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31.71亿元,同比下降17.28%[24]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88.12万元,同比下降77.45%[24]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9.55万元,同比下降97.85%[24]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97.22万元,同比下降4.52%[24]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0122元/股,同比下降77.82%[24]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76%,同比下降2.75个百分点[24] - 2024年末总资产为96.36亿元,同比下降0.31%[24]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3.96亿元,同比下降0.58%[24] - 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10.67万元,显著低于其他季度[28]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2428.57万元,主要来源于政府补助和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29][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31.71亿元,同比下降17.28%,主要因项目延期招标和筛选机制加强[55][7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88.12万元,同比下降77.45%[55] - 整体毛利率从23.89%提升至27.47%,增长3.58个百分点[55] -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为3,170,839,643.97元,毛利率27.47%,同比下降17.28%[73]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0.25亿元,环比增长29.19%[7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中智慧空间整体解决方案业务占比91.45%,同比下降23.49%[76] - 财务费用63,509,934.31元,同比增长90.59%,主要因PPP项目进入运营期[80] - 研发费用77,737,820.88元,同比下降12.35%[80] - 公司2024年度职工薪酬总额为527,987,031.49元,其中计入营业总成本部分为444,559,230.34元,占公司成本总额的14.53%[16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智慧空间整体解决方案业务收入26.60亿元,同比下降18.89%,毛利率从16.18%提升至20.93%[56] - 智慧空间产品及技术服务业务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12.9%[56] - 智慧空间整体解决方案业务营业收入2,659,980,551.43元,毛利率20.93%,同比下降18.89%[73] - 智慧空间产品及技术服务业务营业收入330,272,911.83元,毛利率66.52%,同比增长12.90%[73] - 公司签约及中标项目近6000项,其中智慧空间整体解决方案类近700项,智慧空间产品类超5000项[51] - 公司完成智慧空间解决方案类项目交付456项[54] 各地区表现 - 华南地区收入14.39亿元,同比下降19.46%,占营业收入比重45.39%[70] - 境外地区收入764.51万元,同比增长109.93%[70] - 华南地区营业收入1,439,292,644.48元,毛利率29.68%,同比下降19.46%[7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到2030年实现高质量发展,2025-2027年为健康成长期,调整业务结构[109] - 公司战略聚焦三条业务曲线:巩固生命线、打造突围线、孵化超越线[110] - 公司面临市场需求不足风险,将拓展既有建筑市场及加速国际化[112] - 公司应收账款回收风险较高,因客户多为政府机构及公立医院[113] - PPP项目存在资产减值风险,公司正积极跟进财政拨款进度[114] 研发投入与创新 - 达实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可适配约95%的建筑机电设备品类[39] - 公司累计取得软件著作权563项,获授专利392项(发明专利153项),报告期内新增软件著作权40项、专利31项(发明专利10项)[48] - 达实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研发中,旨在解决建筑楼宇、医院等领域设备管理难题[81] - 基于AIoT平台的节能控制与低碳管理系统研发中,提供中央空调节能群控、AI负荷预测、AI冷源全局优化等功能[82] - 基于AIoT平台的达实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研发中,支持新建线路全场景接入与既有线路无缝改造,突破传统系统局限[82] - 基于5G网络的室内分布式定位技术已完成,实现米级定位精度,打造国内首个商业化应用的5G+物联网协同定位系统[82] - 达实轨道交通智慧地铁综合监控平台软件V1.0研发中,支持10万级设备并发接入与实时分析,具备毫秒级故障自诊断能力[82] - 国密门禁控制器研发中,符合密评三级要求并通过安全门禁系统国密认证[82] - 达实C3-IoT身份识别与管理系统研发中,支持在线判权、OSDP协议、离线呼梯等功能,完善企业级应用[82] - 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727人减少至2024年的634人,同比下降12.79%[83] - 研发投入金额从2023年的172,484,980.59元减少至2024年的164,642,858.78元,同比下降4.55%[83] - 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从2023年的83,790,270.59元增加至2024年的86,905,037.90元,同比增长3.72%[84] - 资本化研发投入占研发投入的比例从2023年的48.58%提升至2024年的52.78%,增加4.2个百分点[84] - 达实C3-IoT身份识别与管控平台项目研发资本化金额为17,113,066.80元[85] - 基于AIoT平台的节能控制与低碳管理系统研发资本化金额为3,582,171.24元[85] - 达实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研发资本化金额为7,386,146.26元[8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023年的4.50%提升至2024年的5.19%,增加0.69个百分点[83]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352人减少至2024年的255人,同比下降27.56%[83]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下降10.79%至31.58亿元,流出同比下降10.88%至31.11亿元,净额下降4.52%至4697万元[8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44.22%至-1.09亿元,主要因山南PPP项目完工减少工程款支付[88]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8.08%至1.63亿元,主因上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6.93亿元及偿还借款增加[89] - 现金及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上升24.73%至1.02亿元[8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697.22万元,连续六年为正值[56] 资产与负债 - 资产减值损失达-5408万元,占利润总额-199.02%,因合同资产计提减值增加[90]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上升5.23个百分点至19.53%,因PPP项目形成5.35亿元应收未收款[9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3127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9.59万元[93] - 报告期投资额同比减少54.01%至7681万元[95] - 2023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6.91亿元,截至2024年末已使用74.99%,剩余18.36亿元存放专户[99] 投资项目进展 - 达实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与低碳节能等应用系统升级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9,0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9,791.04万元,投资进度51.53%,实现效益3,440.16万元[100][102] - 达实C3-IoT身份识别与管控平台与智能终端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2,000万元,累计投入8,042.82万元,投资进度67.02%,实现效益5,801.31万元[102] - 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集成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8,000万元,累计投入13,800.97万元,投资进度76.67%,实现效益41,202.32万元[102]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总额20,092.61万元,实际投入20,174.67万元,投资进度100%[102] - 承诺投资项目合计承诺投资总额69,092.61万元,累计投入51,809.5万元,整体投资进度74.96%[102] - 公司向全资子公司达实物联网增资3,678.81万元用于新增AIoT项目主体[103]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先期投入自筹资金4,182.45万元[103] - 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集成项目资金用于成都8号线二期及27号线一期工程,两条线路已开通运营并确认部分收入[103] - 达实C3-IoT项目中软件更名为"C3-Plus身份认证管理软件",已完成著作权变更[103] - 补充流动资金专户产生的利息收入已补充流动资金并完成账户注销[103] 子公司表现 - 达实久信总资产为13.65亿元,净资产为5.31亿元,营业收入为9.11亿元,净利润亏损3494.87万元[107] - 达实物联网总资产为4.33亿元,净资产为3.59亿元,营业收入为2.22亿元,营业利润亏损391.12万元[107][108] - 达实信息总资产为12.33亿元,净资产为4.7亿元,营业收入为1.42亿元,净利润为1576.27万元[108] - 公司以997万元转让上海联欣科技17%股权,不再持有其股权[108] - 2024年新设立全资子公司达实智能马来西亚有限公司和石家庄智慧达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77] 股东与分红 - 公司2024年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05元(含税)[10] - 2024年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0.2元人民币现金(含税),共分红4241.16万元,分红金额占2023年度净利润的36.95%[125] - 公司自2010年上市以来共实施11次现金分红,金额累计达5.29亿元[125] - 截至2024年底,公司股东总数113,921户,其中持股5%以上大股东户数占比0.0018%,控股股东持股比例12.78%[126]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比例7.16%[126] - 公司拟实施2024年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0.05元现金,共计派发10,602,908.20元,占可分配利润457,896,671.96元的2.32%[169]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下设战略及可持续发展(ESG)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121] - 公司持续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机制[120] - 公司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法律法规[124] - 公司制定了《内部审计制度》《重大信息内部报告制度》等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124] -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日期为2025年04月22日[173]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比例均为100%[173]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定量标准为错报金额≥资产总额的5%或营业收入总额的5%或净利润的5%[173]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定量标准为损失>1000万元[173] - 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均为0个[173] -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类型为标准无保留意见[175] ESG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主导开发的《深圳市高效制冷机房碳普惠方法学》获得政府批准并发布执行[5] - 公司申报的ESG案例荣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年度最佳ESG实践案例奖[5] - 达实大厦2021-2024年连续实现碳中和,累计接待超10万人次,2024年举办25场大型活动(近4000人参与)[49] - 达实智能大厦2024年能耗同比降低5.32%,连续四年实现碳中和[68] - 公司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77] - 公司荣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年度最佳ESG实践案例奖[180] - 公司开发的《深圳市高效制冷机房碳普惠方法学》获批实施[180] - 达实大厦连续四年实现碳中和,自2021年起成为深圳首座碳中和大厦[181] - 2024年签约隆基绿能铜川新能源产业园、渭北经开区光伏新能源产业园等多个节能项目[181] 诉讼与法律事务 - 合同纠纷涉案金额19,666.02万元,被告需偿还本金106,568,279.19元及利息37,864,656.47元(截至2020年7月1日)[195] - 强制执行阶段已抵债8,726.47万元(含52套房屋2,634.45万元和土地73,753.4亩)[195] - 工程合同纠纷中判决支持一期工程款42,183,429.45元及违约金,二期工程款34,211,349.90元及利息[196] - 化债协议以物抵债1.05亿元,剩余金额正在洽谈[196] - 另一工程合同纠纷判决支持9,296,630.67元及逾期付款利息,并退回履约保证金200,000元[196] - 调解内容为160万元以房抵债加支付剩余工程款,已全部履行[196] - 公司与云浮市华川投资有限公司、云浮市华地投资有限公司的工程合同纠纷涉及金额676.88万元,法院支持677万元,以物抵债房屋价值290万元,法院分配金额4.48万元[197] - 公司与石家庄勒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工程合同纠纷判决被告支付5,934,446元及利息,以物抵债230万元,剩余债权无财产可供执行[197] - 公司与遵义自然资源局、遵义市新区建投集团有限公司的工程合同纠纷判决被告支付5,823,010.48元及利息,已申请恢复强制执行并签订《化债协议》[197] - 其他未达重大诉讼披露标准案件合计金额51,001.18万元[197]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处罚及整改情况[198] - 公司及控股股东昌都达实、实际控制人刘磅先生诚信状况良好,无未履行法院生效判决或大额债务逾期情况[199]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200]
达实智能(002421)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