技术型人才培养[115] - 公司将加强并购项目管理,发挥控股子公司优势,提高机动车检测市场份额[117] - 公司面临机动车检测行业政策风险,将研发适应新标准的产品并扩大应用场景[119] 非经常性损益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29,376,207.06元,主要来自房产处置收益[24] - 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67,000元,较2023年的1,707,500元大幅下降96.08%[24] - 2024年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542,272.34元,较2023年的3,671,155.45元下降85.23%[24]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30,446,719.71元,较2023年的5,793,839.71元增长425.64%[24] - 资产处置收益为29,376,207.06元,占利润总额189.84%,主要来自处置房产[91] 现金流量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970,223.07元,同比下降54.78%[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970,223.07元,同比减少54.78%[88][8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7,071,649.64元,同比增长155.07%[88][8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210,298.46元,同比减少38,793.33%[88][8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34,891,676.68元,同比增长146.84%[88] - 公司净利润为15,974,100元,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相差11,003,900元[89] 研发投入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46人增加到2024年的71人,同比增长54.35%[85][86] - 研发人员占比从2023年的15.28%提升至2024年的17.49%,增加2.21个百分点[85][86] - 硕士学历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3人增至2024年的6人,同比增长100%[86] - 30~40岁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18人增至2024年的37人,同比增长105.56%[86]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为9,055,293.06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28%,较2023年的7.07%上升0.21个百分点[86] 并购与投资 - 公司收购广州金谷智测和南昌微轲联,增强软件开发能力并拓宽业务规模[43] - 公司收购金谷智测和微轲联两家高新技术企业,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拓展业务规模[71] - 公司收购广州金谷智测技术有限公司51%股权,对价为624万元[79] - 公司收购南昌市微轲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51%股权,对价为2,995.2万元[79] - 公司对广州金谷智测技术有限公司增资624万元,持股比例50.98%[98] - 公司对南昌市微轲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增资2995.2万元,持股比例50.98%[98] - 报告期内重大股权投资合计金额为3692万元[99]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2024年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53亿辆,其中汽车3.53亿辆,较2023年增加0.17亿辆[30] - 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8.90%[30] - 2024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1125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数量的41.83%,同比增长51.49%[30] - 2025年3月1日将实施《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国家标准[30] - 2024年9月生态环境部召开专项整治会议,强化对机动车检验机构的监督执法[33] - 2025年4月实施《关于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伪造排放检验结果或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情节严重判定标准的意见》[34] - 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36] - 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36] - 2023年生态环境部印发《2021、2022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36] - 2024年生态环境部提出未来五年加速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到2035年现代化监测体系基本建成[37] - 2021年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明确要求餐饮等行业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39] - 《燃气工程规则》2022年实施,强制要求餐饮业和高层建筑安装可燃气体报警器和切断装置[39] - 国务院安委办2021年确定18个城市作为国家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试点[40] - 《"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要求所有餐饮单位在"十四五"期间力争安装燃气泄漏报警装置[40] - 2025年7月1日起可燃气体探测报警产品需通过CCC认证方可上市销售[42]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未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127] - 公司未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127] - 公司未发生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行为[131]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业绩直接挂钩[134] - 公司具备独立的生产、供应、销售系统[139] - 公司财务人员未在关联公司兼职[140] - 公司拥有独立的银行账户和财务核算体系[143] - 2023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6.88%[145] - 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6.08%[145] - 董事长杨耀光持有公司股份16,616,000股[146] - 董事邓志溢持有公司股份15,202,500股[146] - 董事杨伟光持有公司股份8,580,940股[146] - 监事李源持有公司股份15,887,350股[146] - 总经理梁伟明持有公司股份76,500股[146] - 总工程师苏启源持有公司股份1,291,250股[146] - 董事会秘书伍颂颖持有公司股份76,500股[146] - 财务总监周柳珠持有公司股份65,025股[146] - 2024年公司支付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合计439.29万元[155] - 总工程师苏启源获得最高税前报酬66.61万元[156] - 总经理梁伟明税前报酬为47.79万元[156] - 财务总监周柳珠税前报酬为37.23万元[156] - 副总经理陈勇理税前报酬为54.77万元[156] - 监事会主席李源税前报酬为41.01万元[156] - 独立董事郭剑花和李苑彬各自税前报酬为7.8万元[156] - 监事梁洁凤和何惠洁税前报酬分别为10.12万元和8.41万元[156] - 董事杨伟光不在公司领取薪酬[156]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共5人,包括总经理、总工程师、董事会秘书等[151][152] 分红与股东回报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2024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0,765,056元[171] - 公司现金分红政策符合公司章程规定,分红标准和比例明确[172] 员工与人力资源 - 公司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406人,其中母公司282人,主要子公司124人[165] - 员工专业构成中技术人员占比最高达184人(45.3%),其次为生产人员84人(20.7%)[166] - 员工教育程度以本科为主达181人(44.6%),大专121人(29.8%)[166] - 公司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8人[166] - 公司通过南华E学院线上培训课程实施员工培训计划[170] - 公司为员工缴纳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并为外勤员工购买商业意外保险[191] - 公司组织年度运动竞赛,开展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等体育活动[191]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 公司2024年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保持有效,获得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184] - 公司财务报告存在1个重要缺陷,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183] - 公司以年度合并报表资产总额的1%作为整体重要性水平,0.5%为可容忍误差[183] - 公司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占比为100%[182] - 公司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营业收入占比为100%[182] - 公司持续优化治理制度与体系,加强内部监管和管理,提高公司规范运作水平[185] 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 - 公司及子公司不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报告期内未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187] - 公司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冷却塔循环用水和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预处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处理[188] - 公司产生的废气包括焊接废气、检验废气和食堂油烟废气,均经处理后达标排放[188] - 公司固体废物主要为员工生活垃圾和可回收废料,委托有资质单位定期处置[189] - 公司注重环境保护,定期对环保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委托第三方检测污染物排放[189] - 公司通过多种方式与投资者沟通,提高透明度和诚信度,并制定稳定的分红政策回报股东[190] - 公司建立了稳定的供应商、客户合作关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供应商选择合作机制[193] - 公司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符合OHSAS18001:2007标准要求[194]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安全死亡及设备事故[194] - 公司选派人员参加消防安全学习,特种岗位持证上岗[194] - 公司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符合相关环保标准[195] 股东承诺与减持计划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叶淑娟承诺在杨伟光任职期间每年减持不超过所持公司股票数量的25%[198] - 叶淑娟承诺在杨伟光离职后半年内不减持所持公司股份[198] - 叶淑娟计划减持持有的5,000,100股公司股票[199] - 减持需遵守中国证监会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规定的减持比例[199] - 减持额度需按本人限售股占南华仪器实际控制人限售股总数的比例执行[199] - 超出法定减持额度需与杨伟光及其他限售股股东商定具体出售额度[199] - 减持需向证券交易所报告并披露减持计划及进展[200] - 公司承诺如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将依法回购全部新股[200] - 回购承诺涉及首次公开发行的全部新股[200] - 邓志溢、李源、杨伟光、杨耀光同样签署股份回购承诺[200]
南华仪器(300417)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