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思特奇(300608) - 2024 Q4 - 年度财报
思特奇思特奇(SZ:300608)2025-04-15 13: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72亿元,同比基本持平[3] - 公司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51亿元,出现亏损[3] - 2024年营业收入为8.7157亿元,同比增长0.12%[2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10.85万元,同比下降332.08%[20]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434亿元,同比下降1199.72%[20]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25%,同比下降4.66个百分点[20] - 2024年末资产总额为23.6613亿元,同比下降5.50%[20]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5.4887亿元,占全年收入的62.97%[22] - 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371亿元,实现单季度扭亏[22]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净影响为-160.14万元[26] - 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72.81万元[26]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950.70万元,同比下降374.45%[20]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业务集中在运营商域、城市域、产业与企业域[3] - 公司重点探索AI大模型和智能体、算力、数字经济等新产品及新技术领域[30] - 公司云、网、边、端协同发展的全场景数智化能力提升业务敏捷性与效率[31] - 公司参与国家东数西算枢纽节点及城市算力网建设,打造算网协同、数实融合的新型基建[32] - 公司数字城市基础设施和应用生态运营体系已辐射全国30多个城市及地区政府[40] - 公司产业互联网平台覆盖制造、旅游、餐饮等25个行业[41] - 公司已服务超20000家中小企业客户[41] - 公司持续巩固在中国移动、电信、联通、广电行业市场的IT核心支撑厂商领导地位[36] - 公司全面推进"大数据+AI+安全+能力+云+5G"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39] - 公司2024年遵循国家《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战略布局[37] - 公司以"五层三域"产业数字化架构打造端、边、云的数字化平台[38] 技术及产品创新 - 公司提出数智化新"IT"架构,以自研AI大模型为中枢,国产化智算基础设施为底座,涵盖全业务支撑和应用系统[52] - 公司构建新一代CRM支撑与运营体系,覆盖政企、公众、市场、轻量化CRM领域,助力运营商云原生数智化运营提升[53] - 公司提供端到端政企支撑产品,聚焦运营商政企客户市场,以收入、利润结构性持续增长为经营目标[54] - 公司通过产品生命周期、用户生命周期等核心能力打造,为运营商公众客户(个人/家庭)稳存量、拓增量[55] - 公司构建新型计费、账务与结算能力,以数智化和云原生为核心,实现运营商全网业务敏捷支撑与高效运营[59] - 公司打造城市级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运营体系,促进数产融合,提升政府市场组织和服务能力[68] - 公司构建城市级产业互联网平台,串联产业链上下游生态圈,打造产业交易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产业服务中心[69] - 公司创新打造城市数据要素流通运营平台,覆盖数据确权登记、授权、加工、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全生命周期[70] - 公司在辽宁、北京、四川、贵州、上海等地落地多个产业数字化平台,面向输配电、采矿、旅游等产业提供数字化服务[72] - 公司提供AI-PaaS平台、九思大模型、智算中心等数智化技术平台与服务,涵盖AI生产全流程开发工具链[75] 市场及行业趋势 - 2024年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0%,电信业务收入达1.74万亿元,同比增长3.2%[43] - 新兴业务收入占电信业务收入比重升至25%,同比增长10.6%,对收入增长贡献率达78%[43] - 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1%,高出收入增速1.9个百分点[44] - 截至2024年底,5G基站数达425.1万个,占移动电话基站数比重达33.6%[44] - 2024年数据中心机架数达83万架,东部地区占比71.1%,智算规模超50EFlops,同比翻番[45] - 2024年我国数字城市产业投资规模达1.8万亿元[48] - 2024年数字经济规模达56.1万亿元,同比增长11.75%,占GDP比重超40%[48] - 2024年云计算、大数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7.5%,物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3%[49] - 2024年新兴业务收入占电信业务总收入比重从2019年的10.5%提升至21.2%[49] - 2024年98.8%的中小企业已开启数字化转型,其中62.6%处于数字化早期阶段[51] 风险因素 - 公司客户相对集中且存在业绩季节性波动风险[5] - 公司未计划派发现金红利、送红股或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公司面临技术升级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风险[7] - 公司存在税收优惠政策变化的风险[7] - 公司面临技术人才流失风险[7] - 公司存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风险[7] - 公司面临不可抗力因素影响的风险[7]